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炭疽菌中候选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理化性质及遗传关系分析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一类具有七跨膜螺旋结构的重要细胞表面受体,对生物中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禾谷炭疽菌候选GPCR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遗传关系尚不清楚,制约着对该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基于对禾谷炭疽菌中220个候选GPCR蛋白序列,利用SignalP 5.1、ProtParam和ProtScal等在线预测程序对上述蛋白中的信号肽、理化性质、疏水性进行明确.结果表明,禾谷炭疽菌中仅有7个含有信号肽的候选GPCR蛋白,理论等电点主要集中在大于6.01,多属于中性或碱性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同时利用MEGA软件对上述蛋白的遗传关系进行解析,明确候选GPCR蛋白主要分为A、B、C三类,上述类别与其保守结构域有着密切关系.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禾谷炭疽菌GPCR蛋白功能解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其他炭疽菌中GPCR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为提高真菌中绿原酸的生物合成量,实现真菌的提质增效,综合分析了植物与真菌绿原酸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异同,绘制了绿原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比较目前提高绿原酸合成量的方法,发现逆环境胁迫是积累绿原酸的关键.在培养真菌的过程中,可通过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处理、增加光照强度、适当的光照时长、蓝光照射、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等物理处理来调控其生长代谢,或者通过均衡营养素、施加外源激素或转录因子刺激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调节酶的过量表达,如苯丙氨
当代社会,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深,老年人对家人陪伴的心理需求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居家养老成为了当今的优先选择.当前,家庭设施的各项设计,尤其是卫浴产品的设计对老年人仍存在较少的关注.当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发展中更加广泛时,家庭服务设施择不得不考虑其对应老年人使用的便捷性,以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提供更方便的服务.该文对无障碍卫浴产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方面研究,对老年人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相关联的生活模式进行了相关分析,了解到新时代下老年人对卫浴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锁定老年人卫浴产品在设计中存在的现有问题
抗生素菌渣作为制药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为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寻找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成为整个抗生素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综述了近几年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等方法从菌渣中提取蛋白质、壳聚糖和麦角固醇等活性物质的工艺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提取工艺的优劣以及这些活性物质的应用现状.通过结合抗生素菌渣的特性,分析了从抗生素菌渣中提取活性物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针对公立医院运营成本管控存在效率低和精准度低的问题,通过完善公立医院组织结构、优化公立医院运营成本精准管控策略、制定公立医院产品标准成本等步骤,提出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成本精准管控体系构建策略.以内蒙古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提出的公立医院运营成本精准管控体系在管控效率和精准度方面都具有更好的管控性能.
为了研究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过程,阐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配方消毒性能的内在联系,采用电导法研究了25℃条件下2,3-丁二酮单肟钾(KBDO)和丙酮肟钾盐(K-DMKO)与18-冠醚-6分别在四乙二醇二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和乙腈中的配位反应,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溶剂中,KBD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分布为:乙醇>四乙二醇二甲醚>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K-DMK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顺序为:乙醇>N-甲
以永登县苦水镇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野外实地勘察对苦水镇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条件、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均为土质斜坡,主要沿东侧黄土丘陵区第一斜坡带呈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雨季效应.基于苦水镇地质背景条件,以斜坡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分别选取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各自的指标评价因子对其易发性进行分区和评价,进而以易发性分析结果对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苦水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可划分为高、中、低及非易发4个分区,面积分别为0.16、0.01、0.03、1.37 km2;地
探究城乡建设用地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促进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在政策量化方面往往只关注限制城镇扩张的约束政策,而较少考虑引导城镇发展的驱动政策,且多集中于整体尺度,对区域内部每个单元的差异考虑不足.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探究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景观格局演变,借助回归分析和景观扩张指数探究全域和县(市、区)级建设用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定量化政策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2000—202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结构变化明显,建设用地的增长
气象要素质量控制中,往往是以全球或全国历史极值、气象站历史极值、季节性或每月极值作为界限值检查标准,该方法在时间尺度上具有广泛性和粗糙性.为了使气象站气象要素界限值检查标准具有精细性,将时间尺度缩至以小时为单位,利用全国1942个气象站2019年和2020年每小时气象数据,基于Python语言实现了一套确定每小时界限值的概率统计算法.由于时间尺度小,所以在相邻时刻,该界限值确定方法适用于具有规律性的气象要素(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经过样本统计,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的每小时界限值与其实际变化规律一致,证明
山区高速公路在风雪天气极易出现风雪流灾害,造成雪阻路断,影响正常通行.复杂的地形和路基断面往往是引导风雪流流向和雪粒沉积的关键因素,尤其路堑形式下,路面积雪更为严重.针对全路堑、迎风半路堑和背风半路堑三种路堑形式,对风雪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流场的分布规律和雪害致灾机理.选定路面积雪范围为目标函数,以山体相对高度、路基与山体横向距离、路堑深度、路堑坡度及风速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大量案例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获得了路堑积雪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经过了显著性检验,可反映各因素对路面积雪的影响程度,并能体现各
钢渣物理力学性能与天然碎石相似,然而钢渣体积稳定性较差,遇水易发生膨胀,严重制约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综述了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组成;分析了诱发钢渣体积膨胀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当下抑制钢渣体积膨胀的改性方法,并总结其优缺点;提出采用钢渣表面改性的方法来增强钢渣粗集料的表面疏水能力,消除钢渣遇水发生反应的前提条件.由于不同地区钢渣化学成分差异明显,钢渣改性处理工艺相对复杂,应深入研究钢渣表面改性方法,同时兼顾低成本有机改性剂的制备及循环利用,真正实现“低成本,高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