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为读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概述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其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在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处理方式
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融资租人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减少的固定资产,按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相关残值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修够基金”;出售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同时按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
二、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从上不难看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帐面价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应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这种会计处理已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运营状况,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1 固定资产的范围界定欠合理
购入固定资产按实际列支,对一些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如电话机等简易办公设施也在固定资产中核算。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物价水平的提高,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的价值标明显偏低。
2 虚增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不能以累计折旧来反映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其新旧程度无法体现;另外不计提减值准备,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得以反映。由此虚增了资产总额,使得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差额会越来越大。
3 虚增净资产
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直接增加专用基金,同时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数额未有变化,这使得净资产中既包括固定资产的原值,又包括提取的修购基金。这样使净资产虚增,净资产信息失真。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具体对策
1 引入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单位价值虽然不在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可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事业单位一次性购入大批同类资产时,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可在一定期限内摊销,摊销时借记“事业支出一低值易耗品摊销”,贷记“低值易耗品”;零星购入时可直接列支,借记借记“事业支出一低值易耗品摊销”,贷记“现金”等科目。由于物价水平的提高,可相应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
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
增加“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会计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少情况,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购置时,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并在资产负债日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确定可收回金额,如低于资产帐面价值,应将两者差额计人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同时,应将“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这样更能准确地列示固定资产的净值。
3 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出现的盘盈、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也应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核算反映因上述情况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以及清理的净损益。出售、报废和毁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清理发生的相关费用,借记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相关科目;清理中发生的价款及变价收入,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益可计入当期损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概述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其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在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处理方式
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融资租人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减少的固定资产,按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相关残值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修够基金”;出售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同时按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
二、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所存在的问题
从上不难看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帐面价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应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这种会计处理已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运营状况,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1 固定资产的范围界定欠合理
购入固定资产按实际列支,对一些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如电话机等简易办公设施也在固定资产中核算。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物价水平的提高,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的价值标明显偏低。
2 虚增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不能以累计折旧来反映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其新旧程度无法体现;另外不计提减值准备,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得以反映。由此虚增了资产总额,使得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差额会越来越大。
3 虚增净资产
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直接增加专用基金,同时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数额未有变化,这使得净资产中既包括固定资产的原值,又包括提取的修购基金。这样使净资产虚增,净资产信息失真。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具体对策
1 引入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单位价值虽然不在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可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事业单位一次性购入大批同类资产时,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可在一定期限内摊销,摊销时借记“事业支出一低值易耗品摊销”,贷记“低值易耗品”;零星购入时可直接列支,借记借记“事业支出一低值易耗品摊销”,贷记“现金”等科目。由于物价水平的提高,可相应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
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
增加“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会计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少情况,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购置时,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并在资产负债日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确定可收回金额,如低于资产帐面价值,应将两者差额计人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同时,应将“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这样更能准确地列示固定资产的净值。
3 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出现的盘盈、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也应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核算反映因上述情况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以及清理的净损益。出售、报废和毁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清理发生的相关费用,借记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相关科目;清理中发生的价款及变价收入,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益可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