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中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年的高考中,作文的成败决定着语文科考试的成败,有很多人都说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所以,作文教学毫无疑问地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模块。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困惑,如果把作文比作一座大山,那么我们有许多一线语文老师所做的努力往往就是在愚公移山,机械地、循环地做着“布置——批改——讲评”的工作。为了优化高中作文教学,从教以来,我做过不少的尝试,总结出一条将高中作文教学落到实处的有效路径:千方百计上好作文指导课,自始至终训练现场写作文,及时反馈与精心修改作文。
  一、千方百计上好作文指导课
  上好作文指导课能够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我们把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教给学生时,当我们将学生从写作的恐惧中带出来时,当我们把文采飞扬的语段直观地摆在学生面前时,如《南方周末》所说——“总有一种情感会让你泪流满面”。一堂精心准备的作文指导课,总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行动,这就足够了。
  那么,怎样的作文指导课才能算是有效的、成功的作文课呢?
  我认为只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可以了,也就是将作文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所得”。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写得有文采》时,我们首先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让他们知道好的文章必须同时具备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然后展示一些优美语段,让学生直观地感悟语言的文采美,学会欣赏、评价,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质兼美”,什么是“讲究文采”,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让他们有一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冲动。接着就可以教给学生几种增加文采的方法,并让他们跳出有限的理论,写出能表现某一思想的有文采的句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这样的作文指导课就一定能将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自始至终训练现场写作文
  当我们千方百计上好了作文指导课之后,一定要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因为思想和方法只有通过笔头才能体现出来。很多语文老师都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于是在时间上“同情”学生,总是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文。这样做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很多学生会觉得课内的“痛快”换来了课外的“痛苦”,有些学生折腾一两个星期都完不成一篇作文,这种学生面对作文的“痛苦”就是无期限的了,叫他怎么能不怕写作、恨写作呢?而且,现在的网络搜索功能相当强大,学生为了“交差”经常会依赖网络来写作文,将剽窃来的作品上交给老师批改,经常让老师哭笑不得,师生都浪费时间,师生都没有收获。这样下去根本无法将作文教学落到实处,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为了杜绝这几种情况的发生,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始至终训练学生现场限时写作文。
  现场限时写作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学生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捷的书写速度。刚开始训练时,老师要花点工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挑战自我,甚至可以先从速度上与同学展开较量,只要能把他们那可贵的斗志培养起来就可以了。当他们完成作文时就一定会有一种成就感和如释重负一般的感觉,这能让学生从对写作的恐惧与厌恶的阴影中走出来。当然,也会有部分学生一时不大适应,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在下一次的训练中会表现得更好。其实写不好作文和怕写作文的学生最喜欢这种现场限时的作文训练方式,因为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长痛不如短痛”。
  三、及时反馈与精心修改作文
  曾听一位语文老师说,批改学生作文就如同吃肥猪肉,越批越腻,越改越乏。这一句话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的心声,但这只是一种“现象”,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批评现象,而是要透过现象去寻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文的量的确要有一定的保障,但也绝不是越多越好,作文写得太频繁迟早会给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带来不利的影响。我觉得小作文完全可以放在作文指导课中完成,当堂完成,当堂反馈、交流,趁热打铁,效果相当不错。大作文三周一次,安排在作文指导课后一周当堂完成,写完作文之后的一周即为讲评和修改的时间,这样一来,三周一循环,井然有序,老师也可以改掉拖拉的毛病,养成及时批改与反馈的好习惯。当然,批改不等于修改,不必空话套话式的眉批总批,更不能局限于改错别字和病句,因为这是学生应当在作文修改中自主完成的事情,不必老师“代劳”,老师只要指出学生作文具体好在哪不好在哪,再给点修改建议就可以了,修改建议可以从结构、详略、语言、首尾等方面提出。反馈写作情况时要从二次审题、学生立意、素材共享、不足之处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接下来的修改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习中的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熟记。只有在熟记的基础上才能使知识灵活运用,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编写故事法的奥妙在于寓教于乐,让人轻松愉快地记住无聊乏味的材料。不过,最好自己动手编写,那样,不仅加速了对材料的记忆,想像力和创造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现举一些例子,一起快乐地学习语文。  1.鲁迅《呐喊》小说集篇目:《明天》《端午节》《故
期刊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古往今来的诗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也是最富有文学意味的体裁,近年来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诗歌教学,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几乎都有诗歌的教学内容,再加上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现代诗
期刊
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以前的教学方法,靠单一传授来完成教学任务,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新的有效的高中课堂教学是我们所有高中教师的当务之急。  优化高中课堂教学,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在教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是
期刊
一、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1.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
期刊
“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爱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陶行知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他爱国、爱民、爱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少学生一提作文便手足无措、坐立不安,在老师布置作文任务时便如临大敌,写完作文时便如释重负,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写作时缺了一些东西,而学生在作文中缺乏的东西又往往体现了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缺乏写作素材  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存在无话可说,无材可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基本上是天天在
期刊
一、书写使人悦  即通过书面整洁,书写的美观,字体的规范、行款正确的魅力来激起阅卷人愉悦的情感。书写是文章的脸面,这个“脸面”明晰、美丽,“貌若西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阅卷人就会在愉悦之情中对你的文章产生一种“偏爱”。相反,这个“脸面”龊龊丑陋,形同嫫母,阅卷人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厌烦感。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你的文章内容再充分,他们也不愿细读,不忍卒读,更不愿研读,下笔误判,岂能怨人?丑陋,是“打
期刊
朗读把干涩生命的文字变得丰满、鲜活,让文字背后飘渺的世界变得逼真可感。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然而在现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它却在逐渐淡化,成为了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技能。  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很多无效地朗读指导。我们曾经见到这样的朗读指导:有位老师在教学《燕子过海》时,学到“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一句时说:这句话是写燕子很累了,所以我们在朗读的
期刊
高考真题回放:  1.(2010年湖北卷第19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2.(2010年重庆卷第17题)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3.(2010年福建卷第15题)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
期刊
前不久,“中语会”在我县举办了新课改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些执教者所授的课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每次听完几节后总有人说这课上得有“味”道,那课上得没“味”道,这“味”道其实指的是“语文味”。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具有“语文味”?2001年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