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朗格—来自萨克森的精美钟表》中文版在京发布会举办以来,这部由德国制表大师、古董钟表研究专家莱因哈特·麦斯(Reinhard Meis)撰写的旷世巨作就在国内机械钟表爱好者群体里产生极大反响。该书分上下两册。第一册《格拉苏蒂钟表工业100年》介绍了格拉苏蒂镇钟表工业的发展史以及小型钟表制造商和众多配件供应商。第二册《朗格:一个在德累斯顿开创的制表王朝》则展现了朗格公司从1845年到1945年历经三代的百年发展史。全书一套两册,共916页,附2,700多幅插图,堪为百科全书式著作,图文并茂、追本溯源全景式地介绍了德国萨克森州格拉苏蒂镇制表业跌宕起伏的历史。据圈内人士透露,该书中文版印刷量本就不多,几个月来受到表迷追捧,存货已然不多。
本书德语原版在2011年12月上市发行,随即2012年英语意大利语版本也相继上市。为使广大的中国读者也能方便地阅读这一钟表历史文化巨著,凯撒文化艺术与传媒公司携手朗格,促成了该书中文版在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出版发行。凯撒文化艺术与传媒的董事长陈茫先生自身就是极具热情的钟表爱好者和收藏家,常年致力于将欧洲的钟表历史文化传播推广到中国,活动当日他接受了笔者专访。
Q = 《北京青年》周刊A=陈茫
BQ:作为资深钟表收藏鉴赏家,您如何看待钟表勃兴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做钟制表演变的差异?
A:我是出于对欧洲的历史和思想的变化的兴趣才收藏表,我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对时间的看法是有差异的,对这样的文化差异思考得越深刻就越会发现有趣的东西。
比如中国人如果没有皇帝的年号的话,中国人就生活在60年里,一甲子一循环,因为有了皇帝的年号,时间就可以平行推移了,否则就只是环形推移。中国人不讲时间只讲时机,欧洲人的时间概念是一条直线,越来越精确。文艺复兴时期的钟走得很不准,最早的时候15分钟是一个时间单位,后来变成五分钟,再变成一分钟。中国人就一直在原地打转。中国的时辰是十二个,西洋的手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国人就把一个时辰称为“大时”,钟表的单位就是“小时”。
BQ:您怎么看待近现代以来,德国钟表业的发展?您对这本《朗格——来自萨克森的精美钟表》如何评价?
A:格拉苏蒂地区成为德国的制表中心的原因是这样的,在德国制表史上有过一大段的黑暗期,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那段时间德国分裂成了很多的小公国,制表行业衰落得很厉害。原来德国南部的制表中心已经不存在了。
朗格当时向政府申请了一笔钱发展了这个地区,没有朗格就没有格拉苏蒂的制表业的繁荣。朗格当时借鉴了瑞士、法国、英国的长处,开始做表,那个时候瑞士制表业已经非常强了,他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做到最后也是很不容易的。到后来的时候,有很多的格拉苏蒂的小公司都开始买瑞士机芯了,他的家族还是在坚持做自己的机芯。二战后他的产业被苏联没收,两德统一以后他的孙子又开始重振旗鼓,这样的精神真的值得敬佩。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亮点在于体现德国人严谨的治学精神,除了体现朗格的宏大发展史,还有整个格拉苏蒂地区钟表的发展史。
BQ:在快速阅读、电子阅读时代,您还要助力这本大部头的著作面世,外人也许会觉得有些不合时宜,您怎么看?
A:我觉得投资纸媒,投资严肃出版物,这本身就代表一种对文化的敬重。对我而言,阅读纸媒不是负累,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一种奢侈。我相信吾道不孤,同好甚多。
本书德语原版在2011年12月上市发行,随即2012年英语意大利语版本也相继上市。为使广大的中国读者也能方便地阅读这一钟表历史文化巨著,凯撒文化艺术与传媒公司携手朗格,促成了该书中文版在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出版发行。凯撒文化艺术与传媒的董事长陈茫先生自身就是极具热情的钟表爱好者和收藏家,常年致力于将欧洲的钟表历史文化传播推广到中国,活动当日他接受了笔者专访。
Q = 《北京青年》周刊A=陈茫
BQ:作为资深钟表收藏鉴赏家,您如何看待钟表勃兴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做钟制表演变的差异?
A:我是出于对欧洲的历史和思想的变化的兴趣才收藏表,我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对时间的看法是有差异的,对这样的文化差异思考得越深刻就越会发现有趣的东西。
比如中国人如果没有皇帝的年号的话,中国人就生活在60年里,一甲子一循环,因为有了皇帝的年号,时间就可以平行推移了,否则就只是环形推移。中国人不讲时间只讲时机,欧洲人的时间概念是一条直线,越来越精确。文艺复兴时期的钟走得很不准,最早的时候15分钟是一个时间单位,后来变成五分钟,再变成一分钟。中国人就一直在原地打转。中国的时辰是十二个,西洋的手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国人就把一个时辰称为“大时”,钟表的单位就是“小时”。
BQ:您怎么看待近现代以来,德国钟表业的发展?您对这本《朗格——来自萨克森的精美钟表》如何评价?
A:格拉苏蒂地区成为德国的制表中心的原因是这样的,在德国制表史上有过一大段的黑暗期,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那段时间德国分裂成了很多的小公国,制表行业衰落得很厉害。原来德国南部的制表中心已经不存在了。
朗格当时向政府申请了一笔钱发展了这个地区,没有朗格就没有格拉苏蒂的制表业的繁荣。朗格当时借鉴了瑞士、法国、英国的长处,开始做表,那个时候瑞士制表业已经非常强了,他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做到最后也是很不容易的。到后来的时候,有很多的格拉苏蒂的小公司都开始买瑞士机芯了,他的家族还是在坚持做自己的机芯。二战后他的产业被苏联没收,两德统一以后他的孙子又开始重振旗鼓,这样的精神真的值得敬佩。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亮点在于体现德国人严谨的治学精神,除了体现朗格的宏大发展史,还有整个格拉苏蒂地区钟表的发展史。
BQ:在快速阅读、电子阅读时代,您还要助力这本大部头的著作面世,外人也许会觉得有些不合时宜,您怎么看?
A:我觉得投资纸媒,投资严肃出版物,这本身就代表一种对文化的敬重。对我而言,阅读纸媒不是负累,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一种奢侈。我相信吾道不孤,同好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