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军舫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影像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一直致力于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学的科研、临床、教学和全国推广,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推进了我国头颈部影像学水平的提升和在全国各地的普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的功能和代谢诊断已开始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显示功能和代谢甚至分子细胞的改变,因而在疾病早期就能捕捉到病变。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概念?
鲜军舫: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显示正常结构和病变的成像技术,与CT相比,不但能清楚地显示结构改变,而且能显示功能和代谢甚至分子细胞的改变,开启了早期和综合诊断的新理念。
记者: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哪些优点?
鲜军舫:与CT相比,它具有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能力高,发现病变更早更敏感。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对人体不产生损害,不仅能显示结构,还能反映活体组织功能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并有望在分子细胞水平发现病变。
记者:传统观念中,我们通常采用“有病治病”的方式,而很少对早期检测和预测性医疗投以关注,随着医学的发展,提出了预警、预测、预防的新观念,磁共振在早期诊断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鲜军舫: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医学界打开了一扇通往精确诊疗大门,其在预测性医疗和早期疾病检测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实际上,很多突发性疾病以及初期无明显表现的疾病,如心脏病、脑血栓、恶性肿瘤等常因没有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而易引发严重后果。磁共振仪的使用,使传统看病就医观念由简单的“诊断、治疗”,发展成为基于“预测、诊断、信息、治疗”四个核心环节的全新诊疗理念,在医学界得到了肯定。磁共振作为诊疗手段之一,凭借其准确的判断,可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不仅使患者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还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记者:请谈谈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新星计划项目的情况?
鲜军舫:本人从1993年起,一直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先进的影像学方法将眼耳鼻咽喉等结构及病变清晰地显示出来,做出准确的诊断,探索眼耳鼻咽喉部结构的生理机制及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运用先进的影像学方法探讨视中枢、听中枢、嗅中枢等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力改变、听力改变和嗅觉改变等导致视中枢、听中枢和嗅中枢等的改变情况。
新星计划的研究方向是“深度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影像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对于重度耳聋儿童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耳蜗植入。但只有患者听觉传导通路是完整的才适合做,否则既花费了大量费用效果还不好。由于人工耳蜗植入要花费近20万元,所以术前论证就非常必要。磁共振能为术前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提供了客观依据。
记者:与国外相比,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
鲜军舫: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与国外没有差距,但是在该技术的前沿研究方面差别很大,最主要的是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不够。在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更加需要扶持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磁共振设备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磁共振设备进一步发展,能更早地为更多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更大的贡献。
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的功能和代谢诊断已开始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显示功能和代谢甚至分子细胞的改变,因而在疾病早期就能捕捉到病变。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概念?
鲜军舫: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显示正常结构和病变的成像技术,与CT相比,不但能清楚地显示结构改变,而且能显示功能和代谢甚至分子细胞的改变,开启了早期和综合诊断的新理念。
记者: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哪些优点?
鲜军舫:与CT相比,它具有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能力高,发现病变更早更敏感。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对人体不产生损害,不仅能显示结构,还能反映活体组织功能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并有望在分子细胞水平发现病变。
记者:传统观念中,我们通常采用“有病治病”的方式,而很少对早期检测和预测性医疗投以关注,随着医学的发展,提出了预警、预测、预防的新观念,磁共振在早期诊断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鲜军舫: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医学界打开了一扇通往精确诊疗大门,其在预测性医疗和早期疾病检测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实际上,很多突发性疾病以及初期无明显表现的疾病,如心脏病、脑血栓、恶性肿瘤等常因没有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而易引发严重后果。磁共振仪的使用,使传统看病就医观念由简单的“诊断、治疗”,发展成为基于“预测、诊断、信息、治疗”四个核心环节的全新诊疗理念,在医学界得到了肯定。磁共振作为诊疗手段之一,凭借其准确的判断,可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不仅使患者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还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记者:请谈谈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新星计划项目的情况?
鲜军舫:本人从1993年起,一直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先进的影像学方法将眼耳鼻咽喉等结构及病变清晰地显示出来,做出准确的诊断,探索眼耳鼻咽喉部结构的生理机制及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运用先进的影像学方法探讨视中枢、听中枢、嗅中枢等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力改变、听力改变和嗅觉改变等导致视中枢、听中枢和嗅中枢等的改变情况。
新星计划的研究方向是“深度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影像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对于重度耳聋儿童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耳蜗植入。但只有患者听觉传导通路是完整的才适合做,否则既花费了大量费用效果还不好。由于人工耳蜗植入要花费近20万元,所以术前论证就非常必要。磁共振能为术前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提供了客观依据。
记者:与国外相比,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
鲜军舫: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与国外没有差距,但是在该技术的前沿研究方面差别很大,最主要的是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不够。在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更加需要扶持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磁共振设备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磁共振设备进一步发展,能更早地为更多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