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制、设施、技术力量和手段等还不够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民以食为天,毋须置疑,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不断进步。如若不能把好食品安全关,势必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最终影响执政党的地位和形象,阻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运用高科技实施高质量的食品检测工作势在必行!
一、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食品企业诚信意识不强(尤其是民营、私营企业)、食品消费价值水平低下、安全意识观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
1、微生物污染食源现象严重。毋庸置疑的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相关疾病是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 就我国而言,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都是由于致病性的微生物而引发。致病性微生物在我国常见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微生物污染食源的现象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
2、施肥以及农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米、小麦以及蔬菜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生长调节剂,往往使食品在源头就被污染,大面积、 大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食物中硝酸盐积累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食物致癌物质中,亚硝酸盐是最为主要的,其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当前农药残存也是构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有机蔬菜是当前最为火热的话题。
3、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投入各种添加剂,来迎合不同人体口感要求,然而,不法加工组织肆意添加防腐剂、色素以及各种化学保鲜物质,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大大升高,如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三氯氰胺奶粉案以及地沟油案。
二、食品检测的主要内容
1、食品中常见毒素和几种典型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由不同公司,不同地方生产的食品。食品中常见毒素有霉菌毒素,动物性天然毒素和植物性天然毒素。其中食品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杂色曲霉素,棒曲霉素,岛青霉毒素和其他霉菌毒素。常见的动物性天然毒素有动物肝脏中的毒素,河豚毒素,岩蛤毒素,螺累毒素和组胺。常见的植物性天然毒素有氰苷,红细胞凝集素,皂苷,龙葵碱,秋水仙碱,棉酚和毒蘑菇。譬如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的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它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致毒基团相同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8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 B1、B2、G1、G2 以及由 B1 和 B2 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 M1、M2 等,B1 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国内外有关黄曲霉素 B1 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测定法、高效液相 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试验采用了免疫亲和柱对饲料中黄曲霉素 B1 进行净化,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为监控饲料中黄曲霉素 B1 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2、食品中有害微生物
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类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然而,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即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增菌、生长法及血清学鉴定虽然比较准确,但费力、耗时,一般需 4—7 d 才能完成。因此,需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食品工作者得以寻求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来检测病原菌,以期增加敏感性和显著地减少检测时间。其中,PCR 技术是比较有效,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之一。
三、食品安全检测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用硫磺熏制毒辣椒、毒粉丝案,用病死猪肉加工肉馅案,用罂粟壳加工卤肉案,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案,三氯氰胺以及苏丹红等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揭露,一个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如何有效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趋势如何?为了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政府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初步建立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其技术支撑就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仪器。
1、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趋势
早前 Anthony 等人建立了一个在短时间内通过测定致病性微生物含量的方法来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性能,其通过 158 例经血培养鉴定为阳性的样品进行检测,其有效合格率达到 80%。Carl 等针对四种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空肠弯曲菌)的单一研究,而推出了基因检测法,此法大力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而且节省检测时间,可操作性强。其主要方法是:从水以及食品中,分离出相关的致病性微生物或者是其他微生物,通过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标准菌株作对照,比较观察相关细菌的特征,从而得出相关微生物的 致病因子。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与常规检测方法、PCR 检测方法相比较而言,其检测细菌的种类广泛,检测的合格率高达 99%,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基因芯片技术一般而言,其检测时间为四个小时,传统的 PCR 技术需要八个小时。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发展,大力变革了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理念,尤其是对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
2、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直接的反应,加之免疫相关技术来检测细菌。免疫学技术的优点是可直接选择细菌,而不需要对细菌进行分离,直接通过免疫法进行细菌的筛选。因为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种类很多,所以,免疫学方法也不统一,当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常常用到的是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力检测试剂条、免疫乳胶试剂、免疫酶技术、免疫深沉法 或免疫色谱法等。免疫法具备非常高的精确度,被检测食品可通过增菌后,在短时间中便能检测到,而且更为突出的一点便是,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时间相当短。在免疫磁珠分离大方法中,能迅速采集以及浓缩大量的食品中的微量细菌,并分析其危害性,可以有效预防 TDH 阳性副溶血性弧菌所带来的食物中毒。
3、农药残存检测技术趋势
目前绝大多数色谱农药残留的检测都是通过选择性的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荧光检测器、质谱(MSD)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 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ECD 主要用于检测有机氯、菊酝类等含卤素的农药,灵敏度非常高;NPD 主要用于检测含氮、磷的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农药;FPD 主要检测有机磷类农药;荧光检测器主要用于液相色谱仪的氨基甲酸酝类农药的衍生化检测。近年来,随着农药事业的发展,农药残留检测的验证技术需要重新认识。MSD 是验证分析最常用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但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色谱等仪器分析技术对于检测技术人员和仪器要求较高,但可以对于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检测几种甚至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的农药,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检测数据,作为仲裁依据。作为一种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可以与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经华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食品安全检测 能力建设 与应用
2、暴铱,郭磊,陈佳,林缨,谢剑炜. 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化 3 学,2009,37(5);764-771
3、黎健豪 食品中常见毒素和几种典型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方法
4、叶云,容元平 PCR 技术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应用 7
5、蒋士强 1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检测技术的现状[ J ] 1 分析仪器, 2008, (3) : 8 1 - 61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民以食为天,毋须置疑,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不断进步。如若不能把好食品安全关,势必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最终影响执政党的地位和形象,阻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运用高科技实施高质量的食品检测工作势在必行!
一、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食品企业诚信意识不强(尤其是民营、私营企业)、食品消费价值水平低下、安全意识观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
1、微生物污染食源现象严重。毋庸置疑的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相关疾病是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 就我国而言,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都是由于致病性的微生物而引发。致病性微生物在我国常见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微生物污染食源的现象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
2、施肥以及农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米、小麦以及蔬菜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生长调节剂,往往使食品在源头就被污染,大面积、 大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食物中硝酸盐积累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食物致癌物质中,亚硝酸盐是最为主要的,其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当前农药残存也是构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有机蔬菜是当前最为火热的话题。
3、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投入各种添加剂,来迎合不同人体口感要求,然而,不法加工组织肆意添加防腐剂、色素以及各种化学保鲜物质,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大大升高,如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三氯氰胺奶粉案以及地沟油案。
二、食品检测的主要内容
1、食品中常见毒素和几种典型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由不同公司,不同地方生产的食品。食品中常见毒素有霉菌毒素,动物性天然毒素和植物性天然毒素。其中食品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杂色曲霉素,棒曲霉素,岛青霉毒素和其他霉菌毒素。常见的动物性天然毒素有动物肝脏中的毒素,河豚毒素,岩蛤毒素,螺累毒素和组胺。常见的植物性天然毒素有氰苷,红细胞凝集素,皂苷,龙葵碱,秋水仙碱,棉酚和毒蘑菇。譬如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的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它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致毒基团相同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8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 B1、B2、G1、G2 以及由 B1 和 B2 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 M1、M2 等,B1 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国内外有关黄曲霉素 B1 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测定法、高效液相 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试验采用了免疫亲和柱对饲料中黄曲霉素 B1 进行净化,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为监控饲料中黄曲霉素 B1 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2、食品中有害微生物
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类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然而,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即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增菌、生长法及血清学鉴定虽然比较准确,但费力、耗时,一般需 4—7 d 才能完成。因此,需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食品工作者得以寻求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来检测病原菌,以期增加敏感性和显著地减少检测时间。其中,PCR 技术是比较有效,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之一。
三、食品安全检测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用硫磺熏制毒辣椒、毒粉丝案,用病死猪肉加工肉馅案,用罂粟壳加工卤肉案,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案,三氯氰胺以及苏丹红等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揭露,一个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如何有效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趋势如何?为了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政府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初步建立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其技术支撑就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仪器。
1、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趋势
早前 Anthony 等人建立了一个在短时间内通过测定致病性微生物含量的方法来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性能,其通过 158 例经血培养鉴定为阳性的样品进行检测,其有效合格率达到 80%。Carl 等针对四种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空肠弯曲菌)的单一研究,而推出了基因检测法,此法大力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而且节省检测时间,可操作性强。其主要方法是:从水以及食品中,分离出相关的致病性微生物或者是其他微生物,通过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标准菌株作对照,比较观察相关细菌的特征,从而得出相关微生物的 致病因子。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与常规检测方法、PCR 检测方法相比较而言,其检测细菌的种类广泛,检测的合格率高达 99%,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基因芯片技术一般而言,其检测时间为四个小时,传统的 PCR 技术需要八个小时。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发展,大力变革了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理念,尤其是对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
2、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直接的反应,加之免疫相关技术来检测细菌。免疫学技术的优点是可直接选择细菌,而不需要对细菌进行分离,直接通过免疫法进行细菌的筛选。因为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种类很多,所以,免疫学方法也不统一,当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常常用到的是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力检测试剂条、免疫乳胶试剂、免疫酶技术、免疫深沉法 或免疫色谱法等。免疫法具备非常高的精确度,被检测食品可通过增菌后,在短时间中便能检测到,而且更为突出的一点便是,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时间相当短。在免疫磁珠分离大方法中,能迅速采集以及浓缩大量的食品中的微量细菌,并分析其危害性,可以有效预防 TDH 阳性副溶血性弧菌所带来的食物中毒。
3、农药残存检测技术趋势
目前绝大多数色谱农药残留的检测都是通过选择性的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荧光检测器、质谱(MSD)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 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ECD 主要用于检测有机氯、菊酝类等含卤素的农药,灵敏度非常高;NPD 主要用于检测含氮、磷的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农药;FPD 主要检测有机磷类农药;荧光检测器主要用于液相色谱仪的氨基甲酸酝类农药的衍生化检测。近年来,随着农药事业的发展,农药残留检测的验证技术需要重新认识。MSD 是验证分析最常用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但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色谱等仪器分析技术对于检测技术人员和仪器要求较高,但可以对于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检测几种甚至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的农药,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检测数据,作为仲裁依据。作为一种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可以与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经华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食品安全检测 能力建设 与应用
2、暴铱,郭磊,陈佳,林缨,谢剑炜. 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化 3 学,2009,37(5);764-771
3、黎健豪 食品中常见毒素和几种典型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方法
4、叶云,容元平 PCR 技术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应用 7
5、蒋士强 1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检测技术的现状[ J ] 1 分析仪器, 2008, (3) : 8 1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