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心理的形成跟家庭、学校、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调查发现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相互结合。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家庭;学校;社会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阅历不深,经验不足,对事物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容易遭受挫折,心理难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中学时期又是心理障碍的初期和易发期,若能正确认识其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症下药,科学的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教育,就会减少问题的出现,使其健康的成长,这样对提高我国的全民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成因
在对宽城县城四所初高中学校调研时发现,目前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表现为厌学、逃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困难等;二是情绪方面:浮躁、嫉妒、抑郁、自卑、自恋等;三是人际交往方面: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社交困难等;四是行为方面:自私、任性、品行障碍、对抗父母、叛逆、网络成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犯罪等等。 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乏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更多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起居冷暖,很少有结合孩子的各个时期的身体、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被爱,缺少挫折和磨难,缺少与他人沟通、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愉悦感,这些孩子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发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缺位
从调研情况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四所学校没有一所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所学校没有设置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二所学校虽有心理素质教材,但以学生自学为主。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校目前重点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人格的培养方面等就显得薄弱。
(三)社会不良现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冲击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和流行的负面意识形态,如社会公德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理想信仰的淡化、物质攀比的风气、浮躁肤浅的时尚,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等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直接而全方位的,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私和没有责任感。
二、应对措施
(一)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造就一代新人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个别教育可通过细致的日常生活来影响孩子的成长,使其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1)家长要转变分数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望子成龙”天经地义,但“龙”的内海并非专指读大学当“白领”,学习成绩并非不是唯一的标准,因此,家长应该懂得“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
(2)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成功的关键。其次,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因此,培养好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家长除了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外,还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刻苦、守时、诚信、节俭、宽容、坚强,做事有责任心等,这些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困难挫折、对待荣誉、生活和友谊。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正规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获得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迫性,采取积极的态度,成立“三位一体”模式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1)加强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2)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和满腔热情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3)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进行团体咨询,在科学教学,各项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辅导等途径,广泛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疏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在家长学校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学校可以开通多种以人际交流为特点的学校、家庭、社会信息沟通渠道,鼓励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实现三方互动。
(三)保持和强化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作用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社会所包含的信息量,诸多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和教育实施的资源条件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但对这些资源有科学的认识,应做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合理为教育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三者具有不可剥离的粘合性,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避免青少年受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提高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家庭;学校;社会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阅历不深,经验不足,对事物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容易遭受挫折,心理难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中学时期又是心理障碍的初期和易发期,若能正确认识其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症下药,科学的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教育,就会减少问题的出现,使其健康的成长,这样对提高我国的全民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成因
在对宽城县城四所初高中学校调研时发现,目前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表现为厌学、逃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困难等;二是情绪方面:浮躁、嫉妒、抑郁、自卑、自恋等;三是人际交往方面: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社交困难等;四是行为方面:自私、任性、品行障碍、对抗父母、叛逆、网络成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犯罪等等。 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乏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更多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起居冷暖,很少有结合孩子的各个时期的身体、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被爱,缺少挫折和磨难,缺少与他人沟通、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愉悦感,这些孩子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发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缺位
从调研情况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四所学校没有一所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所学校没有设置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二所学校虽有心理素质教材,但以学生自学为主。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校目前重点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人格的培养方面等就显得薄弱。
(三)社会不良现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冲击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和流行的负面意识形态,如社会公德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理想信仰的淡化、物质攀比的风气、浮躁肤浅的时尚,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等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直接而全方位的,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私和没有责任感。
二、应对措施
(一)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造就一代新人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个别教育可通过细致的日常生活来影响孩子的成长,使其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1)家长要转变分数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望子成龙”天经地义,但“龙”的内海并非专指读大学当“白领”,学习成绩并非不是唯一的标准,因此,家长应该懂得“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
(2)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成功的关键。其次,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因此,培养好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家长除了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外,还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刻苦、守时、诚信、节俭、宽容、坚强,做事有责任心等,这些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困难挫折、对待荣誉、生活和友谊。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正规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获得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迫性,采取积极的态度,成立“三位一体”模式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1)加强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2)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和满腔热情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3)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进行团体咨询,在科学教学,各项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辅导等途径,广泛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疏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在家长学校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学校可以开通多种以人际交流为特点的学校、家庭、社会信息沟通渠道,鼓励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实现三方互动。
(三)保持和强化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作用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社会所包含的信息量,诸多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和教育实施的资源条件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但对这些资源有科学的认识,应做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合理为教育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三者具有不可剥离的粘合性,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避免青少年受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提高整体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