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的生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成。将教学内容的重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化三个方面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于生药学教学的独特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 中药鉴定技术 多元化教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15SC332。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3-02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来源、采制、鉴定、化学成分、药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任务就是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调查、考证生药资源,确保生药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能胜任生药研究、检验、销售、管理、生产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该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目前国内医药院校生药学课程理论上习惯于以讲授重点生药鉴别知识点为主,辅助以多媒体技术图文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上多以具有代表性的生药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为主,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实践模式。学生一方面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习惯,却已经厌倦接受,另一方面却又缺乏主动学习,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完善学习过程的能力。这种单调的、“注入式”的教学不利于高端技能型鉴定人才的培养。然而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素质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
所谓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师生、生生互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我们探究性地在教学全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习内容及《生药学》课程自身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寻求一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逐步过渡到主动探求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以岗位能力为本位 重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结合职业岗位群和行业相关工种的内涵标准,对生药学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调整、优化组合。根据药学专科生的培养目标,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突出其实用性,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对于一些深奥且与应用关系不大的知识点少讲或不讲,而重点讲授工作实际中经常应用的内容,如针对中药市场的品种混乱和使用不当的现状,重点讲解药材的真伪鉴别、药理作用及功效用法,使学生能够准确鉴别并正确应用生药。同时,将高级药品检验工、高级中药调剂员和高级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有利于学生进行所必需的职业资格考试,增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药各岗位的职业资格等级分类,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将选取的生药及其鉴定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学习常用生药及其饮片的性状鉴定技术;中级层次,包括常用生药及其饮片的显微及理化鉴定技术,品种复杂、伪品较多的生药及其饮片的综合鉴定技术;高级层次,学习贵重、毒剧、中成药及未知粉末的综合鉴定技术。掌握初级和中级层次的内容,学生即具备实际检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了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中药调剂员、高级中药购销员等的要求。通过高级层次内容的训练,学生拓宽了视野,强化了职业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初级层次,为自主学习项目,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在开放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期安排答疑。通过快速识别生药及其饮片考核,测评学生的操作技能。中级层次为主要教学项目,教师在校内单项实训室、中药真伪鉴定中心创设模拟药检所的工作情境,并基于工作过程将鉴定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模拟药检人员工作,通过 “获取信息”、“制定鉴定计划”、“实施鉴定计划”、“互相验证结果”“能力评价” 五阶段的训练,掌握职业技能,学习相关知识,教、学与做融为一体。高级层次,为拓展性教学项目。教师示教,学生进行验证性实训,在学校中药标本馆和中心实验室完成。通过面试和笔试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在每个层次的学习中,都会定期安排学生到中药材市场、中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及药品检验所见习、实习,顶岗工作,进一步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在教学全过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科学公正,依法检验”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优化生药学教学环境
1.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鉴于本门课程特点,精心制作了电子课件,充分展示药材原植物、药材及饮片图片和一些显微特征图,使枯燥的形态描述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人参的传统采收和现代种植采收、麝香的活体取香、鹿茸的采收及西红花的种植等视频,让学生对生药学形成全面的认识。显微鉴定实训课程中,采用显微互动系统,使抽象的微观内容直观化。总之,通过合理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既方便了教师的“教”,更方便了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广泛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栏目涵盖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集、实训指导、在线测评、课程论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上述教学资源,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生在自学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和岗位体验,网上交流踊跃,倍受师生好评。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有效开展课内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
一方面增加实训课的比例,使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接近50%。另一方面优化实训内容。实训环境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对接,突出“实用”性。在实践课的组织安排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项目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自主实践,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只担任配角。
2.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①聘请企业专家对药物的生产、流通、服务、管理的新进展进行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②参观当地药检部门及中药加工厂,使学生对与生药学相关的管理、生产部门的实际情况有初步的了解;③进行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生动真实地观察到植物的形态、生境等,有利于同学们深入了解、掌握相关的生药学知识;④对学生开放中药标本馆和实训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4]。
3.改革课程考核形式,提高技能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实行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并且从学生的操作能力、态度表现、创新潜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成绩由平时课堂出勤率与参与积极性、实验操作表现与实验报告、快速认药、实验课药材粉末考核及期末考试相结合,它既可以保证学生平时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又可以通过考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全面复习。同时,将国家职业资格的考核形式及标准融入到课程考核中,让学生提前熟悉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了通过率。
技能考核内容:
(1)200种常见生药的辨认、30组易混淆生药的辨别、混合饮片以及10种贵重生药与伪品的鉴别,按难易程度选取20种常见生药、混合饮片和5组易混淆生药组合成一组随机编号,学生抽取好号码后观察相应编号的一组药材,在10 min内完成考核。
(2)未知混合粉末鉴定,对实验课中学过的60余种重点生药,随机抽取2-3种,将其粉末进行混合,分别进行编号,要求学生利用显微镜对其显微特征进行描绘,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有哪些中药组成。
生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充分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准确把握教材体系,实践个性化教学,又能让生药学学习成为师生的快乐体验;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莉. 生药学教学方法研究[J].大家健康, 2012,(6):117-118.
[2]李雪莹, 武永刚, 张钦德, 王苏丽.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多维教学体系构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93-16494.
[3]姜玉新,王海华,潘群皖,朱再满,等.构建医学生理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2,14(8):568-570.
[4]周浓,夏从龙,杨月娥,张德全,等.改革生药学教学形式 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9):83-86.
作者简介:
李雪莹(第一作者),讲师,硕士,从事生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关键词】职业能力 中药鉴定技术 多元化教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15SC332。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3-02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来源、采制、鉴定、化学成分、药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任务就是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调查、考证生药资源,确保生药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能胜任生药研究、检验、销售、管理、生产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该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目前国内医药院校生药学课程理论上习惯于以讲授重点生药鉴别知识点为主,辅助以多媒体技术图文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上多以具有代表性的生药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为主,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实践模式。学生一方面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习惯,却已经厌倦接受,另一方面却又缺乏主动学习,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完善学习过程的能力。这种单调的、“注入式”的教学不利于高端技能型鉴定人才的培养。然而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素质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
所谓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师生、生生互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我们探究性地在教学全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习内容及《生药学》课程自身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寻求一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逐步过渡到主动探求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以岗位能力为本位 重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结合职业岗位群和行业相关工种的内涵标准,对生药学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调整、优化组合。根据药学专科生的培养目标,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突出其实用性,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对于一些深奥且与应用关系不大的知识点少讲或不讲,而重点讲授工作实际中经常应用的内容,如针对中药市场的品种混乱和使用不当的现状,重点讲解药材的真伪鉴别、药理作用及功效用法,使学生能够准确鉴别并正确应用生药。同时,将高级药品检验工、高级中药调剂员和高级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有利于学生进行所必需的职业资格考试,增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药各岗位的职业资格等级分类,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将选取的生药及其鉴定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学习常用生药及其饮片的性状鉴定技术;中级层次,包括常用生药及其饮片的显微及理化鉴定技术,品种复杂、伪品较多的生药及其饮片的综合鉴定技术;高级层次,学习贵重、毒剧、中成药及未知粉末的综合鉴定技术。掌握初级和中级层次的内容,学生即具备实际检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了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中药调剂员、高级中药购销员等的要求。通过高级层次内容的训练,学生拓宽了视野,强化了职业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初级层次,为自主学习项目,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在开放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期安排答疑。通过快速识别生药及其饮片考核,测评学生的操作技能。中级层次为主要教学项目,教师在校内单项实训室、中药真伪鉴定中心创设模拟药检所的工作情境,并基于工作过程将鉴定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模拟药检人员工作,通过 “获取信息”、“制定鉴定计划”、“实施鉴定计划”、“互相验证结果”“能力评价” 五阶段的训练,掌握职业技能,学习相关知识,教、学与做融为一体。高级层次,为拓展性教学项目。教师示教,学生进行验证性实训,在学校中药标本馆和中心实验室完成。通过面试和笔试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在每个层次的学习中,都会定期安排学生到中药材市场、中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及药品检验所见习、实习,顶岗工作,进一步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在教学全过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科学公正,依法检验”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优化生药学教学环境
1.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鉴于本门课程特点,精心制作了电子课件,充分展示药材原植物、药材及饮片图片和一些显微特征图,使枯燥的形态描述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人参的传统采收和现代种植采收、麝香的活体取香、鹿茸的采收及西红花的种植等视频,让学生对生药学形成全面的认识。显微鉴定实训课程中,采用显微互动系统,使抽象的微观内容直观化。总之,通过合理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既方便了教师的“教”,更方便了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广泛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栏目涵盖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集、实训指导、在线测评、课程论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上述教学资源,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生在自学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和岗位体验,网上交流踊跃,倍受师生好评。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有效开展课内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
一方面增加实训课的比例,使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接近50%。另一方面优化实训内容。实训环境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对接,突出“实用”性。在实践课的组织安排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项目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自主实践,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只担任配角。
2.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①聘请企业专家对药物的生产、流通、服务、管理的新进展进行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②参观当地药检部门及中药加工厂,使学生对与生药学相关的管理、生产部门的实际情况有初步的了解;③进行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生动真实地观察到植物的形态、生境等,有利于同学们深入了解、掌握相关的生药学知识;④对学生开放中药标本馆和实训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4]。
3.改革课程考核形式,提高技能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实行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并且从学生的操作能力、态度表现、创新潜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成绩由平时课堂出勤率与参与积极性、实验操作表现与实验报告、快速认药、实验课药材粉末考核及期末考试相结合,它既可以保证学生平时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又可以通过考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全面复习。同时,将国家职业资格的考核形式及标准融入到课程考核中,让学生提前熟悉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了通过率。
技能考核内容:
(1)200种常见生药的辨认、30组易混淆生药的辨别、混合饮片以及10种贵重生药与伪品的鉴别,按难易程度选取20种常见生药、混合饮片和5组易混淆生药组合成一组随机编号,学生抽取好号码后观察相应编号的一组药材,在10 min内完成考核。
(2)未知混合粉末鉴定,对实验课中学过的60余种重点生药,随机抽取2-3种,将其粉末进行混合,分别进行编号,要求学生利用显微镜对其显微特征进行描绘,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有哪些中药组成。
生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充分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准确把握教材体系,实践个性化教学,又能让生药学学习成为师生的快乐体验;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莉. 生药学教学方法研究[J].大家健康, 2012,(6):117-118.
[2]李雪莹, 武永刚, 张钦德, 王苏丽.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多维教学体系构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93-16494.
[3]姜玉新,王海华,潘群皖,朱再满,等.构建医学生理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2,14(8):568-570.
[4]周浓,夏从龙,杨月娥,张德全,等.改革生药学教学形式 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9):83-86.
作者简介:
李雪莹(第一作者),讲师,硕士,从事生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