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乡愁,是理解大多数古典主义作家作品的一条隐秘的精神纽带。当他们描写一座城市以及栖息其中的市民的生活时,往往怀着一股淡淡的温情,而他们笔下所描述的,大多会是一个变化不大的稳定世界。但这一写作经验,转移到当代、特别是当代中国时,注定是失效的。
当以写过去与现代的中国成名的作家余华离开浙江乡村进入北京生活时,他几乎放弃了小说写作。公允地说,他到目前为止再没写出过能媲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的代表作。他解释说,“点开新浪的新闻页面,每一篇社会新闻都是一个好题材”,他的结论是,“小说远远没有生活精彩”。
当然不能苛求余华。世界正在巨变,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结束。且不谈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广袤的地球正日益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单以中国论,这三十多年里,其变动之烈、影响人数之多、辐射地域之大,足以让全世界发出惊叹。
用不着证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恢弘大剧的观众和亲历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汉的巨变、北上广深等每一个大大小小中国城市的巨变,都只是时代洪潮里一束激越的浪花。
因此,当我们组织本期封面报道时,传统武汉人的概念,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老汉正街里行走、在吉庆街吃鸭脖子、在户部巷探幽访微的本地居民,当然是武汉人,而更多追随城市巨变的脚步,来到这个城市淘金、生活、读书、欢笑、哀哭的外来者,也同样该是武汉人,就好比只要你到了纽约,你就成了纽约人——具有吸铁石一般强烈魅力的纽约的新市民。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报道一组“汉秀”人物的主要原因。我们相信,这座矗立在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剧场建筑,将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武汉的新地标。总导演德贡先生、艺术家叶锦添以及更多正为此勤力工作的演员和艺术家们,配得上新武汉人这一称誉。如同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以卢浮宫旁玻璃金字塔的这一奇思妙想,赢得了巴黎人的尊重。
“丁丁,记住,你是个精灵,怎么连走路都不会了呢?……好的,丁丁,再来一次,大步跳跃。对,你是疯狂的!好样的!Bravo!”
在安保严密的“汉秀”剧院现场,身着黑T恤的弗兰克·德贡站在高高的看台上,戴着话筒耳麦,指挥、调度着全场的演出。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焦虑。离“汉秀”首演还有二十多天,一切进入倒计时。满意时,他会吹响一声口哨。预演的间隙,他哼唱起法兰西小调,轻快悠扬的旋律在剧场上空回荡。
“我们并不把这个称为排练。我们还在创作中,还在书写这场秀,特别是动用这样的设备、舞台、灯光,所有人都要在现场,每个人都是设计师,投入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到这场秀的创作里来,表达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
“我的角色就是一个船长。”他揉搓着一头柔软杂乱的头发,说话时瞪大眼睛紧盯对方,带着一种古怪的好奇、热情与专注。很难想象,这位世界顶尖的舞台大师年轻时曾在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学过芭蕾。
“是的,现在我当然还能跳。不过,再达不到当年的水平了,我必须承认这一点。”他哈哈大笑。
和弗兰克·德贡对话,像是被拉着开始了一场奇异的历险。跟着他天马行空,从一个时空跳跃到另一个时空。忽然间,他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自己在广州接触中医针灸治疗的神奇故事。“可是,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些呢?”他猛然又瞪大了眼睛,像是在质询记者,又像在反问自己。
“弗兰克就是一个孩子,情绪多变,充满激情。”他冷静的商业伙伴、德贡的总裁伊夫先生像一位父亲宠着自家孩子似的强忍住笑意。
“他非常敏感,情绪化,能觉察得到世界的感受,现在,你向他提问,他会倾听这个问题,然后感受到你这背后的情绪。”
在“汉秀”首演逼近的最后日子里,这位舞台艺术大师双眼布满血丝,处于一种亢奋的焦灼之中。
长达4年的“汉秀”创作准备期,过往在世界各地一连串经久不衰的秀场大作,这一切仍旧无法让他得以片刻松弛神经。
“是,我很焦虑,处于激情之中,也感到非常疲惫。我不知道其他艺术家是怎么样的,对我来说,每一次新秀都像一次旅行,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创造出惊奇,我就感到乏味。我们努力在做的,是要让我们自己都大吃一惊。这个过程激动人心。”
剧场里,有古代武士形象投影的红色幕布缓缓地拉开,在高空中飘舞、卷起。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台巨大的机器和一块巨大的屏幕,一群身着黑衣的舞者躺在舞台上。
“汉秀”取意汉族,楚汉,武汉文化精粹之意。按弗兰克的设想,这是一台把中国的楚汉文化与西方综合性表演形式“秀”相结合的作品。他会将戏剧、舞蹈、音乐、杂技、马戏、体操、花样游泳、高空跳水、极限运动等表演形式汇集到一台演出中,制造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效果。
为了做好这场融合中西方文明元素的舞台秀,弗兰克形容自己以“颤兢”的心情“打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第一页”。
为了汲取所需要的中国元素,他阅读书籍,看各种光碟,寻找武汉和中国本土的合作者。在武汉当地,他甚至找到了一种为多数中国人所不知的民间乐器和一种近乎失传的民间技艺。
他还邀请了一流的华人艺术家与他一道合作完成这场秀。其中,包括2001年凭借《卧虎藏龙》夺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叶锦添。“我们在一起做了非常多的汉朝、汉文化研究,经过很多次探讨,我们的创作实现了世界跟中国的美学交融,有一种很优美、博大、有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叶锦添先生为‘汉秀’设计的华美服饰,将给大家带来更震撼的审美体验。”
不过,对弗兰克来说,“玩”起来最过瘾的,莫过于已故舞美和建筑大师、担任过北京和伦敦两届奥运会开闭幕仪式舞美总监的马克·菲舍尔设计的这座外观酷似“红灯笼”的剧场。他淘气地称之为“一个巨大的玩具”。 这座剧场拥有2000个可移动座席,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移动/升降座椅的水秀剧场。在演出过程中,剧场前区的旋转座椅可以转动打开、后区升降座椅能够垂直降下。围合在座席中间的区域是演出水池,储水量相当于4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可以完成水面与陆地的瞬时转换。水池中设有极为复杂的水下升降机及舞台特效设备,舞台上空设有吊挂系统及其他舞台设备,可完成演员从空中马道或栅顶飞行降落等动作。
对这位地球上“最能驾驭水的导演”而言,剧场的硬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对水元素的偏好和使用。多年来,弗兰克创作出多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1998年,他创造了第一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奇异水世界”,当观众看到怪诞迷人的小丑和美女随着音乐从水中缓缓升起又突然消失的场面,大为吃惊。2010年在澳门,他又一手设计策划了“水舞间”,水的使用远远超越了他之前的所有作品。
现场观看汉秀预演片断的水花,让我们惊讶不已。弗兰克透露,完整的“汉秀”中会大量运用武汉独特的水元素,湖水、江水都会加在创作之中,给人以感动和惊喜。
“站在观众角度,这一切就像是为罗马帝王所造的。我把之前我所做过的所有形式综合起来,舞蹈、戏剧、音乐歌曲,同时配搭电影、舞台、水池,这一切都太fantastic了!我们又好像是在展现未来的场景:这个世界正在急速地全球化。”
“站在这个世界的焦点上,我们告诉世界:中国正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
在世界剧院舞台上,德贡的名字就是神奇的“梦幻制造者”。
为“买断”这位作秀大师的创意,2011年万达集团和德贡合作,签订了一个排他协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未来十年,德贡在中国只能和万达合作。除了“汉秀”,他还将和万达一起在中国打造另外4台世界级水平的“舞台秀”。
这位“世界公民”生于意大利,7岁时随父母移居比利时的矿区拉鲁维尔。他从拉手风琴开始接触舞台剧。20世纪70年代,年轻的弗兰克在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主修戏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大陆,左翼学生运动如火如荼。1968年,巴黎的大学生发动了“五月风暴”。弗兰克和他的伙伴们也一起冲上街头,对现有的社会制度发起了凶猛的冲击。
“我们先在法国,后来又到比利时待了5年左右,我们想在大街上、工厂里建立一种新型剧场,而不是那种传统剧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爱上了戏剧。”
他开始有目的地学习那些与他未来工作相关的各类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杂技。“我必须和表演者们合作,这要求你以犀利眼光注意他们,而不仅仅是产生、实现一个想法。”
当然,这也包括芭蕾,“芭蕾教会了我掌控自己的身体。我很幸运,那时很少有男性可以从事芭蕾编导工作,我因此有机会与女孩一起工作,学习到了很多。”
乡愁,是理解大多数古典主义作家作品的一条隐秘的精神纽带。当他们描写一座城市以及栖息其中的市民的生活时,往往怀着一股淡淡的温情,而他们笔下所描述的,大多会是一个变化不大的稳定世界。但这一写作经验,转移到当代、特别是当代中国时,注定是失效的。
当以写过去与现代的中国成名的作家余华离开浙江乡村进入北京生活时,他几乎放弃了小说写作。公允地说,他到目前为止再没写出过能媲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的代表作。他解释说,“点开新浪的新闻页面,每一篇社会新闻都是一个好题材”,他的结论是,“小说远远没有生活精彩”。
当然不能苛求余华。世界正在巨变,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结束。且不谈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广袤的地球正日益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单以中国论,这三十多年里,其变动之烈、影响人数之多、辐射地域之大,足以让全世界发出惊叹。
用不着证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恢弘大剧的观众和亲历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汉的巨变、北上广深等每一个大大小小中国城市的巨变,都只是时代洪潮里一束激越的浪花。
因此,当我们组织本期封面报道时,传统武汉人的概念,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老汉正街里行走、在吉庆街吃鸭脖子、在户部巷探幽访微的本地居民,当然是武汉人,而更多追随城市巨变的脚步,来到这个城市淘金、生活、读书、欢笑、哀哭的外来者,也同样该是武汉人,就好比只要你到了纽约,你就成了纽约人——具有吸铁石一般强烈魅力的纽约的新市民。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报道一组“汉秀”人物的主要原因。我们相信,这座矗立在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剧场建筑,将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武汉的新地标。总导演德贡先生、艺术家叶锦添以及更多正为此勤力工作的演员和艺术家们,配得上新武汉人这一称誉。如同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以卢浮宫旁玻璃金字塔的这一奇思妙想,赢得了巴黎人的尊重。
“丁丁,记住,你是个精灵,怎么连走路都不会了呢?……好的,丁丁,再来一次,大步跳跃。对,你是疯狂的!好样的!Bravo!”
在安保严密的“汉秀”剧院现场,身着黑T恤的弗兰克·德贡站在高高的看台上,戴着话筒耳麦,指挥、调度着全场的演出。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焦虑。离“汉秀”首演还有二十多天,一切进入倒计时。满意时,他会吹响一声口哨。预演的间隙,他哼唱起法兰西小调,轻快悠扬的旋律在剧场上空回荡。
“我们并不把这个称为排练。我们还在创作中,还在书写这场秀,特别是动用这样的设备、舞台、灯光,所有人都要在现场,每个人都是设计师,投入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到这场秀的创作里来,表达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
“我的角色就是一个船长。”他揉搓着一头柔软杂乱的头发,说话时瞪大眼睛紧盯对方,带着一种古怪的好奇、热情与专注。很难想象,这位世界顶尖的舞台大师年轻时曾在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学过芭蕾。
“是的,现在我当然还能跳。不过,再达不到当年的水平了,我必须承认这一点。”他哈哈大笑。
和弗兰克·德贡对话,像是被拉着开始了一场奇异的历险。跟着他天马行空,从一个时空跳跃到另一个时空。忽然间,他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自己在广州接触中医针灸治疗的神奇故事。“可是,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些呢?”他猛然又瞪大了眼睛,像是在质询记者,又像在反问自己。
“弗兰克就是一个孩子,情绪多变,充满激情。”他冷静的商业伙伴、德贡的总裁伊夫先生像一位父亲宠着自家孩子似的强忍住笑意。
“他非常敏感,情绪化,能觉察得到世界的感受,现在,你向他提问,他会倾听这个问题,然后感受到你这背后的情绪。”
“这一切就像是为罗马帝王所造的”
在“汉秀”首演逼近的最后日子里,这位舞台艺术大师双眼布满血丝,处于一种亢奋的焦灼之中。
长达4年的“汉秀”创作准备期,过往在世界各地一连串经久不衰的秀场大作,这一切仍旧无法让他得以片刻松弛神经。
“是,我很焦虑,处于激情之中,也感到非常疲惫。我不知道其他艺术家是怎么样的,对我来说,每一次新秀都像一次旅行,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创造出惊奇,我就感到乏味。我们努力在做的,是要让我们自己都大吃一惊。这个过程激动人心。”
剧场里,有古代武士形象投影的红色幕布缓缓地拉开,在高空中飘舞、卷起。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台巨大的机器和一块巨大的屏幕,一群身着黑衣的舞者躺在舞台上。
“汉秀”取意汉族,楚汉,武汉文化精粹之意。按弗兰克的设想,这是一台把中国的楚汉文化与西方综合性表演形式“秀”相结合的作品。他会将戏剧、舞蹈、音乐、杂技、马戏、体操、花样游泳、高空跳水、极限运动等表演形式汇集到一台演出中,制造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效果。
为了做好这场融合中西方文明元素的舞台秀,弗兰克形容自己以“颤兢”的心情“打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第一页”。
为了汲取所需要的中国元素,他阅读书籍,看各种光碟,寻找武汉和中国本土的合作者。在武汉当地,他甚至找到了一种为多数中国人所不知的民间乐器和一种近乎失传的民间技艺。
他还邀请了一流的华人艺术家与他一道合作完成这场秀。其中,包括2001年凭借《卧虎藏龙》夺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叶锦添。“我们在一起做了非常多的汉朝、汉文化研究,经过很多次探讨,我们的创作实现了世界跟中国的美学交融,有一种很优美、博大、有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叶锦添先生为‘汉秀’设计的华美服饰,将给大家带来更震撼的审美体验。”
不过,对弗兰克来说,“玩”起来最过瘾的,莫过于已故舞美和建筑大师、担任过北京和伦敦两届奥运会开闭幕仪式舞美总监的马克·菲舍尔设计的这座外观酷似“红灯笼”的剧场。他淘气地称之为“一个巨大的玩具”。 这座剧场拥有2000个可移动座席,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移动/升降座椅的水秀剧场。在演出过程中,剧场前区的旋转座椅可以转动打开、后区升降座椅能够垂直降下。围合在座席中间的区域是演出水池,储水量相当于4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可以完成水面与陆地的瞬时转换。水池中设有极为复杂的水下升降机及舞台特效设备,舞台上空设有吊挂系统及其他舞台设备,可完成演员从空中马道或栅顶飞行降落等动作。
对这位地球上“最能驾驭水的导演”而言,剧场的硬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对水元素的偏好和使用。多年来,弗兰克创作出多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1998年,他创造了第一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奇异水世界”,当观众看到怪诞迷人的小丑和美女随着音乐从水中缓缓升起又突然消失的场面,大为吃惊。2010年在澳门,他又一手设计策划了“水舞间”,水的使用远远超越了他之前的所有作品。
现场观看汉秀预演片断的水花,让我们惊讶不已。弗兰克透露,完整的“汉秀”中会大量运用武汉独特的水元素,湖水、江水都会加在创作之中,给人以感动和惊喜。
“站在观众角度,这一切就像是为罗马帝王所造的。我把之前我所做过的所有形式综合起来,舞蹈、戏剧、音乐歌曲,同时配搭电影、舞台、水池,这一切都太fantastic了!我们又好像是在展现未来的场景:这个世界正在急速地全球化。”
“站在这个世界的焦点上,我们告诉世界:中国正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
“梦幻制造者”
在世界剧院舞台上,德贡的名字就是神奇的“梦幻制造者”。
为“买断”这位作秀大师的创意,2011年万达集团和德贡合作,签订了一个排他协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未来十年,德贡在中国只能和万达合作。除了“汉秀”,他还将和万达一起在中国打造另外4台世界级水平的“舞台秀”。
这位“世界公民”生于意大利,7岁时随父母移居比利时的矿区拉鲁维尔。他从拉手风琴开始接触舞台剧。20世纪70年代,年轻的弗兰克在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主修戏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大陆,左翼学生运动如火如荼。1968年,巴黎的大学生发动了“五月风暴”。弗兰克和他的伙伴们也一起冲上街头,对现有的社会制度发起了凶猛的冲击。
“我们先在法国,后来又到比利时待了5年左右,我们想在大街上、工厂里建立一种新型剧场,而不是那种传统剧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爱上了戏剧。”
他开始有目的地学习那些与他未来工作相关的各类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杂技。“我必须和表演者们合作,这要求你以犀利眼光注意他们,而不仅仅是产生、实现一个想法。”
当然,这也包括芭蕾,“芭蕾教会了我掌控自己的身体。我很幸运,那时很少有男性可以从事芭蕾编导工作,我因此有机会与女孩一起工作,学习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