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峡工程对推进我国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重庆库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重庆库区的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因此,其所体现的特殊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进行统筹城乡发展中体现的也很突出。尽管在2009年底就完成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然而对库区各级党委政府来说,移民搬迁后的重庆库区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建设至今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还在于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快统筹城乡的发展,解决一系列库区迁后遗留问题,来加快居民促安稳致富、保和谐发展建设。
关键词:统筹城乡;三峡搬迁;重庆库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39-02
1 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发展介绍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覆盖湖北、重庆两大省市21个区县,最终动迁移民约140万人,其中重庆15个区县受淹,移民数量占三峡库区移民总人数的超八成。
至2009年底,重庆已全面完成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移民,从2010年起的后十年重庆库区开始进入加快移民进行安稳致富、建设保护生态环、防治地址灾害发生等为主要任务的后续期。
由2006——2013年季度重庆库区GDP增长速度(图1)来看,这次重庆库区的移民搬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产生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为:①加快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②有力的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上的可持续发展;③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很大程度的上升,逐渐缩小了城乡移民收入之间的差距;④提升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2006-2013年季度库区GDP累计增速
移民搬迁后,随着重庆库区的逐年快速平稳的发展,近年来,库区移民投资年均仍不断增长,相继建立起一座座移民新县城、新集镇,农村移民进入城镇转为城镇市民,促使新的县城在区面积以及常住人口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城镇化率由搬迁前不到10%,提高到2009年的27%。2012年重庆库区15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 564.27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全市水平0.4个百分点。从全年经济运行轨迹来看,在全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下,库区经济也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走势,但全年经济依然处在快速增长区间。8个重点移民区县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83.91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高于库区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搬迁后的库区干部群众逐步改变了大山、峡谷等落后的意识观念,人文精神上的自卑心态也逐步转向自强不息的精神。库区通过20多年的发展中移民、移民中发展的不断突破,彻底的改变了城乡的老面貌,换上新面貌的城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突破。
2 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对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难题回顾
大型水利工程移民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直备受争议。我国重庆三峡库区工程百万移民搬迁在2009年底虽然顺利解决,但在库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矛盾却十分突出,面临很多如何安置移民、推进安稳致富等发展难题,其中主要包括:
2.1 经济发展滞后,促使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低
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移民安置、企业关破以及各类相关安置信访矛盾的处理过程中,错过了集中精力进行产业培育、发展壮大企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使得库区与其他经济发展区域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据统计,对于重庆库区的15个移民区县中,有8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总面积70%被库区占据,占全人口的50%,然而,却只提供全市的1/3的经济总量;人均GDP不及全市的一半,甚至不到西部地区的70%、全国的30%;而相应的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达到重庆市平均的52%,低于西部、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库区城乡、地区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对开展统筹城乡发展阻碍很大。
2.2 部分移民安置差,导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低
重庆库区存在大量以种地为生计的居民,种地作为居民移民前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搬迁后由于各种限制(耕地离居住区偏远等),导致移民居民的不能较好的综合利用耕地。因此,人均占有耕种面积大为降低,其收入骤减使得他们生活变得极其艰苦,这些对库区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很大阻碍。表1是运用抽样调查法对移民和原居民的种植业纯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移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较搬迁前下降84.14%,原居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较搬迁前下降87.19%。
2.3 “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乏力
由于库区区县的产业未形成发展上的相互支撑,使得常冒出“产业空虚”问题,总体局面可总结为“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因此,要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良性发展还任重道远。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损失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成库后原生态的峡谷景观丧失,相关投入资金欠缺,宣传不足,以及三峡旅游市场不集中,经常恶性竞争,以致逐渐跌入发展低谷,最终使得一大批旅游从业人员收入骤减,甚至失业。
2.4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薄弱
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构成了阻碍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巫山来说,筹划很长时间,但还未启动建设的神女峰机场,延误至今还没确定的铁路建设方案,以及还未贯通的渝宜高速公路湖北段等。由此,出现一系列的库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较为突出的“五难”问题。
2.5 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可
预见因素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污染、地灾等一系列不可预见因素成为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3 新时期推进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措施
重庆库区统筹城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首先要从根本关键点出发,找到一条发展的大道,这样才能走出一片天来,下面就推进推进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介绍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3.1 把库区城乡发展看作整体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来统筹
结合中央所出台的“国发3号”文件把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标志着重庆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高度,重庆库区也就上升为整体发展中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点发展试验区。这样要实现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成败集中在库区发展上,把库区试验区发展的主要问题通盘考虑考虑进来,并统筹加以解决。事实证明,也只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以全国、省市“十二五”规划为重点推进,以此对重庆库区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进行有效的投入,才能切实实现真正的统筹城乡。
3.2 进一步深化城乡“四个一体化”进程,总体把握库区统筹
为解决重庆库区在存在已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债务上的特殊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快“四个一体化”进程,才能推动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
3.2.1 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当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把整个重庆库区的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考虑,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最终实现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这对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2.2 进一步深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进程
首先,深化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构建库区立体交通体系;作为招商引资,提高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出境干道、通乡通畅、通村通达以及货运铁路枢纽的工程建设。
其次,进一步增加农业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最后,在库区乡村电力、广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上,在城乡水电气同步化供应上,在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上实现全面统筹。
3.2.3 进一步深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深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做好惠农、支农、强农政策的支持,把库区发展中具有强带动、强拉动的项目做起来。支持对移民生态产业园的建设,统筹其产业集群和集中控污功能,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大力增强对新型环保能源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等八大特色工业产业的支持。还要对商贸服务业、农村服务业、现代物流和特色旅游等进行开发。进而形成移民带动库区可持续发展。
3.2.4 进一步深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促进并加快就业安置、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城乡覆盖一体化能早日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中形成,适度减少库区公共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条件的限制。为加快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弥补发展中的人才、智力的空缺,可以通过推进建设大中城市的重点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医院,对口机制帮扶库区区县,在库区区县增加建设相关产业发展的高职类学校或专科类学校等。
3.3 加强库区生态环保建设
重庆库区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
①要开展森林工程,加大库区生态投入,加强库周绿化带建设,重点加快完善以移民生态家园、原生态保护、消落区综合整治等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②加强地质灾害、高切坡治理,努力消除各种地灾隐患,切实维护库区地质安全。③建立库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④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⑤完善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4.3 进一步完善库区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
①完善库区督查奖惩的机制。提高督查力度,制定好时间对库区问题进行研究,督查过程要严格,并且重奖重惩,以此促进快速发展的势头;②完善库区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保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目标考核机制;③提高库区干部的津补贴待遇,特别对于条件较为艰苦的库区,为了提高他们的热情,可适当提高的补贴;④扩大库区干部选拔培养,给予宽松的配备、选拔、任用、机构编制等权限。
4 总 结
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对重庆库区开展统筹城乡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新库区进行和谐稳定建设的保障,能够有效的促进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进一步开展。为了加强重庆库区的后续规划,四川省政府制定出“两调、一保、三完善”的加快移民安稳致富的发展,以此来优化提高库区产业结构,带动劳动力就业发展,加强对移民安置的社会保障,以及不断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最终达到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2020年能够提高到重庆市的同期平均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张琳.影响三峡库区后续发展的经济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2] 王媛媛.三峡库区(重庆段)农转非移民就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宋福忠,许鲜苗,赵洪彬.重庆市相对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困难与措施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 石伯勋,尹忠武,王迪友.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规划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1(7).
[5] 邵蕾,皮海峰.三峡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稳定与发展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6] 李树良.三峡库区城镇GDP增长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 黄宗林.从巫山移民搬迁安置看库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J].决策导刊.2011,(5).
关键词:统筹城乡;三峡搬迁;重庆库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39-02
1 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发展介绍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覆盖湖北、重庆两大省市21个区县,最终动迁移民约140万人,其中重庆15个区县受淹,移民数量占三峡库区移民总人数的超八成。
至2009年底,重庆已全面完成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移民,从2010年起的后十年重庆库区开始进入加快移民进行安稳致富、建设保护生态环、防治地址灾害发生等为主要任务的后续期。
由2006——2013年季度重庆库区GDP增长速度(图1)来看,这次重庆库区的移民搬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产生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为:①加快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②有力的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上的可持续发展;③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很大程度的上升,逐渐缩小了城乡移民收入之间的差距;④提升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2006-2013年季度库区GDP累计增速
移民搬迁后,随着重庆库区的逐年快速平稳的发展,近年来,库区移民投资年均仍不断增长,相继建立起一座座移民新县城、新集镇,农村移民进入城镇转为城镇市民,促使新的县城在区面积以及常住人口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城镇化率由搬迁前不到10%,提高到2009年的27%。2012年重庆库区15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 564.27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全市水平0.4个百分点。从全年经济运行轨迹来看,在全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下,库区经济也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走势,但全年经济依然处在快速增长区间。8个重点移民区县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83.91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高于库区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搬迁后的库区干部群众逐步改变了大山、峡谷等落后的意识观念,人文精神上的自卑心态也逐步转向自强不息的精神。库区通过20多年的发展中移民、移民中发展的不断突破,彻底的改变了城乡的老面貌,换上新面貌的城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突破。
2 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对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难题回顾
大型水利工程移民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直备受争议。我国重庆三峡库区工程百万移民搬迁在2009年底虽然顺利解决,但在库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矛盾却十分突出,面临很多如何安置移民、推进安稳致富等发展难题,其中主要包括:
2.1 经济发展滞后,促使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低
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移民安置、企业关破以及各类相关安置信访矛盾的处理过程中,错过了集中精力进行产业培育、发展壮大企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使得库区与其他经济发展区域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据统计,对于重庆库区的15个移民区县中,有8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总面积70%被库区占据,占全人口的50%,然而,却只提供全市的1/3的经济总量;人均GDP不及全市的一半,甚至不到西部地区的70%、全国的30%;而相应的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达到重庆市平均的52%,低于西部、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库区城乡、地区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对开展统筹城乡发展阻碍很大。
2.2 部分移民安置差,导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低
重庆库区存在大量以种地为生计的居民,种地作为居民移民前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搬迁后由于各种限制(耕地离居住区偏远等),导致移民居民的不能较好的综合利用耕地。因此,人均占有耕种面积大为降低,其收入骤减使得他们生活变得极其艰苦,这些对库区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很大阻碍。表1是运用抽样调查法对移民和原居民的种植业纯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移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较搬迁前下降84.14%,原居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较搬迁前下降87.19%。
2.3 “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乏力
由于库区区县的产业未形成发展上的相互支撑,使得常冒出“产业空虚”问题,总体局面可总结为“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因此,要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良性发展还任重道远。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损失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成库后原生态的峡谷景观丧失,相关投入资金欠缺,宣传不足,以及三峡旅游市场不集中,经常恶性竞争,以致逐渐跌入发展低谷,最终使得一大批旅游从业人员收入骤减,甚至失业。
2.4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薄弱
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构成了阻碍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巫山来说,筹划很长时间,但还未启动建设的神女峰机场,延误至今还没确定的铁路建设方案,以及还未贯通的渝宜高速公路湖北段等。由此,出现一系列的库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较为突出的“五难”问题。
2.5 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可
预见因素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污染、地灾等一系列不可预见因素成为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3 新时期推进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措施
重庆库区统筹城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首先要从根本关键点出发,找到一条发展的大道,这样才能走出一片天来,下面就推进推进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介绍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3.1 把库区城乡发展看作整体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来统筹
结合中央所出台的“国发3号”文件把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标志着重庆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高度,重庆库区也就上升为整体发展中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点发展试验区。这样要实现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成败集中在库区发展上,把库区试验区发展的主要问题通盘考虑考虑进来,并统筹加以解决。事实证明,也只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以全国、省市“十二五”规划为重点推进,以此对重庆库区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进行有效的投入,才能切实实现真正的统筹城乡。
3.2 进一步深化城乡“四个一体化”进程,总体把握库区统筹
为解决重庆库区在存在已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债务上的特殊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快“四个一体化”进程,才能推动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
3.2.1 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当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把整个重庆库区的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考虑,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最终实现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这对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2.2 进一步深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进程
首先,深化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构建库区立体交通体系;作为招商引资,提高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出境干道、通乡通畅、通村通达以及货运铁路枢纽的工程建设。
其次,进一步增加农业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最后,在库区乡村电力、广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上,在城乡水电气同步化供应上,在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上实现全面统筹。
3.2.3 进一步深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深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做好惠农、支农、强农政策的支持,把库区发展中具有强带动、强拉动的项目做起来。支持对移民生态产业园的建设,统筹其产业集群和集中控污功能,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大力增强对新型环保能源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等八大特色工业产业的支持。还要对商贸服务业、农村服务业、现代物流和特色旅游等进行开发。进而形成移民带动库区可持续发展。
3.2.4 进一步深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促进并加快就业安置、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城乡覆盖一体化能早日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中形成,适度减少库区公共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条件的限制。为加快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弥补发展中的人才、智力的空缺,可以通过推进建设大中城市的重点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医院,对口机制帮扶库区区县,在库区区县增加建设相关产业发展的高职类学校或专科类学校等。
3.3 加强库区生态环保建设
重庆库区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
①要开展森林工程,加大库区生态投入,加强库周绿化带建设,重点加快完善以移民生态家园、原生态保护、消落区综合整治等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②加强地质灾害、高切坡治理,努力消除各种地灾隐患,切实维护库区地质安全。③建立库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④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⑤完善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4.3 进一步完善库区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
①完善库区督查奖惩的机制。提高督查力度,制定好时间对库区问题进行研究,督查过程要严格,并且重奖重惩,以此促进快速发展的势头;②完善库区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保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目标考核机制;③提高库区干部的津补贴待遇,特别对于条件较为艰苦的库区,为了提高他们的热情,可适当提高的补贴;④扩大库区干部选拔培养,给予宽松的配备、选拔、任用、机构编制等权限。
4 总 结
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对重庆库区开展统筹城乡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新库区进行和谐稳定建设的保障,能够有效的促进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进一步开展。为了加强重庆库区的后续规划,四川省政府制定出“两调、一保、三完善”的加快移民安稳致富的发展,以此来优化提高库区产业结构,带动劳动力就业发展,加强对移民安置的社会保障,以及不断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最终达到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2020年能够提高到重庆市的同期平均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张琳.影响三峡库区后续发展的经济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2] 王媛媛.三峡库区(重庆段)农转非移民就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宋福忠,许鲜苗,赵洪彬.重庆市相对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困难与措施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 石伯勋,尹忠武,王迪友.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规划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1(7).
[5] 邵蕾,皮海峰.三峡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稳定与发展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6] 李树良.三峡库区城镇GDP增长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 黄宗林.从巫山移民搬迁安置看库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J].决策导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