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2日,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韦尔第二届任期将届满。根据捷克宪法,总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因此,这位曾经出身贵族家庭、因反对政府数度入狱、而后又荣登总统宝座并成为捷克最大富豪之一的传奇人物将正式退出捷克政治舞台。
然而,捷克议会参众两院1月15日举行联席会议,选举新一任总统却无果而终——经过三轮投票,4位总统候选人没有一位获得当选所需的法定多数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执政10多年的哈韦尔光芒下,其他的候选人都显得黯然失色。
投笔从政的剧作家
哈韦尔1936年10月5日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一个贵族企业主家庭。1957年,他从布拉格理工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部队服了两年兵役。
虽然学的是充满理性思维的经济学,但哈韦尔后来却走上了要求感性思维的戏剧创作道路,先后担任了舞台技术人员、编剧、助理导演、剧作家,其间还曾在音乐艺术学院戏剧系深造。
1968年,哈韦尔又开始投身政治活动,成为无党派人士俱乐部和捷克笔会的成员,并担任反对派组织——独立作家俱乐部主席之职。1968年之后,他由于参加“七七宪章”运动并担任发言人,数次被捕入狱,总共在铁窗后度过了近5年的时间。
1977年1月,出狱后的哈韦尔成为“七七宪章”组织发起人和第一个发言人,此后又参与创建了公民论坛,并成为公民论坛的主要代表。
1989年12月,哈韦尔步入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统。
万贯家财失而复得
哈韦尔当选捷克总统前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不修边幅的作家,一张老照片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况:他坐在一盘带皮的煮土豆前,陷入沉思中。对这位漂泊者来说,这样的午餐司空见惯。他的着装也符合他的生活方式:牛仔裤和高领衫。
哈韦尔在成为总统后马上有了必要的派头,现在他那些合体的西服都出自欧洲最著名的裁缝之手,因公出巡乘坐的是奔驰轿车,因私出游他会开自己的意大利产轿车。他喜欢自己驾车,而且还爱开快车,这还曾引起一场小小的风波。当时,哈韦尔决定亲自试试刚刚上市的一种新型斯柯达轿车,下车后对在场的观众说,在时速150公里的情况下这车跑得棒极了。于是记者们质问说,捷克的最高限速是130公里,难道总统就可以违反交通规则吗?警方不得不承认总统违反了交通规则,差点儿对他罚款。
哈韦尔现在是捷克最有权势的人,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人之一,如今哈韦尔的个人财产估计有几千万美元。但他的万贯家财既不是过去作为反对派时挣来的,也不是当总统8年得到的。他一夜骤富皆因继承了父亲和叔叔1948年被没收的财产。他所得遗产包括布拉格市中心的卢采尔纳宫、伏尔塔瓦河岸边的五层住宅、巴兰多瓦的别墅和饭店、摩拉维亚的别墅和一些艺术品。哈韦尔用出租这些不动产得来的钱在布拉格买了一座建于20年代的别墅。
大部分闲暇时间他与家人一起在郊外官邸度过,他经常在那里向人民发表广播讲话,与政治家举行非正式会晤,与亲朋好友聚会,有时他还亲自下厨房做菜款待客人。他自己说,现在没有时间搞文学了。前几年,他还曾试着干了干大学老师的工作,不过在第一次主持课堂讨论之后,他就承认说,与现在的大学生讨论问题一点儿都不比管理国家轻松。
哈韦尔的前妻奥尔加因患癌症于1996年去世,而他本人同年也因为肺癌入院,并切除了右肺的一半。1997年1月,出院才8天的哈韦尔就与44岁的演员达格玛尔·韦什克尔诺娃成婚。
哈韦尔与奥尔嘉的婚姻曾被捷克人视为捷克的伟大情史。国家剧院对面的斯拉维亚咖啡店是布拉格文人聚散之地,哈韦尔与奥尔嘉常在此抽烟聊天,交换读书心得。哈韦尔在狱中有一部最动人的作品,书名就是《致奥尔嘉》。
这就难怪捷克人对哈韦尔如此快就续弦感觉很难接受。哈韦尔对此的解释是,奥尔嘉临终前要他赶快再娶,因为他不是一个懂得独自生活的人。
捷克、斯洛伐克分家
1993年1月1日,长期存在矛盾的捷克和斯洛伐克终于分手,成为了两个独立的国家,也走上了两条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
当年,身为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哈韦尔和大部分捷克人一样,低估了斯洛伐克人在先后经历了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共1000多年的统治后对获得更多独立和国际关注的渴望,因而对斯洛伐克的分裂倾向持反对态度。
然而,应当看到,尽管同捷克有着相似语言和文化,有500万人口的斯洛伐克本来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只是从1918年开始,斯洛伐克才同其1000万人口的近邻捷克合并。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在激烈的经济和政治转变中,无论哪一方都无法为了继续合并而在宪法上做出让步。
虽然民意调查表明民众支持国家统一,但双方最终仍然分立为两国,也都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捷克共和国保留了联邦旗帜,但它在国际上的重要性降低了,而斯洛伐克独自登上世界舞台,实力大为削弱。
经历了10年的变化之后再来看看这两个国家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哈韦尔领导下的捷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原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国家中,捷克共和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比斯洛伐克高24%。独立后的捷克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转轨进程比较顺利、平稳,重视经济立法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经济转轨后,加快私有化步伐,减少国家在大公司中的控制权,取消对工资的限制,使本国货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进一步吸收外资,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而斯洛伐克却吸引不来多少外资,因为西方对其当时的领导人——“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主席弗拉迪米尔·梅恰尔的执政方式心怀不满。
梅恰尔优先发展与东欧国家关系的方针也妨碍了斯洛伐克与西欧和美国接近。捷克1999年就加入了北约,而斯洛伐克到2002年秋天才得到北约的邀请;捷克现在已是欧盟候选国,最迟到2004年就可以加入欧盟,而斯洛伐克得等下一批才能成为欧盟候选国。
捷克斯洛伐克解体的时候,两个新国家货币的汇率持平。现在一个斯洛伐克克郎只能兑换0.7个捷克克郎。捷克的劳动力市场对斯洛伐克人很有诱惑力,在捷克长期或临时务工的斯洛伐克人超过其他外国人。
捷克独立后的发展
政治上——1997年12月16日,捷克与波兰、匈牙利一起签署了加入北约的议定书。1999年3月12日,捷克正式加入北约。
作为捷克积极向北约靠拢的倡导者,哈韦尔可谓梦想成真。虽然民意测验表明,当时只有近一半的捷克人赞成加入北约,但哈韦尔却仍然对这一事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在捷克加入北约前夕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说:“这(1999年3约12日)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刻,捷克共和国将头一次拥有牢固的安全保障。这一点对捷克共和国至关重要,因为它处于欧洲的中部,处在各种思想和文化影响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利益的交叉点上。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作为倡导华沙条约组织解散的我为能经历这一时刻而感到非常幸福。”
他说,尽管赞成加入北约的人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潜伏着从内心深处反对加入北约的情绪。当然,一部分国民对北约抱有成见,但他认为,应当从一定程度的地方主义情绪、孤立主义情绪和谨小慎微态度这样一些现代史中很有传统的精神状态中寻找其原因。
与此同时,欧盟也向捷克展开了怀抱。1997年12月捷克被定为欧盟东扩首选国。2002年11月,欧盟15国外长与10个候选国外长举行会议后决定,包括捷克在内的10个中东欧国家将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经济上——捷克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外贸的国有垄断,放开外贸经营权,取消出口商品限制,积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化进程,并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与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签署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
捷克政府为了扭转过去过度依赖原经互会国家、特别是原苏联的状况,积极与世界各地区发展经贸关系。捷贸易政策的中心是“面向世界,开展多样化贸易,重点在欧洲”。自经济转轨开始以来,捷克逐渐完成了贸易的地区结构转变,即从东方市场转向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000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占捷克贸易总额约74%,其中出口占74.8%,进口71.9%。
据捷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在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2001年,捷克经济成功抵御了西欧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稳步增长。2001年捷克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加518亿克郎(约36克郎合1美元),增幅为3.6%,是1996年以来捷克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2001年捷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49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9%,是中东欧国家中人均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1月23日,捷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捷克外贸逆差为744亿克郎(1美元约合30克郎),比上一年大减423亿克郎。
据捷通社报道,去年捷克外贸进口总额为13,263亿克郎,出口总额为12,519亿克郎,逆差额是1999年以来最少的一年,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计算机产品以及电站设备出口的大幅增长是促成外贸逆差下降的重要因素,其中计算机产品出口增长高达97%。
虽然捷克经济在2002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欧洲整体经济发展迟缓的影响,但与其他转型中的中东欧国家相比,在西方国家眼中,捷克仍然属于“优等生”。
然而,捷克议会参众两院1月15日举行联席会议,选举新一任总统却无果而终——经过三轮投票,4位总统候选人没有一位获得当选所需的法定多数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执政10多年的哈韦尔光芒下,其他的候选人都显得黯然失色。
投笔从政的剧作家
哈韦尔1936年10月5日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一个贵族企业主家庭。1957年,他从布拉格理工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部队服了两年兵役。
虽然学的是充满理性思维的经济学,但哈韦尔后来却走上了要求感性思维的戏剧创作道路,先后担任了舞台技术人员、编剧、助理导演、剧作家,其间还曾在音乐艺术学院戏剧系深造。
1968年,哈韦尔又开始投身政治活动,成为无党派人士俱乐部和捷克笔会的成员,并担任反对派组织——独立作家俱乐部主席之职。1968年之后,他由于参加“七七宪章”运动并担任发言人,数次被捕入狱,总共在铁窗后度过了近5年的时间。
1977年1月,出狱后的哈韦尔成为“七七宪章”组织发起人和第一个发言人,此后又参与创建了公民论坛,并成为公民论坛的主要代表。
1989年12月,哈韦尔步入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统。
万贯家财失而复得
哈韦尔当选捷克总统前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不修边幅的作家,一张老照片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况:他坐在一盘带皮的煮土豆前,陷入沉思中。对这位漂泊者来说,这样的午餐司空见惯。他的着装也符合他的生活方式:牛仔裤和高领衫。
哈韦尔在成为总统后马上有了必要的派头,现在他那些合体的西服都出自欧洲最著名的裁缝之手,因公出巡乘坐的是奔驰轿车,因私出游他会开自己的意大利产轿车。他喜欢自己驾车,而且还爱开快车,这还曾引起一场小小的风波。当时,哈韦尔决定亲自试试刚刚上市的一种新型斯柯达轿车,下车后对在场的观众说,在时速150公里的情况下这车跑得棒极了。于是记者们质问说,捷克的最高限速是130公里,难道总统就可以违反交通规则吗?警方不得不承认总统违反了交通规则,差点儿对他罚款。
哈韦尔现在是捷克最有权势的人,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人之一,如今哈韦尔的个人财产估计有几千万美元。但他的万贯家财既不是过去作为反对派时挣来的,也不是当总统8年得到的。他一夜骤富皆因继承了父亲和叔叔1948年被没收的财产。他所得遗产包括布拉格市中心的卢采尔纳宫、伏尔塔瓦河岸边的五层住宅、巴兰多瓦的别墅和饭店、摩拉维亚的别墅和一些艺术品。哈韦尔用出租这些不动产得来的钱在布拉格买了一座建于20年代的别墅。
大部分闲暇时间他与家人一起在郊外官邸度过,他经常在那里向人民发表广播讲话,与政治家举行非正式会晤,与亲朋好友聚会,有时他还亲自下厨房做菜款待客人。他自己说,现在没有时间搞文学了。前几年,他还曾试着干了干大学老师的工作,不过在第一次主持课堂讨论之后,他就承认说,与现在的大学生讨论问题一点儿都不比管理国家轻松。
哈韦尔的前妻奥尔加因患癌症于1996年去世,而他本人同年也因为肺癌入院,并切除了右肺的一半。1997年1月,出院才8天的哈韦尔就与44岁的演员达格玛尔·韦什克尔诺娃成婚。
哈韦尔与奥尔嘉的婚姻曾被捷克人视为捷克的伟大情史。国家剧院对面的斯拉维亚咖啡店是布拉格文人聚散之地,哈韦尔与奥尔嘉常在此抽烟聊天,交换读书心得。哈韦尔在狱中有一部最动人的作品,书名就是《致奥尔嘉》。
这就难怪捷克人对哈韦尔如此快就续弦感觉很难接受。哈韦尔对此的解释是,奥尔嘉临终前要他赶快再娶,因为他不是一个懂得独自生活的人。
捷克、斯洛伐克分家
1993年1月1日,长期存在矛盾的捷克和斯洛伐克终于分手,成为了两个独立的国家,也走上了两条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
当年,身为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哈韦尔和大部分捷克人一样,低估了斯洛伐克人在先后经历了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共1000多年的统治后对获得更多独立和国际关注的渴望,因而对斯洛伐克的分裂倾向持反对态度。
然而,应当看到,尽管同捷克有着相似语言和文化,有500万人口的斯洛伐克本来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只是从1918年开始,斯洛伐克才同其1000万人口的近邻捷克合并。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在激烈的经济和政治转变中,无论哪一方都无法为了继续合并而在宪法上做出让步。
虽然民意调查表明民众支持国家统一,但双方最终仍然分立为两国,也都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捷克共和国保留了联邦旗帜,但它在国际上的重要性降低了,而斯洛伐克独自登上世界舞台,实力大为削弱。
经历了10年的变化之后再来看看这两个国家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哈韦尔领导下的捷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原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国家中,捷克共和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比斯洛伐克高24%。独立后的捷克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转轨进程比较顺利、平稳,重视经济立法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经济转轨后,加快私有化步伐,减少国家在大公司中的控制权,取消对工资的限制,使本国货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进一步吸收外资,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而斯洛伐克却吸引不来多少外资,因为西方对其当时的领导人——“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主席弗拉迪米尔·梅恰尔的执政方式心怀不满。
梅恰尔优先发展与东欧国家关系的方针也妨碍了斯洛伐克与西欧和美国接近。捷克1999年就加入了北约,而斯洛伐克到2002年秋天才得到北约的邀请;捷克现在已是欧盟候选国,最迟到2004年就可以加入欧盟,而斯洛伐克得等下一批才能成为欧盟候选国。
捷克斯洛伐克解体的时候,两个新国家货币的汇率持平。现在一个斯洛伐克克郎只能兑换0.7个捷克克郎。捷克的劳动力市场对斯洛伐克人很有诱惑力,在捷克长期或临时务工的斯洛伐克人超过其他外国人。
捷克独立后的发展
政治上——1997年12月16日,捷克与波兰、匈牙利一起签署了加入北约的议定书。1999年3月12日,捷克正式加入北约。
作为捷克积极向北约靠拢的倡导者,哈韦尔可谓梦想成真。虽然民意测验表明,当时只有近一半的捷克人赞成加入北约,但哈韦尔却仍然对这一事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在捷克加入北约前夕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说:“这(1999年3约12日)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刻,捷克共和国将头一次拥有牢固的安全保障。这一点对捷克共和国至关重要,因为它处于欧洲的中部,处在各种思想和文化影响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利益的交叉点上。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作为倡导华沙条约组织解散的我为能经历这一时刻而感到非常幸福。”
他说,尽管赞成加入北约的人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潜伏着从内心深处反对加入北约的情绪。当然,一部分国民对北约抱有成见,但他认为,应当从一定程度的地方主义情绪、孤立主义情绪和谨小慎微态度这样一些现代史中很有传统的精神状态中寻找其原因。
与此同时,欧盟也向捷克展开了怀抱。1997年12月捷克被定为欧盟东扩首选国。2002年11月,欧盟15国外长与10个候选国外长举行会议后决定,包括捷克在内的10个中东欧国家将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经济上——捷克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外贸的国有垄断,放开外贸经营权,取消出口商品限制,积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化进程,并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与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签署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
捷克政府为了扭转过去过度依赖原经互会国家、特别是原苏联的状况,积极与世界各地区发展经贸关系。捷贸易政策的中心是“面向世界,开展多样化贸易,重点在欧洲”。自经济转轨开始以来,捷克逐渐完成了贸易的地区结构转变,即从东方市场转向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000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占捷克贸易总额约74%,其中出口占74.8%,进口71.9%。
据捷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在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2001年,捷克经济成功抵御了西欧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稳步增长。2001年捷克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加518亿克郎(约36克郎合1美元),增幅为3.6%,是1996年以来捷克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2001年捷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49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9%,是中东欧国家中人均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1月23日,捷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捷克外贸逆差为744亿克郎(1美元约合30克郎),比上一年大减423亿克郎。
据捷通社报道,去年捷克外贸进口总额为13,263亿克郎,出口总额为12,519亿克郎,逆差额是1999年以来最少的一年,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计算机产品以及电站设备出口的大幅增长是促成外贸逆差下降的重要因素,其中计算机产品出口增长高达97%。
虽然捷克经济在2002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欧洲整体经济发展迟缓的影响,但与其他转型中的中东欧国家相比,在西方国家眼中,捷克仍然属于“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