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迭代:让产品在“微触礁”中实时更新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企业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完美主义而陷入拖延症当中,做大量无意义的准备,使得产品开发的周期变得非常长。而在互联网的新生态之下,要求互联网产品快速发布,快速迭代,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地更新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OODA循环。
  我有一个朋友,工作是互联网软件开发。目前在给一家传统企业开发互联网产品。他告诉我:“不接触不知道,在研发产品的思维上,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有一个特点,版本更新非常频繁。但是有时候,新的版本和上一个版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从2.1.2.3版升级到了2.1.2.4版,但是新一版的产品的改变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反观传统产品,产品开发的周期特别地长。比如说菜刀,几百年都是一个版本。而互联网产品,是以一个月甚至一周的时间来完成产品的一个更新周期的。所以我的朋友在为这个传统企业开发新的互联网产品,每当要发布的时候。老板就会问他:“产品设计上有没有问题?”
  这个问题让他非常为难,因为他心里清楚,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他一旦说产品有问题的话,老板就会马上质问他:“有问题的产品,为什么还要发布?”
  这就是典型的传统企业开发产品的思维逻辑:发布一款产品,就应该是没有缺陷的。而在我的朋友看来,一款产品即使是有缺陷,也要迅速地推向市场。推向市场以后,才知道这个“有问题”的产品下一步该怎么改进。如果只是关起门来设计,在企业内部去设想用户的需求,结果往往是发布之后,才发现用户可能根本不在乎企业殚精竭虑的设计。而企业觉得是细枝末节被忽视的细节,却往往是用户非常在意的,是用户真正的痒点和痛点。
  互联网公司的思维是:研发过程和用户的使用过程应该是一个实时互动的关系。互联网企业能根据用户在具体的使用过程遇到的种种情况去有的放矢地调整。反之,如果不能跟用户形成互动的话,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就会陷入一种自我陶醉的困境中。
  快速迭代:互联网产品的特有基因
  这就是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的本质区别:快速迭代。这是YC创业营的领导人格雷厄姆的一句口头禅,YC创业营是美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创业企业孵化器,他的理念就是产品必须要快速地发布,研发过程就是产品的使用过程,使用过程又是产品的研发过程。在YC创业营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发布的第一款产品不能让你感到羞愧,那一定是发布得太晚了。
  为什么快速迭代可以成为互联网产品独有的商业基因呢?这是因为互联网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可以随时修改,不存在物流的成本。比如说,如果传统企业发布一把菜刀,当发现菜刀有缺陷的时候,是不可能把所有菜刀全部召回修改的。传统产品的修改成本太高,汽车企业,最害怕的就是问题车型召回。因为一旦召回,物流成本会导致损失非常大,而互联网产品,根本不存在物流的问题。这就使得互联网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随时修改自己的产品。
  并且互联网产品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根据用户网络大数据,可以随时收集用户的使用情况,统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有的痛点和痒点,然后根据用户对产品所有的期待和抱怨对产品进行快速的更新调整。
  让市场成为你的实验室。互联网产品的使用过程本身就像在一个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更新,快速迭代。
  完美主义与拖延症
  而我们传统企业开发产品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完美主义的魔咒当中,总觉得自己的产品有问题,然后就反复揣摩问题所在,总是不满意,不断地修改,迟迟不发布。


  这其实是一种拖延症。每一个拖延症患者,背后都是被自身的完美主义所影响。就像一个完美主义者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一提笔就会觉得准备得不够充分,思考得不够成熟。这时候,完美主义所带来的自我挑剔,就会像浪潮一般向他涌过来。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暂时搁下,然后就开始做很多毫无意义的准备工作。
  无穷的准备,这是拖延症患者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通过无穷的准备向自己表明,自己并没有在偷懒,只是在为这个事情做到完美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如果让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一个月内做一个产品出来,可能前二十五天这个人都在做一些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所谓的准备。直到最后的几天,才会熬夜熬到晚上四五点钟,终于把产品做出来。当这个产品做出来的时候,完美主义者往往会发现,其实前期大部分准备都是徒劳的。
  在“微触礁”中及时调整
  传统产品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很长,所以在研发时间上完全拖得起。第一代产品发布以后,可以等很多年再发布第二代产品。而互联网产品,秘诀就在一个“快”上。要非常快速地把想法转变为具有基本功能的产品。
  雷军说互联网产品有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又要极致,又要快,这是不是很矛盾?其实不矛盾。只有通过快,用产品做充分的火力侦察,才能知道用户具体的需求,才能快速地改进,才有可能做到极致。关起门只能做一个让自己感觉到极致的产品,而这个产品跟用户的需求,却有可能是南辕北辙的。
  在YC创业营里还有一个概念叫“微触礁”。触礁在航海中本来是很危险的。但是每一次触礁,理论上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在每次触礁之前,都会有无数次的微触礁。作为一个敏感的船长,是能感受到船的每一次的微触礁。这个时候经验丰富的船长就会意识到有问题,然后马上离开危险的暗礁区。
  在现代企业管理上,有一个与微触礁类似的概念: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指的是: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这个法则表明:在一场大事故发生之前,会发生一系列的小事故发出警报,但是很多人根本没注意那些小事故。最终让人们幡然醒悟的往往还是那个最终的大灾难。所以,企业在开发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到用户的不满意,这些不满意就是产品的微触礁,如果企业能够发现并重视这一次次的微触礁,就能做及时的调整,使得产品能够快速地避开危险区。
  兵贵神速,快速完成OODA循环


  互联网企业,特别不爱谈战略,甚至认为互联网是根本没战略可言的。这听起来很奇怪,互联网竞争那么激烈,怎么会没战略,这听起来非常矛盾。其实互联网企业是有战略的,战略是什么?战略就是打仗的套路,就是进军的路径。互联网的战略是什么?是速度,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微触礁、微挫折面前,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互联网企业快速迭代的商业基因,使得它不会像传统企业那样生长。一开始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前进。不断地“微触礁”,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是互联网企业跟传统企业在思维上最大的区别。这种战略,往往不被商学院某些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所认可,却是被现代军队和现代企业普遍接受的战略理论——OODA理论。
  OODA理论,是由美国空军军官约翰·博伊德所提出的。约翰·博伊德是美国王牌飞行员和空战理论专家,他有一个绝技,就是在空战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他的飞机仅仅用40秒钟就能取得战斗中的优势地位,于是人送外号“40秒博伊德”。这项绝技,在他老年退居二线、成为一名飞行教官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这使他的学生们觉得非常神奇。他怎么会有这样一种能力?
  其实,他的秘诀就在于OODA理论。什么是OODA理论呢?第一个O指观察,第二个O指定位,D是指决策,A是指行动。这说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观察、定位、决策、行动。其实,这个循环里真正的秘诀在于“快”,快速观察,快速定位,快速决策,然后马上展开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你一定能够观察到新的东西,然后就可以立即进入下一个循环。
  他之所以在40秒钟的时间内就可以让战机从一个劣势地位迅速地取得优势地位,是因为在40秒钟他已经完成了若干次OODA行动循环。而他的学生们,在这40秒钟可能一个循环还没有做完,仍然处于观察中。
  这是一种快速循环、快速迭代的能力,这在他自己写的一本没有出版的在美军内部流行的教材《论胜利与失败》中有精彩的讲述。其核心就是:当你迅速地完成OODA循环,将自己的位置从被动扭转为主动的时候,你的对手,有可能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打乱对手阵脚,打破对手内心的和谐,这种做法,跟王阳明的战略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师,打仗有一个诀窍:一开始就扰乱对手心智,其战略思想的着眼点始终是使对手心乱。心乱就一定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使得王阳明在战略上越来越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用这种方式,王阳明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明朝政府用七八年时间在湘西剿匪,都没有成功。而他用一年零四个月,就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匪患问题。
  孙子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这里的速,并不是单纯指行军速度快,而是快速地完成OODA循环。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快速发布就是一种兵贵神速。这并不是说匆忙地发布产品,而是让企业能够快速地完成OODA循环。
  所以在YC创业营里,还有一个法则,必须每周设定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对公司有着本质的意义。怎么判断有没有本质的意义呢?只有用户知道。
  如果企业做的是无用功,当产品发布出来的时候,用户是知道的,在企业所收集到的用户使用数据中表现得清清楚楚。在YC创业营里还有一个等式,做错误的事情等于什么都没有做。你怎么判断自己在做错误的事情呢?那就必须要快速地发布产品,让用户来告诉你是不是在做错误的事情。
  有时候企业做了大量的产品研发,但是研发的产品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市场实验室里,所以企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做错的事,不管效率有多高,都等于什么都没有做。
  快速发布,快速迭代,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地更新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OODA循环,这是互联网生态下非常重要的生存法则。
其他文献
说起来,我与《数学教师》的相识是很偶然的。那是1986年8月的一天,我去看望初中时的数学老师, 在老师的案头发现了刚刚出版的《数学教师》第8期,我顺手拿起书翻看起来,立即
已是入冬,凛冽的寒风随着冬姑娘那戴着银铃的脚踝轻快而来,一朵朵梅花拈手含笑,氤氲着晨风的薄雾,浅笑迎来初冬的脚步,含着空气中那清冽的梅花香,一同笼罩在这小城的梅园之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家主席江泽民要求对领导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日前出版的《中外第三产业》杂志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分别刊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最新推出《多多看世界彩图科学故事丛书》,全书共六套。小朋友,你知道小螃蟹为什么要蜕壳吗你知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released the l
没有灿烂的鲜花,没有隆重的酒会。 未请领导题辞,未请名家剪彩。 不事张扬,不加渲染。 《法律与生活》就这样悄悄地度过了自己的十岁生日。 刚刚过去的岁末,我们全体同仁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谈到在远距离教育中有着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课题,这一部分便是接着上一部分侧重于心理学角度,分两次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虑到有的同
我是个有半个世纪钓龄的老钓迷。1990年底,旁听别人吹“钓鱼经”,有人出示向来秘而不宣的《中国钓鱼》杂志,以论证自己的说法正确。我也因而有幸得睹刊颜。 看了大约不到10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诱导性
不太关心政治的人也被吸引住了北京四中刘筱菁、李征同学高度评价刊物,他们说:“中学生的《时事》杂志不易办好,不小心就会办得枯燥。然而《时事》却办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别具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