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红桥河现有资源,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充满活力、富有内涵的“生态型、园林型、文化型、旅游型”巴州副中心城市,构筑一条串联老城新区、搭接历史未来的“翡翠珠链,文脉绿廊”,形成集生态、游憩、观赏、娱乐于一体的具有轮台特色的都市型生态河道。
【关键词】城市园林;滨水植物景观;历史文脉传承;城市生活植入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范围扩大,原有郊区的红桥河道滨水区对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构作用愈加明显。红桥河,生生不息的红桥河,孕育了勤劳质朴的轮台人,作为贯穿区域、极富特色的滨河廊道,需以绿色为先导,从生态角度担负起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诉求。恢复沿江的部分堤岸,强化自然优美的河岸岸线,通过对城市的直线性与自然的曲折性的互相转化,实现两者的对话,创造新的区域空间。因而,如何解决红桥河滨水区的复兴问题,延续历史文脉,同时植入崭新的城市休闲功能,成为红桥河景观带设计的重要议题及实践探索。
2. 区域概况
轮台是闻名中外的塔里木石油开发主战场和“西气东输”首站,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314国道、南疆铁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与县境相连。全县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辖7乡4镇3个农牧场,总人口11.3万人,有维、汉、回等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7.61万人。全县非农业人口5万人。
3. 历史文化
古轮台国( 《史记》作仑头)地处西域中部,为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汉代是西域36国中的城邦之一。轮台县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摄天山南北,至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现今,这里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4. 上层规划及城市结构分析
4.1轮台县政府提出打造“生态型、园林型、文化型、旅游型”巴州副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
(1)生态型:在驳岸做法限定的情况下,尊重场地原有肌理,营造本土原有植物多样性。
(2)多样性:充满现代感的设计手法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元素运用。
(3)文化型:将轮胎的风景、历史、人物等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表达。
(4)旅游型:注重城市形象展示,营造旅游地标。
4.2轮台县城目前的主要公共绿地结构基本上为团结路和青年路连接的三点。
通过对三个核心绿地的特色功能分析,得出红河景观带的功能特点,避免重复设计建设。
文化广场(已建)。
设计主题:打开沙漠宝库的金钥匙。
功能:承担城市大型集会、演出、公益活动。休闲功能相对较弱。
风格:现代、简约。缺乏地域特色
红桥河景观带。
设计重点:突出城市形象.文化.特色。
功能:重点营造中小型活动空间,以满足居民中不同人群对日常的休闲活动的需要。
风格:在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基础上强化地方文化特色的表达。
5. 核心问题与策略研判
5.1红桥河周边用地居住及商业和河流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
5.2红桥河水利驳岸岸线和河道景观休闲功能之间的关系。
5.3红桥河的文化品质和沿江新区文脉资源之间的关系。
5.4针对上述三点问题,设计实施了生态、功能、文化三类发展策略。
5.4.1基本风貌控制——生态河道。
红桥河,生生不息的红桥河,孕育了勤劳质朴的轮台人,作为贯穿区域、极富特色的滨河廊道,需以绿色为先导,从生态角度担负起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诉求。恢复沿江的部分堤岸,强化自然优美的河岸岸线,通过对城市的直线性与自然的曲折性的互相转化,实现两者的对话,创造新的区域空间。
5.4.2功能方向定夺——都市型生态河道。
(1)红桥河规划用地多为居住,商业用地,大量人流聚集,具有新城发展的趋势,红桥河的风貌从原来的郊野型向都市型发展。都市型生态河道具有一定的休闲、游憩功能,服务周边居民,具有地域性特征,带动区域发展。
(2)在生态河道基底上分布都市活动点,斑块式的活动空间减少对生态廊道的破坏,连接与城市空间的关联,在生态景观中加入都市活力。
5.4.3文化注入方式——具有轮台特色的都市型生态河道
大漠骄阳:热烈奔放充满生活的希望。
雄鹰振翅:取意轮台县名古义, 似雄鹰翱翔天山之巅
彩色飘带:整合步道、座椅、 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 灯光照明形成丝绸彩带飘逸灵动的感觉。
大地肌理:风、水等自然力量决定了空间的形状,雨水河水冲刷着河床,形成天然的大地肌理现象,再现原地形风貌,也成为该场地特定的场所回忆。
6. 规划目标与规划结构
6.1“鹰衔彩绸迎客来,月出天山水近人”。
(1)在自然江滩与城市滨河的基础上,再现了红桥河河谷的场地回忆,并运用新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线条图案,勾勒出彩带飘逸,富有节奏灵动的伸展空间,演绎出一幅充满古老而又神秘的大漠异域风情画卷,象征轮台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环境。
(2)东西两岸日月同辉,东岸目标新城的城市客厅、门户;西岸目标城市起居室,城市阳台,创造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6.2在上述的构想上,包括东西两岸各设置了一堤双链三区多点的“链·曲”式整体结构。
6.2.1一堤是沿红桥河设计的堤岸景观,东西两岸为了让市民更好的亲水活动,设置了包括荷花栈道,亲水台阶和儿童戏水区等活动场所。
6.2.2东岸的双链是一条4米宽主园路作为主要景观线索,和一条1米宽红色飘带矮墙作为另一个主要景观线索,衔接绿带南北;而西岸的双链则是贯通南北的亲水步道景观道路,和穿越香梨林的趣味健身步道。 6.2.3三区东岸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部活动区、城市广场交流区、人文游憩区;
西岸因为分期建设,所以采用可分解设计手法,强调多入口融合丰富街景,形态上与东岸统一,划分更多的活动空间,创造多样性空间承载不同人群不同活动内容。从南到北依次为南入口广场区,中部市民休闲活动区,北入口广场区。
6.3本方案着重曲线表现,流畅的线条,简洁而又大气,而东西双链如同两条彩带,串起了沿河各个重要景观节点,如同新疆生产的美丽的地毯,铺设在红桥河之滨。
6.3.1东岸分区设计。
6.3.1.1南部活动区:
(1)作为本次设计的最南端区块,在设计上结合为周边地块的规划居住功能服务,首先提供给公众一个驻足停留的休憩空间,并根据原有地形设置台地景观,增加趣味性。其次,借即将使用的大型喷泉景观,将台地景观与观演广场完美结合,顶端摆放象征腾飞的雄鹰雕塑,形成红桥河上具有标志性的景观特征。
(2)一道道平行的景墙,让人们的视线一直延伸通向公园深处,迫不及待地要将滨水区最美好的自然环境展现给人们。展现出万物对春天的渴望,以及人们对自然的回归。
(3)以林中空阔的大草坪为空间主体,局部堆坡处理,让游人在美丽的园林之中举行聚会,小孩子和大人一起放飞风筝,也同样放飞梦想,累了躺在草坪中面向蔚蓝的淡薄云彩天空望着暖心的太阳睡去,在草坪的尽头是一个钢构架亭点植高大乔木,作为庭阴树种,而构架亭相望的就是该区域核心雄鹰逐日广场。
(4)雄鹰逐日广场因展翅高飞的雄鹰而起,圆形的广场铺装,成为了太阳图腾最好的载体,也是东岸景观带中最浓墨之笔,是观看大型音乐喷泉的最佳欣赏点,同时,一些服务功能建筑沿广场看台设置,使广场成为轮台人民饭后散步游玩的主要活动区域。
(5)依地势变化,从幸福路向红桥河做台地式种植,顺势而下,形成成片的梯田景观效果,种植薰衣草,风信子等特色的景观植物,通过巧妙设置的观景平台,使人在路中走,路在画中游的感觉,就达到一幅壮美的大地艺术地毯效果。
6.3.1.2城市广场交流区。
(1)作为红桥河滨水绿带的重要入口节点处,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用简练的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了入口形象的大气,反映了轮台新城的开放与发展,同时作为大众一个核心的公共休闲景区,体现了轮台新城的建设成果,共享和谐与繁荣。
(2)结合原有河道沟壑纵横的肌理,对原有的场地回忆效果,将广场形式设计成为蜿蜒流畅的平面布局形式,通过对铺装颜色的变换和大小不一的绿岛的设置,曲线形的大台阶与绿地充分结合,将广场的生硬感减小到最低,同时满足人气聚集于滨水广场的要求。
(3)而荷叶亭的设计既,既与近处的荷花池遥相呼应,也加强了景观的竖向变化,同时成为夏日里人们不可多得的乘凉纳荫的场所。
6.3.1.3人文游憩区。
该区为北入口广场以及延伸至城市广场区域,主要设计了杏花入口广场,平面上作为凤冠头顶的一颗明珠,广场沿花瓣布置着象征彩绸的抽象雕塑,通过似凤冠的台阶式绿带从城市道路深入公园,在人文游憩区与城市广场之间利用场地高差,设置供演出的小型表演剧场,并且在未有演出时,也是人们阅读,静思的好去处。成为一处文化艺术的载体。
6.3.2西岸分区设计。
6.3.2.1南入口广场区。 该区块位于青年路北侧,平安路东侧,毗邻城市商业区,是整个公园的重要集散接待区域,设计以“流光水岸”作为母题,融汇彩灯效果,接应城市功能辐射,展示城市活力。依据上位规划,南侧设置综合服务建筑,中间设置花坛和繁星射灯,服务建筑北侧利用地形形成一个内聚的舞台空间,内含“日月同辉”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形成流线型开敞布局,不定时举办夏季音乐会、小型演唱会,而灯光的效果会将这儿装扮得美轮美奂,这里会成为音乐爱好者的乐园。
6.3.2.2中部市民休闲活动区。
(1)区块的中心是流畅的曲线形花坛,引导周边居住人流进入,开阔的滨水活动广场——“彩云追月”广场随着地形向湖面逐级展开,带状矮墙分割空间,同时构筑自由随意的休憩场所;借鉴浪花翻滚,水珠跳跃的活泼景观,广场中设置了各种大小不一的且环环相套的同心圆造型,有大型树池,遮阳乘凉,有大型旱喷涌泉,玩耍嬉戏,吸引更多的人气,将生活趣味氛围推向极致,滨水平台连接荷花栈道,成为连接南北分区的重要景观节点。
(2)广场南侧现状为大片香梨林,我们在尽可能保留香梨林的原则基础上,发挥江南园林中曲径通幽的感觉,见缝插针,巧妙的设计娱乐性运动场所,南侧区域以儿童、老年人活动区域为主,包括轮滑场、儿童游乐场、林荫健身小广场等。轮滑道与主路联通,曲线型蜿蜒,由缓坡土丘分割,局部放大成塑胶运动场地,提供更多的轮滑运动项目;该区块与北侧广场相连,为轮滑比赛和节庆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3)广场北侧现状为军区用地,考虑以后的公园分期建设需要,也将此区域纳入设计范围,北侧区域以青少年活动为主,以场地内原有水塔作为回忆性建筑,拆除原有水塔,重建新的景观塔,与东岸雄鹰雕塑遥相呼应,成为轮台新城的最重要地标性建筑,而塔下兴建大型青少年活动及教育基地,寓教于乐,流连忘返。
6.3.2.3北入口区。 延续南入口区块的曲线形造型铺装,结合绿岛在314国道与平安路交叉口形成一个展开面,强烈的铺装条纹及树阵走向,更能引导人们视线,吸引人气。而根据现状亲水步道和外侧原始地貌存在落差高达5米的陡坎,我们则合理地设计了一组塑石假山造型,从歌唱天山的自然雄伟,到赞美石油工人的热血豪迈,将永久地镌刻在假山石壁上。
7. 结束语
新疆红桥河一期景观设计充分挖掘轮台城市及地域文化要素,深入解析现状条件,以赋予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构筑带状绿色基底,无障碍滨水绿道全线贯通,同时考虑与未来城市绿道的无缝连接,在此基础上,功能各异的组团花园分散于绿色基底之上,有以大面积林荫广场为主要内容的市民休闲天地、有以疏林草坪为主要特色的青少年户外基地。由此打造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活动需求、适宜本土发展要求的,集生态、游憩、观赏、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景观带。
参考文献
[1]轮台县红桥河滨河公园规划设计2011.12.
[2]轮台县地名志1984.12.
[3]轮台县志1984.12.
【关键词】城市园林;滨水植物景观;历史文脉传承;城市生活植入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范围扩大,原有郊区的红桥河道滨水区对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构作用愈加明显。红桥河,生生不息的红桥河,孕育了勤劳质朴的轮台人,作为贯穿区域、极富特色的滨河廊道,需以绿色为先导,从生态角度担负起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诉求。恢复沿江的部分堤岸,强化自然优美的河岸岸线,通过对城市的直线性与自然的曲折性的互相转化,实现两者的对话,创造新的区域空间。因而,如何解决红桥河滨水区的复兴问题,延续历史文脉,同时植入崭新的城市休闲功能,成为红桥河景观带设计的重要议题及实践探索。
2. 区域概况
轮台是闻名中外的塔里木石油开发主战场和“西气东输”首站,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314国道、南疆铁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与县境相连。全县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辖7乡4镇3个农牧场,总人口11.3万人,有维、汉、回等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7.61万人。全县非农业人口5万人。
3. 历史文化
古轮台国( 《史记》作仑头)地处西域中部,为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汉代是西域36国中的城邦之一。轮台县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摄天山南北,至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现今,这里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4. 上层规划及城市结构分析
4.1轮台县政府提出打造“生态型、园林型、文化型、旅游型”巴州副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
(1)生态型:在驳岸做法限定的情况下,尊重场地原有肌理,营造本土原有植物多样性。
(2)多样性:充满现代感的设计手法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元素运用。
(3)文化型:将轮胎的风景、历史、人物等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表达。
(4)旅游型:注重城市形象展示,营造旅游地标。
4.2轮台县城目前的主要公共绿地结构基本上为团结路和青年路连接的三点。
通过对三个核心绿地的特色功能分析,得出红河景观带的功能特点,避免重复设计建设。
文化广场(已建)。
设计主题:打开沙漠宝库的金钥匙。
功能:承担城市大型集会、演出、公益活动。休闲功能相对较弱。
风格:现代、简约。缺乏地域特色
红桥河景观带。
设计重点:突出城市形象.文化.特色。
功能:重点营造中小型活动空间,以满足居民中不同人群对日常的休闲活动的需要。
风格:在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基础上强化地方文化特色的表达。
5. 核心问题与策略研判
5.1红桥河周边用地居住及商业和河流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
5.2红桥河水利驳岸岸线和河道景观休闲功能之间的关系。
5.3红桥河的文化品质和沿江新区文脉资源之间的关系。
5.4针对上述三点问题,设计实施了生态、功能、文化三类发展策略。
5.4.1基本风貌控制——生态河道。
红桥河,生生不息的红桥河,孕育了勤劳质朴的轮台人,作为贯穿区域、极富特色的滨河廊道,需以绿色为先导,从生态角度担负起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诉求。恢复沿江的部分堤岸,强化自然优美的河岸岸线,通过对城市的直线性与自然的曲折性的互相转化,实现两者的对话,创造新的区域空间。
5.4.2功能方向定夺——都市型生态河道。
(1)红桥河规划用地多为居住,商业用地,大量人流聚集,具有新城发展的趋势,红桥河的风貌从原来的郊野型向都市型发展。都市型生态河道具有一定的休闲、游憩功能,服务周边居民,具有地域性特征,带动区域发展。
(2)在生态河道基底上分布都市活动点,斑块式的活动空间减少对生态廊道的破坏,连接与城市空间的关联,在生态景观中加入都市活力。
5.4.3文化注入方式——具有轮台特色的都市型生态河道
大漠骄阳:热烈奔放充满生活的希望。
雄鹰振翅:取意轮台县名古义, 似雄鹰翱翔天山之巅
彩色飘带:整合步道、座椅、 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 灯光照明形成丝绸彩带飘逸灵动的感觉。
大地肌理:风、水等自然力量决定了空间的形状,雨水河水冲刷着河床,形成天然的大地肌理现象,再现原地形风貌,也成为该场地特定的场所回忆。
6. 规划目标与规划结构
6.1“鹰衔彩绸迎客来,月出天山水近人”。
(1)在自然江滩与城市滨河的基础上,再现了红桥河河谷的场地回忆,并运用新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线条图案,勾勒出彩带飘逸,富有节奏灵动的伸展空间,演绎出一幅充满古老而又神秘的大漠异域风情画卷,象征轮台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环境。
(2)东西两岸日月同辉,东岸目标新城的城市客厅、门户;西岸目标城市起居室,城市阳台,创造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6.2在上述的构想上,包括东西两岸各设置了一堤双链三区多点的“链·曲”式整体结构。
6.2.1一堤是沿红桥河设计的堤岸景观,东西两岸为了让市民更好的亲水活动,设置了包括荷花栈道,亲水台阶和儿童戏水区等活动场所。
6.2.2东岸的双链是一条4米宽主园路作为主要景观线索,和一条1米宽红色飘带矮墙作为另一个主要景观线索,衔接绿带南北;而西岸的双链则是贯通南北的亲水步道景观道路,和穿越香梨林的趣味健身步道。 6.2.3三区东岸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部活动区、城市广场交流区、人文游憩区;
西岸因为分期建设,所以采用可分解设计手法,强调多入口融合丰富街景,形态上与东岸统一,划分更多的活动空间,创造多样性空间承载不同人群不同活动内容。从南到北依次为南入口广场区,中部市民休闲活动区,北入口广场区。
6.3本方案着重曲线表现,流畅的线条,简洁而又大气,而东西双链如同两条彩带,串起了沿河各个重要景观节点,如同新疆生产的美丽的地毯,铺设在红桥河之滨。
6.3.1东岸分区设计。
6.3.1.1南部活动区:
(1)作为本次设计的最南端区块,在设计上结合为周边地块的规划居住功能服务,首先提供给公众一个驻足停留的休憩空间,并根据原有地形设置台地景观,增加趣味性。其次,借即将使用的大型喷泉景观,将台地景观与观演广场完美结合,顶端摆放象征腾飞的雄鹰雕塑,形成红桥河上具有标志性的景观特征。
(2)一道道平行的景墙,让人们的视线一直延伸通向公园深处,迫不及待地要将滨水区最美好的自然环境展现给人们。展现出万物对春天的渴望,以及人们对自然的回归。
(3)以林中空阔的大草坪为空间主体,局部堆坡处理,让游人在美丽的园林之中举行聚会,小孩子和大人一起放飞风筝,也同样放飞梦想,累了躺在草坪中面向蔚蓝的淡薄云彩天空望着暖心的太阳睡去,在草坪的尽头是一个钢构架亭点植高大乔木,作为庭阴树种,而构架亭相望的就是该区域核心雄鹰逐日广场。
(4)雄鹰逐日广场因展翅高飞的雄鹰而起,圆形的广场铺装,成为了太阳图腾最好的载体,也是东岸景观带中最浓墨之笔,是观看大型音乐喷泉的最佳欣赏点,同时,一些服务功能建筑沿广场看台设置,使广场成为轮台人民饭后散步游玩的主要活动区域。
(5)依地势变化,从幸福路向红桥河做台地式种植,顺势而下,形成成片的梯田景观效果,种植薰衣草,风信子等特色的景观植物,通过巧妙设置的观景平台,使人在路中走,路在画中游的感觉,就达到一幅壮美的大地艺术地毯效果。
6.3.1.2城市广场交流区。
(1)作为红桥河滨水绿带的重要入口节点处,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用简练的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了入口形象的大气,反映了轮台新城的开放与发展,同时作为大众一个核心的公共休闲景区,体现了轮台新城的建设成果,共享和谐与繁荣。
(2)结合原有河道沟壑纵横的肌理,对原有的场地回忆效果,将广场形式设计成为蜿蜒流畅的平面布局形式,通过对铺装颜色的变换和大小不一的绿岛的设置,曲线形的大台阶与绿地充分结合,将广场的生硬感减小到最低,同时满足人气聚集于滨水广场的要求。
(3)而荷叶亭的设计既,既与近处的荷花池遥相呼应,也加强了景观的竖向变化,同时成为夏日里人们不可多得的乘凉纳荫的场所。
6.3.1.3人文游憩区。
该区为北入口广场以及延伸至城市广场区域,主要设计了杏花入口广场,平面上作为凤冠头顶的一颗明珠,广场沿花瓣布置着象征彩绸的抽象雕塑,通过似凤冠的台阶式绿带从城市道路深入公园,在人文游憩区与城市广场之间利用场地高差,设置供演出的小型表演剧场,并且在未有演出时,也是人们阅读,静思的好去处。成为一处文化艺术的载体。
6.3.2西岸分区设计。
6.3.2.1南入口广场区。 该区块位于青年路北侧,平安路东侧,毗邻城市商业区,是整个公园的重要集散接待区域,设计以“流光水岸”作为母题,融汇彩灯效果,接应城市功能辐射,展示城市活力。依据上位规划,南侧设置综合服务建筑,中间设置花坛和繁星射灯,服务建筑北侧利用地形形成一个内聚的舞台空间,内含“日月同辉”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形成流线型开敞布局,不定时举办夏季音乐会、小型演唱会,而灯光的效果会将这儿装扮得美轮美奂,这里会成为音乐爱好者的乐园。
6.3.2.2中部市民休闲活动区。
(1)区块的中心是流畅的曲线形花坛,引导周边居住人流进入,开阔的滨水活动广场——“彩云追月”广场随着地形向湖面逐级展开,带状矮墙分割空间,同时构筑自由随意的休憩场所;借鉴浪花翻滚,水珠跳跃的活泼景观,广场中设置了各种大小不一的且环环相套的同心圆造型,有大型树池,遮阳乘凉,有大型旱喷涌泉,玩耍嬉戏,吸引更多的人气,将生活趣味氛围推向极致,滨水平台连接荷花栈道,成为连接南北分区的重要景观节点。
(2)广场南侧现状为大片香梨林,我们在尽可能保留香梨林的原则基础上,发挥江南园林中曲径通幽的感觉,见缝插针,巧妙的设计娱乐性运动场所,南侧区域以儿童、老年人活动区域为主,包括轮滑场、儿童游乐场、林荫健身小广场等。轮滑道与主路联通,曲线型蜿蜒,由缓坡土丘分割,局部放大成塑胶运动场地,提供更多的轮滑运动项目;该区块与北侧广场相连,为轮滑比赛和节庆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3)广场北侧现状为军区用地,考虑以后的公园分期建设需要,也将此区域纳入设计范围,北侧区域以青少年活动为主,以场地内原有水塔作为回忆性建筑,拆除原有水塔,重建新的景观塔,与东岸雄鹰雕塑遥相呼应,成为轮台新城的最重要地标性建筑,而塔下兴建大型青少年活动及教育基地,寓教于乐,流连忘返。
6.3.2.3北入口区。 延续南入口区块的曲线形造型铺装,结合绿岛在314国道与平安路交叉口形成一个展开面,强烈的铺装条纹及树阵走向,更能引导人们视线,吸引人气。而根据现状亲水步道和外侧原始地貌存在落差高达5米的陡坎,我们则合理地设计了一组塑石假山造型,从歌唱天山的自然雄伟,到赞美石油工人的热血豪迈,将永久地镌刻在假山石壁上。
7. 结束语
新疆红桥河一期景观设计充分挖掘轮台城市及地域文化要素,深入解析现状条件,以赋予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构筑带状绿色基底,无障碍滨水绿道全线贯通,同时考虑与未来城市绿道的无缝连接,在此基础上,功能各异的组团花园分散于绿色基底之上,有以大面积林荫广场为主要内容的市民休闲天地、有以疏林草坪为主要特色的青少年户外基地。由此打造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活动需求、适宜本土发展要求的,集生态、游憩、观赏、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景观带。
参考文献
[1]轮台县红桥河滨河公园规划设计2011.12.
[2]轮台县地名志1984.12.
[3]轮台县志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