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铜器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之一,一直有着它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青铜器在国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行情日益走高,成为艺术品中的一匹“黑马”。然而大家却不明白其价格的产生与其内在价值的联系。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近两年青铜器的拍卖价格迭创新高是合理的。就上海崇源2005年秋拍以2640万元拍出的周宜壶为例,近几年来内地市场上几乎没有这样大型且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出现,它的出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青铜器市场,也为我们提出了重新认识青铜器价值的问题。
青铜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国的青铜器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末周初。至西周中期,青铜器无论在艺术成就上还是科技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一大批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相继问世。青铜器出现伊始,就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贵族祭祀、朝聘、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并非一般平民百姓可以使用。青铜器还是当时礼制的体现,即“器以藏礼”。古代文献记载“禹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代表王权,可见青铜器的地位之高。
青铜器收藏可以说是伴随青铜器的产生而产生的。史书记载,西周时人们就开始重视收集前朝的青铜器,并视之为圣物。对青铜器的研究从汉代就开始了,宋代形成了金石学,明清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时期的研究又加入了科学考古,使青铜器研究有了重大进展。在当时,拥有青铜器,会鉴别赏玩青铜器,几乎成了上流社会高贵身份的一种标志。这种对于青铜器的狂热追逐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到1949年,研究青铜器的书已经达到上百种,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内研究其他任何器物的专著书目。
青铜器品类多、制作历史悠久、数量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世界上各大博物馆都非常注重收藏中国青铜器,如美国的弗利尔博物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都设有专门收藏中国青铜器的馆中馆,不遗余力地收集青铜器之珍品。在西方,青铜器被认为是和雕塑、油画齐名的艺术品而加以收藏。
青铜器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青铜器上记载的铭文对于研究断代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商周时代距今已很遥远,由于历史的变迁,遗留下来的文献极少,想要根据这些资料对上古历史有比较真切的认识是很困难的,而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当时的真实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铭文真实地印证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为研究失载或记载甚少的上古国家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历史的断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
除此之外,青铜器还有着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灿烂的青铜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失去人身自由却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奴隶们创造的。这些种类繁多的纹饰、式样,不仅表现出铸造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奴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历史的见证。
青铜器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上。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标志着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了不同时期采矿和冶炼的水平。青铜主要是铜、锡和铅的合金,古代如何取得锡和铅,至今尚未有任何具体资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炼炉的构造,冶炼的方法、原料、燃料,浇铸的铜锭形式和合金成分等等,都是值得反复研究的问题。
经济价值就更自不待言了。青铜器物毕竟年代久远,工艺复杂,最值得收藏的珍品都藏身于国家博物馆。另外,国家对于这些国之重宝有一定的法规政策保护,民间收藏的精品很少,一旦出现,拍卖价格就非常高,让一般收藏者望而却步。
影响青铜器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一、要流传有序,出处清楚,其拥有权的历史清晰可循。就周宜壶为例,此器从清宫散出以后,曾经鉴赏家丁彦臣,著名甲骨、铜器收藏家刘体智收藏。此器最初由乾隆年间编成的金石名著《西清古鉴》著录。《西清古鉴》乃乾隆二十年编成,主持编修的梁诗正为一代名臣,曾任吏、户、兵三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梁诗正在该器的著录中推测,此器可能是春秋时宋桓公的后人“向宜”所制。其后相继著录的有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孙诒让的《古籀拾遗》、刘承干的《希古楼金石萃编》、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以及《金文总集》、《商周金文集成》等巨著,总计著录达十余种。故宫所藏者晚出约三十年,最早曾经乾隆五十六年王杰主持编修的《西清续鉴甲编》著录,其后著录的有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刘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邹安的《周金文存》、吴大澄的《斋集古录》、于省吾的《双剑吉金文选》、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器最初器盖也是完整匹配的,但传至近代,壶盖散失。
二、历史年代要久远,尤其是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三、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铜质好。
四、有铭文,内容与某王或某重大事件有关。
五、保存状况好,没有破损也没有修复过,无恶锈和有害锈。
总之,青铜器的价格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近两年青铜器的拍卖价格迭创新高是合理的。就上海崇源2005年秋拍以2640万元拍出的周宜壶为例,近几年来内地市场上几乎没有这样大型且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出现,它的出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青铜器市场,也为我们提出了重新认识青铜器价值的问题。
青铜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国的青铜器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末周初。至西周中期,青铜器无论在艺术成就上还是科技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一大批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相继问世。青铜器出现伊始,就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贵族祭祀、朝聘、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并非一般平民百姓可以使用。青铜器还是当时礼制的体现,即“器以藏礼”。古代文献记载“禹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代表王权,可见青铜器的地位之高。
青铜器收藏可以说是伴随青铜器的产生而产生的。史书记载,西周时人们就开始重视收集前朝的青铜器,并视之为圣物。对青铜器的研究从汉代就开始了,宋代形成了金石学,明清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时期的研究又加入了科学考古,使青铜器研究有了重大进展。在当时,拥有青铜器,会鉴别赏玩青铜器,几乎成了上流社会高贵身份的一种标志。这种对于青铜器的狂热追逐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到1949年,研究青铜器的书已经达到上百种,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内研究其他任何器物的专著书目。
青铜器品类多、制作历史悠久、数量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世界上各大博物馆都非常注重收藏中国青铜器,如美国的弗利尔博物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都设有专门收藏中国青铜器的馆中馆,不遗余力地收集青铜器之珍品。在西方,青铜器被认为是和雕塑、油画齐名的艺术品而加以收藏。
青铜器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青铜器上记载的铭文对于研究断代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商周时代距今已很遥远,由于历史的变迁,遗留下来的文献极少,想要根据这些资料对上古历史有比较真切的认识是很困难的,而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当时的真实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铭文真实地印证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为研究失载或记载甚少的上古国家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历史的断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
除此之外,青铜器还有着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灿烂的青铜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失去人身自由却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奴隶们创造的。这些种类繁多的纹饰、式样,不仅表现出铸造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奴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历史的见证。
青铜器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上。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标志着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了不同时期采矿和冶炼的水平。青铜主要是铜、锡和铅的合金,古代如何取得锡和铅,至今尚未有任何具体资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炼炉的构造,冶炼的方法、原料、燃料,浇铸的铜锭形式和合金成分等等,都是值得反复研究的问题。
经济价值就更自不待言了。青铜器物毕竟年代久远,工艺复杂,最值得收藏的珍品都藏身于国家博物馆。另外,国家对于这些国之重宝有一定的法规政策保护,民间收藏的精品很少,一旦出现,拍卖价格就非常高,让一般收藏者望而却步。
影响青铜器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一、要流传有序,出处清楚,其拥有权的历史清晰可循。就周宜壶为例,此器从清宫散出以后,曾经鉴赏家丁彦臣,著名甲骨、铜器收藏家刘体智收藏。此器最初由乾隆年间编成的金石名著《西清古鉴》著录。《西清古鉴》乃乾隆二十年编成,主持编修的梁诗正为一代名臣,曾任吏、户、兵三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梁诗正在该器的著录中推测,此器可能是春秋时宋桓公的后人“向宜”所制。其后相继著录的有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孙诒让的《古籀拾遗》、刘承干的《希古楼金石萃编》、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以及《金文总集》、《商周金文集成》等巨著,总计著录达十余种。故宫所藏者晚出约三十年,最早曾经乾隆五十六年王杰主持编修的《西清续鉴甲编》著录,其后著录的有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刘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邹安的《周金文存》、吴大澄的《斋集古录》、于省吾的《双剑吉金文选》、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器最初器盖也是完整匹配的,但传至近代,壶盖散失。
二、历史年代要久远,尤其是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三、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铜质好。
四、有铭文,内容与某王或某重大事件有关。
五、保存状况好,没有破损也没有修复过,无恶锈和有害锈。
总之,青铜器的价格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