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嘉兴市HIV/AIDS的感染和传播关系,探索区域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2018年嘉兴市新确证HIV/AIDS为研究对象,收集社会人口学、感染和传播等相关信息。采集血样并提取RNA,运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序列,采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HIV-1亚型分析。计算研究对象的HIV-1基因序列遗传距离,筛选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的基因距离阈值,使用Cytoscape3.6.0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对基于分子传播
【机 构】
: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4050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4050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与性病预防控制所,杭州 310051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与性病预防控制所,杭州 310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嘉兴市HIV/AIDS的感染和传播关系,探索区域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以2017-2018年嘉兴市新确证HIV/AIDS为研究对象,收集社会人口学、感染和传播等相关信息。采集血样并提取RNA,运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序列,采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HIV-1亚型分析。计算研究对象的HIV-1基因序列遗传距离,筛选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的基因距离阈值,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对基于分子传播网络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对象HIV/AIDS 517例中,HIV-1基因序列包括15种基因亚型,以CRF01_AE(37.1%)、CRF07_BC(36.2%)和CRF08_BC(11.8%)为主。在1.0%的基因距离阈值下构建HIV-1分子传播网络,形成87个分子簇,总体入网率为45.8%(237/5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81岁年龄组(与14~24岁年龄组相比,OR=2.690,95%CI:1.058~6.844)、已婚(与未婚相比,OR=1.698,95%CI:1.003~2.875)、CRF07_BC亚型(与CRF01_AE亚型相比,OR=2.203,95%CI:1.426~3.404)的HIV-1分子成簇风险较高。分子传播网络中最大的CRF07_BC-1分子簇包括50例(2017年入网21例,2018年新增入网29例)HIV/AIDS,未婚(与已婚相比,OR=2.482,95%CI:1.140~5.402)、同性性传播(与异性性传播相比,OR=3.163,95%CI:1.543~6.483)、疑似高传播风险HIV/AIDS(与其他HIV/AIDS相比,OR=7.631,95%CI:1.783~32.654)、确证地在南湖区和平湖市[与其他区(县)相比,OR=2.225,95%CI:1.074~4.608]是进入最大簇的主要危险因素。该分子簇包含7例疑似高传播风险HIV/AIDS,均为同性性传播;自我报告首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时间范围为2010-2018年,确证前2年内的同性性伴数为20(P25,P75:10,100);其中6例自我报告有近期在南湖区某MSM交友活动场所寻找性伴活动史。
结论2017-2018年嘉兴市新确证HIV/AIDS的HIV-1亚型多样,以散发为主,存在地理聚集性和一定数量的疑似高传播风险HIV/AIDS,呈快速传播现象,需开展针对性的强化干预。
其他文献
患者,女,61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15d于2015年12月15日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白细胞15/HP,红细胞104/HP。B超检查示膀胱前壁不规则低回声团块。CT检查示膀胱右前壁向腔内凸起软组织块影,呈分叶状,肿块边缘见弧形钙化影;增强示肿块持续强化。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前壁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向腔内凸起,提示肿瘤样病变。术前诊断为膀胱癌可能大。全麻下行开放式膀胱右前壁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平滑肌肉瘤。术后2个月采用吉西他滨1.6g 表柔吡星80mg 顺铂30mg方案化疗,1次/
类癌是临床上少见疾病,睾丸原发性类癌更少见。2019年12月1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1例睾丸原发性类癌患者,查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阴囊CT检查均提示左侧睾丸占位。胃镜、肠镜和盆腹腔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睾丸类癌。结合患者病史最终诊断为睾丸原发性类癌。术后随访23个月,肿瘤无复发。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误诊的1例肾上腺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例术前CT检查示肝脏S7段-右侧肾上腺区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密度病变,界限不清,考虑肝包虫可能。术中发现包虫仅侵及肝脏被膜,原发病灶为肾上腺,请泌尿外科术中会诊,并行右侧肾上腺及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泡型包虫病。当影像学检查考虑肝泡型包虫病,且病灶以肾上腺区域为主时,应考虑原发病灶在肾上腺可能,以免误诊。
肾集合管癌临床罕见,与透明细胞癌并发更罕见。本文报道1例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患者,因左腰痛及肉眼血尿于2019年9月15日入院,术前CT检查发现左肾上中部和下极各1个肿瘤,肾内侧缘多个肿大淋巴结,CT诊断为肾集合管癌并发透明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肾集合管癌(中上极)合并透明细胞癌(下极)。术后采用舒尼替尼治疗6个月,随访至术后13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
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家族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病理类型,2016年作为独立的亚型被纳入新的WHO肾肿瘤分类。此类肾细胞癌主要包括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和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二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但显著不同于其他肾细胞癌。本文就MiT家族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及病理工作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Gleason评分系统是评估前列腺癌患者风险、选择治疗模式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穿刺标本和根治手术标本的Gleason评分一致率仅为39%~63%,Gleason评分在根治手术后升高者占30%~55%,降低者占7%~20%,这为临床决策带来困难。本文回顾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从患者自身临床特征、穿刺技术相关因素、评分可靠性和病理报告解读等方面归纳分析,结果显示影响Gleason评分一致性的因素众多,基本与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相符,但部分因素尚有争议。结合患者高危因素评估患者Gleason
衣原体、支原体在一些泌尿外科非性传播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情况不明,本文就相关病原体特点、检测方法以及其在非特异性膀胱炎、无菌性脓尿、下尿路症状以及上尿路感染等临床疾病中致病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描述天津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境外输入疫情防控、人员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输入性感染者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3月15日至2021年8月31日由天津市航空口岸入境的疫情输入信息,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报告,采用Excel2010、SPSS25.0和R软件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2020年3月15日至2021年8月31日,天津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606例,纳入分析552例,男女性别比例1.8∶1,年龄3~
目的比较公安人员按不同方案(0~14d、0~21d、0~28d)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21年1-2月以山西省太原市405名公安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3组,分别按照0~14d、0~21d和0~28d方案接种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采用RT-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活病毒微量病变法检测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分析3组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GMT、血清阳转率和安全性。结果0~14d、0~21d和0~28d方案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血清学阳转率均为100%,其中0~21d
目的分析广州市3起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1年6月18日广州市COVID-19本地病例数据,采用Excel2019和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起本地COVID-19疫情累计报告病例726例,其中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366例,病例以女性(51.6%,189/366)、18~65岁(81.4%,298/366)、职业以家务/待业(3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