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你可以学会了再做,有些事情,你可以边学边做,有些事,你也许还没有学习实践的机会,就必须去面对。
为人父母,就是如此。
很少有人专门去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尽管这是件太需要学习的事,即使你有用一个孩子的成长作为学习途径的机会,再去抚育另一个孩子,你也会发现,仍然存在那么多你未知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为只有天知道一个怎样的小生命会来到你的身边,成为你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每一个父母也都在发展变化。
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深情地写道:“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看着我爬行,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只曾经牵过我、抚摸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孩子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那些原本以为熟识的事务,在与孩子一起感知时,才惊觉,原来一切都不曾远去;那些原以为正确的处事态度,从孩子的视角看过去,才惊觉,原来很多都是谬误。”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大多数家长从“我就是你老子”的专制,逐渐能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比“决定和指挥”更重要的角色。据《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表示不知道教育方法的家长,占37.82%;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占26.19%。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希望能得到专业帮助,并且有81.4%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和培训。然而,调查中课题组发现,目前,社会能提供给家长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渠道还不足以满足家长的现实需求。其中,家长通过书籍学习的占30.53%,自己摸索的占21.85%,朋友交流的占18.01%,从媒体获取知识的占13.16%,从家长会获得的占12.71%。
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89.09%的家长能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出了问题,这意味着孩子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需要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缺失,让中国父母几乎成为世界上最焦虑的父母。
当“爸爸去哪儿”火遍中国的时候,大多数人意识到,这个节目火爆的背后,是人们意识到了“父亲”在现代家庭中的缺失。一位家长曾经给我看过一幅二岁半孩子的人像画,当一个孩子刚刚开始学会画人脸的时候,她笔下的主角当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妈妈的脸在孩子的笔下清晰而美丽,爸爸的脸面目模糊,几乎没有五官,还被孩子涂抹得面目全非。爸爸看了这幅画,只是当做一个玩笑,却忽视了自己在孩子心中近乎母体般的最初印象。他可能不知道,这种印象和情绪几乎会伴随孩子一生。而媽妈们,在中国传统的“相夫教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承担起了养育和教育孩子的双重责任。她们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操着这样那样的心,无时不刻的陪伴着孩子,又常常忍不住把压力和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家庭模式培养出了很多“妈宝”和“巨婴”,以至于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很直接地说:“要让上级哄着你做事的,请回到你妈妈身边去长大了再来面对这个世界。”
于是,家教书火爆起来了,但这些书籍中的孩子不是清华学子就是哈佛毕业,这些“别人家履历辉煌”的孩子对大多数父母来说非但可望不可及,甚至由此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引导他们走入了更多的教育误区。其实大多数父母需要面对的,是每一天在自己身边那个不断出点小状况,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毁灭”着自己的育儿理想,但又不断给自己带来惊喜和快乐的“自家孩子”。
自家的孩子有自家特点,自家的孩子只能在自家成长,自家的孩子最需要的也是自家父母的成长。
因此,从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应当把学习和成长自身作为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我们应当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真实问题有所预设,对教育和成长的真正意思进行思考,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中去。这样,当一个新生命走进我们人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自豪地对他(她)说:来吧,孩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父母与子女这一场美好的相遇变成一段不断发现、智慧抉择、充满惊喜、共同成长的美妙旅程。
(颜莹,《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
为人父母,就是如此。
很少有人专门去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尽管这是件太需要学习的事,即使你有用一个孩子的成长作为学习途径的机会,再去抚育另一个孩子,你也会发现,仍然存在那么多你未知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为只有天知道一个怎样的小生命会来到你的身边,成为你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每一个父母也都在发展变化。
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深情地写道:“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看着我爬行,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只曾经牵过我、抚摸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孩子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那些原本以为熟识的事务,在与孩子一起感知时,才惊觉,原来一切都不曾远去;那些原以为正确的处事态度,从孩子的视角看过去,才惊觉,原来很多都是谬误。”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大多数家长从“我就是你老子”的专制,逐渐能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比“决定和指挥”更重要的角色。据《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表示不知道教育方法的家长,占37.82%;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占26.19%。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希望能得到专业帮助,并且有81.4%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和培训。然而,调查中课题组发现,目前,社会能提供给家长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渠道还不足以满足家长的现实需求。其中,家长通过书籍学习的占30.53%,自己摸索的占21.85%,朋友交流的占18.01%,从媒体获取知识的占13.16%,从家长会获得的占12.71%。
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89.09%的家长能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出了问题,这意味着孩子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需要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缺失,让中国父母几乎成为世界上最焦虑的父母。
当“爸爸去哪儿”火遍中国的时候,大多数人意识到,这个节目火爆的背后,是人们意识到了“父亲”在现代家庭中的缺失。一位家长曾经给我看过一幅二岁半孩子的人像画,当一个孩子刚刚开始学会画人脸的时候,她笔下的主角当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妈妈的脸在孩子的笔下清晰而美丽,爸爸的脸面目模糊,几乎没有五官,还被孩子涂抹得面目全非。爸爸看了这幅画,只是当做一个玩笑,却忽视了自己在孩子心中近乎母体般的最初印象。他可能不知道,这种印象和情绪几乎会伴随孩子一生。而媽妈们,在中国传统的“相夫教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承担起了养育和教育孩子的双重责任。她们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操着这样那样的心,无时不刻的陪伴着孩子,又常常忍不住把压力和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家庭模式培养出了很多“妈宝”和“巨婴”,以至于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很直接地说:“要让上级哄着你做事的,请回到你妈妈身边去长大了再来面对这个世界。”
于是,家教书火爆起来了,但这些书籍中的孩子不是清华学子就是哈佛毕业,这些“别人家履历辉煌”的孩子对大多数父母来说非但可望不可及,甚至由此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引导他们走入了更多的教育误区。其实大多数父母需要面对的,是每一天在自己身边那个不断出点小状况,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毁灭”着自己的育儿理想,但又不断给自己带来惊喜和快乐的“自家孩子”。
自家的孩子有自家特点,自家的孩子只能在自家成长,自家的孩子最需要的也是自家父母的成长。
因此,从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应当把学习和成长自身作为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我们应当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真实问题有所预设,对教育和成长的真正意思进行思考,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中去。这样,当一个新生命走进我们人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自豪地对他(她)说:来吧,孩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父母与子女这一场美好的相遇变成一段不断发现、智慧抉择、充满惊喜、共同成长的美妙旅程。
(颜莹,《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