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主要受控于降水量 ,表现为与降水量变化同步。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化 0~ 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30~ 1 2 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总体变化趋势平缓。裸地和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范围分别为 3.1 7m和 7.2 5m。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已发现外来有害植物107种,其中紫茎泽豆、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和凤眼莲等16种外来物种已形成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每年入侵的林地
对黑龙江省庆安县绿色食品产地各监测点环境质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对照相应国家标准,产地环境未受污染,灌溉水、土壤和大气质量均达到发展A级绿色食品基地标准,但其西北和东南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
简析了估测植被碳同化遥感-光合机理模型的重要性,阐述了遥感信息反演的参数与植被碳同化的关系,其中包括归一化差值光谱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热红外辐射(TIR)等与植被碳同化之间关系,为建立全遥感-光合机理碳同化模型,应用遥感信息估测植被碳同化提供依据。
【正】 施荫昌同志在本刊1981年第2期发表的《评奥哲尔的历史功过》,对英国工联首领乔治·奥哲尔作了重新评价.与施荫昌同志一样,我们也不赞成对奥哲尔取完全否定的看法.
自然界约99%的微生物不能通过传统的分离筛选途径进行培养(即未培养微生物),为获得新的基因资源,更全面地认识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和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
从植物生理生化(微观)、个体生长发育(中观)及生态系统(宏观)3个层面综述了紫外辐射增强的环境植物学效应,并提出减少植物紫外辐射伤害的对策.
目的总结白血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86例白血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淋、急非淋、慢粒、混合型白血病分别有126、46、12
期刊
通过绿豆、大豆、黄瓜、空心菜及玉米等种子发芽的生物评价,分析研究阿魏酸和肉桂酸对杉木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阿魏酸对5种蔬菜种子作用表现为高浓度抑制萌发和生长,随浓度的降
试验研究筒栽冬小麦施用2种控释N肥结果表明,相同灌水量和灌溉次数、施等N量下,与施用普通尿素(F1)相比冬小麦施用乐喜施控释N肥(F2)和众品控释N肥(F3)处理产量均显著提高,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