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简称“省城联社”)是在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简称“全国总社”)领导下,由山西省各级城联社及成员单位组成的集体经济联合组织;是各市、县城联社及成员单位的指导和服务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山西省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进行“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山西省城联系统共有11个市级城联社、107个县级城联社,1021户城镇集体所有制成员企业,14万职工。直属企事业单位28户,职工6000余人。
2000年在省政府机构改革中,撤消省二轻工业总会,保留省城联社,当时面临的困难概括起来为“三个自”:“机关经费靠自收、集体企业解困资金靠自筹、全系统改革发展靠自摸”。经过调研,2003年省城联社党组提出了城联社新时期以实现两个转身和转型为突破口:由二轻行业管理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转型发展;由传统手工业、手工技艺、工艺美术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确立了三大任务:一是以集体资产为纽带,用法律和市场经济的手段运营城联社资产,加快城镇集体企业改革重组。二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全力维护全省各级城联社和成员单位及其职工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和完善财政供养与创收增收相结合的城联社经费保障新机制。坚持“四权”原则:就是在推进集体资产运营和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中坚持“抓住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监督权,提升收益权”的原则;实施543111+11工程:在全系统培育扶持50强成员企业、40个名优品牌产品、30强县城联社、每个市确定一个贫困县城联社进行帮扶,培育10强直属单位、100名优秀管理干部、1000名生产经营骨干。以此破解省城联社机关和直属单位以及全省城联系统生存、维稳、解困、改革、发展五大难题。
一、工作重心要转型,机关必须先转身
首先,提出“依法治社,以德兴业”,经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治社理念和主导思想,并对机关干部提出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一系列要求:增强“五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口语表达和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调查研究指导实施工作能力;经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能力;不同岗位履职能力。树立“五种风气”:讲学习善思考的风气;讲原则守纪律的风气;说实话办实事的风气;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气;保清廉树品德的风气。做“三清”干部:“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作风上清白”。并制定了机关议事、决策、审批、监管的《运行准则》。
其次,挖掘干部潜能,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各类干训指标,精选培训;积极参加干部在线和选学学习,注重考核;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各批次的培训计划。同时创新培训途径:一是扩大党组中心组学习成员和学习内容;二是在中央党校举办了中央党校的首期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地方)班;在清华美院举办清华美院的首期和第二期地方工艺美术高级人才研修班;在北京大学同省妇联联合举办了全省妇女干部培训班、山西省工艺美术高管人才培训班和全省城联系统工美行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在苏州美院举办山西工美设计研发培训班;在太原举办全省城联系统工美行业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解读培训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
第三,加大对干部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在内部实行上挂下派挂职锻炼。机关干部已有26人次在直属单位挂职,大多数机关干部近年来都在直属单位挂过职,直属单位和系统市、县城联社在省城联社机关挂职的已有11人次。
二、先行先试先作为,敢想敢干敢担当,直属单位先行试点
提出“依法治企,以德兴企”的理念,发扬城镇集体企业从五十年代创立时树立的“自力更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谋发展”的“五自方针”精神;制定了《加强省城联社直属单位管理制度30条》;对直属单位领导干部提出增强“五种能力”:增强经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能力;增强组织协调策划驾驭市场竞争,开拓单位生存空间的能力;增强挖掘自身潜力,争取外部支持,解决单位实际困难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创品牌、树诚信、争佳绩的能力;增强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新政策解决本单位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大部分直属单位都身陷困境、难以为继的局面,提出以维稳赢得改革的时间和空间,以改革的成果维护稳定,换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改革中解困,在发展中维稳。解决困难企业,先从解决企业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而有救,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费”等职工的基本保障权益和银行利息、税费拖欠等问题入手。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坚持“抓住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监督权,提升收益权”的“四权”原则的前提下进行重组改革。属经营型企业,股权改革的原则是“参股不控股,不持大股”;属资产经营型企业,股权改革的原则是“控股持大股”。
经过几年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改革,10强直属单位建设初见成效。原18户直属单位中4户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全部转型,名称全部变更;根据转型后的职能任务新成立两户事业单位;关闭4户集体企业;关闭待破产2户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2户企业;改革重组2户企业;歇业妥善安置职工3户企业;根据转型后的职能任务新成立4户股份公司。通过改革,剥离不良贷款2.3亿元,支付安置职工费用3000余万元,清理职工工资拖欠3200余万元,股权投资2786万元。
树立“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理念,2010年省城联社带领直属企业太行锯条厂多方争取,新建山西省废旧家电拆解项目,是环保部、商务部备案的环保节能项目,年拆解能力90万台,2011年12月9日正式开工生产。同时,经商务部审核同意,又新上了“长治市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也同期举行了项目建设奠基仪式。累计投资8084万元,新增厂房10000m2,新增设备820万元,两个项目都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见效。2012年9月10日,历经两年艰辛努力,山西省太行锯条厂子弟学校93名教职员工移交长治市郊区人民政府,纳入国民教育编制。
三、推进传统手工业、手工技艺、工艺美术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提出“在转型变革的时代引领和塑造行业的未来”的理念和系列转型跨越的主导思想:努力推进传统手工业、手工技艺、工艺美术向文化、旅游、文物复制、装饰装潢产业和一村一品建设的转型和融合。在传承中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在发展中创新传统工艺美术。树立今天的文物古董就是昨天的手工艺品,今天的手工艺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古董。只要肯创新,山西的骨头、木头、石头、砖瓦、泥土同样可以变成金的文化理念,打造以描绘一河两山风土人情作品和书画艺术与工艺美术相融合的晋军黄河画派,“手艺山西、美好三晋”、“指尖上的梦想神奇 工艺美术品系列展”;各类“技能大赛”;“三晋巧姐”作品评选展、设立大师工作室,把“晋艺”融入晋酒、晋醋、晋药、晋风、晋韵、晋味的“晋字”牌中。开展 “寻找老行当、老手艺、老品牌、老字号、老艺人行动计划”,通过恢复和命名传统手工业、老字号、老品牌、老传统技艺、老行当,抓老创新,促进全省手工业、轻工业、二轻工业、日用消费品工业的振兴发展。
为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引领传统行业跨越发展,重新启动了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山西省集体合作经济协会和山西黄河画院的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组建山西十大文化产业集团的决策部署,2012年上半年,我社措资筹建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有限公司,先行成立了山西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并引进央企中国工艺美术集团总公司在山西工美大楼开办了中国工美珍宝馆太原店。同时,省城联社将近年来通过改革关闭重组、妥善安置职工后,把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整合出来的优良资产,于2012年下半年又组建成立了山西城联资产管理投资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2日已注册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组建四个分公司:山西工美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山西太行山夕阳红休闲渡假村(有限公司)、山西工美集团工艺美术创作基地(有限公司)、山西木偶皮影演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黄河美术馆和山西工艺品、艺术品连销专卖及网络销售体系。我们将以此为依托,形成围绕转型跨越一个中心,做强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城联资产管理投资有限公司两大公司;突出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山西省集体合作经济协会两条主线;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行业的二次振兴重塑两大目标。
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省城联社、运城市、阳城县城联社被全国总社和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集体经济先进联社”;15位同志被授予“全国联社先进工作者”。省城联社主任同上海、吉林联社主任一同当选为全国总社副主任。2007年,6位同志被国家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评为“先进工作者”,临汾会校被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2名同志被国家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3位同志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山西省二轻文教事业发展中心、山西省运城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改革发展推进全系统涌现出众多享誉国内外的优势企业:生产能力和规模居世界第一位的运城制版集团,全国最大的青铜铸造企业山西宇达集团,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的太谷玛钢有限公司,跃居全国前三名的壶关化工集团,全国无机工业用钾盐产量最大的山西文通钾盐集团,国内最大的汽车变速箱壳体生产企业山西华恩集团有限公司,全国首饰业“十大龙头”企业山西宏艺首饰股份公司。此外平遥推光漆器、平定刻花瓷、晋城和祁县的玻璃制品、定襄和盂县的铸件、广灵剪纸、交城五金工具等出口产品均享誉海内外。
2007—2014年,获国家级“金凤凰”杯和“百花杯”金奖42枚、银奖76枚、铜奖120枚、优秀奖185枚。有34项手工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3项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14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宇达青铜工艺品、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平遥县唐都漆器有限公司、山西本命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列入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有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有2名艺人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98名艺人获山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截止到2014年,累计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2860万元,对205个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项目进行了扶持发展。一项政策撬动了一个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省城联社为山西手工业、工艺美术的发展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省级平台。投资210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5000余平方米的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和山西黄河美术馆,为全省工艺美术企业和艺人搭建起集中收藏、展示、交易、服务的平台,填补了省内空白,实现了山西工美界多年的夙愿。二是国内交流交易的平台。搭建了参加国家级重大展会由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平台,对取得全国工艺美术金凤凰奖和百花奖的获奖者给予金奖 5 万元、银奖2万元、铜奖1万元的奖励。并有20名艺人获得省政府“三晋技术能手”光荣称号。三是国际交易平台。从2008年广州秋交会开始,每年争取工艺美术品摊位并积极策划山西工艺品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品牌会展及交流活动,山西工美有了国际舞台。
与2002年相比,2014年全省城联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102.49亿元,增长167.49%;工业增加值39.99亿元,增长283.77%;产品销售收入97.70亿元,增长168.68%;实现利税10.24亿元,增长317.45%;集体资产总额290.18亿元,增长158.99%。 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一五”前的3户增加到47户,从业人员由776人增加到6324人,产值由1.12亿元增加到37亿元,销售收入由8600万元增加到34.09亿元,利税由400万元增加到4071万元,出口交货值由3700万元增加到1.7亿元。工美协会的会员单位,由70多户增加到1020多户。
我们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
(一)用与时俱进的理念,确立了省城联社的定位、职能、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同,确保了省、市、县三级机构的稳定,横向比确实来之不易。实现了“牌子不能丢、队伍不能散、资产不流失”的基本目标。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了省城联社的转型发展。面对没有集体经济改革政策和自收自支经费来源窘迫的局面,靠强身健体,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靠争取政策,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真正建立起财政供养和增收创收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使得能反哺曾经为城镇集体经济做出贡献而现在陷入困境的企业和职工。
(三)用和谐发展的思路,破解了行业跨越发展的路径。以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和振兴山西手工业、工艺美术为切入点,争得了集体资产监管和工艺美术行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受到成员企业、会员单位的认同和赞誉。
四、全省城镇集体经济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国家和省关于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政策、意见至今还未出台;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亟待废止或修订;与时俱进的集体(合作)经济理论体系还有待健全和完善,以至于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二)经过各级城联社的创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已出台的有关扶持城镇集体企业的具体政策,在实施中仍存在着宣传不够、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三)城镇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管、认定、审批、备案和职能还未有效建立和明确;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基本权益保障体系尚未有效健全。
(四)各级城联社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作为担负着对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对集体企业指导改革发展及维护集体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城镇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全省还有28个城联社处于自收自支经费窘迫的困难境地(含省城联社和27个县级城联社)。另还有12个县(区、市)未建立城联社。
(五)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集体企业,既享受不到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又因管理渠道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原因也被中小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边缘化,使得城镇集体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六)中组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组厅字〔2012〕6号)中“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可区别行政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分类进行”,未将集体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列入分类中,这就使得集体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定级需要重新明确归属或分类。
(七)中纪委、监察部、农业部2010年《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希望对加强城镇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也能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
(八)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抢抓我省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结合全省城联系统和工美行业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关于全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意见》的建议、《关于全省城联系统和工美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的建议、关于《全省工艺美术十二五规划中期调整》的建议等,希望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有关部门重视,给予调研指导并能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付诸实施。
五、全省工美行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许多传统手工业、工艺美术面临着断代失传危险。传统工艺美术技师、大师创作条件较差,待遇不高,创作积极性受挫;许多生产传统美术品的企业纷纷关闭破产或者转产;父艺子不学、师技徒不受的情况十分严重;继承和传承的图书和音像资料缺乏,部分传统手工绝技和工艺美术品种面临技消艺绝的处境。
(二)传统手工业、工艺美术缺乏相关的保护扶持政策。国务院已于1997年颁发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四川、广东等全国重点工艺美术品产区也相继制定了本省(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从立法的层面对本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进行保护。我省目前尚未出台《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若不抓紧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抢救传统工艺美术,山西省的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品有可能失去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具有浓厚山西地方特色的黄河文化遗产将会受到重大损失。
(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近10年,山西省仅评审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94人、中级700人、初级1200人。目前,我省大专院校美术类相关专业在校人数5000名左右,每年毕业人数近2000人,但要求评定职称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尤其匮乏,使得一些工艺美术产品局限于传统造型和传统工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四)专业市场管理有待规范,质量监管有待加强。目前,山西工艺品市场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鱼目混珠,许多消费者受到蒙骗,既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也有损于我省工艺品和旅游业的信誉。特别是旅游景点中具有山西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无论从品种、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匮乏的。另外知识产权保护滞后也是困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山西旅游景区的山西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连锁专卖、物流配送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已势在必行。
(五)产业集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山西多数工艺美术品种的生产仍然处于零星分散布局、小规模手工作业、家庭个人作坊式的水平,区域性的乡、村、街的规模和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寥寥无几,不利于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品牌。
(六)政策资金扶持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山西工艺美术企业几乎都属于小微文化企业,但需进一步理顺文化企业税赋优惠政策对工艺美术企业的扶持;二是省各级政府各类扶持资金对工艺美术行业和企业的关注和扶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000年在省政府机构改革中,撤消省二轻工业总会,保留省城联社,当时面临的困难概括起来为“三个自”:“机关经费靠自收、集体企业解困资金靠自筹、全系统改革发展靠自摸”。经过调研,2003年省城联社党组提出了城联社新时期以实现两个转身和转型为突破口:由二轻行业管理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转型发展;由传统手工业、手工技艺、工艺美术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确立了三大任务:一是以集体资产为纽带,用法律和市场经济的手段运营城联社资产,加快城镇集体企业改革重组。二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全力维护全省各级城联社和成员单位及其职工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和完善财政供养与创收增收相结合的城联社经费保障新机制。坚持“四权”原则:就是在推进集体资产运营和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中坚持“抓住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监督权,提升收益权”的原则;实施543111+11工程:在全系统培育扶持50强成员企业、40个名优品牌产品、30强县城联社、每个市确定一个贫困县城联社进行帮扶,培育10强直属单位、100名优秀管理干部、1000名生产经营骨干。以此破解省城联社机关和直属单位以及全省城联系统生存、维稳、解困、改革、发展五大难题。
一、工作重心要转型,机关必须先转身
首先,提出“依法治社,以德兴业”,经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治社理念和主导思想,并对机关干部提出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一系列要求:增强“五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口语表达和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调查研究指导实施工作能力;经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能力;不同岗位履职能力。树立“五种风气”:讲学习善思考的风气;讲原则守纪律的风气;说实话办实事的风气;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气;保清廉树品德的风气。做“三清”干部:“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作风上清白”。并制定了机关议事、决策、审批、监管的《运行准则》。
其次,挖掘干部潜能,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各类干训指标,精选培训;积极参加干部在线和选学学习,注重考核;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各批次的培训计划。同时创新培训途径:一是扩大党组中心组学习成员和学习内容;二是在中央党校举办了中央党校的首期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地方)班;在清华美院举办清华美院的首期和第二期地方工艺美术高级人才研修班;在北京大学同省妇联联合举办了全省妇女干部培训班、山西省工艺美术高管人才培训班和全省城联系统工美行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在苏州美院举办山西工美设计研发培训班;在太原举办全省城联系统工美行业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解读培训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
第三,加大对干部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在内部实行上挂下派挂职锻炼。机关干部已有26人次在直属单位挂职,大多数机关干部近年来都在直属单位挂过职,直属单位和系统市、县城联社在省城联社机关挂职的已有11人次。
二、先行先试先作为,敢想敢干敢担当,直属单位先行试点
提出“依法治企,以德兴企”的理念,发扬城镇集体企业从五十年代创立时树立的“自力更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谋发展”的“五自方针”精神;制定了《加强省城联社直属单位管理制度30条》;对直属单位领导干部提出增强“五种能力”:增强经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能力;增强组织协调策划驾驭市场竞争,开拓单位生存空间的能力;增强挖掘自身潜力,争取外部支持,解决单位实际困难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创品牌、树诚信、争佳绩的能力;增强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新政策解决本单位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大部分直属单位都身陷困境、难以为继的局面,提出以维稳赢得改革的时间和空间,以改革的成果维护稳定,换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改革中解困,在发展中维稳。解决困难企业,先从解决企业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而有救,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费”等职工的基本保障权益和银行利息、税费拖欠等问题入手。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坚持“抓住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监督权,提升收益权”的“四权”原则的前提下进行重组改革。属经营型企业,股权改革的原则是“参股不控股,不持大股”;属资产经营型企业,股权改革的原则是“控股持大股”。
经过几年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改革,10强直属单位建设初见成效。原18户直属单位中4户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全部转型,名称全部变更;根据转型后的职能任务新成立两户事业单位;关闭4户集体企业;关闭待破产2户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2户企业;改革重组2户企业;歇业妥善安置职工3户企业;根据转型后的职能任务新成立4户股份公司。通过改革,剥离不良贷款2.3亿元,支付安置职工费用3000余万元,清理职工工资拖欠3200余万元,股权投资2786万元。
树立“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理念,2010年省城联社带领直属企业太行锯条厂多方争取,新建山西省废旧家电拆解项目,是环保部、商务部备案的环保节能项目,年拆解能力90万台,2011年12月9日正式开工生产。同时,经商务部审核同意,又新上了“长治市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也同期举行了项目建设奠基仪式。累计投资8084万元,新增厂房10000m2,新增设备820万元,两个项目都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见效。2012年9月10日,历经两年艰辛努力,山西省太行锯条厂子弟学校93名教职员工移交长治市郊区人民政府,纳入国民教育编制。
三、推进传统手工业、手工技艺、工艺美术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提出“在转型变革的时代引领和塑造行业的未来”的理念和系列转型跨越的主导思想:努力推进传统手工业、手工技艺、工艺美术向文化、旅游、文物复制、装饰装潢产业和一村一品建设的转型和融合。在传承中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在发展中创新传统工艺美术。树立今天的文物古董就是昨天的手工艺品,今天的手工艺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古董。只要肯创新,山西的骨头、木头、石头、砖瓦、泥土同样可以变成金的文化理念,打造以描绘一河两山风土人情作品和书画艺术与工艺美术相融合的晋军黄河画派,“手艺山西、美好三晋”、“指尖上的梦想神奇 工艺美术品系列展”;各类“技能大赛”;“三晋巧姐”作品评选展、设立大师工作室,把“晋艺”融入晋酒、晋醋、晋药、晋风、晋韵、晋味的“晋字”牌中。开展 “寻找老行当、老手艺、老品牌、老字号、老艺人行动计划”,通过恢复和命名传统手工业、老字号、老品牌、老传统技艺、老行当,抓老创新,促进全省手工业、轻工业、二轻工业、日用消费品工业的振兴发展。
为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引领传统行业跨越发展,重新启动了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山西省集体合作经济协会和山西黄河画院的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组建山西十大文化产业集团的决策部署,2012年上半年,我社措资筹建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有限公司,先行成立了山西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并引进央企中国工艺美术集团总公司在山西工美大楼开办了中国工美珍宝馆太原店。同时,省城联社将近年来通过改革关闭重组、妥善安置职工后,把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整合出来的优良资产,于2012年下半年又组建成立了山西城联资产管理投资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2日已注册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组建四个分公司:山西工美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山西太行山夕阳红休闲渡假村(有限公司)、山西工美集团工艺美术创作基地(有限公司)、山西木偶皮影演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黄河美术馆和山西工艺品、艺术品连销专卖及网络销售体系。我们将以此为依托,形成围绕转型跨越一个中心,做强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城联资产管理投资有限公司两大公司;突出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山西省集体合作经济协会两条主线;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行业的二次振兴重塑两大目标。
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省城联社、运城市、阳城县城联社被全国总社和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集体经济先进联社”;15位同志被授予“全国联社先进工作者”。省城联社主任同上海、吉林联社主任一同当选为全国总社副主任。2007年,6位同志被国家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评为“先进工作者”,临汾会校被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2名同志被国家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3位同志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山西省二轻文教事业发展中心、山西省运城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被评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改革发展推进全系统涌现出众多享誉国内外的优势企业:生产能力和规模居世界第一位的运城制版集团,全国最大的青铜铸造企业山西宇达集团,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的太谷玛钢有限公司,跃居全国前三名的壶关化工集团,全国无机工业用钾盐产量最大的山西文通钾盐集团,国内最大的汽车变速箱壳体生产企业山西华恩集团有限公司,全国首饰业“十大龙头”企业山西宏艺首饰股份公司。此外平遥推光漆器、平定刻花瓷、晋城和祁县的玻璃制品、定襄和盂县的铸件、广灵剪纸、交城五金工具等出口产品均享誉海内外。
2007—2014年,获国家级“金凤凰”杯和“百花杯”金奖42枚、银奖76枚、铜奖120枚、优秀奖185枚。有34项手工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3项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14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宇达青铜工艺品、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平遥县唐都漆器有限公司、山西本命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列入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有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有2名艺人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98名艺人获山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截止到2014年,累计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2860万元,对205个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项目进行了扶持发展。一项政策撬动了一个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省城联社为山西手工业、工艺美术的发展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省级平台。投资210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5000余平方米的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和山西黄河美术馆,为全省工艺美术企业和艺人搭建起集中收藏、展示、交易、服务的平台,填补了省内空白,实现了山西工美界多年的夙愿。二是国内交流交易的平台。搭建了参加国家级重大展会由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平台,对取得全国工艺美术金凤凰奖和百花奖的获奖者给予金奖 5 万元、银奖2万元、铜奖1万元的奖励。并有20名艺人获得省政府“三晋技术能手”光荣称号。三是国际交易平台。从2008年广州秋交会开始,每年争取工艺美术品摊位并积极策划山西工艺品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品牌会展及交流活动,山西工美有了国际舞台。
与2002年相比,2014年全省城联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102.49亿元,增长167.49%;工业增加值39.99亿元,增长283.77%;产品销售收入97.70亿元,增长168.68%;实现利税10.24亿元,增长317.45%;集体资产总额290.18亿元,增长158.99%。 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一五”前的3户增加到47户,从业人员由776人增加到6324人,产值由1.12亿元增加到37亿元,销售收入由8600万元增加到34.09亿元,利税由400万元增加到4071万元,出口交货值由3700万元增加到1.7亿元。工美协会的会员单位,由70多户增加到1020多户。
我们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
(一)用与时俱进的理念,确立了省城联社的定位、职能、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同,确保了省、市、县三级机构的稳定,横向比确实来之不易。实现了“牌子不能丢、队伍不能散、资产不流失”的基本目标。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了省城联社的转型发展。面对没有集体经济改革政策和自收自支经费来源窘迫的局面,靠强身健体,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靠争取政策,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真正建立起财政供养和增收创收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使得能反哺曾经为城镇集体经济做出贡献而现在陷入困境的企业和职工。
(三)用和谐发展的思路,破解了行业跨越发展的路径。以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和振兴山西手工业、工艺美术为切入点,争得了集体资产监管和工艺美术行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受到成员企业、会员单位的认同和赞誉。
四、全省城镇集体经济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国家和省关于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政策、意见至今还未出台;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亟待废止或修订;与时俱进的集体(合作)经济理论体系还有待健全和完善,以至于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二)经过各级城联社的创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已出台的有关扶持城镇集体企业的具体政策,在实施中仍存在着宣传不够、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三)城镇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管、认定、审批、备案和职能还未有效建立和明确;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基本权益保障体系尚未有效健全。
(四)各级城联社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作为担负着对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对集体企业指导改革发展及维护集体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城镇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全省还有28个城联社处于自收自支经费窘迫的困难境地(含省城联社和27个县级城联社)。另还有12个县(区、市)未建立城联社。
(五)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集体企业,既享受不到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又因管理渠道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原因也被中小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边缘化,使得城镇集体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六)中组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组厅字〔2012〕6号)中“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可区别行政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分类进行”,未将集体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列入分类中,这就使得集体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定级需要重新明确归属或分类。
(七)中纪委、监察部、农业部2010年《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希望对加强城镇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也能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
(八)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抢抓我省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结合全省城联系统和工美行业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关于全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意见》的建议、《关于全省城联系统和工美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的建议、关于《全省工艺美术十二五规划中期调整》的建议等,希望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有关部门重视,给予调研指导并能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付诸实施。
五、全省工美行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许多传统手工业、工艺美术面临着断代失传危险。传统工艺美术技师、大师创作条件较差,待遇不高,创作积极性受挫;许多生产传统美术品的企业纷纷关闭破产或者转产;父艺子不学、师技徒不受的情况十分严重;继承和传承的图书和音像资料缺乏,部分传统手工绝技和工艺美术品种面临技消艺绝的处境。
(二)传统手工业、工艺美术缺乏相关的保护扶持政策。国务院已于1997年颁发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四川、广东等全国重点工艺美术品产区也相继制定了本省(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从立法的层面对本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进行保护。我省目前尚未出台《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若不抓紧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抢救传统工艺美术,山西省的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品有可能失去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具有浓厚山西地方特色的黄河文化遗产将会受到重大损失。
(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近10年,山西省仅评审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94人、中级700人、初级1200人。目前,我省大专院校美术类相关专业在校人数5000名左右,每年毕业人数近2000人,但要求评定职称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尤其匮乏,使得一些工艺美术产品局限于传统造型和传统工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四)专业市场管理有待规范,质量监管有待加强。目前,山西工艺品市场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鱼目混珠,许多消费者受到蒙骗,既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也有损于我省工艺品和旅游业的信誉。特别是旅游景点中具有山西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无论从品种、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匮乏的。另外知识产权保护滞后也是困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山西旅游景区的山西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连锁专卖、物流配送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已势在必行。
(五)产业集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山西多数工艺美术品种的生产仍然处于零星分散布局、小规模手工作业、家庭个人作坊式的水平,区域性的乡、村、街的规模和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寥寥无几,不利于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品牌。
(六)政策资金扶持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山西工艺美术企业几乎都属于小微文化企业,但需进一步理顺文化企业税赋优惠政策对工艺美术企业的扶持;二是省各级政府各类扶持资金对工艺美术行业和企业的关注和扶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