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近些年来城市的建设方面来看,同质化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过于呆板,失去了自身独有的色彩。在现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走上质量更高的道路,是我国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理论引导。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理论引导
引文:
公共艺术,简单的来说,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为了使生活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可以在各个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造设计,从而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相符的综合学科。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不难发现文化因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城市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比如,社会形态、时代背景等等。以公共艺术为基础进行城市设计,能够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全面提升人们的归属感。
一、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记忆丧失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城市的记忆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发展和成长的轨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体包括城市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所留下来的风速习俗等等,这种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了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近些年来,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将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忽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导致现有的城市空间改造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城市空间的文化和内涵被大大削弱[1]。
(二)文化空间缺乏
从目前的城市建设情况来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虽然都建立了相应的文化空间保护制度,但是现有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外部空间的不断扩展下,文化空间进一步缩小。长此以往,城市中的历史资源不可避免的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体系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理论引导
(一)建设原则
1.文化性与时代性
将公共艺术应用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不仅要将城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历史精神等要素表现出来,并且要将城市的时代性精神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在对公共艺术进行经营时,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将城市公共艺术赋予文化的深刻內涵。此外,在具体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并且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高度一致,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2.地域性和整体性原则
每个城市都具有自身独有的外在因素,其中最明显的因素之一为地域性。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每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不同。对此,在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中,在对公共艺术进行应用时,不能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脱离,需要将地域性和整体性原则结合起来全面考虑,并且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个性化特点,发挥每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3.核心性与统一性原则
对公共艺术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因素有着重要关系,但是其生存和发展需要依靠城市中的诸多因素。比如,经济、历史等。对此,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的应用,不能与人们的真实需求相脱离,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避免城市的发展违背历史文脉,将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出来。
(二)建设方式
1.多元化建设
在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中,公共艺术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充当的是一个媒介的角色,不仅是一个城市在特定时期精神的代表,并且也代表着一种理想。对此,在对公共艺术进行渗透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要求、历史文化等,从而确定城市设计的方案、材料的具体使用。作为一个合格的从业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涉及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能够灵活应对。比如,比较常见的呈现方式有雕塑、壁画等。在材料的应用上,也要避免过于单一,可以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结合起来,应用于公共艺术中,从而将城市文化空间的魅力散发出来。
2.提高点线面设计质量
在城市的设计上,可以从某一个具体的“点”进行入手,从广场的设计入手,融入各种元素,使文化具有较强的识别性,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从“线”的方面来看,可以从街道着手进行设计,使“线”的建设内涵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以城市的历史背景为重要内容,将城市文化空间的艺术性凸显出来,使城市建设的具备观赏性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艺术性的文化特点。此外,从“面”的角度进行考虑,“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包括城市中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在对“面”进行建设时,可以从城市的主题公园建设、森林公园建设等方面入手,使城市在“面”的建设方面品味得到全面提升[2]。
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虽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的建设缺乏了地方性的文化内涵。对此,需要重视公共艺术的应用,并且大力推广,使我国的城市空间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伟,刘畅,张帅权,王兵.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20,35(03):77-86+118.
[2]郭巧玲.探讨现阶段城市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有效拓展途径[J].饮食科学,2018(14):175.
作者简介:
高名宜,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
张湾湾(通讯作者),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理论引导
引文:
公共艺术,简单的来说,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为了使生活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可以在各个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造设计,从而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相符的综合学科。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不难发现文化因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城市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比如,社会形态、时代背景等等。以公共艺术为基础进行城市设计,能够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全面提升人们的归属感。
一、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记忆丧失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城市的记忆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发展和成长的轨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体包括城市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所留下来的风速习俗等等,这种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了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近些年来,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将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忽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导致现有的城市空间改造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城市空间的文化和内涵被大大削弱[1]。
(二)文化空间缺乏
从目前的城市建设情况来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虽然都建立了相应的文化空间保护制度,但是现有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外部空间的不断扩展下,文化空间进一步缩小。长此以往,城市中的历史资源不可避免的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体系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的理论引导
(一)建设原则
1.文化性与时代性
将公共艺术应用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不仅要将城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历史精神等要素表现出来,并且要将城市的时代性精神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在对公共艺术进行经营时,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将城市公共艺术赋予文化的深刻內涵。此外,在具体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并且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高度一致,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2.地域性和整体性原则
每个城市都具有自身独有的外在因素,其中最明显的因素之一为地域性。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每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不同。对此,在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中,在对公共艺术进行应用时,不能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脱离,需要将地域性和整体性原则结合起来全面考虑,并且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个性化特点,发挥每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3.核心性与统一性原则
对公共艺术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因素有着重要关系,但是其生存和发展需要依靠城市中的诸多因素。比如,经济、历史等。对此,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中的应用,不能与人们的真实需求相脱离,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避免城市的发展违背历史文脉,将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出来。
(二)建设方式
1.多元化建设
在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中,公共艺术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充当的是一个媒介的角色,不仅是一个城市在特定时期精神的代表,并且也代表着一种理想。对此,在对公共艺术进行渗透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要求、历史文化等,从而确定城市设计的方案、材料的具体使用。作为一个合格的从业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涉及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能够灵活应对。比如,比较常见的呈现方式有雕塑、壁画等。在材料的应用上,也要避免过于单一,可以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结合起来,应用于公共艺术中,从而将城市文化空间的魅力散发出来。
2.提高点线面设计质量
在城市的设计上,可以从某一个具体的“点”进行入手,从广场的设计入手,融入各种元素,使文化具有较强的识别性,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从“线”的方面来看,可以从街道着手进行设计,使“线”的建设内涵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以城市的历史背景为重要内容,将城市文化空间的艺术性凸显出来,使城市建设的具备观赏性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艺术性的文化特点。此外,从“面”的角度进行考虑,“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包括城市中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在对“面”进行建设时,可以从城市的主题公园建设、森林公园建设等方面入手,使城市在“面”的建设方面品味得到全面提升[2]。
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虽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的建设缺乏了地方性的文化内涵。对此,需要重视公共艺术的应用,并且大力推广,使我国的城市空间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伟,刘畅,张帅权,王兵.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20,35(03):77-86+118.
[2]郭巧玲.探讨现阶段城市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有效拓展途径[J].饮食科学,2018(14):175.
作者简介:
高名宜,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
张湾湾(通讯作者),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