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OLED显示用聚酰亚胺基板的合成与性能

来源 :高分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一种含吡啶结构的刚性二胺,2-(4-氨基苯基)-5-氨基吡啶(PD),将其与二氨基二苯醚(ODA)以及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共聚,调控分子链中刚性与柔性结构单元的比例,制备出一系列聚酰亚胺共聚物.结果 表明:随着聚酰亚胺中含吡啶结构的刚性二胺PD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提高(Tg>450℃),热膨胀系数逐渐降低(CTE<5×10-6 K-1,50~400℃).同时,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1.25倍),模量显著增加(4.53倍),但仍保持较高的断裂伸长率(>35%).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聚合物聚集态结构表明,含吡啶结构刚性二胺(PD)的引入使聚酰亚胺分子链倾向于有序排列和紧密堆积,结晶度增加.因此,通过调控聚合物链中刚性二胺(PD)含量可使PI薄膜同时达到优异的尺寸稳定性、高耐热性、高强度以及较好的柔韧性,此类PI有望应用于柔性OLED显示领域.
其他文献
要是双方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儿女一恋爱,家长倍受心灵折磨的日子就开始了。  订婚仪式上通常是女方家长更伤心,老觉得拐走闺女的臭小子哪儿都不周正,论才学,半瓶子醋;论样貌,半个“快男”;论脾气,天,哪里及得上我这当爹的对女儿逆来顺受,百般迁就?也不知女儿怎地就迷了心窍,上了臭小子的当。  到了结婚大典,轮到男方父母嗟叹若失:司仪要我儿当众应承做媳妇的牵线木偶——3-资金交,剩饭全吃,耳提面命金从,凭
期刊
黑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可以大致分为真黑素和褐黑素.它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高等动物和植物体内,具有自由基清除、辐射防护和热调节等功能.对人类而言,黑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皮肤、头发以及眼睛的颜色,在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产生有害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黑素细胞功能异常会带来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如黑色素瘤和白癜风等疾病.因此,调控黑色素的产生是治疗色素相关疾病的重要途径.黑色素合成过程中涉及到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酶等多种酶的催化和化学反应.通过小分子调控这些酶的催化过程,改变其活性及表达是调控黑色素合成的
目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快速筛查并隔离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是遏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快速检测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且结果稳定,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目前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在新冠肺炎感染筛查领域的研究进展,涵盖病毒抗体、蛋白、核酸等检测靶标,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势、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简单介绍了目前用于新冠肺炎感染筛查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实际应用情况.
核酸适体被称为“化学抗体”,具有与抗体类似或更加优异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精准地靶向靶蛋白,与靶蛋白特异性结合.此外,核酸适体还具有获取简单、合成简便、易于进行化学修饰、不易变性、靶标范围广、免疫原性低及细胞内化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研究领域.在癌症治疗领域,核酸适体作为一种优异的靶向识别工具和药物递送载体,可实现抗肿瘤药物的精准递送.将核酸适体与药物分子偶联,可通过核酸适体的靶向作用使药物分子随核酸适体共同进入靶细胞,实现药物分子在靶细胞内的富集,进而促进靶细胞的死亡.近年来,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已成
膜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并调控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新型药物研发和高效疾病诊治提供研究基础.核酸适体是一类特殊的寡核苷酸序列,因具有特异性识别靶标的能力而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领域.将核酸适体与DNA纳米技术相结合,利用DNA分子可程序化设计、可功能化修饰等优势,发展核酸适体靶向的膜蛋白识别与功能调控方法可为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提供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基于核酸适体靶向识别的DNA纳米技术在膜蛋白识别及细胞功能调控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核酸适体靶向的膜蛋白识别及功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