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骚》用大量文墨写了各类香草,而这些充满灵性的香草象征着诗人美好的品质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香草”作为《离骚》中的重要意象,开创了中国文学“香草美人”的传统,对于后世文人托“香草”以自喻、借草木而抒情有着巨大的影响。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使《离骚》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也极富浪漫色彩。
【关键词】:离骚;香草;意象
《离骚》是战国时代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伟大创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伟大的浪漫主义杰作。翻开《离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屈原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运用了大量物类作比,正如王逸所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1]
美人,是屈原作品中内涵丰富的语词之一,或用比喻指楚君,或用比喻指德才美好之人,或用以自比。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美人”一般认为用以指楚怀王,这也是“美人”这一词在《离骚》中的单独一现,其他的是宓妃、简狄、虞二姚等天界凡间美女的象征意义。而《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渲染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一方面指个人的美好品格和人格,另一方面指政治上正直的一方,与恶草形成对比。《离骚》这首伟大的抒情长诗之所以不朽,正是由于屈原把他那种高贵的品质通过“引类譬喻”,特别是对形形色色香草的描写过度给了我们,这些外貌鲜艳动人内在芳香洁美,充满灵性的香草象征着诗人美好的品质。
以草木作为抒情表意的意象,这种艺术技巧早在《楚辞》之前的《诗经》中已经大量设计。但“香草”意象在《诗经》中并没有被直接提及,说涉及到的草木意象只是一组简单的比喻,或用于起兴或用于博喻。而屈原则是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并结合楚地固有的巫俗文化,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离骚》全文共373句,2400多字,但诗中却用大量文墨写了各类香草,如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蕙、茝、兰、留夷、揭车、杜衡、秋菊、木根、薜荔、胡绳、芰荷、芙蓉、等等。而且,这些香草在《离骚》中比比皆是。屈原以它们为主线,贯穿《离骚》之始末。这些香草都代表了屈原的美好理想和道德范畴。这个范畴,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各個方面。屈原把它看作小至个人的人格修养,大至社会风俗的改变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完善的重要基础。因此,他不仅个人扈离纫兰,也用来进献君王以及培育贤良。这些香草都深含比兴,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离骚》开篇诗人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诗人在叙述了自己的“内美”之后,紧接着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又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以喻培养自己坚贞不渝的品格。
诗人叙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杂用申椒菌桂,不专用蕙茝,是屈原“众芳所在”政治主张的具体内容,是《离骚》中举出的屈原重要措施的第一项。众芳所在,是“任人唯贤”的政治路线;惟纫蕙茝,是“任人唯亲”的政治路线。也就是说,诗人主张选用人才,不仅仅是某一类人才,而是应当具有广博的胸怀,使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济济一堂。
屈原忧国忧民,为了实现“众芳之所在”,为国家分担,他亲自动手培植这些香草。众芳,是屈原亲自栽培的、替他执行各种政策的人。具体的香草,兰、芷、椒、榝、揭车、江离、留夷、杜衡等,指的都是他所培植的人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的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这里写兰、蕙,写留夷、揭车,写杜衡与芳芷,意在说明自己所培养的人才众多,而且是各类人才。诗人的希望是“冀枝叶的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即使人才茁壮成长,等待时机将他们送上楚国政治舞台,为实现楚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此可见,屈原的主张与后来周公、曹操等贤主的用人政策可谓一脉相承,足见屈原的贤明及其对楚国的重要之处,也更突显了他后来的悲剧。
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自己终究难掩内心的苦闷彷徨:“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忧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满腔的政治理想却受挫,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虽然受挫,却仍然要坚持节操:“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诗人坚持自己节操,不仅“揽木根以结茝”,“贯薜荔之落蕊”,而且还要“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孋孋”。
《离骚》一诗,如果按内容来划分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是写诗人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在这部分,诗人既追溯自己的世系,又详述自己名字的由来,强调自己禀赋的纯美;既阐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也表明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既叙述了自己事君不容的经过,也叙述了自己培植人才的失败;既叙述了自己所处环境的险恶,又表明了自己坚持操守的态度;既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也写出了自己思想斗争的过程。总之,诗人无论是阐明政治观点和立场,还是表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无论是写所处环境的险恶,还是写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无论是写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还是表明坚持操守的态度,都是用香草来作比喻和象征,香草在《离骚》之中都成功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象征体系。读其作品似乎使人漫步在这些花花草草的世界,而香草的芬芳也扑面而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了这些香草,《离骚》这篇作品就少了许多灵气与艺术色彩,而屈原也不能更好的表达象征自己圣洁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众多缤纷的香草,不仅以丰富的物象、深刻的内容、完整的形象发展了古代诗歌,更是构建了其独特的象征体系,开创了中国“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大量运用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的比喻象征意义的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屈原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圣洁的人格品质。
注释:
[1]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 页。
参考文献:
[1] 王逸.《楚辞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版.
[3]朱熹.《楚辞集注》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熊良智.《试论楚辞“荃”、“荪”喻君的原始意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3卷5期.
[5]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的配饰现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9月,47卷5期.
作者简介:孙萍(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在读研究生,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
【关键词】:离骚;香草;意象
《离骚》是战国时代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伟大创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伟大的浪漫主义杰作。翻开《离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屈原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运用了大量物类作比,正如王逸所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1]
美人,是屈原作品中内涵丰富的语词之一,或用比喻指楚君,或用比喻指德才美好之人,或用以自比。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美人”一般认为用以指楚怀王,这也是“美人”这一词在《离骚》中的单独一现,其他的是宓妃、简狄、虞二姚等天界凡间美女的象征意义。而《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渲染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一方面指个人的美好品格和人格,另一方面指政治上正直的一方,与恶草形成对比。《离骚》这首伟大的抒情长诗之所以不朽,正是由于屈原把他那种高贵的品质通过“引类譬喻”,特别是对形形色色香草的描写过度给了我们,这些外貌鲜艳动人内在芳香洁美,充满灵性的香草象征着诗人美好的品质。
以草木作为抒情表意的意象,这种艺术技巧早在《楚辞》之前的《诗经》中已经大量设计。但“香草”意象在《诗经》中并没有被直接提及,说涉及到的草木意象只是一组简单的比喻,或用于起兴或用于博喻。而屈原则是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并结合楚地固有的巫俗文化,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离骚》全文共373句,2400多字,但诗中却用大量文墨写了各类香草,如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蕙、茝、兰、留夷、揭车、杜衡、秋菊、木根、薜荔、胡绳、芰荷、芙蓉、等等。而且,这些香草在《离骚》中比比皆是。屈原以它们为主线,贯穿《离骚》之始末。这些香草都代表了屈原的美好理想和道德范畴。这个范畴,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各個方面。屈原把它看作小至个人的人格修养,大至社会风俗的改变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完善的重要基础。因此,他不仅个人扈离纫兰,也用来进献君王以及培育贤良。这些香草都深含比兴,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离骚》开篇诗人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诗人在叙述了自己的“内美”之后,紧接着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又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以喻培养自己坚贞不渝的品格。
诗人叙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杂用申椒菌桂,不专用蕙茝,是屈原“众芳所在”政治主张的具体内容,是《离骚》中举出的屈原重要措施的第一项。众芳所在,是“任人唯贤”的政治路线;惟纫蕙茝,是“任人唯亲”的政治路线。也就是说,诗人主张选用人才,不仅仅是某一类人才,而是应当具有广博的胸怀,使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济济一堂。
屈原忧国忧民,为了实现“众芳之所在”,为国家分担,他亲自动手培植这些香草。众芳,是屈原亲自栽培的、替他执行各种政策的人。具体的香草,兰、芷、椒、榝、揭车、江离、留夷、杜衡等,指的都是他所培植的人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的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这里写兰、蕙,写留夷、揭车,写杜衡与芳芷,意在说明自己所培养的人才众多,而且是各类人才。诗人的希望是“冀枝叶的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即使人才茁壮成长,等待时机将他们送上楚国政治舞台,为实现楚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此可见,屈原的主张与后来周公、曹操等贤主的用人政策可谓一脉相承,足见屈原的贤明及其对楚国的重要之处,也更突显了他后来的悲剧。
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自己终究难掩内心的苦闷彷徨:“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忧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满腔的政治理想却受挫,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虽然受挫,却仍然要坚持节操:“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诗人坚持自己节操,不仅“揽木根以结茝”,“贯薜荔之落蕊”,而且还要“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孋孋”。
《离骚》一诗,如果按内容来划分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是写诗人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在这部分,诗人既追溯自己的世系,又详述自己名字的由来,强调自己禀赋的纯美;既阐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也表明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既叙述了自己事君不容的经过,也叙述了自己培植人才的失败;既叙述了自己所处环境的险恶,又表明了自己坚持操守的态度;既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也写出了自己思想斗争的过程。总之,诗人无论是阐明政治观点和立场,还是表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无论是写所处环境的险恶,还是写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无论是写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还是表明坚持操守的态度,都是用香草来作比喻和象征,香草在《离骚》之中都成功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象征体系。读其作品似乎使人漫步在这些花花草草的世界,而香草的芬芳也扑面而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了这些香草,《离骚》这篇作品就少了许多灵气与艺术色彩,而屈原也不能更好的表达象征自己圣洁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众多缤纷的香草,不仅以丰富的物象、深刻的内容、完整的形象发展了古代诗歌,更是构建了其独特的象征体系,开创了中国“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大量运用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的比喻象征意义的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屈原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圣洁的人格品质。
注释:
[1]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 页。
参考文献:
[1] 王逸.《楚辞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版.
[3]朱熹.《楚辞集注》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熊良智.《试论楚辞“荃”、“荪”喻君的原始意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3卷5期.
[5]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的配饰现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9月,47卷5期.
作者简介:孙萍(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在读研究生,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