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二是学生向老师提出的疑问,或者是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质疑。
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教师的“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用巧妙的提问,为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但是,由于当前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内容和方法的欠妥等各种不良提问倾向,造成了提问效果远远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具体来说,目前必须纠正的不良提问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不加思索,简单发问。所谓“审问之,慎思之”(《中庸》语),就是说“问”是为了学生的“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或者不如不问。在课堂上,有些教师过多的提问一些诸如“对吗?”“是不是?”之类的问题,看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事实上却毫无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及下结论的轻率。
2.提问范围过窄。有些教师的提问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提问的对象过多集中在某一部分学生身上。造成其它学生长期没有发言机会,剥夺了他们“参与”的机会,挫伤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不看对象。教学中教师的“问”有难易之分,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存在高低不等。一些教师常忽视这些情况,乱点鸳鸯谱,导致“慢生”回答难的问题,“快生”回答简单问题的现象,人为地制造课堂障碍,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
4.提问违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是学生认知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但有些教师提问随意拔高,违背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5.提问过滥。有些教师把提问与启发教学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 “启发”,于是出现满堂问的现象。殊不知,“问”也有启发式和注入式之分,“满堂问”实质就是“满堂灌”。
以上五种提问的不良倾向,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预防和改进的。只有提高教师的提问能力,使教师“善问”,才能提高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学生提问是指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巧设矛盾,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概念、性质及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
2.巧用“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对新事物的“好奇”,正是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这种进取精神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有责任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的独立性。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而学生的大脑是独立于教师直接范畴之外的客体。一位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课讲得再透彻清晰,如果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组合,也是枉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这样,反映在提问上,学生提的问题,都是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所发现的疑问。这种思维的独立性所反映出的提问的独立性,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
4.利用“追根问底”的特点,培養学生提问的层次性。“追根问底”,寻找问题的根源也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把知识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知识之树的生长并非无序,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很多知识和问题的研究探索,往往要经过几个阶段和层次,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提问的层次性和连续性。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的提问,是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爱问”,培养学生“善问”,使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在提问中形成技能。
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教师的“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用巧妙的提问,为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但是,由于当前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内容和方法的欠妥等各种不良提问倾向,造成了提问效果远远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具体来说,目前必须纠正的不良提问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不加思索,简单发问。所谓“审问之,慎思之”(《中庸》语),就是说“问”是为了学生的“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或者不如不问。在课堂上,有些教师过多的提问一些诸如“对吗?”“是不是?”之类的问题,看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事实上却毫无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及下结论的轻率。
2.提问范围过窄。有些教师的提问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提问的对象过多集中在某一部分学生身上。造成其它学生长期没有发言机会,剥夺了他们“参与”的机会,挫伤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不看对象。教学中教师的“问”有难易之分,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存在高低不等。一些教师常忽视这些情况,乱点鸳鸯谱,导致“慢生”回答难的问题,“快生”回答简单问题的现象,人为地制造课堂障碍,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
4.提问违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是学生认知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但有些教师提问随意拔高,违背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5.提问过滥。有些教师把提问与启发教学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 “启发”,于是出现满堂问的现象。殊不知,“问”也有启发式和注入式之分,“满堂问”实质就是“满堂灌”。
以上五种提问的不良倾向,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预防和改进的。只有提高教师的提问能力,使教师“善问”,才能提高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学生提问是指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巧设矛盾,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概念、性质及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
2.巧用“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对新事物的“好奇”,正是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这种进取精神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有责任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的独立性。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而学生的大脑是独立于教师直接范畴之外的客体。一位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课讲得再透彻清晰,如果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组合,也是枉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这样,反映在提问上,学生提的问题,都是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所发现的疑问。这种思维的独立性所反映出的提问的独立性,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
4.利用“追根问底”的特点,培養学生提问的层次性。“追根问底”,寻找问题的根源也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把知识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知识之树的生长并非无序,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很多知识和问题的研究探索,往往要经过几个阶段和层次,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提问的层次性和连续性。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的提问,是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爱问”,培养学生“善问”,使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在提问中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