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写意,西方写实
提起东方绘画,尤其以中国画为代表,我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写意”或“意境”二字,这是它最典型的特点之一,甚至有人将是否具有意境,作为评判一幅作品成功与否的因素。
比如,老舍曾请齐白石作画,并要求以查初白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面如何布局才能反映此句诗的意境呢?齐白石思考了好多天,终于画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作品。画面以淋漓的笔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作品使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清泉潺潺,流至十里之外;六尾活泼的蝌蚪一出场,我们随之会想到山涧里栖息着无数的青蛙。十里蛙声也便由此而来,伴随着山泉水流声,共同演绎出一组动人的交响曲。
齐白石以虚写实,在画中奇妙地蕴藏了深邃的意境。看过这幅作品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此画充分体现了意境至上的原则,这是中国重视体悟和感觉的文化传统,以及讲究普遍联系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中国画的创作往往都是立意在先,在画法上,注重以线存形,以形写神。对于画作是否合乎事物本身的比例,似乎并不十分看重。
与中国画相反,一提起西方绘画,精准、形似是它的标签。这与西方绘画溯源于古希腊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比例完美。
在这方面的代表莫过于“跨界大神”达芬奇,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如梦般的微笑让千百年来的众生都为之倾倒,而微笑的秘密就在于它几近完美的五官比例。据科学研究,面部五官的宽长比例接近或符合黄金比例即1:0.618时,效果最好,而蒙娜丽莎的面部就恰恰符合这样的黄金比例。以现代最苛刻的标准来观察,达芬奇的画是符合正常的人体比例的。比例美学是达芬奇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美就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更深刻理解达芬奇迥异于常人的独特思维以及他作品的内涵。
这样看来,中国绘画讲求传神,追求神似,展示心象;而西方绘画讲求比例,重在摹仿,追求形似。两者似乎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但事情怕是没有这么绝对,中国绘画真的不讲究精确和比例吗?
中国画家也懂比例
猛一看,中国画似乎不在乎事物比例,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画的视觉比例往往有失常现象。
比如“近大远小”,这是一种绘画的常识,但在《宫乐图》中,画面中的桌案那么长,远近看起来却没多大差别。此外,《重屏会棋图》中的床、《白莲社图》中的书桌及其书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茶几和床以及人物的身材比例,等等,全都不符合近大远小原则。甚至连要求比例严谨、细致、工整的工笔画也是如此,比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屋顶和田畦,就完全不符合单焦点透视的规律。
这些画法在西方人看来,简直是荒谬!
但是且慢批评中国画,因为中国古人其实早就明白近大远小之类的绘画原则。
早在一两千年前,他们就有了关于绘画比例的正确见解,比如南朝谢赫的“六法”中就有“……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就是要求绘画与实物之间的比例要一致,绘画的色彩要与实物相符。还有唐代画家王维所著《山水论》,开头就说了透视与比例的关系,“……丈山尺数,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进”,都是指的绘画的比例关系法则。在国画中,还讲究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后来又补充上阔远、迷远、幽远,而成“六远”。
这些理论著作说明,中国古代画家清楚地知道远小近大的原理,以及常识性的比例透视法则。
笔随心动,意境当先
但是,中国古代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却并不拘泥于这些比例关系。
比如在中国古典绘画中,作为背景的远山多数都比近山大得多,前面的石头小,房子和人也很小,这种比例看似是自然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到深山之中走一遭,就会很失望。因为我们看到的山都是近大远小,完全符合西方的透视原理。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比例恰恰是与之相反的。
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古代中国画家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比例。
他们在画中的视点位置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有时是从高空看,有时是在山上看,有时是在山脚下看。他们把所有看到的、想到的、理解到的事物都放在一个画面里,用他们认为正确的比例来描绘,画面中各部景物的大小、高矮、宽窄,均要以画者本人的感受来处理,而非固守绘画的比例原则。
这样的比例透视观,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哲学。中国文化崇尚体悟和感觉。古人对传统的道家、儒家、佛学、理学等哲学思想理解透彻,很容易进入艺术上的超然与解脱,形成“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等不受自然法则及透视比例规律的制约,他们作画不斤斤于所画的细节如何,有形即可,神似为佳,神游物外。
古人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必须融入宇宙的“大我”。这种哲学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两忘的境界。
于是,古代中国画家笔随心动,较之于天地山水,人物、鸟兽会画得小一点,以突出山水的神和气。诸如此类的画法并不是他们不懂比例关系,而是他们故意为之,中国绘画中看似荒谬的比例背后,有它追求的至高意境。
留白——中国画的高超比例
最能体现古代中国画家对比例原则的高深理解的技法,莫过于留白的使用。
留白技巧,是古代人在总结了文学、音乐、书法等各种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一种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殊构图方式。相对于西方绘画计算之后精准的比例,留白是中国画中极为高超的一种比例。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留白,就没有中国画。
留白起源于道家学说中的阴阳概念,阴消阳长,阴阳相交,产生万物。这种概念体现在国画中,就是留白与笔墨的完美结合。白,不代表无,也不代表空,而是画家的情感寄托所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留白,可以为天,可以为水,可以为云,可以为雾,甚至可以表示整个背景。对于留白,画者、观者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峡谷底部有船,此处“留白”则为水;山腰处有“留白”,则为云雾;一抹沙岸和一丛芦苇的周围“留白”,说明了水的存在。比如有一幅《睡鸟图》,画中只有两只爬在石头上的睡鸟,别无他物,中上部留下了大量空白,让人浮想联翩,这留白到底是什么?是寒天初降、池塘清气还是雾色迷蒙?空间无限大,观者可以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由想象。
又比如,在花鸟画中,有一种兰叶的画法叫做“三笔破凤眼法”。兰叶有三条叶子,起首第一笔稍长,第二笔短些,两笔是相交的,好似凤眼,第三笔便是破凤眼。但就是这一“破”,画出的效果可能相差很大,用笔的粗细、长短以及墨色的浓淡,均由“留白”的面积、大小、形状来决定,想要恰到好处很难。笔势过大,“留白”就过小,会造成“堵”、“顶”、“塞”的感觉。反之,又可能导致“空”、“散”。
留白的比例分割作用,可见一斑!好的留白,对于整幅画面,会起到一个黄金分割的功效,使画面更加协调和灵动,即所谓“一炬之光,遍体皆灵”。留白是中国画的“意”,是中国画的“活”,也是中国画的比例。
中西画家,殊途同归
由此看来,中国画在写意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比例原则,画中一样包含着古希腊的艺术哲学,只是呈现的方式与西方有所出入。反过来,西方绘画从精确和比例入手,最终也达到极高的意境之美。
西方绘画审美认为比例的协调是一种美与和谐的体现,所以强调比例、重视黄金分割。达芬奇最为典型,他画作中运用到的黄金分割数不胜数。为了比例上的精益求精,他甚至去盗尸、解剖,了解人体比例,这样的举动虽然曾使他背负骂名,但也因此可见西方的绘画审美对比例的不懈追求。
西方绘画追求形似,重视比例的精准,追求客观描摹,画中的焦点透视、远小近大以及黄金分割的处理,能在纵深上给予人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所以当看到《蒙娜丽莎》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祥和;当看到《最后的晚餐》的时候,会感觉很震撼,因为它们的立体景深用到了黄金比例。而米勒的名画《拾穗的妇女》也是依黄金比例绘成,画面自然而和谐。
西方绘画虽然不似中国画的留白能带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其画面的和谐与美丽,并不亚于中国画的情景交融。
绘画美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是东方的留白、模糊,也可以是西方的比例、精细。不同文化传统、思维熏陶下的中西画家,经历了不同的绘画道路,最终却殊途同归,都为世界奉献出了精美画作。最高层次的美,是不分东方与西方的。
提起东方绘画,尤其以中国画为代表,我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写意”或“意境”二字,这是它最典型的特点之一,甚至有人将是否具有意境,作为评判一幅作品成功与否的因素。
比如,老舍曾请齐白石作画,并要求以查初白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面如何布局才能反映此句诗的意境呢?齐白石思考了好多天,终于画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作品。画面以淋漓的笔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作品使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清泉潺潺,流至十里之外;六尾活泼的蝌蚪一出场,我们随之会想到山涧里栖息着无数的青蛙。十里蛙声也便由此而来,伴随着山泉水流声,共同演绎出一组动人的交响曲。
齐白石以虚写实,在画中奇妙地蕴藏了深邃的意境。看过这幅作品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此画充分体现了意境至上的原则,这是中国重视体悟和感觉的文化传统,以及讲究普遍联系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中国画的创作往往都是立意在先,在画法上,注重以线存形,以形写神。对于画作是否合乎事物本身的比例,似乎并不十分看重。
与中国画相反,一提起西方绘画,精准、形似是它的标签。这与西方绘画溯源于古希腊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比例完美。
在这方面的代表莫过于“跨界大神”达芬奇,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如梦般的微笑让千百年来的众生都为之倾倒,而微笑的秘密就在于它几近完美的五官比例。据科学研究,面部五官的宽长比例接近或符合黄金比例即1:0.618时,效果最好,而蒙娜丽莎的面部就恰恰符合这样的黄金比例。以现代最苛刻的标准来观察,达芬奇的画是符合正常的人体比例的。比例美学是达芬奇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美就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更深刻理解达芬奇迥异于常人的独特思维以及他作品的内涵。
这样看来,中国绘画讲求传神,追求神似,展示心象;而西方绘画讲求比例,重在摹仿,追求形似。两者似乎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但事情怕是没有这么绝对,中国绘画真的不讲究精确和比例吗?
中国画家也懂比例
猛一看,中国画似乎不在乎事物比例,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画的视觉比例往往有失常现象。
比如“近大远小”,这是一种绘画的常识,但在《宫乐图》中,画面中的桌案那么长,远近看起来却没多大差别。此外,《重屏会棋图》中的床、《白莲社图》中的书桌及其书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茶几和床以及人物的身材比例,等等,全都不符合近大远小原则。甚至连要求比例严谨、细致、工整的工笔画也是如此,比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屋顶和田畦,就完全不符合单焦点透视的规律。
这些画法在西方人看来,简直是荒谬!
但是且慢批评中国画,因为中国古人其实早就明白近大远小之类的绘画原则。
早在一两千年前,他们就有了关于绘画比例的正确见解,比如南朝谢赫的“六法”中就有“……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就是要求绘画与实物之间的比例要一致,绘画的色彩要与实物相符。还有唐代画家王维所著《山水论》,开头就说了透视与比例的关系,“……丈山尺数,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进”,都是指的绘画的比例关系法则。在国画中,还讲究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后来又补充上阔远、迷远、幽远,而成“六远”。
这些理论著作说明,中国古代画家清楚地知道远小近大的原理,以及常识性的比例透视法则。
笔随心动,意境当先
但是,中国古代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却并不拘泥于这些比例关系。
比如在中国古典绘画中,作为背景的远山多数都比近山大得多,前面的石头小,房子和人也很小,这种比例看似是自然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到深山之中走一遭,就会很失望。因为我们看到的山都是近大远小,完全符合西方的透视原理。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比例恰恰是与之相反的。
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古代中国画家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比例。
他们在画中的视点位置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有时是从高空看,有时是在山上看,有时是在山脚下看。他们把所有看到的、想到的、理解到的事物都放在一个画面里,用他们认为正确的比例来描绘,画面中各部景物的大小、高矮、宽窄,均要以画者本人的感受来处理,而非固守绘画的比例原则。
这样的比例透视观,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哲学。中国文化崇尚体悟和感觉。古人对传统的道家、儒家、佛学、理学等哲学思想理解透彻,很容易进入艺术上的超然与解脱,形成“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等不受自然法则及透视比例规律的制约,他们作画不斤斤于所画的细节如何,有形即可,神似为佳,神游物外。
古人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必须融入宇宙的“大我”。这种哲学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两忘的境界。
于是,古代中国画家笔随心动,较之于天地山水,人物、鸟兽会画得小一点,以突出山水的神和气。诸如此类的画法并不是他们不懂比例关系,而是他们故意为之,中国绘画中看似荒谬的比例背后,有它追求的至高意境。
留白——中国画的高超比例
最能体现古代中国画家对比例原则的高深理解的技法,莫过于留白的使用。
留白技巧,是古代人在总结了文学、音乐、书法等各种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一种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殊构图方式。相对于西方绘画计算之后精准的比例,留白是中国画中极为高超的一种比例。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留白,就没有中国画。
留白起源于道家学说中的阴阳概念,阴消阳长,阴阳相交,产生万物。这种概念体现在国画中,就是留白与笔墨的完美结合。白,不代表无,也不代表空,而是画家的情感寄托所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留白,可以为天,可以为水,可以为云,可以为雾,甚至可以表示整个背景。对于留白,画者、观者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峡谷底部有船,此处“留白”则为水;山腰处有“留白”,则为云雾;一抹沙岸和一丛芦苇的周围“留白”,说明了水的存在。比如有一幅《睡鸟图》,画中只有两只爬在石头上的睡鸟,别无他物,中上部留下了大量空白,让人浮想联翩,这留白到底是什么?是寒天初降、池塘清气还是雾色迷蒙?空间无限大,观者可以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由想象。
又比如,在花鸟画中,有一种兰叶的画法叫做“三笔破凤眼法”。兰叶有三条叶子,起首第一笔稍长,第二笔短些,两笔是相交的,好似凤眼,第三笔便是破凤眼。但就是这一“破”,画出的效果可能相差很大,用笔的粗细、长短以及墨色的浓淡,均由“留白”的面积、大小、形状来决定,想要恰到好处很难。笔势过大,“留白”就过小,会造成“堵”、“顶”、“塞”的感觉。反之,又可能导致“空”、“散”。
留白的比例分割作用,可见一斑!好的留白,对于整幅画面,会起到一个黄金分割的功效,使画面更加协调和灵动,即所谓“一炬之光,遍体皆灵”。留白是中国画的“意”,是中国画的“活”,也是中国画的比例。
中西画家,殊途同归
由此看来,中国画在写意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比例原则,画中一样包含着古希腊的艺术哲学,只是呈现的方式与西方有所出入。反过来,西方绘画从精确和比例入手,最终也达到极高的意境之美。
西方绘画审美认为比例的协调是一种美与和谐的体现,所以强调比例、重视黄金分割。达芬奇最为典型,他画作中运用到的黄金分割数不胜数。为了比例上的精益求精,他甚至去盗尸、解剖,了解人体比例,这样的举动虽然曾使他背负骂名,但也因此可见西方的绘画审美对比例的不懈追求。
西方绘画追求形似,重视比例的精准,追求客观描摹,画中的焦点透视、远小近大以及黄金分割的处理,能在纵深上给予人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所以当看到《蒙娜丽莎》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祥和;当看到《最后的晚餐》的时候,会感觉很震撼,因为它们的立体景深用到了黄金比例。而米勒的名画《拾穗的妇女》也是依黄金比例绘成,画面自然而和谐。
西方绘画虽然不似中国画的留白能带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其画面的和谐与美丽,并不亚于中国画的情景交融。
绘画美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是东方的留白、模糊,也可以是西方的比例、精细。不同文化传统、思维熏陶下的中西画家,经历了不同的绘画道路,最终却殊途同归,都为世界奉献出了精美画作。最高层次的美,是不分东方与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