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制度和实践的逻辑认识中国的协商民主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国风,民有民情。一个国家行之有据、行之有效、行之长久的制度,总是扎根于深厚的国风民情土壤之中,后者构成制度生长和进步的基因。因此,摸熟政府的性格和人民的性格,对理解任何政治制度的内在逻辑和成长逻辑都很重要。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和人民的性格,说到底,一个共同而又鲜明的特点就是商量办事,由此产生和创造出了人民民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了由林尚立、赵宇峰所著《中国协商民主的逻辑》(以下简称《协商民主》),就是一本面向广大社会读者的通俗理论读物小册子,从缘由、基础、形态、功能、运行、议程和程序等七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将中国协商民主怎么来的、如何设计的、怎样实践的呈现给读者。
  第一,协商民主是从中国本土政治中生长出来的,不是移植和嫁接而来的。由于政治学界一开始用中国本土“协商民主”这个词翻译了外来的“deliberatedemocracy”(“deliberate”本是审慎的意思)这个词,从而导致人们逻辑思维和日常表述上的一个误区,认为现在中国讲的协商民主来源于西方。将中国内生原创的政治创造说成是西方的专利,说明人们还不太重视对本土政治学知识资源的保护工作。《协商民主》一开始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指出协商民主根在中国,是人民民主独到、独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个人认为,理解中国文化,要抓住一个“和”字;理解中国政治,要抓住一个“共”字,和谐共生是我们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应该说,协商民主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之中,但可能我们多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知。当我们用“协商民主”命名这种民主形式的时候,自然产生作者所说的恍然大悟之感,很容易理解协商民主扎根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这一历史过程。
  第二,协商民主内在于我们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之中。长出来的制度是最自然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政治制度问题上没有“飞来峰”,人们在设计制度的时候,制度尽管带上人为主观设计的痕迹,但是它体现的是对自身政治条件基础上的自觉创造,只有这样,制度才能行之有据、行之有效、行之长久,具有坚强的韧性。《协商民主》从民主集中、群众路线、政党制度、基层民主,以及政治协商、政府协商、社会协商、公民协商等多个方面,交代了“和”与“共”的协商共和精神和原则是如何自觉不自觉、但却又具体而真实地贯穿于中国制度设计之中的。作者常说制度是一棵大树,根、枝、叶、形浑然一体,逻辑上是自洽的,形态上是完整的。这样观察中国的协商民主,就会发现它很自然的特点,也更能够加深读者对协商民主是中国独到、独有、独特民主形式的理解和认识。有的国家在制度设计上盲目照搬,搞出来的制度奇形怪状,只见制度不见人,这个教训是我们必须要时时引以为戒的。
  第三,协商民主贯穿于我们民主政治的实践环节之中。要将“有事商量着办,大家的事大家共同商量着办”落到实处,需要具体的运行环节来保障。《协商民主》从运行、议程和程序,并结合事例,告诉读者我们是如何让协商民主在实践生活中运转起来的。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概念看上去很学术化,实际上它已融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不过大部分人在享有这种民主的时候,并没有在乎用“协商民主”这个词去界定它。协商民主对我们来说有时像空气一样日用而不觉,但失之则又不适,这样的民主才是真实的民主、具体的民主。将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就会减少社会上存在的拿着民主找民主的盲目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协商民主》特别强调政党在场对协商民主有效运转的重要意义。协商民主不是政资勾兑,不是利益输送,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不是议而不决,不是利益集团博弈。从国际比较来看,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执政为公的政党来平准和保证,协商民主很容易沦为资本控制、民粹主义或者一盘散沙的无组织状态。因而,强调政党在场的意义,进一步突出了协商民主为中国独到、独有、独特的属性,也与个别外来的但是却用了“协商民主”翻译词的民主形式截然区别开来。
  学术研究除了要致力于教学转化和政策转化之外,还得要有社会转化。就政治学来说,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向中外读者讲清楚、说明白,普及中国的治国理政文明成果,增强外人对中国制度的理解,提高本国民众对自己制度的认同和自信,是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协商民主》就是这样一本适合中外读者了解协商民主这一中国民主重要形式的好书。
  (苏长和/文)
其他文献
近代生物学在中国传播较早,是“西学东渐”的重要产物,对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且重要的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刘学礼、刘昭民为代表的科学史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及至21世纪之初,关于晚清近代生物学教育、民国生物学研究社团以及近代生物学学术期刊的研究逐渐出现,但总体来说,生物学史(“近代生物学”是一个专有名词,本文为叙述方便,若无特指,“近代生物学史”统一简称为“生物学史”)仍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寻根或自我认同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喧腾为一种族群镜像。这种镜像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逻辑展开———仓廪足而知精神之贫瘠。21世纪高校接替民间,成为传统文化热的空间支点后,国学热的学理性大为增强,使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者浮现到了公众关注的水位线上,出版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国学研究著作。陈壁生《经学的瓦解》(以下简称《瓦解》)作为期间的一本小册子,在对国学的理解把握上有着一
期刊
在民国大学新文学教育研究中,新文学如何进入大学课堂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以民国大学新文学教材为考察中心,可以发现,国文选教材也是新文学进入大学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相关研究并未深入展开。  在有关民国大学国文选教材的研究中,李君先生的《20世纪30—50年代我国大学国文教材部编写特点探析》(以下简称《探析》)[1]是对民国大学国文选教材进行总体考察的文章。在这一方面研究中,具
期刊
天人合一命题在中国思想史上几乎占据着主线的地位,尽管已有许多学者做了富有创见的研究,但仍有许多局部问题尚未澄清,其中就包括董仲舒的学说。正是董仲舒将这个命题完整地表述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深察名号》)[1],但长期以来董仲舒的学说由于被打上“神学”及“服务于政治”的标记,经常被批判,较少被中立地讨论,所以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  余英时在《论天人之际》中将“绝地天通”神话视为上古时期天
期刊
2014年,北京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名为“先生教你写文章”的丛书,收录民国时期谈论写作的大量著作、文章,汇集为20册。丛书的作者,有梁启超、夏硏尊、胡怀琛、蒋伯潜、高语罕、孙?工、朱自清等20余位。这些人几乎都有大学任教的经历,有些还曾在大学开设写作课。而丛书所录作品,个别著作为大学国文教学或师范教育的产物,多数却是中学写作课程教本或辅导读物,而与大学教育无关。其中原因,颇值得玩味和深思。  
期刊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并不断阐释。新文化运动不仅在历时层面上对文化转型有着重要影响,也在共时层面上由“中心”波及“边缘”。由此,新文化是怎样从中心渗透至边缘,其思想与主张怎样为边缘所阅读、被地方所接受也进入学者视野,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钱理群先生在《抗战时期贵州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历史性相遇》一文中,围绕着“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展开了“
期刊
曾几何时,“80后”曾是中国出版界的金字招牌,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为代表的“80后”作家们把中国文坛弄得风生水起。一本本超级畅销书在他们笔下横空出世,而且在各类畅销、借阅排行榜上,这些名字常常垄断前三甲席位,杂志封面、名人推荐、影视剧改编……各种风头,无限风光,真可谓“英雄出少年”。  但少年英雄总有难以抹灭的仲永之殇。最近几年里,“80后”作家们似乎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不再是书商们青睐
期刊
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通篇运用符号分析的方式书写,因此主要被作为符号学理论加以理解,巴特在研究者眼中也通常以结构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符号学家的身份来得以彰显。但仅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并不足以理解为什么《神话》要完成对“大众文化神话的解构”,巴特作为左翼思想家的身份出现,方能使我们真正理解其解构的动机与最终产物。符号学仅仅作为诠释的手段而存在,而目的在于对历史现实及造就
期刊
在2013年,“梦想”一词成了中国的流行语,与之相关,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字,也大幅度攀升,仅发表的论文在这一年就达上万篇之多。但这些讨论的主声部多倾注于中国梦的具体内容,而有一种声部则似乎比较薄弱,那就是哲学理论的声音。然而现在这一声部也不再低沉了:孙正聿教授新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以下简称《支撑》)的出版,奏响了一个高强音,改变了这一话语不均衡现象。该
期刊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法治热点面对面》,秉承了已连续出版十余年的系列通俗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的一贯风格和特点,回答了当前百姓普遍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内容包括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怎样理解法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怎样理解党和法治的关系、怎样理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怎样推进科学民主立法、怎样推进严格执法、怎样提高司法公信力、怎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