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达半年的春拍季已接近尾声,这又是深度调整的一年。每一件拍卖神品的出炉总是牵引着众人的心弦,它们引发热议与争鸣的同时,也在引导着市场风向的走势。本文梳理本季春拍的众多亮点拍品,从成交价、关注度、增长潜力等维度,为您揭晓本季春拍的“八宗最”。
最高成交价
作者:傅抱石
年代:1954年
尺寸:315cm x114cm
材质:纸本设色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拍卖价格:23亿RMB
上榜理由
1.23亿元的天价雄居2016年春拍艺术品成交价榜首。创造今春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最高纪录,同时刷新傅抱石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2.尺幅最大
傅抱石毕生所作画作中,属尺幅最大,是与关山月合作,现藏于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而人物画中尺幅最大的,即是本件作品。
3.创作盛期
本作创作于傅抱石艺术的全盛期,画中技法精湛,题材尤为特殊,而人物与风雨更为作者所擅长,因此,本作可以说是傅抱石人物画中最为重要的鸿篇巨制。
4.学术价值高
是傅抱石在艺术探索上的重要作品,而鉴于傅抱石在20世纪的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行业声音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20世纪绘画中为数不多能把传统水墨技法与神话题材完美结合的作品。
《云中君和大司命》是傅抱石精心构造的空间关系与独特气象,这幅画可以看做是《丽人行》之后必然过渡的传承关系。《丽人行》与《云中君和大司命》之间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傅抱石个人艺术发展过程中走向巅峰的不同历史阶段。屈原的文字以及郭沫若的理解所反映的多样化的信息,使傅抱石的创作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涵,而这之中的精神内涵特别辅佐了其笔墨的表达。
傅二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外古今难得见到的艺术效果。
中外古今,难得见到其他任何一种绘画曾经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在中国千余年历史的水墨画中,以这样完美的形式来歌颂天神的伟大和宇宙的伟大,也应该称它为一件伟大的作品。而傅氏的作品,除去其他方面与古人不相同之外,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傅氏作品处处有动感:云在动,雨在动,龙在动,可以说无处不在动,所以说傅氏是用现代的中国画的画法画了一幅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而从审美观来说,这幅画又是十分现代的。行笔灵动而泼辣是现代中国画的追求。
萧平(中国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这是近百年来最伟大的中国画。
傅抱石笔下的人物形象高古,却有新时代的气息,既能守住传统法度,使创作观与技法在古人的轨道上继续运行,又能帮助大众了解屈原的品格,以其高古美与生命力感动观者。
编者点评
艺术大家在创作盛期的大尺幅作品,在拍卖行情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依旧是炙手可热的拍品,在多方争夺中必然容易创造价格神话,这一点与2015年拍场最贵艺术品潘天寿《鹰石山花图》情况类似。至于能否保持“TOPl”宝座,下半年的秋拍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亮相
张充和设计并使用昆曲旦角戏服蓝披
拍卖成交价:12.65万RMB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
上榜理由
1.首届戏曲艺术专场拍卖的精品
该拍品出组西泠印社2016年春拍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给广大藏家眼前一亮之感。
2.张充和生前之物,品相完好
昆曲大师张充和设计并使用昆曲旦角戏服蓝披,上绣梅兰竹菊四君子,工艺精美,见于多张张充和昆曲演出照,弥足珍贵。附原装布袱,上有张充和亲笔所书“蓝披”二字。
蓝披是张充和学生、海外昆曲社社长陈安娜旧藏。为了支持海外昆曲社的发展,张充和将这批戏服捐与该社。由于该曲社学生多系西方人,身材高大,很难穿着张充和尺码之戏服,于是这批衣服即存于陈安娜处,品相完好。
行业声音
陆镜清(西泠印社拍卖行总经理):今年是张充和逝世一周年,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备受关注,所有拍品由其家属和亲友提供,“张充和+昆曲”成为本季春拍热词。
编者点评
对于戏曲相关艺术品的,目前国内拍卖行涉猎不多,收藏戏曲名家旧物,不仅是情怀,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而与戏曲相关的艺术门类也值得深挖,诸如戏服、头冠、点翠、首饰等,而加上名人的效应则更具有号召力。
最具影响力
《桃源图》
张大千
年代:1982年
尺寸:209cm×92.2cm
拍卖成交价:2.27亿RMB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上榜理由
1.最畅销艺术家,价格稳健
在今年3月3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年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报告显示,张大千超越齐白石重回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首。自2002年至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半数以上张大千作品高价纪录均产生于香港。2010年春拍,张大千泼彩巨作《爱痕湖》在北京嘉德拍得1.008亿元人民币,创下当时的最高纪录。而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当时的狂飙突进,张大千作品价格不断提高。2011年,香港苏富比上拍张大千《嘉耦图》录得1.9亿港元。苏富比在这场名为“梅云堂藏张大千画”的专拍中共销售25件作品,总成交额达6.8亿港元。也正是在这一年,法国知名艺术品网站Artprice公布的“2011年全球最贵艺术品”榜单显示,毕加索在持续领跑全球艺术品市场多年后,终于被张大千、齐白石超越。
2.泼彩泼墨的代表作
历经了10年探索,张大千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将西方彩染之精粹融于中国山水画中,终于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桃源图》就是张大千泼彩的代表作之一 。这张画尺幅较大,有209厘米高。 3.不到三十年,涨价近145倍之多
创作于1982年。早在1987年,同样是《桃源图》,同样在香港苏富比,以187万港元拍出,创下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纪录。这次重出拍场,还是天价。前后不到三十年,这件作品涨价近145倍之多。张大千的《桃源图》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今年书画板块的拍卖。
行业声音
刘益谦(著名藏家):
苦战了差不多1小时,第一次为竞拍一件作品挂了电话,又三次打电话给程寿康竞拍,实在是喜欢这张画,24亿竞拍成功,大千问世,谁与争锋!
陈传席:
张大千晚年泼彩是有助手的,并且可以看出哪些画是助手帮助泼,哪些是自己泼的。助手帮助泼通常是几人抬着颜料,张大千指挥倾倒色彩,这种画通常非常灿烂、颜色鲜艳。而他自己泼的通常比较简单,以泼墨为主,加一点色彩。也许是因为他晚年受眼疾影响,自己的泼彩通常比较昏暗。张大千的画比较受大众喜爱,因为他的画有艳丽、甜美的感觉,但这也是很多专家不喜欢的原因。
编者点评
张大千一直是近现代书画拍卖的亿元俱乐部成员之一,其作品拍卖价格稳健。在拍卖市场“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这些难得精品自然受到大藏家的青睐。张大千在绘画技巧的运用上登峰造极,本作的山川以精彩的泼彩一气呵成,但下方可以看到作者加入了桃花的描绘,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大众喜好。
最具增长潜力
贝多芬《有关阐释人性与歌曲创作的重要亲笔信》
拍卖成交价:304.75万RMB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
上榜理由
创贝多芬手稿国内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这封贝多芬的重要亲笔信,一张三页,写于1814年2月22日。此信内容展露出贝多芬对人性与神性的思索,同时也是关乎其艺术歌曲佳作《麦肯斯坦》(Merkenstein)创作的珍贵信件。
在近年拍卖市场上,世界名人手迹拍卖成了新的亮点。不久前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创作手稿,在嘉德春拍中拍出了218.5万元的高价。
行业声音
陆丰川(西泠名家手迹专场负责人):
西泠秋拍名家手迹专场负责人陆丰川认为,手迹热的另一个因素是书札的内容。“与书画、古玩的路数不同,藏家出手买进名人手迹大多是出于喜好,不少人首先是那些名人的‘粉丝’,才对其手迹所承载的某段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看来,每一通名人信札都是历史的孤本。“书画家可以反复创作同一题材,但几乎不可能有人会去重复写同一封信。而且,由于皆为发乎情之言,一封信往往成为解读历史的一把钥匙。”
编者点评
收藏世界名人的手迹,可以从更微观、更直接的角度解读名人生前的人与事,而这一门类的收藏未来也将具有更高的增长潜力和空间。“融合、创新与跨界”是时下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而世界名人手迹收藏正具有这样的特点,也一定会受到更多藏家的关注。
最高单字
《局事帖》
作者:曾巩
年代:北宋
成交价:2.07亿RMB
北京嘉德:中国嘉德
上榜理由
1.一字值千金
《局事帖》全篇包括上款、日期,总共124字。以此次成交价格计算,单字价值167万元,确实称得上是“一字千金”。
2.曾巩唯——幅传世真迹
曾巩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受到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的推重赞誉,“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唯恐不及”,影响极为深广,但其身后,却遗墨渺然。这件《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件曾巩传世墨迹,是难得一见的传世孤品。
3.流传有序
在艺术品拍卖领域,流传有序的名家名作一直是藏家们的最爱。而《局事帖》自明清以来,各家藏印皆无疑义,故凿凿可考。
在此次嘉德春拍之前,曾巩的《局事帖》曾两次上拍。20年增值45倍的《局事帖》首次“露脸”是在1996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当年是在一位中国收藏家吴尔麓的帮助下,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0.85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451.91万元)买到的《局事帖》。
第二次出现在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2008年出现的世界金融风暴,使得许多海外收藏家急于变现藏品,尤伦斯夫妇将《局事帖》送交保利进行拍卖。曾巩《局事帖》再次现身,当时估价为1200万-1800万元的《局事帖》,不料最终以1.09亿元成交,成为第一件破亿元的中国书法作品,也是内地第三件过亿元的拍品,它被上海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买走。
行业声音
毕庶春(著名辞赋学家):
曾巩散文中充满了中和之美,这是犹如飞瀑化为静潭一般的深沉、洗练之美。正是他和欧阳修等人,共同奠定了北宋文风的基调。“古雅、平正、冲和”,后世对曾巩散文的评价一样适用于他的书法。此时此刻,再来看曾巩一笔一画,恭恭敬敬的《局事帖》,对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感受有更深体味。
赵榆(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首先是《局事帖》的文化底蕴很深。王中军用2个多亿买了中国一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其实是“捡了一个便宜”。
编者点评
文学大家、传世孤品、流传有序,成就了《局事帖》的高价,流传有序不仅有利于艺术品的价值提升,更是收藏精神的代代相传。
上榜理由
1.悄然走热的“黑老虎”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以200万元起拍,最终以2070万元、超最低估价10倍成交,让不少藏家惊呼意外。成为迄今为止拓本类拍品中成交价最高者。由此可见,拓本类拍品正掀起收藏热潮。据悉,近两年来,拓片拍出的价格都不低,此前拓本类价格最高者为2010年在北京拍出的《宋拓兰亭序》,成交价为1680万元。 2.学术价值高且流传有序
《莱子侯刻石》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莱子侯封冢记》《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此本先后经赵之谦、沈均初、胡震、徐森玉、郭沫若、康生等名家鉴藏,著录于赵之谦所著《补寰宇访碑录》,且有沈均初、康生、郭沫若的题跋,书法苍简劲质,极具风骨,与当时简书面目相仿佛,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
行业声音
徐森玉(著名学者):
此件为谷牧九藤书屋藏《汉莱子侯刻石》最初拓本,自清代以降,著录累累,不胜枚举。昔年曾为康生所得,精彩长跋,又经郭沫若考证题跋、徐森玉鉴赏,最后转赠谷牧者。再往前,实则清代金石家沈树镛、赵之谦旧物也。沈树镛与赵之谦同辑《补寰宇访碑录》,即据此拓本而著录之。
公元16年之莱子侯刻石,吾国一级文物,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从篆到隶过渡的里程碑”。于吾国书法史有极高地位。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方朔评价“结构简劲,意味古雅,为西汉隶书之佳品”。
广东崇正拍卖媒体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道,莱子侯刻石初拓本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传承有序”,更有康生、郭沫若等人的跋语、考据,学术性与争议性兼具。
编者点评
“黑老虎”的走热与藏家日益提高的文化水平有密切关系,拓片收藏市场与书画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碑帖收藏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一般藏家难以轻易介入。再加之当下艺术品市场多以投资为目的,碑帖拓片的回报显然不如书画高。
最黑马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
尺寸:48cmx70.4cm
材质:水墨纸本
拍卖价格:2070万RMB
拍卖公司:广东崇正
最受关注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成交价:1.32亿RMB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上榜理由
1.形制珍稀
宣窑多被鉴赏家认为是中国青花制作的高峰,而宣德龙纹的描绘以矫健生动著称。本件宣德青花大罐所绘龙纹即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与此龙形相近似者见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南宋陈容《四龙图》与《九龙图》中,可见宣德官窑御瓷亦受古画的影响。这类大罐一般是宫殿陈设之用,与其可参照的两件是署“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的掐丝珐琅龙纹大盖罐,一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另一件为PierreUldry珍藏。因而公布以来,引发各方关注,而质疑之声也不少,最终以高价拍出,成为今年春拍首件过亿也是目前瓷器板块的最高拍品。
2.永宣青花,公认的青花瓷制作高峰
宣德时期(1426-1435)的瓷器堪为中国青花制作的高峰。皇室的倡导、技术的突破、加上精湛的工艺,打造了一批在中国漫长陶瓷史中最为杰出的青花瓷器。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以钻料绘制,在多孔瓷胎上彰显精湛技艺。宣窑青花运用浓淡青料的对比多见于盘、高足碗上的海水龙纹,而在大罐上运用如此细腻之技法则至为难得。
行业声音
连怀恩(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部专家):
在传世的明宣德青花瓷器中,相似形制的目前仅发现三件,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东京出光美术馆各藏有一纹饰甚为相近的宣德款云龙纹大罐,但上绘纹饰俱为正向的三爪云龙,如本拍品绘有回首的五爪云龙纹大罐至今可说是独一无二。
季涛(著名陶瓷评论家):
永宣官窑常被鉴赏家认为是中国青花制作的高峰。宣德龙纹的描绘以矫健生动著称,本件宣德青花大罐所绘龙纹即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二十多年来,国际拍卖场上上拍过不少永宣青花官窑瓷罐,但一直没有超越亿元的关口。而“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如此之大,如此耀眼的龙纹,以及长时间没有露面的有序收藏,使其具备了过亿元的实力。
编者点评
与书画收藏不同,瓷器收藏多以皇家收藏为贵,通常皇朝鼎盛时期御窑制作的瓷器均是藏家争夺的对象,无论是宋五大名窑、永宣时期的御窑瓷器还是清三代瓷器均是如此。
最大落差
隋至初唐白釉象形烛台
拍卖成交价:1376万RMB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上榜理由
1.价格与其价值不相匹配
作为件难得的隋唐时期象形烛台,应是早期白瓷中极其珍罕的作品。
然而其拍卖成交价仅为1376万,这与备受关注的明宣德青花龙纹大罐过亿的价格相去甚远。可见藏家对高古瓷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
2.应是难得一见的珍罕高古瓷
这件烛台原是台湾德馨书屋的旧藏之物,购于1994年,后由金华堂珍藏。烛台的象牙上方各加刻有两道凸线,此特征可见于坎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与东京根津美术馆收藏的同类器物中。白象在佛教中象征拥有大势却性善柔和的高贵品格。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座骑,与佛祖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故事相关。而以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象征着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正念入胎的故事,因此是整个佛诞日庆典中最核心的一种仪式。可见本拍品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在佛诞日庆典中于佛前燃烛供奉所用的。
编者点评
如果此件白釉烛台能被确认真伪,无论品相、造型来说,应确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但也许是藏家出于谨慎,导致了此件拍品未能创造奇迹。
最高成交价
作者:傅抱石
年代:1954年
尺寸:315cm x114cm
材质:纸本设色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拍卖价格:23亿RMB
上榜理由
1.23亿元的天价雄居2016年春拍艺术品成交价榜首。创造今春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最高纪录,同时刷新傅抱石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2.尺幅最大
傅抱石毕生所作画作中,属尺幅最大,是与关山月合作,现藏于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而人物画中尺幅最大的,即是本件作品。
3.创作盛期
本作创作于傅抱石艺术的全盛期,画中技法精湛,题材尤为特殊,而人物与风雨更为作者所擅长,因此,本作可以说是傅抱石人物画中最为重要的鸿篇巨制。
4.学术价值高
是傅抱石在艺术探索上的重要作品,而鉴于傅抱石在20世纪的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行业声音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20世纪绘画中为数不多能把传统水墨技法与神话题材完美结合的作品。
《云中君和大司命》是傅抱石精心构造的空间关系与独特气象,这幅画可以看做是《丽人行》之后必然过渡的传承关系。《丽人行》与《云中君和大司命》之间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傅抱石个人艺术发展过程中走向巅峰的不同历史阶段。屈原的文字以及郭沫若的理解所反映的多样化的信息,使傅抱石的创作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涵,而这之中的精神内涵特别辅佐了其笔墨的表达。
傅二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外古今难得见到的艺术效果。
中外古今,难得见到其他任何一种绘画曾经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在中国千余年历史的水墨画中,以这样完美的形式来歌颂天神的伟大和宇宙的伟大,也应该称它为一件伟大的作品。而傅氏的作品,除去其他方面与古人不相同之外,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傅氏作品处处有动感:云在动,雨在动,龙在动,可以说无处不在动,所以说傅氏是用现代的中国画的画法画了一幅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而从审美观来说,这幅画又是十分现代的。行笔灵动而泼辣是现代中国画的追求。
萧平(中国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这是近百年来最伟大的中国画。
傅抱石笔下的人物形象高古,却有新时代的气息,既能守住传统法度,使创作观与技法在古人的轨道上继续运行,又能帮助大众了解屈原的品格,以其高古美与生命力感动观者。
编者点评
艺术大家在创作盛期的大尺幅作品,在拍卖行情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依旧是炙手可热的拍品,在多方争夺中必然容易创造价格神话,这一点与2015年拍场最贵艺术品潘天寿《鹰石山花图》情况类似。至于能否保持“TOPl”宝座,下半年的秋拍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亮相
张充和设计并使用昆曲旦角戏服蓝披
拍卖成交价:12.65万RMB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
上榜理由
1.首届戏曲艺术专场拍卖的精品
该拍品出组西泠印社2016年春拍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给广大藏家眼前一亮之感。
2.张充和生前之物,品相完好
昆曲大师张充和设计并使用昆曲旦角戏服蓝披,上绣梅兰竹菊四君子,工艺精美,见于多张张充和昆曲演出照,弥足珍贵。附原装布袱,上有张充和亲笔所书“蓝披”二字。
蓝披是张充和学生、海外昆曲社社长陈安娜旧藏。为了支持海外昆曲社的发展,张充和将这批戏服捐与该社。由于该曲社学生多系西方人,身材高大,很难穿着张充和尺码之戏服,于是这批衣服即存于陈安娜处,品相完好。
行业声音
陆镜清(西泠印社拍卖行总经理):今年是张充和逝世一周年,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备受关注,所有拍品由其家属和亲友提供,“张充和+昆曲”成为本季春拍热词。
编者点评
对于戏曲相关艺术品的,目前国内拍卖行涉猎不多,收藏戏曲名家旧物,不仅是情怀,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而与戏曲相关的艺术门类也值得深挖,诸如戏服、头冠、点翠、首饰等,而加上名人的效应则更具有号召力。
最具影响力
《桃源图》
张大千
年代:1982年
尺寸:209cm×92.2cm
拍卖成交价:2.27亿RMB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上榜理由
1.最畅销艺术家,价格稳健
在今年3月3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年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报告显示,张大千超越齐白石重回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首。自2002年至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半数以上张大千作品高价纪录均产生于香港。2010年春拍,张大千泼彩巨作《爱痕湖》在北京嘉德拍得1.008亿元人民币,创下当时的最高纪录。而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当时的狂飙突进,张大千作品价格不断提高。2011年,香港苏富比上拍张大千《嘉耦图》录得1.9亿港元。苏富比在这场名为“梅云堂藏张大千画”的专拍中共销售25件作品,总成交额达6.8亿港元。也正是在这一年,法国知名艺术品网站Artprice公布的“2011年全球最贵艺术品”榜单显示,毕加索在持续领跑全球艺术品市场多年后,终于被张大千、齐白石超越。
2.泼彩泼墨的代表作
历经了10年探索,张大千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将西方彩染之精粹融于中国山水画中,终于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桃源图》就是张大千泼彩的代表作之一 。这张画尺幅较大,有209厘米高。 3.不到三十年,涨价近145倍之多
创作于1982年。早在1987年,同样是《桃源图》,同样在香港苏富比,以187万港元拍出,创下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纪录。这次重出拍场,还是天价。前后不到三十年,这件作品涨价近145倍之多。张大千的《桃源图》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今年书画板块的拍卖。
行业声音
刘益谦(著名藏家):
苦战了差不多1小时,第一次为竞拍一件作品挂了电话,又三次打电话给程寿康竞拍,实在是喜欢这张画,24亿竞拍成功,大千问世,谁与争锋!
陈传席:
张大千晚年泼彩是有助手的,并且可以看出哪些画是助手帮助泼,哪些是自己泼的。助手帮助泼通常是几人抬着颜料,张大千指挥倾倒色彩,这种画通常非常灿烂、颜色鲜艳。而他自己泼的通常比较简单,以泼墨为主,加一点色彩。也许是因为他晚年受眼疾影响,自己的泼彩通常比较昏暗。张大千的画比较受大众喜爱,因为他的画有艳丽、甜美的感觉,但这也是很多专家不喜欢的原因。
编者点评
张大千一直是近现代书画拍卖的亿元俱乐部成员之一,其作品拍卖价格稳健。在拍卖市场“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这些难得精品自然受到大藏家的青睐。张大千在绘画技巧的运用上登峰造极,本作的山川以精彩的泼彩一气呵成,但下方可以看到作者加入了桃花的描绘,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大众喜好。
最具增长潜力
贝多芬《有关阐释人性与歌曲创作的重要亲笔信》
拍卖成交价:304.75万RMB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
上榜理由
创贝多芬手稿国内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这封贝多芬的重要亲笔信,一张三页,写于1814年2月22日。此信内容展露出贝多芬对人性与神性的思索,同时也是关乎其艺术歌曲佳作《麦肯斯坦》(Merkenstein)创作的珍贵信件。
在近年拍卖市场上,世界名人手迹拍卖成了新的亮点。不久前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创作手稿,在嘉德春拍中拍出了218.5万元的高价。
行业声音
陆丰川(西泠名家手迹专场负责人):
西泠秋拍名家手迹专场负责人陆丰川认为,手迹热的另一个因素是书札的内容。“与书画、古玩的路数不同,藏家出手买进名人手迹大多是出于喜好,不少人首先是那些名人的‘粉丝’,才对其手迹所承载的某段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看来,每一通名人信札都是历史的孤本。“书画家可以反复创作同一题材,但几乎不可能有人会去重复写同一封信。而且,由于皆为发乎情之言,一封信往往成为解读历史的一把钥匙。”
编者点评
收藏世界名人的手迹,可以从更微观、更直接的角度解读名人生前的人与事,而这一门类的收藏未来也将具有更高的增长潜力和空间。“融合、创新与跨界”是时下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而世界名人手迹收藏正具有这样的特点,也一定会受到更多藏家的关注。
最高单字
《局事帖》
作者:曾巩
年代:北宋
成交价:2.07亿RMB
北京嘉德:中国嘉德
上榜理由
1.一字值千金
《局事帖》全篇包括上款、日期,总共124字。以此次成交价格计算,单字价值167万元,确实称得上是“一字千金”。
2.曾巩唯——幅传世真迹
曾巩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受到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的推重赞誉,“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唯恐不及”,影响极为深广,但其身后,却遗墨渺然。这件《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件曾巩传世墨迹,是难得一见的传世孤品。
3.流传有序
在艺术品拍卖领域,流传有序的名家名作一直是藏家们的最爱。而《局事帖》自明清以来,各家藏印皆无疑义,故凿凿可考。
在此次嘉德春拍之前,曾巩的《局事帖》曾两次上拍。20年增值45倍的《局事帖》首次“露脸”是在1996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当年是在一位中国收藏家吴尔麓的帮助下,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0.85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451.91万元)买到的《局事帖》。
第二次出现在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2008年出现的世界金融风暴,使得许多海外收藏家急于变现藏品,尤伦斯夫妇将《局事帖》送交保利进行拍卖。曾巩《局事帖》再次现身,当时估价为1200万-1800万元的《局事帖》,不料最终以1.09亿元成交,成为第一件破亿元的中国书法作品,也是内地第三件过亿元的拍品,它被上海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买走。
行业声音
毕庶春(著名辞赋学家):
曾巩散文中充满了中和之美,这是犹如飞瀑化为静潭一般的深沉、洗练之美。正是他和欧阳修等人,共同奠定了北宋文风的基调。“古雅、平正、冲和”,后世对曾巩散文的评价一样适用于他的书法。此时此刻,再来看曾巩一笔一画,恭恭敬敬的《局事帖》,对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感受有更深体味。
赵榆(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首先是《局事帖》的文化底蕴很深。王中军用2个多亿买了中国一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其实是“捡了一个便宜”。
编者点评
文学大家、传世孤品、流传有序,成就了《局事帖》的高价,流传有序不仅有利于艺术品的价值提升,更是收藏精神的代代相传。
上榜理由
1.悄然走热的“黑老虎”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以200万元起拍,最终以2070万元、超最低估价10倍成交,让不少藏家惊呼意外。成为迄今为止拓本类拍品中成交价最高者。由此可见,拓本类拍品正掀起收藏热潮。据悉,近两年来,拓片拍出的价格都不低,此前拓本类价格最高者为2010年在北京拍出的《宋拓兰亭序》,成交价为1680万元。 2.学术价值高且流传有序
《莱子侯刻石》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莱子侯封冢记》《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此本先后经赵之谦、沈均初、胡震、徐森玉、郭沫若、康生等名家鉴藏,著录于赵之谦所著《补寰宇访碑录》,且有沈均初、康生、郭沫若的题跋,书法苍简劲质,极具风骨,与当时简书面目相仿佛,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
行业声音
徐森玉(著名学者):
此件为谷牧九藤书屋藏《汉莱子侯刻石》最初拓本,自清代以降,著录累累,不胜枚举。昔年曾为康生所得,精彩长跋,又经郭沫若考证题跋、徐森玉鉴赏,最后转赠谷牧者。再往前,实则清代金石家沈树镛、赵之谦旧物也。沈树镛与赵之谦同辑《补寰宇访碑录》,即据此拓本而著录之。
公元16年之莱子侯刻石,吾国一级文物,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从篆到隶过渡的里程碑”。于吾国书法史有极高地位。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方朔评价“结构简劲,意味古雅,为西汉隶书之佳品”。
广东崇正拍卖媒体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道,莱子侯刻石初拓本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传承有序”,更有康生、郭沫若等人的跋语、考据,学术性与争议性兼具。
编者点评
“黑老虎”的走热与藏家日益提高的文化水平有密切关系,拓片收藏市场与书画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碑帖收藏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一般藏家难以轻易介入。再加之当下艺术品市场多以投资为目的,碑帖拓片的回报显然不如书画高。
最黑马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
尺寸:48cmx70.4cm
材质:水墨纸本
拍卖价格:2070万RMB
拍卖公司:广东崇正
最受关注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成交价:1.32亿RMB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上榜理由
1.形制珍稀
宣窑多被鉴赏家认为是中国青花制作的高峰,而宣德龙纹的描绘以矫健生动著称。本件宣德青花大罐所绘龙纹即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与此龙形相近似者见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南宋陈容《四龙图》与《九龙图》中,可见宣德官窑御瓷亦受古画的影响。这类大罐一般是宫殿陈设之用,与其可参照的两件是署“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的掐丝珐琅龙纹大盖罐,一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另一件为PierreUldry珍藏。因而公布以来,引发各方关注,而质疑之声也不少,最终以高价拍出,成为今年春拍首件过亿也是目前瓷器板块的最高拍品。
2.永宣青花,公认的青花瓷制作高峰
宣德时期(1426-1435)的瓷器堪为中国青花制作的高峰。皇室的倡导、技术的突破、加上精湛的工艺,打造了一批在中国漫长陶瓷史中最为杰出的青花瓷器。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以钻料绘制,在多孔瓷胎上彰显精湛技艺。宣窑青花运用浓淡青料的对比多见于盘、高足碗上的海水龙纹,而在大罐上运用如此细腻之技法则至为难得。
行业声音
连怀恩(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部专家):
在传世的明宣德青花瓷器中,相似形制的目前仅发现三件,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东京出光美术馆各藏有一纹饰甚为相近的宣德款云龙纹大罐,但上绘纹饰俱为正向的三爪云龙,如本拍品绘有回首的五爪云龙纹大罐至今可说是独一无二。
季涛(著名陶瓷评论家):
永宣官窑常被鉴赏家认为是中国青花制作的高峰。宣德龙纹的描绘以矫健生动著称,本件宣德青花大罐所绘龙纹即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二十多年来,国际拍卖场上上拍过不少永宣青花官窑瓷罐,但一直没有超越亿元的关口。而“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如此之大,如此耀眼的龙纹,以及长时间没有露面的有序收藏,使其具备了过亿元的实力。
编者点评
与书画收藏不同,瓷器收藏多以皇家收藏为贵,通常皇朝鼎盛时期御窑制作的瓷器均是藏家争夺的对象,无论是宋五大名窑、永宣时期的御窑瓷器还是清三代瓷器均是如此。
最大落差
隋至初唐白釉象形烛台
拍卖成交价:1376万RMB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上榜理由
1.价格与其价值不相匹配
作为件难得的隋唐时期象形烛台,应是早期白瓷中极其珍罕的作品。
然而其拍卖成交价仅为1376万,这与备受关注的明宣德青花龙纹大罐过亿的价格相去甚远。可见藏家对高古瓷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
2.应是难得一见的珍罕高古瓷
这件烛台原是台湾德馨书屋的旧藏之物,购于1994年,后由金华堂珍藏。烛台的象牙上方各加刻有两道凸线,此特征可见于坎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与东京根津美术馆收藏的同类器物中。白象在佛教中象征拥有大势却性善柔和的高贵品格。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座骑,与佛祖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故事相关。而以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象征着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正念入胎的故事,因此是整个佛诞日庆典中最核心的一种仪式。可见本拍品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在佛诞日庆典中于佛前燃烛供奉所用的。
编者点评
如果此件白釉烛台能被确认真伪,无论品相、造型来说,应确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但也许是藏家出于谨慎,导致了此件拍品未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