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节优秀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无可挑剔,听课的教师们也在入神地听,而我却发现了一个现象,有几个学生的眼神是涣散的,注意力不集中,目光飘离,还有几个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怎么会有学生在课堂游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课堂游离”现象。
一、语文课堂游离现象的种类
所谓“游离”指精神不集中;思维游离;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儿。也称“跑神”。
1.“神游太空”型。学生的“课堂游离”没有规律可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学生的“课堂游离”现象。
案例1:在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由于学生对草原没有一点生活体验,教师授课时,学生很容易“神游太空”。
师:学生都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在老师读的时候,学生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象:你好像看到草原上的什么?
(配上悠扬的音乐,教师深情地朗读,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读完——)
师:请某某学生来说说你好像看到草原上的什么?
生:……唔……
学生答非所问,不知所云,这类学生上课时看似没有小动作,却是最安静的课堂游离者。教师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往往目光呆滞,表情滞后,甚至听不见教师提问,需要旁边的同学提醒。
2.“聪明伶俐”型。学生“课堂游离”,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不容易“课堂游离”,也不是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课堂游离”。有很多学生看起来聪明伶俐,但是在课堂上也会“课堂游离”。
这类学生看起来比其他学生聪明伶俐,以为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很轻松地就能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这类学生天资聪慧,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分心,学习环境中任何一点刺激都能对他们构成干扰,且通常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
3.“调皮捣蛋”型。每个班级总有几个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为此类学生头疼,班级的纪律往往因为这样几个学生而涣散。
案例2:在教学《草原的早晨》第二自然段时
师:羊儿是怎么出来的?
生:有的羊儿跑出来,有的羊儿跳出来,有的挤来挤去,有的……
有两个学生听课过程中思维跳跃性很大,听到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嘴里情不自禁发出“咩咩咩”的叫声,还在下面学着羊儿跳,同学们给他们俩这么一捣乱,乱哄哄一片。
这两个是典型的“调皮捣蛋”型课堂游离学生。他们在上课时精力似乎总是很旺盛,表现外显,非常冲动,常为小事发火、生气,甚至说脏话,做事时缺乏条理,用品摆放随意,不会整理自己的课桌和书包。这种类型的课堂游离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课堂游离。
4.“暗度陈仓”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乖,学习也好像没有让教师多费心,但是每次测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案例3:班上有个女学生,平时她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态度也很端正,还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可是每次测试,她的成绩总是中下水平,通过观察发现,她听课的时候,总是一知半解就不再深入,有时候手里拿着笔在桌子或本子上点来点去。
这类学生就是属于情商比较高的课堂游离者,上课时他们没有纪律问题,但通常会出现玩弄铅笔、橡皮或者写写画画等情况,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纠正学生课堂游离现象的途径
课堂游离现象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复杂,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能做的就是抓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盘活”课堂教学,寻找有效途径解决“课堂游离”问题。为此,本人从以下几方面阐释 “课堂游离”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在主体体验中树立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游离”现象,而不是把学生成绩当做是唯一关注的目标。面对这些“课堂游离”的学生我们应着眼个体发展的远大目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我约束,懂得为自己负责,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给予适当的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这样经常性的培养,学生就会树立起上课认真听讲的信心。
(二)在课堂改革下改变现状
“课堂游离”现象的产生,很多情况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沉闷无趣的课堂必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游离”现象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利用一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
学生由于受年龄局限,常常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教师只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丰富有趣,才能吸引学生。这对教师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课标和教材,还要善于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用趣味性吸引学生期盼上课,主动克服上课课堂游离的现象。
(三)在价值引导中形成习惯
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从小就明白良好的习惯是从小事做起的。比如每节课要求学生坐正,振作精神。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为了避免课堂游离,要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这样很难过,长期坚持下来,他们会慢慢明白其中的益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每一堂课的学习,每一次作业的完成,都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明白每弄懂一个问题、做好一道题,都是向成功之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坚持这样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意识会提醒自己注意听讲,即使注意力一时分散了,也会立刻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力收拢回来。
(四)在同伴监督中共同进步
学生“课堂游离”现象的存在不可否认。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同伴监督途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不是每节课让同学们盯着其他同学,那样会适得其反。可以在班级树立几个专心听讲的模范。榜样的作用永远是无穷的。其他的学生会在潜意识里学习这些榜样,整个班级形成认真听讲的良好班风。
学生的课上学习非常关键,关系着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心理素质的提升……每位教师不能让“课堂游离”这一不良习惯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要变“游离”为“有利”。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春色满园。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区
许庄学校)
一、语文课堂游离现象的种类
所谓“游离”指精神不集中;思维游离;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儿。也称“跑神”。
1.“神游太空”型。学生的“课堂游离”没有规律可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学生的“课堂游离”现象。
案例1:在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由于学生对草原没有一点生活体验,教师授课时,学生很容易“神游太空”。
师:学生都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在老师读的时候,学生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象:你好像看到草原上的什么?
(配上悠扬的音乐,教师深情地朗读,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读完——)
师:请某某学生来说说你好像看到草原上的什么?
生:……唔……
学生答非所问,不知所云,这类学生上课时看似没有小动作,却是最安静的课堂游离者。教师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往往目光呆滞,表情滞后,甚至听不见教师提问,需要旁边的同学提醒。
2.“聪明伶俐”型。学生“课堂游离”,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不容易“课堂游离”,也不是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课堂游离”。有很多学生看起来聪明伶俐,但是在课堂上也会“课堂游离”。
这类学生看起来比其他学生聪明伶俐,以为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很轻松地就能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这类学生天资聪慧,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分心,学习环境中任何一点刺激都能对他们构成干扰,且通常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
3.“调皮捣蛋”型。每个班级总有几个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为此类学生头疼,班级的纪律往往因为这样几个学生而涣散。
案例2:在教学《草原的早晨》第二自然段时
师:羊儿是怎么出来的?
生:有的羊儿跑出来,有的羊儿跳出来,有的挤来挤去,有的……
有两个学生听课过程中思维跳跃性很大,听到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嘴里情不自禁发出“咩咩咩”的叫声,还在下面学着羊儿跳,同学们给他们俩这么一捣乱,乱哄哄一片。
这两个是典型的“调皮捣蛋”型课堂游离学生。他们在上课时精力似乎总是很旺盛,表现外显,非常冲动,常为小事发火、生气,甚至说脏话,做事时缺乏条理,用品摆放随意,不会整理自己的课桌和书包。这种类型的课堂游离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课堂游离。
4.“暗度陈仓”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乖,学习也好像没有让教师多费心,但是每次测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案例3:班上有个女学生,平时她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态度也很端正,还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可是每次测试,她的成绩总是中下水平,通过观察发现,她听课的时候,总是一知半解就不再深入,有时候手里拿着笔在桌子或本子上点来点去。
这类学生就是属于情商比较高的课堂游离者,上课时他们没有纪律问题,但通常会出现玩弄铅笔、橡皮或者写写画画等情况,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纠正学生课堂游离现象的途径
课堂游离现象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复杂,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能做的就是抓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盘活”课堂教学,寻找有效途径解决“课堂游离”问题。为此,本人从以下几方面阐释 “课堂游离”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在主体体验中树立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游离”现象,而不是把学生成绩当做是唯一关注的目标。面对这些“课堂游离”的学生我们应着眼个体发展的远大目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我约束,懂得为自己负责,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给予适当的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这样经常性的培养,学生就会树立起上课认真听讲的信心。
(二)在课堂改革下改变现状
“课堂游离”现象的产生,很多情况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沉闷无趣的课堂必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游离”现象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利用一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
学生由于受年龄局限,常常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教师只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丰富有趣,才能吸引学生。这对教师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课标和教材,还要善于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用趣味性吸引学生期盼上课,主动克服上课课堂游离的现象。
(三)在价值引导中形成习惯
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从小就明白良好的习惯是从小事做起的。比如每节课要求学生坐正,振作精神。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为了避免课堂游离,要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这样很难过,长期坚持下来,他们会慢慢明白其中的益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每一堂课的学习,每一次作业的完成,都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明白每弄懂一个问题、做好一道题,都是向成功之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坚持这样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意识会提醒自己注意听讲,即使注意力一时分散了,也会立刻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力收拢回来。
(四)在同伴监督中共同进步
学生“课堂游离”现象的存在不可否认。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同伴监督途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不是每节课让同学们盯着其他同学,那样会适得其反。可以在班级树立几个专心听讲的模范。榜样的作用永远是无穷的。其他的学生会在潜意识里学习这些榜样,整个班级形成认真听讲的良好班风。
学生的课上学习非常关键,关系着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心理素质的提升……每位教师不能让“课堂游离”这一不良习惯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要变“游离”为“有利”。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春色满园。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区
许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