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不该“深藏闺中”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l7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28日到明年2月,深藏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268件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院,接受公众的检阅,这也是养心殿文物首次“出宫”。对此,故宮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观众想细看养心殿的文物,不用再趴窗户了。”
  单霁翔说,一个一流的博物馆并不在于藏品有多么丰富,而在于“人们要有机会看到这个馆里大量珍贵的藏品,并将博物馆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从中汲取有助于现实生活的灵感”。同样,以火爆的海昏侯考古成果展览为例,去年年底以来,公众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无论是展示时间,还是展览手段,均创下了纪录。古老的历史与文物交相辉映,历史因文物而更加具象,文物因历史而更加鲜活。这样的努力,既是一種文化普及,也是一次全民性的价值提升。(资料来源:新华网)
  ■微言大义:文物就应该走出封闭状态,接受公众的观赏。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重现、艺术的熏陶,往往在这种亲近中得以完成。文物本身有力量,一个人若有幸在众多传承有序、历史和文化价值极高的文物精品中获得滋养,也一定是受用终生。
  ■适用话题:走出去;文化的传承;这也是课堂……
其他文献
书中有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竹喧浣女;也有杨柳依依,小桥流水,长亭送别……这些咿咿呀呀的词句,穿越千年的珠玑,挥洒世间的语短情长。埋首于书的海洋,感受着浓浓的墨香,这对我而言,便是世间最浪漫的诗、最优美的画,以及最大的一种幸福。  我愿意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真实的生活、至善的情感、美好的世界,这些人类永恒的东西像长明灯一样照亮了我的心灵,也照亮了我的文字。是书籍带给了我力量,是写作让我更好地成长,我知道
当春雨降临大地,当夏阳照亮林间,当秋风吹向田野,当冬雪覆盖房顶……那是清新的春,那是炽热的夏,那是丰收的秋,那是莹白的冬——那是自然的禮物。  春·美  温柔似水的春风拂来,带领着远方飞来的燕子和热衷于滋润大地的细雨,淅淅沥沥。雨后春笋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燕子们飞来寻找去年的旧窝,土地上草芽铆足了劲地钻出来,享受新鲜的空气。再暖和一些,你就能听见莺莺燕燕放开自己嘹亮的歌喉,看见百花竞相开放,展现自
这个冬天如慈祥的老祖母,溫柔地用她粗糙温暖的掌心抚摸着万物,喧嚣戛然而止,世间生灵在暖冬的慈爱里变得安详平和。  温煦的朝阳交织出轻薄的光束,我伫立湖边,放眼眺望。这个冬天,湖面恬淡美好得如同梦境,凝固的冬云映入水底,仿佛纯白的结晶。湖上一片空旷,再仔细寻找,忽然寻得几点影影绰绰——哦,是枯荷!  蜡黄曲断的杆上覆着层层白霜,枯枝败叶杂乱交错,凌乱地漂浮水面。它们的身子无力地垂下,自卑地匍匐在水面
四川自贡市7岁男孩小峰每天放学后,都会被爸爸接送到妈妈做地摊生意的隧洞内,一边写作业一边等着妈妈收摊。每天他都会趴在紧靠洞壁的条桌上,利用一盏充电式台灯,安静地写作业,丝毫不受身邊行人的影响。  “小峰很独立,也很懂事,非常心疼我们。”小峰爸爸说,他们平时都忙于挣钱,很少时间能照顾、关心孩子们。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小峰都和哥哥在一起,经常是哥哥在家做好饭后,小峰独自一人给妈妈送去。  小峰同时也是个
1.从小喜爱动物的北京大学女生李雨晗,毕业时获得了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硕士录取资格。然而,她却选择了去三江源从事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置身保护现场,她和当地牧民一起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积极组织自然体验活动,并致力于解决人兽冲突问题。基于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思考,李雨晗被评为2017年“罗德学者”,将于2018年前往牛津大学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并准备学成归国后继续从事动物保护工作。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深圳坪山新区图书馆遇到了多名“流浪人员”,身上有异味,引起网友热议。馆方对此回应称,“流浪者”身份不实,而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会平等对待每一名读者,不拒绝任何人进馆阅读,但会善意提醒读者注意卫生。图书馆方面的回应,令许多人拍案称道。  事实上,类似坪山新区图书馆的回应,早在2年多以前的杭州新图书馆,已经发出过。不过,类似声音的再现,还是让许多人的内心感到温暖。当然,叫好者也许并不
每当镜头对準你,光圈总是拉到无限大,再亮的星辰也虚化为光斑,唯有你的轮廓,清晰到毫发。你站在镜头里,春暖花开。  ——题记  时光飞逝,香樟又一次开花了,满天满地倾洒,全城香。  此时的我,正去赴一个香樟之约,与你。虽然我知道你已经不在那里了,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  刚开始认识你时,是在一个秋天,我在一个辅导班上课。我坐在你的右下方,而你靠着窗。本来我是与同学们嬉闹着,忽觉有一人一直沉默着,便是你
①我小时候就喜欢看书,但是总停电,所以晚上常常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  ②大学时的每天夜晚,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
更多的时候,我更喜欢独处,不是在春郊夏野,不是在水畔山间,只是一个小小的房間就好。也许身在角落,心才会更无际无涯。四壁有书才好,被书们簇拥着,期待着,会有着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有一扇窗,不管多小,只要能纳一庭风月,只要能让目光和心情自由飞出,就好。  红尘里,我也拥有着一扇小窗。常常坐在窗前看书,也不必多专心,一片友好的阳光,一缕调皮的风,一朵摇曳的花,一串垂落的鸟鸣,一只路过的
每时每刻的我都走在路上。  或许是走在风雨凄苦中,或许是烈日炎炎下,但我从未被生活的重负压弯腰,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迷茫,没有无助,抬头看天,低头看地,两种姿势,让我一直自信地前行。  犹记得那时初秋,我驻足于校园间,被两棵树迷住,那是两棵开满了花的树,阳光轻轻泻下,在枝叶间轻柔地徐徐流转。翠色逼人的叶下,细嫩的花朵拥簇成一团,缀在叶间,悄悄地抖落一身的稚气。  花朵是很素净的颜色,淡黄中透着光亮,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