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一个锻造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年代。大银幕里那一部部弘扬英雄主义的电影作品,把崇尚英雄的情结播撒在我们那一代人幼小的心田里,我深刻的记得12岁那年,是一部名叫《海魂》的电影使我抱定了长大后要去做一名英勇的水兵战士的愿望,为了这个我还把父母取的名字孙彦超,自作主张的改为了孙洪涛,以示我的少年志向。
16岁的我走进军营,来到了广州军区某部做一名基层连队的战士,矢志从军、崇尚英雄的内心活动伴随着军旅人生的开始化为了我一生最浓郁的精神追求。1985年我考入了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了广州军区一名新闻干事。六年如水的日子里,几百篇新闻稿件变成铅字也时有获奖还曾荣立军功,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时常感到这种“爬格子”的军旅生活总好像缺少些什么味道……恰逢军务部门要选调一名写作能力好的政工干部,一番努力后我从一名新闻干事成为了一名负责作战训练、军风军纪的军务参谋。从此,在训练场上指挥上千人的队列步调一致让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真正当兵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我和军务科的郭参谋看一部军旅电视剧,有个男演员敬军礼十分糟糕,我就说,“连军礼都没敬好,还演什么军人”。郭参谋打趣的说,“什么时候你来演一个军人怎么样?”我说:“行”!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份,我这句话撂下没多久,《羊城晚报》上剧组寻找“叶剑英”竟使我真的走进了《叶剑英》剧组,开始了我的影视创作。更始料不及的是我的生活道路也因此改变。《叶剑英》之后我又参加拍摄了《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剧组,有一次在新疆一位哈萨克族朋友塔布斯的家里为张丰毅过生日,我俩聊起了自己的军人情结,张丰毅对我说:“别回去干军务参谋了,你是个当演员的料,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吧,你不是想演军人吗?各军兵种的军人可以让你演不完……”
我眼前仿佛洞开了一扇天窗,当兵演英雄实在令我向往。我想一定是命运使然,经过“声、台、形、表”,“初试、复试、三试”,我这个少校军务参谋竟然如愿以偿的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97级戏剧系干部大专班,走进了表演艺术的殿堂。在军艺两年学习的日子里,可以说我每天都是5:50分起床,操场上先跑上八圈,做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引体向上,再练一个小时的台词晨功,可以说是风雨无阻,即使是寒冬飘雪的日子……我如饥似渴的学习专业,每个周末几乎全部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度过。就这样,我这个军务参谋创作演出的小品《野战表》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全国戏剧小品大赛获得专业组第一名,毕业大戏话剧《绿十字星座》我演男主角参加全军第七届文艺汇演获优秀剧目奖,在校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还被评为了解放军艺术学院优秀学员。
有媒体称我是“军人专业户”,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称呼。大家想啊,我16岁当兵,从战士、班长、保密员、司务长、连长、新闻干事,直到军务参谋,结结实实的在基层、机关当了16年的兵。我是在32岁为了演军人下定决心报考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成为专业演员18年来,我参与创作了60多部(1400余集)影视作品,演了30多个男主角,除警察、检察官之外,50多个人物形象全部都是军人,正像张丰毅当年说的那样,几乎演遍了各军兵种,各个级别的军人。从《和平年代》里的侦察兵黄立彪到《世纪突击》里的连长戈扬;从《兵歌》里的营长曹山到《滇西1944》里的团长彭刚;从《彭雪枫》里的师长彭雪枫到《吉鸿昌》里的军长吉鸿昌;从《黄埔军人》里的陈赓大将到《毛泽东》里的总书记张闻天;从《我的农民兄弟》里的退伍水兵艾澄川到《离婚女子驿站》里的转业干部周兴旺;从《绝密押运》里的支队长卢林到《新四军》里的司令员谢成龙;从《隐形将军》里地下党员苏志丹到《神舟》里的宇航员钟旭……直到《绝对忠诚》里的袁逢明将军;《红川赤子》里的导弹专家陈礼国将军;《军医》里的全国道德模范庄仕华将军等等……即使是演古装剧我还是演的军人,如《施琅大将军》里的吴启爵将军、高希希版《三国》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陈宫陈公台、还有安徽卫视播出的胡玫导演的《曹操》里的袁绍大将军等,近20年的演绎生涯,我几乎演遍了所有的军兵种。
十八年前,《电影画刊》杂志社的编辑孙蓓大姐约我写一篇文章,我以《我的英雄梦》为题目在画刊的“演员之声”栏目上刊登,讲述了我的英雄梦。正是由于我的这份兵情、戏缘、英雄梦,让我这么多年在“选择”和“被选择”角色时几乎全部饰演了军人。最近我光荣的被评为“德艺双馨电视工作者”,这是对我几十年努力工作的肯定,我会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尽我所能为时代塑造更多的英雄形象,努力弘扬英雄主义优秀品质。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电视艺术工作者,特别是军队电视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担当。
(孙洪涛简历: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正师职副主任,影视剧制片人,国家一级演员,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
16岁的我走进军营,来到了广州军区某部做一名基层连队的战士,矢志从军、崇尚英雄的内心活动伴随着军旅人生的开始化为了我一生最浓郁的精神追求。1985年我考入了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了广州军区一名新闻干事。六年如水的日子里,几百篇新闻稿件变成铅字也时有获奖还曾荣立军功,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时常感到这种“爬格子”的军旅生活总好像缺少些什么味道……恰逢军务部门要选调一名写作能力好的政工干部,一番努力后我从一名新闻干事成为了一名负责作战训练、军风军纪的军务参谋。从此,在训练场上指挥上千人的队列步调一致让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真正当兵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我和军务科的郭参谋看一部军旅电视剧,有个男演员敬军礼十分糟糕,我就说,“连军礼都没敬好,还演什么军人”。郭参谋打趣的说,“什么时候你来演一个军人怎么样?”我说:“行”!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份,我这句话撂下没多久,《羊城晚报》上剧组寻找“叶剑英”竟使我真的走进了《叶剑英》剧组,开始了我的影视创作。更始料不及的是我的生活道路也因此改变。《叶剑英》之后我又参加拍摄了《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剧组,有一次在新疆一位哈萨克族朋友塔布斯的家里为张丰毅过生日,我俩聊起了自己的军人情结,张丰毅对我说:“别回去干军务参谋了,你是个当演员的料,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吧,你不是想演军人吗?各军兵种的军人可以让你演不完……”
我眼前仿佛洞开了一扇天窗,当兵演英雄实在令我向往。我想一定是命运使然,经过“声、台、形、表”,“初试、复试、三试”,我这个少校军务参谋竟然如愿以偿的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97级戏剧系干部大专班,走进了表演艺术的殿堂。在军艺两年学习的日子里,可以说我每天都是5:50分起床,操场上先跑上八圈,做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引体向上,再练一个小时的台词晨功,可以说是风雨无阻,即使是寒冬飘雪的日子……我如饥似渴的学习专业,每个周末几乎全部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度过。就这样,我这个军务参谋创作演出的小品《野战表》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全国戏剧小品大赛获得专业组第一名,毕业大戏话剧《绿十字星座》我演男主角参加全军第七届文艺汇演获优秀剧目奖,在校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还被评为了解放军艺术学院优秀学员。
有媒体称我是“军人专业户”,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称呼。大家想啊,我16岁当兵,从战士、班长、保密员、司务长、连长、新闻干事,直到军务参谋,结结实实的在基层、机关当了16年的兵。我是在32岁为了演军人下定决心报考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成为专业演员18年来,我参与创作了60多部(1400余集)影视作品,演了30多个男主角,除警察、检察官之外,50多个人物形象全部都是军人,正像张丰毅当年说的那样,几乎演遍了各军兵种,各个级别的军人。从《和平年代》里的侦察兵黄立彪到《世纪突击》里的连长戈扬;从《兵歌》里的营长曹山到《滇西1944》里的团长彭刚;从《彭雪枫》里的师长彭雪枫到《吉鸿昌》里的军长吉鸿昌;从《黄埔军人》里的陈赓大将到《毛泽东》里的总书记张闻天;从《我的农民兄弟》里的退伍水兵艾澄川到《离婚女子驿站》里的转业干部周兴旺;从《绝密押运》里的支队长卢林到《新四军》里的司令员谢成龙;从《隐形将军》里地下党员苏志丹到《神舟》里的宇航员钟旭……直到《绝对忠诚》里的袁逢明将军;《红川赤子》里的导弹专家陈礼国将军;《军医》里的全国道德模范庄仕华将军等等……即使是演古装剧我还是演的军人,如《施琅大将军》里的吴启爵将军、高希希版《三国》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陈宫陈公台、还有安徽卫视播出的胡玫导演的《曹操》里的袁绍大将军等,近20年的演绎生涯,我几乎演遍了所有的军兵种。
十八年前,《电影画刊》杂志社的编辑孙蓓大姐约我写一篇文章,我以《我的英雄梦》为题目在画刊的“演员之声”栏目上刊登,讲述了我的英雄梦。正是由于我的这份兵情、戏缘、英雄梦,让我这么多年在“选择”和“被选择”角色时几乎全部饰演了军人。最近我光荣的被评为“德艺双馨电视工作者”,这是对我几十年努力工作的肯定,我会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尽我所能为时代塑造更多的英雄形象,努力弘扬英雄主义优秀品质。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电视艺术工作者,特别是军队电视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担当。
(孙洪涛简历: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正师职副主任,影视剧制片人,国家一级演员,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