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对河北省宁晋县工笔画文化产业的调研,对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工笔画文化产业尽行了浅析,从研究背景、地理分布、市场运营、现行问题等领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其在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经济,关注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工笔画文化产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关注弱势群体
一、研究背景
河北省宁晋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书画人才辈出。明代有擅画山水、竹石的曹鼐;清代有与郑板桥齐名的书画大家董文灿,时有"南竹北兰"的美誉。
河北宁晋工笔画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王俊武、郑增科、李青海等知名绘画家的引领下,历经20多年的发展,宁晋工笔画的发展日趋规模,已经列入2010-2015河北省三十个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
目前,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处于起步创立阶段,正日益成为带动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的县域文化支柱产业。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工笔画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给县域文化产业带来先机和新鲜血液,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减轻社会负担和就业压力,实现农村的繁荣稳定,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的新举措。
二、河北宁晋工笔画产业发展现状
(一)城乡地理分布情况
现阶段,随着工笔画产业的发展,宁晋县出现了一系列以工笔画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镇为形式的基层创作基地。宁晋县的工笔画共涉及河渠镇、凤凰镇、换马店镇等五个乡镇的50多个村,汇集工笔画作者5人以上的画室达100多个,从事工笔画创作、临摹及相关产业人员近4000人,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宁晋工笔画为中心波及到柏乡、新河、平乡、临城、南宫、威县等周边县(市)的辐射圈,此外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河南、山东等地也开设了画室,建店营销,而且其作品影响力也波及福建、两广、台湾、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目前画师和画室资源主要集中在作为宁晋工笔画的艺术之乡和培训写生基地的河渠镇。
(二)工笔画现行的市场运营及销路
现行工笔画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画家画销售模式,一种是商品画销售模式。"画家画"种类齐全,水平较高;多是通过"画师-展览会-客户"的销售模式。商品画的销售模式多是"画师-画商-客户"以自产自销,家庭作坊为主。
宁晋工笔画涉及博览会、艺术节、房产家具装潢装饰业,公司宾馆酒店装饰,政府订购,公司发放福利等诸多行业领域,年产作品达万余件,占京津文化市场销售总量的主流,年产值亿元以上。其中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地,并迅速向广州、福建、台湾东南沿海各大城市扩展,波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市场。
三、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发展现行问题及建议
(一)河北宁晋工笔画发展现行问题
河北宁晋工笔画的发展现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处于"分散布局、难以创作、独立经营、各自为战、私心严重、销路狭窄、政府'两难'"的局面。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充足完善的资金支持和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
1、布局分散 人才匮乏
河北宁晋工笔画的创作基地分布上处于"分散零落,道路曲折、交通不便"的局面,这使得画师学生资源不能有效集中整合,而且大部分基层画室和创作基地的学生现阶段虽然培训其工笔画的周期较短,但只是处于临摹阶段,一旦脱离临摹模板及工具,不能够进行独立创作,农民学生画技水平高,但创作水平低,画技水平和创作水平严重失衡脱节,工笔画学校又处于初创阶段,在培养学生工笔画的艺术素养、和人格修养方面还很不完善和到位,这些使得创作水平工笔画的相关创作人才和队伍极其匮乏,不利于工笔画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2、独立经营 自产自销
现行从事工笔画的画师队伍,在工笔画制作和销售流程基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销售模式大都是"自产自销"、"跑单帮"的单一、狭窄的模式,且原本分散布局的画师和画室疏于合作意识,其经营和销售渠道局限于圈内人士,自行联络画商,对外不公开画商信息,而且无论是在乡下基层画室和创作基地还是在工笔画学校里面,学生多是充当"打工者"的角色,学生很难学习到核心技艺,加之缺乏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产业经营能力的人才,严重制约了工笔画文化产业的发展。
3、政府两难
当前众多农民画师和工笔画学校由于自身力量薄弱,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不要停留在宣传方面的投入,还要给予大量的资金和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而县政府当下更看重的是"高产出",工笔画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短时间内远不如一、二产业能够带来年均上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的产出,而是需要相对很长的发展周期,并非短时间内带来"高GDP"。这样使得政府促进工笔画发展处于"两难"的境地,既不能操之过急,为了短期成效,急功近利,计划经济,盲目大力投入和支持,又不能不给于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政府陷入两难境地。
(二)河北宁晋工笔画发展建议
面对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和现状,笔者认为处于初创阶段的工笔画文化产业下一步发展中应该围绕市场销售和知名画师两个基点,做到政府合理调控,政策支持,大力宣传,规范管理,开拓市场,具体应做到一下几点:
1、合理分配画师资源,培植地方特色品牌。
要逐渐打破"分散布局、独立经营"的工笔画地理分布格局,集中招聘民间优秀知名画师,逐渐培养大批优秀农民画师,不仅提高其临摹画技水平还要提升其创作水平,通过实现画师人才资源聚焦,进而实现工笔画艺术商品聚焦战略,对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同一种产品,将工笔画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明确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在实施聚焦战略的同时要树立"工笔画的地域品牌意识",大力培植宁晋工笔画的地域特色品牌,继续扩大在全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的影响力。
2、多方宣传,采取多元化市场营销战略。
目前宁晋工笔画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够,客流分散,销售渠道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宁晋工笔画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为此要多方宣传,扩大和提升宁晋工笔画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要改变以往"自产自销"的销售模式,采取多元市场营销战略,建立一批营销人才队伍,组建合整合有关公司,并且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做好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实现"画师-客户"、"公司+农户"订单式营销和销售,实现工笔画的规模化发展。
3、政府扶持和民间力量共同努力。
政府现阶段要做的继续加强对工笔画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完善相关协会,健全组织结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工笔画文化产业以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保养和滋润"作用。同时,民间画师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在领军人物的影响下,努力开辟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成功经营模式,为工笔画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四、结束语
工笔画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发展工笔画文化产业有利于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在整个工笔画的创作、制作、销售流程过程中"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发展工笔画文化产业非常切合当前提倡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经济发展背景和主题,能给县域文化产业带来先机和新鲜血液,有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软着陆,同时也利于帮扶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
作者简介:蔺博(1989-),男,河北邢台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本科生,主要研究工商管理;李振江(1988-),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本科生,主要研究工商管理。
关键词:工笔画文化产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关注弱势群体
一、研究背景
河北省宁晋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书画人才辈出。明代有擅画山水、竹石的曹鼐;清代有与郑板桥齐名的书画大家董文灿,时有"南竹北兰"的美誉。
河北宁晋工笔画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王俊武、郑增科、李青海等知名绘画家的引领下,历经20多年的发展,宁晋工笔画的发展日趋规模,已经列入2010-2015河北省三十个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
目前,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处于起步创立阶段,正日益成为带动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的县域文化支柱产业。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工笔画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给县域文化产业带来先机和新鲜血液,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减轻社会负担和就业压力,实现农村的繁荣稳定,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的新举措。
二、河北宁晋工笔画产业发展现状
(一)城乡地理分布情况
现阶段,随着工笔画产业的发展,宁晋县出现了一系列以工笔画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镇为形式的基层创作基地。宁晋县的工笔画共涉及河渠镇、凤凰镇、换马店镇等五个乡镇的50多个村,汇集工笔画作者5人以上的画室达100多个,从事工笔画创作、临摹及相关产业人员近4000人,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宁晋工笔画为中心波及到柏乡、新河、平乡、临城、南宫、威县等周边县(市)的辐射圈,此外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河南、山东等地也开设了画室,建店营销,而且其作品影响力也波及福建、两广、台湾、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目前画师和画室资源主要集中在作为宁晋工笔画的艺术之乡和培训写生基地的河渠镇。
(二)工笔画现行的市场运营及销路
现行工笔画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画家画销售模式,一种是商品画销售模式。"画家画"种类齐全,水平较高;多是通过"画师-展览会-客户"的销售模式。商品画的销售模式多是"画师-画商-客户"以自产自销,家庭作坊为主。
宁晋工笔画涉及博览会、艺术节、房产家具装潢装饰业,公司宾馆酒店装饰,政府订购,公司发放福利等诸多行业领域,年产作品达万余件,占京津文化市场销售总量的主流,年产值亿元以上。其中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地,并迅速向广州、福建、台湾东南沿海各大城市扩展,波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市场。
三、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发展现行问题及建议
(一)河北宁晋工笔画发展现行问题
河北宁晋工笔画的发展现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处于"分散布局、难以创作、独立经营、各自为战、私心严重、销路狭窄、政府'两难'"的局面。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充足完善的资金支持和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
1、布局分散 人才匮乏
河北宁晋工笔画的创作基地分布上处于"分散零落,道路曲折、交通不便"的局面,这使得画师学生资源不能有效集中整合,而且大部分基层画室和创作基地的学生现阶段虽然培训其工笔画的周期较短,但只是处于临摹阶段,一旦脱离临摹模板及工具,不能够进行独立创作,农民学生画技水平高,但创作水平低,画技水平和创作水平严重失衡脱节,工笔画学校又处于初创阶段,在培养学生工笔画的艺术素养、和人格修养方面还很不完善和到位,这些使得创作水平工笔画的相关创作人才和队伍极其匮乏,不利于工笔画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2、独立经营 自产自销
现行从事工笔画的画师队伍,在工笔画制作和销售流程基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销售模式大都是"自产自销"、"跑单帮"的单一、狭窄的模式,且原本分散布局的画师和画室疏于合作意识,其经营和销售渠道局限于圈内人士,自行联络画商,对外不公开画商信息,而且无论是在乡下基层画室和创作基地还是在工笔画学校里面,学生多是充当"打工者"的角色,学生很难学习到核心技艺,加之缺乏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产业经营能力的人才,严重制约了工笔画文化产业的发展。
3、政府两难
当前众多农民画师和工笔画学校由于自身力量薄弱,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不要停留在宣传方面的投入,还要给予大量的资金和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而县政府当下更看重的是"高产出",工笔画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短时间内远不如一、二产业能够带来年均上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的产出,而是需要相对很长的发展周期,并非短时间内带来"高GDP"。这样使得政府促进工笔画发展处于"两难"的境地,既不能操之过急,为了短期成效,急功近利,计划经济,盲目大力投入和支持,又不能不给于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政府陷入两难境地。
(二)河北宁晋工笔画发展建议
面对河北宁晋工笔画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和现状,笔者认为处于初创阶段的工笔画文化产业下一步发展中应该围绕市场销售和知名画师两个基点,做到政府合理调控,政策支持,大力宣传,规范管理,开拓市场,具体应做到一下几点:
1、合理分配画师资源,培植地方特色品牌。
要逐渐打破"分散布局、独立经营"的工笔画地理分布格局,集中招聘民间优秀知名画师,逐渐培养大批优秀农民画师,不仅提高其临摹画技水平还要提升其创作水平,通过实现画师人才资源聚焦,进而实现工笔画艺术商品聚焦战略,对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同一种产品,将工笔画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明确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在实施聚焦战略的同时要树立"工笔画的地域品牌意识",大力培植宁晋工笔画的地域特色品牌,继续扩大在全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的影响力。
2、多方宣传,采取多元化市场营销战略。
目前宁晋工笔画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够,客流分散,销售渠道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宁晋工笔画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为此要多方宣传,扩大和提升宁晋工笔画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要改变以往"自产自销"的销售模式,采取多元市场营销战略,建立一批营销人才队伍,组建合整合有关公司,并且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做好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实现"画师-客户"、"公司+农户"订单式营销和销售,实现工笔画的规模化发展。
3、政府扶持和民间力量共同努力。
政府现阶段要做的继续加强对工笔画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完善相关协会,健全组织结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工笔画文化产业以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保养和滋润"作用。同时,民间画师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在领军人物的影响下,努力开辟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成功经营模式,为工笔画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四、结束语
工笔画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发展工笔画文化产业有利于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在整个工笔画的创作、制作、销售流程过程中"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发展工笔画文化产业非常切合当前提倡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经济发展背景和主题,能给县域文化产业带来先机和新鲜血液,有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软着陆,同时也利于帮扶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
作者简介:蔺博(1989-),男,河北邢台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本科生,主要研究工商管理;李振江(1988-),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本科生,主要研究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