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山地野绵羊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野绵羊从陡峭的崖壁上攀下来,面对险境,却显得沉着而镇定,身手敏捷地完成了这场有惊无险的表演。在下攀的过程中,领头羊不慎失足,但它凭借丰富的经验保住了性命。在狭窄的突岩上,一只公羊突然遭遇人类,但它纵身一跃而跳下悬崖,着地后竟安然无恙。但在陌生的区域,野绵羊在逃亡中可能慌不择路,从而发生意外。一只公羊顺着岩缝攀爬,像在走钢丝,最后成功地爬上高达60米的崖壁。有些野绵羊从未见过人类,因此毫不怕人,会跟人类亲密接触。一群羊围观觅食的大灰熊,因过于靠近而惹恼了对方。两群羊相遇,各自派出强劲的斗士进行比赛,上演了一轮轮猛烈的对决,最后失败者落荒而逃……
  崖壁上,一群野绵羊在表演绝技
  一天,在科罗拉多的冰川峡谷,我震惊地看到一些野绵羊从茅顶山陡峭的东面攀下来,一路表演绝技。这道崖壁被冰川覆盖,几近垂直且相当光滑,从底部高耸起来一两百米。然而,那些野绵羊正是从突刺陡峭、结冰的崖壁慢慢攀下来,面对如此的险境,它们完全沉着镇定、从容不迫。对于这样的地方,我甚至根本丝毫不敢有尝试攀下去的念头。随着那些野绵羊慢慢靠近,我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清晰地看到它们下攀时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它们似乎主动以种种方式来挑战这样的危险。
  这些运动型的动物身体沉重、身手敏捷而又机警,在这群羊当中,有一个成员仿佛特别疯狂,它正在进行跳跃的表演,让人看得激动不已:它头朝着前方跳下陡峭之处,下降过程中,它用蹄子抓住崖壁和突出的岩石,也许其间有好几次转折并抑制自己,最后才落到一块突岩上,完全停下来。不过,它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从这个地点走到外面,重新开始这种疯狂的表演!
  在动物世界中,山地野绵羊也许是最多才多艺、最喜欢铤而走险的杂技演员。当它们沿着峡谷崖壁快乐地下行,它们就似乎无所畏惧,漠然地面对下面的深渊。在峭壁和山峰间攀登这一方面,岩羚羊和野生白山羊的能力可能堪与山地野绵羊匹敌,但是在攀下令人眩晕的悬崖和陡壁这一方面,大角羊的能力却遥遥领先,难以匹敌。当羊群匆忙地攀下悬崖,自由落体法则就被展示得引人入胜,摩擦和粘附的可能性也就得到了最大的考验。
  一只公羊头上长着沉甸甸的大角,引导羊群从茅顶山上攀下来,它的身后跟着两只年轻公羊和一些母羊,母羊后面还跟着两只羊羔。这些野绵羊呈一字纵队鱼贯而行,每个成员之间相互隔有一定的距离。在攀下这道可怕的崖壁的过程中,它们的行动堪称惊险,尤其是那两只貌似很弱的羊羔,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摔下去、必死无疑的危险,看得让我惊心动魄:它们不时围绕突出物或在岩缝中随着地势而行进,从我伫立着观察的地点望去,在某些地方,它们似乎完全伏倒在崖壁上面,头朝着前面而下行!
  在那些野绵羊向下跳跃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漫长的倾斜度,其间毫无可以站立和停歇之处。然而,随着一系列活泼的下落和跳跃,那只老公羊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在可控的情况下下降,中途没有停顿就下降、抑制并定向,根据需要而用四蹄频频抓住崖壁。起初,它活跃地径直向前、向下俯冲了三四次,接着又呈Z字形地迅疾跳跃了几次,左右交替着抓攫,再向右冲刺了三四次,又向左飞跃过去。最终,它落到了一块宽大的突岩上,在那里竭力止住前冲的身子,用娴熟的抵抗力和四腿僵直的跳跃而停了下来!这是需要控制大脑的事情啊!野绵羊的这种专业特性需要敏锐的视力、刻不容缓的决心、优秀的判断力、非凡的精准测距能力,还需要完全将危险置之度外的从容态度。跟在后面的那些母羊身手也十分了得,都依次展示出相似的惊人能力,而两只羊羔,在跳跃和下降的表演中非但没有折断脖子,反而还显得十分随意,并不那么小心翼翼,它们竟然比老羊下降得更远、行走得更快,似乎在通过这样的行为来炫耀自己!对于这些峭壁的孩子,这纯粹就是嬉戏。
  领头的那只公羊不慎失足摔伤
  在一条垂直的冲沟--也就是在一个有一面朝外敞开的巨大“烟囱”下面,这些野绵羊蹦蹦跳跳从一边走向另一边,在冲沟底部并没停下,却继续下降大约4.6米,前往更下面的一片宽阔的阶地。那只公羊毫不畏惧,仅仅凭借俯冲便一跃而下,只见它把两只前腿伸向前面,后腿则向上和向前收起,显然四腿同时落地。其他野绵羊也如法炮制,如此迅速地不断跟随它而跳下去,一眼看上去,还会以为它们似乎是从空中掉下去的。尽管如此,每一只羊都落在自己所跟随的那只羊或左或右的地点。就在两只母羊从崖边垂直地跳下的时候,它们从侧面转向崖壁,四腿僵直,背部呈水平状,头颅高高地扬起;而仅仅一秒钟之后,两只羊羔就紧随后面那只母羊,同时从崖边纵身跳下,这两个小家伙都充满青春的活力,弹性十足,一下子就安然无恙地落到了地面上。
  在这片阶地上,所有的野绵羊都停了下来,而在这片阶地下面,崖壁十分陡峭,危险地竖起,或许高达30米。羊羔落到地上片刻之后,那只公羊便沿着阶地、围绕崖壁行走了四五米,然后开始把自己牢牢地钉在那破裂且极为狭窄的突岩上,来来往往地攀下陡峭的崖壁,一举一动都十分惊险--它的很多立足处几乎还不到5厘米宽。但很快,它就发生了意外,失足摔了下去。就在它失足的那一瞬,它重重地摔下,身体向外翻倒,完全翻转了过来,此后它跌落了大约6米,倾斜地撞击着崖壁,但同时它把腿伸向崖壁,仿佛在试图校正自己的姿态。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一小块毛发也许是皮肤被擦刮了下来,粘附在崖壁上。当它几乎头朝下坠落之际,其四蹄重重地落到了在这下面四五米之处的斜坡上,疯狂地弹向外面,而速度却减缓了下来。它落到了一块突岩上,尽最大的努力重新控制好身体,再随着三四次僵直的陷入和一次滑动,终于停了下来。从那里,它一路小跑越过容易行走的道路和适度的山坡,前往底部,在那里颤抖着伫立了一阵,然后就躺了下来。显然,它伤得不轻。
  它率领的那群羊,都跟随它从悬崖上有条不紊地一一攀了下来。跟这些峭壁大师展现的疯狂技艺相比,鼯鼠的跳跃和猴子机灵的体操似的恶作剧,也不过是沉闷乏味的表演而已。
  这群野绵羊在这里玩耍和进食了约一个多小时之后,便开始原路返回。尽管那只受伤的领头公羊静静地躺在草地上,却勇敢地直立着头颅。那两只羊羔则疾奔到羊群前面,开始沿着它们下来时的线路攀登那道悬崖。一只母羊走到崖底,然后转身看了看那只依然躺在草地上的领头的大角公羊。它在等待。两只羊羔显然也渴望继续向上攀登,却也在等待。不久,那只公羊便努力地起身,步履沉重地跛行着离开,它的身侧沾染着斑斑鲜血。它转身离开悬崖,领着羊群走上容易行走的漫长的山坡,一路返回山顶。羊群缓慢地跟随,两只羊羔面面相觑,犹豫了一阵。最终,它们从已经攀登了一段距离的悬崖上跳下来,蹦蹦跳跳地跟着其他野绵羊一路前行。   与人遭遇,一只公羊纵身跳下突岩
  公羊巨大的头角,再加上这些野绵羊有时在悬崖上大胆地向下俯冲的行为,或许暗示了这样一个故事:野绵羊跳下悬崖,用它们的头角着地,有效地减弱了降落触底时产生的冲击力。约翰·查尔斯·弗雷蒙①似乎让这个故事印在了纸上。尽管野绵羊并不会用头角着地,但这个故事依然广为流传,致使大众深信不疑。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一个见过野绵羊跳跃之后落地的人在跟我交谈时,都说野绵羊用四蹄着地,而不是用头角着地。而我本人也很多次见过这样的表演,在一些场合中,有好几只野绵羊从悬崖上跳下来,但它们全都是用四蹄先着地,而并非头角。附带说一下,我也曾见过两只公羊跃下悬崖时以头角着地,但是不幸的是它们却折断了脖子,再也没有站起来!母羊用头角着地,它们的小角更不会减弱和抵抗冲击力,然而母羊在从悬崖上跳下来时,其能力堪与公羊媲美。
  这种野绵羊是唯一长着盘绕的头角的动物。在公羊头上,这些头角从头顶上长出,并向上、向外、向后生长,然后向下、向前弯曲。一般来说,如此盘绕的头角的生成也并非易事,往往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长成。在不同的地区,这种头角的环形倾向也有所不同。在成熟的公羊头上,沿着曲线测量,其头角约为50~100厘米长,基本圆周大约为30~46厘米。我所测量过的最大的头角,底部圆周约为49.5厘米。这是科罗拉多的大角羊物种,而且在我测量的时候,长着这副头角的那只大角羊已经死去了两个月了,头角肯定因此而所有萎缩。母羊的头角一般都较小,向上延伸,微微向外、向后延展。
  我所见过的野绵羊最疯狂的跳跃,发生于落基山中的朗斯峰西北方向七八公里之处。这是我本人跟一只野绵羊的真实遭遇。当时,在攀下悬崖的过程中,我在接近底部的地方绕过一个角落,而就在我正沿其而行的那块突岩尽头,却不料偶然遭遇了一只公羊。显然,它一直躺在那里,俯瞰下面的景色,完全没想到我会突然降临。那块突岩很狭窄,其尽头就在公羊身后一点,而那只公羊仅仅在1.5~1.8米的距离开外面对着我。看见突如其来的我,它愤怒地跺足,摆出一副要进行拼死搏斗的姿态,不断摇动着头颅,仿佛在说:“我有点想把你顶撞到悬崖下面!”确实,它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完全可以把一头公牛顶撞到悬崖下面。但我早有打算:如果它移动,我就迅速猛冲到我们之间的那道狭窄突岩上,躲到那里的崖壁的一个微微悬垂之处下面。
  就在我沿着那几乎不存在的突岩慢慢后退,开动脑筋密切地监视那只公羊的时候,它开始移动了,而几乎就在同时,我猛然冲到那块突出的崖壁下面十几厘米之处。但令我大为意外的是,那只公羊并没有冲过来,却从那块突岩上一跃而起,疯狂地跳了下去!
  这样的跳跃,看起来无疑是送死,简直难以让人置信!那只公羊的跳跃与崖壁形成一定的角度,它头朝前,比臀部稍低,四蹄向上收起并向前伸出。紧接着,我就小心翼翼地爬到突岩边上向下俯视,希望看见它创造了跳跃纪录。它落地的第一个地方,就在我下面超过6米之处,它的前蹄着地时,肩胛骨向上推挤,仿佛要从皮肤里面迸裂出来一样。在一秒钟的摩擦之后,它的后蹄也着地了,背部剧烈地下陷,腹部肯定擦刮到了山坡上。一眼看去,它就像一大块橡皮向上、向外跳跃,而这种接触却阻止了它致命的坠落。它的第二个着地之处,是在一个陡峭地倾斜的支撑物上面,而就在它与这个支撑物的瞬时接触中,它显然用了一次踢腿的动作来改变自己的路线。
  它的踢腿动作快如闪电,从它着地之处,它转变方向,先是改变腿的方向,接着是身子,剧烈地下滑到一片花岗岩岩床上。随着极佳的体力展示,随着不顾一切的拼死努力,它让自己僵直着四腿而伫立,顺着那片岩床滑行着跃进。在这里,它停顿了一秒,然后走出我的视线,消失在一个岩石角落后面。我感到它肯定摔跛了腿,不会走出多远,便匆匆攀上一个岬角,匍匐在上面爬出去,从那里俯视它的行踪。出乎我意料的是,它非但没有摔跛腿,还一路小跑着奔下山坡,丝毫没有受伤的迹象!
  在陌生区域,野绵羊可能失足丧命
  不过,野绵羊在跳跃中也并非始终如此得心应手,有时候它们也会失足滑倒、误判距离和滑坠,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对于野绵羊,尽管不时会摔断腿或肋骨,有时甚至会摔断脖子,但严重的擦伤、关节扭伤或脱臼,或者蹄子摔裂,通常都是最严重的伤害。当它们穿过自己并不熟悉的地域而奔逃时,很多意外事故似乎就会降临到它们身上。在陌生的地区,它们可能因为不慎踏上松弛的石头而陷入麻烦,要不然就是在它们被迫跳跃的时候,它们可能因为不了解落地之处的特征而发生意外。
  野绵羊就像兔子或狐狸,在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中逃避追逐者,它会大显身手,把技能发挥到极致,显得游刃有余。如果它在自己的领域中遭到敌人的穷追不舍,那么它常常会高速攀上或攀下悬崖,表演那些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做出的技艺,成功地逃脱追捕。但是,如果它在新的领域中遭到追逐,那么即便是它将才能发挥到极致,无论它的技巧有多么娴熟,它都有可能遭到失败--这就类似于雄辩家试图演讲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主题,无法扬长避短。这些峭壁大师发生的意外事故,很可能多半都发生在它们穿过陌生、陡峭的区域逃亡,不顾一切而拼死撤退的时候。
  在麋鹿山中,一群野绵羊被远远地驱赶到它们平常落脚处之外,来到一片陌生的乡野,在那里又遭到了猎人们的射击和穷追不舍。于是,它们便慌不择路。飞奔到一座它们以前从不曾攀登过的山峰上。那只领头的公羊跳跃到一块岩石上,却没料到那块石头早就松弛了,它刚一踏上就垮塌了,结果它一下子就翻滚了下去,而更为不幸的是,那块被踏松的岩石翻滚下来压在它的身上,它身负石头而重重摔了下去,背部着地,再也没有站起来。一只母羊未能准确地踏上立足处而失足摔下去,却重重地撞击到了下面另外两个同伴的身上,尽管它自己安然无恙,还迅速站起来匆匆逃走,但被它砸中的那两个同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场被其巨大的冲击力活活砸死。
  有一天,一只公羊出现在附近的一条天际线上,沿着一道刀锋般破碎的花岗岩横越而过。当时,大风沿着峭壁一路撕扯、吹翻左右的东西,驱使我不得不赶紧寻找躲避处,而那只公羊却继续前行,毫不在乎那疾劲的大风。偶尔,它从一个地点长距离地跳跃到另一个地点,还不时停下来俯视下面远远的峡谷,露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在最高的尖峰顶上,它停了下来,从下面网上去,仿佛是一尊壮丽的雕像。很快,它就绕过一道距离我不到15米的尖坡,开始呈对角状地攀上一道崖壁,那崖壁看起来几乎垂直而光滑,根本无法攀登。我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它的举动,看见它正顺着岩石中的一道小裂缝前行,那里几乎没有立足之处,所谓的立足处通常只存在于想象中。而且就在这个地方,它还会停下来,紧贴着崖壁用一只后腿抓挠身子,然后用一只头角的末端来抓挠肋骨!   当它继续攀登,那场面看起来就像是舞台效果--仿佛它正在走钢丝。抵达那道裂缝的末端之后,它就用后腿站起来,再用前蹄钩在一个粗糙的地点上,像运动员一样将自己拉了上去,全然不顾自己下面那高达60米的垂直落差。从这个地点,它又贴着崖壁来回行走,直到攀到一条垂直冲沟的底部,而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过程,它则轻易、娴熟地采用了一系列Z字形的跳跃来完成了。其中的一些跳跃,它仅仅为了获得十几厘米的垂直高差,几乎水平地跃过了两三米的距离。偶尔它还会跳起来,用前蹄抓住一个它根本无法站立之处,然而,它转瞬间就从那个地点上立即跳跃到一个更为宽大的地方。在一次高高的跳跃中,它不慎失足了,然而就在失足的那一瞬,它立即把自己向后推开,四足向下落到一个它刚刚跳离的狭窄之处。它再次尝试,随后便获得了成功。
  最大的野绵羊群体,多达140个成员
  野绵羊的蹄边缘坚硬,而底部的后面部分则是一种肉垫,如同橡胶一般富于弹性,也类似于软骨组织,能在光滑、陡峭的表面上良好地支持身体的运动。而野绵羊那强壮的肌肉、良好的视力和锐利的智慧,与它那优秀的四足充分进行有效的配合。
  野绵羊的体型比人类驯养的家绵羊要大得多。它们通常都很机警、足智多谋、充满活力。在科罗拉多的大角羊中,公羊身高一般为0.97~1.07米,体重一般为90~158公斤;而母羊大约要小三分之一。野绵羊普通的颜色为略带灰色的褐色,下面部分和四腿内侧为白色。在北方,还有一个纯白色的种类;而在附近的山岭上,有一个黑色的种类。尽管野绵羊群通常都跟随一只领头羊而行动,但每只羊都能独立行事。相比之下,家绵羊愚蠢、呆笨,而野绵羊却精明、勇敢;家绵羊浑身肮脏不说,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而野绵羊却把自身梳理得干干净净,它们的身体就像它们所生活的悬崖峭壁一样光滑。
  在讨论野生动物的时候,很多人往往无法辨别出野绵羊和野山羊之间的差异。野山羊拥有向后弯曲的大钉状头角、一撮使其每一寸面庞都属于野山羊所特有的胡子。尽管它的身体并不那么匀称,步伐也有些笨拙,它那长长的毛发还突出了它那丑陋的模样,但野山羊也是技巧最为娴熟的登山者。而相比之下,野绵羊则在速度、优雅也许还有机警性方面胜过了野山羊。
  人们相信,在美洲荒野中发现的三四种野绵羊起源于亚洲。在外表和习性上,它们也的确与如今栖息在亚洲群山中的野绵羊惊人地相似。
  在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大平原以西的地区,而且还延伸入墨西哥境内的一小部分地区之内,人们都能发现野绵羊的身影。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中的野绵羊群体,多半都生活在林木线之上的高处,海拔高度大约为3650米。在这些高高的落脚点中,它们在选择冬季住处时,似乎往往会选择疾风阻止深厚的积雪形成的区域。在这样的地方,疾风吹走了积雪,就减少了它们被雪围困的危险,通常还使得它们能够获得一些食物。
  野绵羊身披暖和、厚重的精细毛发,这件外衣十分保暖,即便是最寒冷的疾风不停地吹击在它们身上,它们也岿然不动。在风暴持续期间,野绵羊通常会在悬崖的背风面挤成一团相互取暖,有时会就这样伫立多天,任凭风雪吹打,毫不为之所动。在风暴结束的时候,较为强壮的野绵羊则会一路当先,穿过积雪开辟并冲撞出一条道路,摆脱积雪的围困。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有几只虚弱的野绵羊死掉,有时候,正当羊群无助地困在积雪中之际,一只掠食的山狮会不期而至,对羊群发动突袭,大开杀戒。
  偶尔,它们会进行短暂的迁徙,从山顶的家园旅行到低地。在春天,它们早早就从山上下来,觅食在低地率先萌发出来的嫩绿的草丛。为了换换口味,也为了取乐,它们还会漫游到别处去舔食盐巴。这些短途旅行长短不一,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也可能需要好几天。
  大多数时候,完全成熟的公羊会形成一个群体;母羊和年幼的羊则形成另一个群体。在严酷的风暴中,或在令其烦恼的敌人发动攻击的时候,这些群体会短暂地团结起来。我曾经有幸数点一个最大的野绵羊群体,那个群体拥有多达140个成员,那次经历发生在6月,在科罗拉多的斯佩西门山上,那些野绵羊聚集在一起,显然是为了前往靠近这座山顶部的盐碱地,去那里舔食盐。对于盐,野绵羊似乎有着难以满足的渴望,为了获得盐,它们往往不惜游历一整天,四处远足、寻觅。偶尔,它们会越过破碎的高山,不断将自己暴露在种种危险之下,有时甚至甘冒丧命的危险,只是为了能够抵达盐渍地去舔食盐。
  荒野中,跟野绵羊亲密接触
  大约在5月初,在林木线之上的高山地区,母羊诞下羊羔,每次诞下一两只。那里是高贵和浪漫的诞生之地,多么野性之地!在远远的下面,陌生的世界远远地铺展,一路伸向远方;在上面的近处,有峭壁、雪堆、绚烂的花朵,构成了一个空中花园,还有雷鸟和岭雀作伴!而在这段时期,母羊唯一的挂念就是羊羔,很多天,它都必须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以防饥饿的狐狸、鹰隼和山狮前来捕猎。有一天,我就看见一只鹰从天而降,迅速地飞扑下来攻击一只无助的羊羔,尽管那只羊羔被鹰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撞了个底朝天,但它所遭受的攻击还不算致命。但是,那只鹰见第一次攻击未能得手,便心有不甘,立即卷土重来,发动第二次攻击,然而就在那只鹰迅速飞扑下来靠近羊羔的那一瞬,母羊奋不顾身地一跃而起,用身体形成盾牌,挡住了鹰的进攻路线,护住了受伤的孩子。有时候,鹰隼会捕食无助的羊羔,我偶尔就看见悬崖上的鹰巢附近散落着一些羊羔颅骨,那就是有力的证据。
  一天,一些母羊和羊羔无意中接近了我隐身的地方。一只母羊带着两个孩子,另外4只母羊各自带着一个孩子。当时,一只活跃的羊羔正跟母亲享受快乐的时光,从不同的角度用头角顶撞母亲的身体,还用后腿站立起来,用头颅频频撞击,偶尔还会完全跳跃到母亲的身上嬉戏。当那只母羊做梦似的躺下,显得很漠然的时候,那只羊羔便越过母亲的身体,练习长距离的跳跃技巧,时不时还停下来跟一个想象中的对手进行凶猛的搏斗。稍后,另一只羊羔也加入了这场嬉戏,它们继续奔向一道悬崖,在崖边蹦跳着玩耍,全然不顾自己面临万丈深渊的危险,而母亲们则在一边满意地旁观。不久,所有的羊都躺了下来,一些喜鹊飞到它们的身上来回走动,显然是在觅食虫子。   在亚利桑那的科罗拉多河的一道旁侧峡谷中,我有好几天都在接近一群野绵羊,观察它们的行动。显然,这群羊以前从未见过人类,当它们第一眼看见我的时候,还明显地流露出了好奇,因此它们满足于我慢慢接近它们,其中两三只羊还用鼻子轻轻触摸我。有好几次,我在羊群中走来走去,它们却一点也不在意,更没有受惊。当时,我既没带照相机,无法拍照,我也没带猎枪,它们就不会害怕我的临近。就在我拔营继续前进的那一天,其中一只母羊还跟着我走了一个多小时,似乎颇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
  当野绵羊遭到捕猎的时候,它们就变得特别机警而又野性,然而在它们不曾遭到射击的地区,它们就迅速变得温顺起来,甚至有些像家绵羊,还常常前往友善的人家附近觅食。在冬季,一些野绵羊常常从高山上下来,来到我的小木屋附近觅食。有一天,在一些羊跟我的小型马一起舔食盐之后,一只公羊大胆地走到小木屋旁边,距离我的家只有一两米,它显得就像山丘一样年迈,还骄傲地扬起了头颅。在经过漫长的熟悉和多次尝试之后,我在距离它仅有1.5米之处给它拍摄了好多照片,最后,它还允许我抚摸它那巨大的头角!
  但是,人类的活动有时会让野绵羊遭遇不测。几年前,就在我的小木屋附近,一只奔跑的公羊就遭遇了不幸,在奔逃的过程中,它撞到了一道带刺的铁丝网上而丧生。当时,它跟其他一些公羊吃饱了草后,便攀向路边的一道小峭壁的顶部。正当它们在那里的时候,一个人骑着马奔驰而来,它们漠然地观察那个人临近,但是那个人却停了下来,对着羊群拍照,没想到惊吓了羊群,除了一只羊,其他的羊全都惊恐地飞逃,轻松地跃过了一道齐肩高的铁丝网。一分钟之后,那只留下的羊似乎才回过神来,开始激动起来,跟随同伴飞逃,却没想到一头撞上了铁丝网,被重重地抛掷了回来,但是,它的一只弯曲的大角却钩在一根铁丝上,无法摆脱。更糟糕的是,它发现自己被困住了,便不顾一切地拼死挣扎,试图摆脱铁丝的纠缠。在挣扎的过程中,一根倒刺划开了它的颈动脉,而在它倒下的时候,它的大角才摆脱了那根铁丝的纠缠,它便奔向自己刚刚逃离的那道峭壁,奔逃之际,鲜血从颈上喷涌而出,一路溅洒。当它最终攀上峭壁顶部,它就再也支持不住了,倒毙在地上。
  一群野绵羊围观大灰熊,惹恼对方
  一个生活在巴特尔山顶峰上的羊群,常常分为母羊和公羊两个组群,那里的海拔高度约为3650米,距离我的小木屋大约6.4公里。有时候,当它们四处漫游,我就开始追踪它们。有一年,大约在9月中旬,这群羊又融合了起来,朝着南方游历。我匆匆爬上米克尔山的顶峰,以便在那里居高临下地观察它们的大多数活动。此处的海拔高度接近4270米,我观察了好几个小时,却也没瞥见它们的身影。然而,正当我起身离开,不料惊动了它们--原来它们就躺在附近休息,那个地方就位于顶峰下面一点,而我却丝毫没有察觉。不仅如此,我还惊动了一只山狮,那家伙显然是在偷偷摸摸接近那些野绵羊,伺机发动攻击。在高山地区,山狮是贪婪的狩猎者,更是羊群的阴险的敌人,它会锲而不舍地捕猎成年的羊和羊羔,通常凭借偷偷摸摸的潜近方式,对受害者发动突然袭击。有时候,它会在羊群常常往来的小径边潜伏很多个小时,耐心等待,伺机出击。
  在米克尔山上遭遇我惊动之后的第二天,这群羊就出现在东南方大约4.8公里之外的林木线上。在这里,它们似乎运气不佳:一些猎人对着它们开枪射击。当羊群掠过我而奔逃的时候,我对它们进行了清点,这个羊群原来的28只羊当中,有一只羊失踪了。接下来的一天,这群羊都在米克尔山北部的峭壁下面度过了大部分时间。夜幕降临之前,它们又回到了自己频频在巴特尔山上的落脚处。翌日一大早,那只身材硕大的公羊就率领着羊群,慢慢前往朗斯峰北坡以西的地区,那个地方稍稍高于林木线。
  在早晨,一头大灰熊动作迟缓地爬上了山坡,我想它可能会去截击那些羊,于是我饶有兴趣地等待这一幕发生。可是,那头熊丝毫没有流露出对羊群的兴趣,而反过来,羊群也丝毫没有因为熊的临近而受到惊吓。就在距离羊群四五米的地方,那头熊决定挖掘一只肥硕的花白旱獭来充饥。站在一旁的羊群则充满了好奇,拥挤在附近,围观那头熊的掘地表演,但是,它们显然过于靠近了大灰熊先生,致使那头熊不满意了,它很快就朝着四周发出一阵低沉的咆哮,并发起冲击,围观的羊群一哄而散。然后,那头熊回到挖掘现场继续埋头苦干,而羊群则静悄悄地离开,继续前行。
  不久,这群羊就下行到冰川峡谷之中,然后走到对面的山坡上,朝着大陆分水岭攀登而去。第二天,另一群野绵羊汇入了它们这个群体,就在夜幕降临之前,我看见又一群完全由母羊和羊羔组成的野绵羊正在临近。翌日清晨,就在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巴特尔山上的那个羊群还保持着自己的群体,而其他羊群则已然不见了踪影。在那一天的白天,我追踪的这个羊群朝着北方游历了大约8公里,然后开始返回,从平顶山上走下来,到了日落时分,在一天游历了大约32公里、从海拔3650米下降到2440米之后,它们到达了埃斯特斯公园中的玛丽湖盐渍地。在次日正午之前,这群羊就到达了克拉格斯上,那里在湖泊以南大约4.8公里处,海拔高度约为3350米。
  两群羊相遇,各自派出斗士对决
  在克拉格斯附近,我有幸一饱眼福,旁观了一场野绵羊之战。这场战斗发生在这群羊和在克拉格斯附近漫游的另一群羊之间,双方各自派出了一只公羊作为搏击战士。开始时,那两个斗士头对着头,活跃地进行推挤比赛,每一次短暂的休息,它们都会试图用头角迅速攻击对方,接下来,它们像山羊一样用后腿站起来,伸出前蹄狠狠踢踹对方。当它们用后腿站起来攻击,其目的就是要用头颅或大角去击中对方的鼻子。两群羊都暂停了其他活动,大多数成员都专注地观看着这场比赛。
  突然,两个正在对攻的斗士分开了,各自往回跑出四五米,然后以一个精致的切角回旋过来,完全倾斜着冲向对方,紧接着便传来了双方的头角碰撞到一起的声音,随后两个斗士都被抛了起来,因为强大的冲击力,它们几乎以腰腿部着地的方式而重重地落下来。但是,它们并没有因此罢休,却立即回旋过来,朝着对方飞奔而去,竭尽全力用头角抵撞。有好几次,双方退回到它们开始同时奔向对方的地段上。这是一场长着四腿的攻城槌之间的较量。有时候,其中一只公羊被撞得跪下来,要不就被飞快地猛然抛出去。进行搏斗的这个圆形竞技场并不大,直径最多7.6米。在最后一次头角的顶撞中,克拉格斯羊群的那个斗士被对手掀了个底朝天,接着它站了起来,一路落荒而逃,小跑到山坡下面,而那个胜利者也不追赶,而是直立起来,静止得如同雕像,盯着那远去的落败者。搏斗结束的时候,两个斗士都浑身鲜血淋漓、沾满泥土。在白天,这群羊返回了巴特尔山。
  第二天,这群羊就一分为二:年幼的羊和母羊为一群,成年公羊为一群,各自开始生活。每到10月初的交配季节,羊群便会聚集在一起,公羊们为争夺交配权而大打出手、一决高低。其间,它们频频争斗,有时候两场比赛同时进行。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一些公羊最终落败,没有得到交配伴侣,被迫离开群体,而获胜的三四只公羊各自领走1~5只母羊,享受胜利成果。
  如今,在山地野绵羊更大的活动范围中,它们遭受着灭绝的威胁。它们纯粹因为人类狩猎的乐趣或者因为人类猎食它们的肉而惨遭射杀,还因为其雄壮的头角而遭到无情捕猎。然而,山地野绵羊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一种宝贵资产,需要予以保护。这些山地精灵生动而独特,已成为风景中令人饶有兴趣的一个组成部分,会给每个观赏者都带来灵感。
  玛丽·奥斯汀②说:
  “然而来自碎石的野绵羊,
  可靠的足和肢体的舰队,
  起身看见群星
  沿着山边走过。”
  所幸的是,这个地区还让它的野绵羊长存于山野之间。对于古老的群山和白雪皑皑的峰峦,这些勇敢的攀登者增添了很多生动的东西。如果这些山地居民从高山上永远消失,那么这个极寒的世界和峭壁对于我们就完全不同了。
  ------
  ①美国陆军将领(1813-1890)。
  ②美国作家(1868-1934),因研究加利福尼亚州的印第安人和沙漠生活而著名。
  责任编辑◎育邦
其他文献
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话从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我今天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早晨7:30我做了一个检查
期刊
①吃完团年饭,刚生燃火盆,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②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烤过火的柴火味儿。  ③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换上一双大胶鞋。我问爹,下这大的雪,换鞋干啥去?  ④爹没言语,娘插了句,能干啥,挖南瓜窝子呗!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
期刊
我小的时候,生产大队还没有解散,我们是第二生产队。白天,大人在田里劳作,我们在地头跑和玩,满头大汗。  不远处是队里的瓜地,我们更喜欢去那里,看新芽一天天长大,秧子伸长,开花,结果。那时候,每家都有自留地,队上种小麦、玉米,自留地也会种,唯有瓜,很少有人种,粮食都不够吃,种瓜,从来没有想过。  种瓜是一门手艺活。队上特意聘请了一个外地人侍弄那片瓜地。从播下种子到瓜熟,都由他负责。  地里种的大多是
期刊
有一段时间我在伦敦住,大不列颠给我的印象除了完善的交通和遍地的风衣之外,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了。我还记得住进宿舍的当晚,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外面下着伦敦常见的绵绵细雨,内心愁苦万分。这时听到有人敲门,然后几个白人很热情地冲进来,兴高采烈地说有个party,邀请我去参加。尽管这在一个中国人看来非常突兀,但我还是跟着去了,并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愉快的夜晚。  我有时候在路边抽烟,会有伦敦青皮跑过来借火。对方
期刊
在我的感受里,有些地方是为了谨慎地瞻仰,适宜延宕时光的惊艳,而有些地方,则闲适而妥帖,正可温柔岁月的缠绵。  比如,江南。  心中的江南是博大的、深邃的,又是饱满的、诗意的,甚至是恣意的、自由的。  随处可见的风景,以及一花一木里毫不牵强的细节,昭示着江南的精致品质。  三月是江南的豆蔻青春,似锦繁花装点着她开心的笑靥,如绸绿水勾连起她美丽的衣裳,馥郁花香弥漫着她可人的气息,氤氲云烟诠释着她温柔的
期刊
从老子诞生地河南省鹿邑县发车,沿着这位东方先哲当年出关的道路一路向西,中途在老子归隐处栾川县老君山住了一夜,第二天傍晚顺利抵达老子和关令尹喜相遇,并在此开始《道德经》著述的函谷关。如今,这个关口是在河南省灵宝市的地界之内。  应着“重走东方先哲出关路”的名头自驾游来到灵宝市,来到函谷关,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让我不胜欣喜的物事,却是晚餐饭桌上那一盘似乎和老子并无关系的榆钱麦饭。  榆钱是榆树的
期刊
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一幅流传在网络上的照片,令人震撼。  据说,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 
期刊
内蒙古包头市计生局汇集统筹合力、强化体制创新、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  包头市着力把握人口计生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转型和职能拓展带给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机遇,把握职能定位,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创新发展和重点转型的步伐。  一是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完善“六大机制”,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构建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导向的人口综合服务机制,不断实现公共服务全员化、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
期刊
是十几年前了,我宿舍的墙外是田野,大半是菜地。中间有两条南北向的小路。我每天已习惯了从东边小路往北转着圈遛弯儿。西边小路旁的菜地里有碎砖头垒成的两间小屋,四周围着篱笆,间杂一两声犬吠鸡啼,颇引人起归农之思。小屋的主人姓刘,不知其名,姑称之刘老汉。我在小路上遛弯儿,他在路旁弯腰弓背打整菜地,总要有意无意地互瞅上几眼,终于打起招呼了,“吃了么?”“吃了,你吃了么?”“吃了。”  一个穿西装上衣的壮小伙
期刊
我说的花事,那是在老家。  河边路旁的野花先不说,这里要说的是院里院外的那几树花枝。说来我在城里的时间不比在乡下短,城里的花事更缤纷,可我总觉得楼前楼后的那些花影少了点东西,是那样地不好把握,也就不敢胡乱说些什么。其实,乡下的那些花我也把握不好,只是凭了一份乡情,才觉得有话可说。  我家是没谁有那份闲心种迎春之类的花的。杏花开得稍早一些时日,也就有了报春的味道。杏花,虽然并不红火,可也是院落里的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