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曾经是讲台上的老师,他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教书育人、传道解惑上,不知疲倦;退休之后,那份对教育的热情,对孩子们的关爱依然在继续,他们马不停蹄地传递着希望,共同成立了中国烛光教育基金,让教师的责任在关爱中,延续着……
都说,老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其实,老师本身才是真正的栋梁。因为老师们用自己厚实的双肩撑起了祖国一代又一代人的脊梁。而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不知疲倦地行走在教育事业的行列中,不愧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三千桃李,十万栋梁
“三呎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说的是和陈昌立校长、卢恩成校长一样的老师们。陈昌立校长是香港可风中学创校校长,卢恩成校长是香港裘锦秋中学校长,种花容易树人难,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不计辛勤一砚寒,既传授知识,更传递做人的道理,多年之后,桃熟流丹,诗满人间,画满人间。几十年来,那份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也早已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淀中,变得更加浓烈,孩子们的未来,成为了老师心中最牵挂的事。
1996年,卢恩成校长去广东韶关考察之后,当地的教育情况让他心忧,他和校友们一起捐建了裘锦秋中学校友会瑶族希望小学和元朗裘锦秋校友会银山小学两所学校,陈昌立校长也和他的校友们一起在韶关捐建了一所可风中学校友会陈江小学。学校建成之后,陈昌立校长将出资捐建学校的同事、学生、朋友带到了新学校,让他们亲自感受内地的教育情况,激发起他们的爱心,让他们都参与到这个爱心活动中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陈昌立校长说。从此之后,捐资助学的脚步开始一步步向前迈进。
2000年,当他们先后从三呎讲台退下来之后,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继续着他们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与贡献。中国烛光基金会干事吴红媄女士说:“他们的奉献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长年累月的,他们付出了很多,这种付出是无私的。”
时至今日,他们无私的付出已超过十年,捐款的数目已接近一亿元, 恩泽各省贫困地区,获益学生的数量则难以统计,因为,奉献还在继续。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说:“我们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上多做一点贡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多一点希望,不要让人才因为贫困而浪费,孩子们高兴,我们也高兴。”这是他们俩的心声,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孩子们的挚爱。他们的关爱,让孩子们的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他们的信念是:“国家的繁荣安定,必须从教育开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孩子们受了教育,可以有美好的将来”;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真可谓:“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他们是可敬的,他们是伟大的!
他们才是栋梁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心中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寻找善心人, 积聚更多精神力量与善款, 援建更多的学校,造福更多的孩子。十年以来,他们的脚步从来都是匆忙的、不曾停歇的。”
2000年,在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成立的前后日子,他们俩人为了对内地贫困山区办学艰难的情况尽量了解,不断地到各地山区考察。虽然山路崎岖,遇雨天路滑更危险,但是依旧没能阻断他们的脚步,他们还是坚持要看一看山区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在没有门窗的教室上着课,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的心中很难过, 同情及爱护他们,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自此便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一个牵挂,他们为支持当地政府建设希望小学,先后寻求捐款,协助重建教学楼、饭堂宿舍综合楼,卫生间和运动场等,并引荐香港及国外善长及慈善机构重建广东及湖南山区小学的教学楼。随后又发展至中西部贫困山区,协助各省市县政府援建学校。
祖国山区贫穷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有很多的孩子在没有标准的及安全的教室上课。每想到这些,他们就无法让自己的脚步停下来。
2004年底至2005年初,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与中国烛光教育基金的同仁们率领外国友人分别考察了内地更偏远的地方,在他们的积极推介下,加上他们的知名度、影响力、善心和专业精神,得到了香港知名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对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给予了善款的支持,共引荐捐助了数百万元。
从2000年到2005年五年的时间,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先后向各地贫困山区学校捐资,捐建了教学楼、科学楼、饭堂宿舍综合楼等项目,这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学校比较差的办学条件,解决了山区孩子“读书难”的问题,更是促进了山区教育,让孩子们学好知识,燃起希望,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从成立到现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走过了广东、湖南、河南、贵州,走过了四川、江西、安徽、陕西、湖北、山东、广西、黑龙江、新疆等整整十八个省,他们甚至走到了以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云南等地,不知道有多少个山区泥泞的路上留下了他们或深或浅的脚印,只知道,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通过中国烛光基金会捐建的学校、教学楼或设施项目已达330个,总捐款近亿元人民币,受惠学子成千上万。
除了硬件设施的捐建,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还每年在师资培训、教学及文化交流、山区优秀校长教师奖励计划,全国学术比赛(华罗庚数学金杯奖比赛、全国文学之星比赛) 等多个方面为山区教育提供了支持。他们还资助了许多的贫困生上高中及大学,从升学到毕业四年的时间,连续不断,还常组织内地的学生们到香港进行交流学习,扩阔他们的视野。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一直在忙于实地考察,一直在忙于为孩子们寻找捐款人,他们一直在往前走。他们每到一处,都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美好的灵魂之花绽放。他们心中不曾想过捐建的学校到一定数量就停止,只想着要为更多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想往前走,不想停,因为还有很多的孩子们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要让济济英才笑开颜。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年过七十,但是那份对教育的执着没有减少,那颗善良仁爱的心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他们真正做到了“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的承诺。
他们乐观,豁达,他们有颗不老的心,吴红媄女士说:“他们是快乐之源,能让周围的人也快乐起来。”他们的博爱感染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这个有意义的慈善行动中来,燃点烛光,照亮的是孩子们的未来,照亮的是祖国的未来。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说:“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工作,不断回馈社会的过程。”他们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将来能做个有良心,有贡献的栋梁,能够发扬烛光精神,将烛光精神一个一个地传递下去,直至永恒。
他们撑起了成千上万学子的脊梁,他们才是祖国真正的栋梁。
【人物简介】
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主席陈昌立校长,副主席卢恩成校长,他们坚守着:“我们深信,国家的繁荣安定,必须从教育开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孩子们受了教育,可以有美好的将来”的信念,以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的烛光精神,行走在兴教道路上,乐而不疲。
都说,老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其实,老师本身才是真正的栋梁。因为老师们用自己厚实的双肩撑起了祖国一代又一代人的脊梁。而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不知疲倦地行走在教育事业的行列中,不愧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三千桃李,十万栋梁
“三呎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说的是和陈昌立校长、卢恩成校长一样的老师们。陈昌立校长是香港可风中学创校校长,卢恩成校长是香港裘锦秋中学校长,种花容易树人难,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不计辛勤一砚寒,既传授知识,更传递做人的道理,多年之后,桃熟流丹,诗满人间,画满人间。几十年来,那份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也早已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淀中,变得更加浓烈,孩子们的未来,成为了老师心中最牵挂的事。
1996年,卢恩成校长去广东韶关考察之后,当地的教育情况让他心忧,他和校友们一起捐建了裘锦秋中学校友会瑶族希望小学和元朗裘锦秋校友会银山小学两所学校,陈昌立校长也和他的校友们一起在韶关捐建了一所可风中学校友会陈江小学。学校建成之后,陈昌立校长将出资捐建学校的同事、学生、朋友带到了新学校,让他们亲自感受内地的教育情况,激发起他们的爱心,让他们都参与到这个爱心活动中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陈昌立校长说。从此之后,捐资助学的脚步开始一步步向前迈进。
2000年,当他们先后从三呎讲台退下来之后,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继续着他们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与贡献。中国烛光基金会干事吴红媄女士说:“他们的奉献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长年累月的,他们付出了很多,这种付出是无私的。”
时至今日,他们无私的付出已超过十年,捐款的数目已接近一亿元, 恩泽各省贫困地区,获益学生的数量则难以统计,因为,奉献还在继续。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说:“我们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上多做一点贡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多一点希望,不要让人才因为贫困而浪费,孩子们高兴,我们也高兴。”这是他们俩的心声,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孩子们的挚爱。他们的关爱,让孩子们的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他们的信念是:“国家的繁荣安定,必须从教育开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孩子们受了教育,可以有美好的将来”;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真可谓:“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他们是可敬的,他们是伟大的!
他们才是栋梁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心中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寻找善心人, 积聚更多精神力量与善款, 援建更多的学校,造福更多的孩子。十年以来,他们的脚步从来都是匆忙的、不曾停歇的。”
2000年,在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成立的前后日子,他们俩人为了对内地贫困山区办学艰难的情况尽量了解,不断地到各地山区考察。虽然山路崎岖,遇雨天路滑更危险,但是依旧没能阻断他们的脚步,他们还是坚持要看一看山区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在没有门窗的教室上着课,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的心中很难过, 同情及爱护他们,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自此便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一个牵挂,他们为支持当地政府建设希望小学,先后寻求捐款,协助重建教学楼、饭堂宿舍综合楼,卫生间和运动场等,并引荐香港及国外善长及慈善机构重建广东及湖南山区小学的教学楼。随后又发展至中西部贫困山区,协助各省市县政府援建学校。
祖国山区贫穷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有很多的孩子在没有标准的及安全的教室上课。每想到这些,他们就无法让自己的脚步停下来。
2004年底至2005年初,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与中国烛光教育基金的同仁们率领外国友人分别考察了内地更偏远的地方,在他们的积极推介下,加上他们的知名度、影响力、善心和专业精神,得到了香港知名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对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给予了善款的支持,共引荐捐助了数百万元。
从2000年到2005年五年的时间,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先后向各地贫困山区学校捐资,捐建了教学楼、科学楼、饭堂宿舍综合楼等项目,这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学校比较差的办学条件,解决了山区孩子“读书难”的问题,更是促进了山区教育,让孩子们学好知识,燃起希望,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从成立到现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走过了广东、湖南、河南、贵州,走过了四川、江西、安徽、陕西、湖北、山东、广西、黑龙江、新疆等整整十八个省,他们甚至走到了以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云南等地,不知道有多少个山区泥泞的路上留下了他们或深或浅的脚印,只知道,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通过中国烛光基金会捐建的学校、教学楼或设施项目已达330个,总捐款近亿元人民币,受惠学子成千上万。
除了硬件设施的捐建,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还每年在师资培训、教学及文化交流、山区优秀校长教师奖励计划,全国学术比赛(华罗庚数学金杯奖比赛、全国文学之星比赛) 等多个方面为山区教育提供了支持。他们还资助了许多的贫困生上高中及大学,从升学到毕业四年的时间,连续不断,还常组织内地的学生们到香港进行交流学习,扩阔他们的视野。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一直在忙于实地考察,一直在忙于为孩子们寻找捐款人,他们一直在往前走。他们每到一处,都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美好的灵魂之花绽放。他们心中不曾想过捐建的学校到一定数量就停止,只想着要为更多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想往前走,不想停,因为还有很多的孩子们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要让济济英才笑开颜。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年过七十,但是那份对教育的执着没有减少,那颗善良仁爱的心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他们真正做到了“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的承诺。
他们乐观,豁达,他们有颗不老的心,吴红媄女士说:“他们是快乐之源,能让周围的人也快乐起来。”他们的博爱感染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这个有意义的慈善行动中来,燃点烛光,照亮的是孩子们的未来,照亮的是祖国的未来。
陈昌立校长和卢恩成校长说:“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工作,不断回馈社会的过程。”他们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将来能做个有良心,有贡献的栋梁,能够发扬烛光精神,将烛光精神一个一个地传递下去,直至永恒。
他们撑起了成千上万学子的脊梁,他们才是祖国真正的栋梁。
【人物简介】
中国烛光教育基金会,主席陈昌立校长,副主席卢恩成校长,他们坚守着:“我们深信,国家的繁荣安定,必须从教育开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孩子们受了教育,可以有美好的将来”的信念,以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的烛光精神,行走在兴教道路上,乐而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