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土木工程建设应该讲究环保节能,实现既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阐述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节能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节能的措施,希望给正在进行土木施工的单位在工程节能方面予以借鉴。
关键词:成本控制;节能理念;清洁能源;政策法规
随着我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很多领域都在积极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其发展之中,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动力和经济增长点。土建行业也在不断引进节能措施,进一步优化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和竣工之后的使用,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建筑的科技附加值,但是这种科技附加值的增加,建筑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土建方的利润空间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这其中就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节能措施才能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
一、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所谓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有20亿的建筑消耗总量,接近于全球年建筑消耗总量的一半。根据国家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的能耗非常地惊人。在建造与使用的过程中直接消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的总能耗中的30%,而使用的钢材和水泥等的建材生产能耗占有将16.7%,两项进行相加,建筑消耗占了我国的能源将近50%。我国建筑不但能耗便高,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却很低,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是我国的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节能工作之首。
根据有关的测试证明:在城市内建筑的周围挂满了分体式的空调时,将会造成局部的“热岛”现象。空调机和COP(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相比,其运行能效有显著的下降。因此,建筑的周围热环境也将被其严重地恶化。但是建筑物的寿命一般比较长,造成了建筑节能的改造难度较大。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建筑能耗和环境影响就显得尤其地重要。但是我国的地区气候各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建筑细布的构造处理、环境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等各类技术的集成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能源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现已被列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当中,不管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耗中所占比重是较大的,约占20%~40%。同时我国的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步上升到30%以上,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设计标准的主流。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
二、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管理制度不到位。关于节能土木施工的要求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的管理制度相对比较落后,已经不再适合现代节能低碳的需要,很多大的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但是关于细化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同时现在的一些节能环保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实际作业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奖惩措施,很多的管理制度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施工作业的工作之中。就算是进一步落实了,但落实也出现了打折的情况,执行的效果不佳。在有关部分审批施工项目的时候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之中,过多的注重经济成本的控制,忽略了对社會资源的节约等社会效益。
(二)土建企业节能理念不强。随着人们对资源集约化、环境友好化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是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低层次上。作为一般的人们群众有这样的意识也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只停留在低层次的管理上是远远不够的。节能环保的施工管理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施工作业问题,要从技术上、工艺上、机械设备上、人员意识等方面全面地创新,最终实现对资源利用的集约化。节能设计的具体贯彻者就是土建方,施工建造师在整个项目的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节能环保理念不强,人为地降低了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他们更加喜欢粗放式的建设模式,这样施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
(三)土建方在节能设计上与设计方、业主方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建筑的设计方肯定是想将自己设计的建筑涵盖多种节能措施,业主方也肯定希望自己的建筑项目具有更多的节能措施,降低自己的使用成本,但这些节能措施却增加了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成本,这是土建方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他们对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最为关心,他们开展土建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建设成本控制,施工质量、建设周期都是业主方强加给土建方的,成本控制才是土建方的本质要求,但是很多节能设计和措施将花费大量的资金,同时对开发方的回报又不是很明显,这种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的事情,开发方肯定不愿做,这样就人为、主观地降低了节能设计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四)目前国内节能材料的科技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我国的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刚刚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都在进一步研发、攻关阶段。很多产品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没有时间的检验,可能会出现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些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阻燃性不达标。例如,前几年发生在北京高层建筑上的火灾就是由于外墙的保温材料引燃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去年发生在合肥消防队对面马路的建筑外墙的火灾也是由于烟头引燃了外墙的建筑材料,最终引发的大火,这种例子每个月可能都在上演,国内建筑的节能环保材料的科技含量、可靠性还是比较低,对节能环保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很多地方也远远落后于一些欧洲国家的水平。
三、建筑节能采取的措施
(一)从政策上不断增加对节能材料的倾斜力度。近年来我国很多有效的节能材料不断问事,这些节能环保材料具有很强的防火、隔湿、防噪音,无毒害等特点,这些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将大大降低室内甲醛等物质的存在,优化了建筑内外部的环境降低了建筑材料对人体的危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大力推进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力度,国家可以出台一些建筑行业的节能设计强制规范,有力推动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由于这种节能措施的应用土建方将进一步增加建筑成本,积极性不会很高。政府在政策运用上、奖补资金上,进一步向采取节能措施的土建企业倾斜,不断提高土建方采用节能技术和措施开展施工作业的积极性。 (二)加强企业人员的节能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人员是一切施工作业的操作者,土建企业人员的思想理念要不断融入节能环保管理和作业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将节能措施落实到位。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培训管理手段。一方面引进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增加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加入企业,将其投入到一线的管理和施工作业之中。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力度,利用空闲时间多送员工外出学习培训,接受先进的节能管理理念和技术,这两种方式将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将节能施工的理念融入企业员工的内心深处。
(三)增强具体构件的节能环保设计。建筑的具体组成构件有门、窗、墙等。在建筑的这些单体构件中融入节能设计的方式方法,有利于这个建筑的进一步优化。首先门。门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它的作用就是将两个房间隔开,需要考虑保温等,门的设计必须严密,在关闭之后可以有效阻断室内外空气温度的交换,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其次窗户。窗户在建筑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日照和通风,窗户大小直接影响阳光的射进量,也是房间通风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时候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窗户设计的越大,房间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越好。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窗户过大,可能造成眩晕和过多能耗,因此,只有设计好窗户与整个房间的比例,使得整体协调。
(四)增加现在施工作业的节能作业比例。现代一些施工工地现场的管理相对比较粗放,对资源的消耗,主要是由于现场施工作业时,工人们习惯了传统的施工工序流程,同时粗放式的管理对一县工人的约束不大,工人有时可以偷工减料,但是一些节能的管理理念落实在施工工地,就出现了很多难度。
(五)建筑中清洁能源的再利用。在建筑的设计中,可以进一步引入对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再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增加建筑室內的窗户玻璃质量,有效吸收相应的紫外线,透过相应的阳光,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太阳能晒热水,供居民晚上洗澡用,这种清洁能源的使用将有效降低建筑对电能、天然气的使用量,提高太阳能的使用效率,这样对生态条件的改善起到一定推动作用。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一些建筑可以利用循环空气的自然风,不断降低建筑中夏天对空调的依赖,最为典型的建筑就是北京的水立方—国家游泳馆,它的室内环境温度就是利用地上、地下的交换的空气进行控制的,这种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做法就是对自然风的再利用,降低了建筑使用能耗。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要加强节能型土木工程,也要应用新型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新的技术手段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最大程度的加强土木工程节能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实现土木工程的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谢永杭,黄廷,陈泽怿,万进,刘建宏,方赵嵩,刘燕妮,冀兆良,等. 广州地区大学生公寓能耗调查与分析[J]. 建筑节能,2015,12(05):112-113.
[2]李国强.我国高层钢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J].建筑结构学报,1998.
[3]项海帆.2l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00.
(作者单位: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关键词:成本控制;节能理念;清洁能源;政策法规
随着我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很多领域都在积极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其发展之中,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动力和经济增长点。土建行业也在不断引进节能措施,进一步优化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和竣工之后的使用,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建筑的科技附加值,但是这种科技附加值的增加,建筑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土建方的利润空间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这其中就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节能措施才能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
一、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所谓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有20亿的建筑消耗总量,接近于全球年建筑消耗总量的一半。根据国家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的能耗非常地惊人。在建造与使用的过程中直接消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的总能耗中的30%,而使用的钢材和水泥等的建材生产能耗占有将16.7%,两项进行相加,建筑消耗占了我国的能源将近50%。我国建筑不但能耗便高,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却很低,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是我国的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节能工作之首。
根据有关的测试证明:在城市内建筑的周围挂满了分体式的空调时,将会造成局部的“热岛”现象。空调机和COP(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相比,其运行能效有显著的下降。因此,建筑的周围热环境也将被其严重地恶化。但是建筑物的寿命一般比较长,造成了建筑节能的改造难度较大。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建筑能耗和环境影响就显得尤其地重要。但是我国的地区气候各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建筑细布的构造处理、环境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等各类技术的集成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能源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现已被列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当中,不管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耗中所占比重是较大的,约占20%~40%。同时我国的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步上升到30%以上,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设计标准的主流。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
二、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管理制度不到位。关于节能土木施工的要求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的管理制度相对比较落后,已经不再适合现代节能低碳的需要,很多大的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但是关于细化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同时现在的一些节能环保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实际作业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奖惩措施,很多的管理制度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施工作业的工作之中。就算是进一步落实了,但落实也出现了打折的情况,执行的效果不佳。在有关部分审批施工项目的时候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之中,过多的注重经济成本的控制,忽略了对社會资源的节约等社会效益。
(二)土建企业节能理念不强。随着人们对资源集约化、环境友好化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是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低层次上。作为一般的人们群众有这样的意识也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只停留在低层次的管理上是远远不够的。节能环保的施工管理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施工作业问题,要从技术上、工艺上、机械设备上、人员意识等方面全面地创新,最终实现对资源利用的集约化。节能设计的具体贯彻者就是土建方,施工建造师在整个项目的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节能环保理念不强,人为地降低了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他们更加喜欢粗放式的建设模式,这样施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
(三)土建方在节能设计上与设计方、业主方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建筑的设计方肯定是想将自己设计的建筑涵盖多种节能措施,业主方也肯定希望自己的建筑项目具有更多的节能措施,降低自己的使用成本,但这些节能措施却增加了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成本,这是土建方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他们对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最为关心,他们开展土建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建设成本控制,施工质量、建设周期都是业主方强加给土建方的,成本控制才是土建方的本质要求,但是很多节能设计和措施将花费大量的资金,同时对开发方的回报又不是很明显,这种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的事情,开发方肯定不愿做,这样就人为、主观地降低了节能设计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四)目前国内节能材料的科技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我国的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刚刚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都在进一步研发、攻关阶段。很多产品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没有时间的检验,可能会出现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些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阻燃性不达标。例如,前几年发生在北京高层建筑上的火灾就是由于外墙的保温材料引燃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去年发生在合肥消防队对面马路的建筑外墙的火灾也是由于烟头引燃了外墙的建筑材料,最终引发的大火,这种例子每个月可能都在上演,国内建筑的节能环保材料的科技含量、可靠性还是比较低,对节能环保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很多地方也远远落后于一些欧洲国家的水平。
三、建筑节能采取的措施
(一)从政策上不断增加对节能材料的倾斜力度。近年来我国很多有效的节能材料不断问事,这些节能环保材料具有很强的防火、隔湿、防噪音,无毒害等特点,这些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将大大降低室内甲醛等物质的存在,优化了建筑内外部的环境降低了建筑材料对人体的危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大力推进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力度,国家可以出台一些建筑行业的节能设计强制规范,有力推动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由于这种节能措施的应用土建方将进一步增加建筑成本,积极性不会很高。政府在政策运用上、奖补资金上,进一步向采取节能措施的土建企业倾斜,不断提高土建方采用节能技术和措施开展施工作业的积极性。 (二)加强企业人员的节能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人员是一切施工作业的操作者,土建企业人员的思想理念要不断融入节能环保管理和作业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将节能措施落实到位。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培训管理手段。一方面引进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增加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加入企业,将其投入到一线的管理和施工作业之中。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力度,利用空闲时间多送员工外出学习培训,接受先进的节能管理理念和技术,这两种方式将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将节能施工的理念融入企业员工的内心深处。
(三)增强具体构件的节能环保设计。建筑的具体组成构件有门、窗、墙等。在建筑的这些单体构件中融入节能设计的方式方法,有利于这个建筑的进一步优化。首先门。门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它的作用就是将两个房间隔开,需要考虑保温等,门的设计必须严密,在关闭之后可以有效阻断室内外空气温度的交换,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其次窗户。窗户在建筑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日照和通风,窗户大小直接影响阳光的射进量,也是房间通风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时候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窗户设计的越大,房间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越好。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窗户过大,可能造成眩晕和过多能耗,因此,只有设计好窗户与整个房间的比例,使得整体协调。
(四)增加现在施工作业的节能作业比例。现代一些施工工地现场的管理相对比较粗放,对资源的消耗,主要是由于现场施工作业时,工人们习惯了传统的施工工序流程,同时粗放式的管理对一县工人的约束不大,工人有时可以偷工减料,但是一些节能的管理理念落实在施工工地,就出现了很多难度。
(五)建筑中清洁能源的再利用。在建筑的设计中,可以进一步引入对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再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增加建筑室內的窗户玻璃质量,有效吸收相应的紫外线,透过相应的阳光,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太阳能晒热水,供居民晚上洗澡用,这种清洁能源的使用将有效降低建筑对电能、天然气的使用量,提高太阳能的使用效率,这样对生态条件的改善起到一定推动作用。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一些建筑可以利用循环空气的自然风,不断降低建筑中夏天对空调的依赖,最为典型的建筑就是北京的水立方—国家游泳馆,它的室内环境温度就是利用地上、地下的交换的空气进行控制的,这种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做法就是对自然风的再利用,降低了建筑使用能耗。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要加强节能型土木工程,也要应用新型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新的技术手段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最大程度的加强土木工程节能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实现土木工程的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谢永杭,黄廷,陈泽怿,万进,刘建宏,方赵嵩,刘燕妮,冀兆良,等. 广州地区大学生公寓能耗调查与分析[J]. 建筑节能,2015,12(05):112-113.
[2]李国强.我国高层钢结构发展的主要问题[J].建筑结构学报,1998.
[3]项海帆.2l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00.
(作者单位: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