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建筑工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况各异,一条裂缝可能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的。为了更好控制混凝土所产生裂缝对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也在高速前进,相应的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也日渐增多。其中,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这种技术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在具体的工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骨料、其他外加材料以及水等,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一系列问题,硬化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本身变形以及施工因素等会产生众多的微裂缝、微孔隙以及气穴等,有微裂缝的混凝土在受到温差以及荷载等作用时会不断的贯通,最终尺寸较大的裂缝,当尺寸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对建筑设施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直接关系着所建设项目的质量。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1.水泥水化质的影响
浇筑混凝土主要成分是砂、水泥与水,由于水泥与水会发生反应,使得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量。在不同的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程度不一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在很快速的时间里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当然,其热量释放的速度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水泥的种类。要是大规模的水化热蓄积在水泥里面,热量会慢慢地释放出来,但由于混凝土中心温度会很高,外表温度相对较低,存在很大的温度差;这种温差使得水泥里面出现压应力、外面出现拉应力,当两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两种力的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因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主体结构,裂缝短时间不会给工程带来影响,但时间久后,裂缝给整个工程带来的质量影响不是可估量的。
2.楼板的力学形变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为了追求进度,较早地拆除模板;二是楼板施工结束一两天,因混凝土凝固时间短,凝固程度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加载负荷,在这样的情况下,楼板因承载力不够,在力的作用下致使混凝土楼板发生弹性形变,最终出现裂缝。
3.温度导致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浇筑中或浇筑后,很容易因为气温的变化产生裂缝现象。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混凝土会被置于露天空气中,这样的混凝土非常容易受到来外界力量的影响,同时混凝土本身在浇筑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温度,当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浇筑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相反,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加大;另外,外界温度下降快,也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种种温度变化都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
4.混凝土的调配比例不科学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的调配比例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应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配比,一般都在0.24~0.38范围内;如果配比相差太大,建筑工程中就会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制作中,总是因为一些问题需要配备相对大的水灰比例,同时也出现很多多余的水分。水与材料之间没有达到科学的平衡,造成大量的水分残余,在混凝土的内部就会形成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外力作用,气泡炸开就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裂缝。
二、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与原材料
为了防止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发生,要合理设计好混凝土的结构,同时也要注意混凝土的调配比例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果不按照科学标准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例如,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上,如果是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材料抗裂较为薄弱的部位要清楚;②结构的设计不能靠着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进行,要充分考虑到其有没有充足的变形余量;③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在需要的时候应增加构造配筋。另一方面,要注意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择与配比,由于每一种材料的比重都要由自身的性质来决定,因此具体的调配比例也是有一定的数值,严格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指标来优化材料配置,也可以通过添加粉煤灰来控制水泥的水热化产生的热量差形成裂缝几率。相关的施工人员要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要设计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并要对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例及时进行调整。
2.加强工程建设前的准备
要想确保混凝土表面完好无损,就要科学把握各个环节,从施工建设前就要加以预防、做好准备。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减少裂缝出现后再去整治的麻烦。具体的准备工作为:当混凝土没有出现变形的迹象时,在其内部增设钢筋。通过补偿收缩技术来有效保证混凝土的牢固度;还要将不同施工程序的时间差控制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铺设临时的活动跳板,有效控制施工人员对于局部的集中压力。
3.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其施工工艺的控制,处理好施工中的细节工作,尽量减少因工艺问题造成裂缝产生的原因。首先,在浇捣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质量坚固的振动棒,要利用振动棒进行上下垂直振捣。参照混凝土的坍落度来科学掌控振捣时间,要减少过振或者漏振的现象,且要在这一环节将内部水分排开。浇捣完以后,可以运用适当地蓄水保温方法,在没有浇筑的部分不要融入混凝土,要做好抹平工作。如此下来,混凝土结构承载压力也就增大,减小了变形几率,也就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4.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浇筑完成之后,并不是代表混凝土工程的结束,后期的养护工作同样直接影响着裂缝产生。第一,加强保温养护工作,从其内外温差控制着手,降低混凝土浇筑块的里外温度差异,就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第二,要加强养护坏境的温度控制,在保温养护时间内,要确保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异控制在25度左右,要想有效确保这一数值,就要认真考察外部的温度变化。第三,加强现浇板浇捣的养护工作,促进混凝土养护工作得到切实执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韧性,而且也能确保混凝土中存入合适的水量,不会因为内部水分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变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有时候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看似很小很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的使用期限和效果,甚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争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才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志文.域析混凝土建筑物裂缝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2]张永龙.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
[3]丁捷.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18).
【关键词】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也在高速前进,相应的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也日渐增多。其中,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这种技术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在具体的工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骨料、其他外加材料以及水等,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一系列问题,硬化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本身变形以及施工因素等会产生众多的微裂缝、微孔隙以及气穴等,有微裂缝的混凝土在受到温差以及荷载等作用时会不断的贯通,最终尺寸较大的裂缝,当尺寸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对建筑设施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直接关系着所建设项目的质量。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1.水泥水化质的影响
浇筑混凝土主要成分是砂、水泥与水,由于水泥与水会发生反应,使得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量。在不同的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程度不一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在很快速的时间里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当然,其热量释放的速度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水泥的种类。要是大规模的水化热蓄积在水泥里面,热量会慢慢地释放出来,但由于混凝土中心温度会很高,外表温度相对较低,存在很大的温度差;这种温差使得水泥里面出现压应力、外面出现拉应力,当两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两种力的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因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主体结构,裂缝短时间不会给工程带来影响,但时间久后,裂缝给整个工程带来的质量影响不是可估量的。
2.楼板的力学形变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为了追求进度,较早地拆除模板;二是楼板施工结束一两天,因混凝土凝固时间短,凝固程度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加载负荷,在这样的情况下,楼板因承载力不够,在力的作用下致使混凝土楼板发生弹性形变,最终出现裂缝。
3.温度导致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浇筑中或浇筑后,很容易因为气温的变化产生裂缝现象。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混凝土会被置于露天空气中,这样的混凝土非常容易受到来外界力量的影响,同时混凝土本身在浇筑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温度,当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浇筑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相反,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加大;另外,外界温度下降快,也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种种温度变化都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
4.混凝土的调配比例不科学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的调配比例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应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配比,一般都在0.24~0.38范围内;如果配比相差太大,建筑工程中就会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制作中,总是因为一些问题需要配备相对大的水灰比例,同时也出现很多多余的水分。水与材料之间没有达到科学的平衡,造成大量的水分残余,在混凝土的内部就会形成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外力作用,气泡炸开就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裂缝。
二、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与原材料
为了防止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发生,要合理设计好混凝土的结构,同时也要注意混凝土的调配比例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果不按照科学标准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例如,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上,如果是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材料抗裂较为薄弱的部位要清楚;②结构的设计不能靠着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进行,要充分考虑到其有没有充足的变形余量;③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在需要的时候应增加构造配筋。另一方面,要注意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择与配比,由于每一种材料的比重都要由自身的性质来决定,因此具体的调配比例也是有一定的数值,严格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指标来优化材料配置,也可以通过添加粉煤灰来控制水泥的水热化产生的热量差形成裂缝几率。相关的施工人员要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要设计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并要对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例及时进行调整。
2.加强工程建设前的准备
要想确保混凝土表面完好无损,就要科学把握各个环节,从施工建设前就要加以预防、做好准备。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减少裂缝出现后再去整治的麻烦。具体的准备工作为:当混凝土没有出现变形的迹象时,在其内部增设钢筋。通过补偿收缩技术来有效保证混凝土的牢固度;还要将不同施工程序的时间差控制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铺设临时的活动跳板,有效控制施工人员对于局部的集中压力。
3.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其施工工艺的控制,处理好施工中的细节工作,尽量减少因工艺问题造成裂缝产生的原因。首先,在浇捣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质量坚固的振动棒,要利用振动棒进行上下垂直振捣。参照混凝土的坍落度来科学掌控振捣时间,要减少过振或者漏振的现象,且要在这一环节将内部水分排开。浇捣完以后,可以运用适当地蓄水保温方法,在没有浇筑的部分不要融入混凝土,要做好抹平工作。如此下来,混凝土结构承载压力也就增大,减小了变形几率,也就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4.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浇筑完成之后,并不是代表混凝土工程的结束,后期的养护工作同样直接影响着裂缝产生。第一,加强保温养护工作,从其内外温差控制着手,降低混凝土浇筑块的里外温度差异,就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第二,要加强养护坏境的温度控制,在保温养护时间内,要确保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异控制在25度左右,要想有效确保这一数值,就要认真考察外部的温度变化。第三,加强现浇板浇捣的养护工作,促进混凝土养护工作得到切实执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韧性,而且也能确保混凝土中存入合适的水量,不会因为内部水分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变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有时候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看似很小很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的使用期限和效果,甚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争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才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志文.域析混凝土建筑物裂缝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2]张永龙.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
[3]丁捷.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