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贴近生活
1﹑使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使课堂走进生活。如:在学习《与邻里和睦相处》一课时,让学生们广泛的讨论,让他们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邻里之间的感人小事,如爸妈不在家时邻居是怎样帮你的、你的家人又是怎样帮助邻居的、你们邻里之间又是怎样和睦相处的等等。通过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让他们自己明白与邻居相处,要互相谦让,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尽而引伸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心帮助,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让学生亲身感受、尝试、体验生活,。
2﹑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是最主要的,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应投其所好。当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神州5号、神州7号、嫦娥一号来,学生们都津津乐道;提起北京奥运会、提起2008抗震救灾,他们都会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课上的一些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简略课本上的一些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讲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刘翔、姚明、杨利伟等新闻人物的靓丽人生等等,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
又如我在上《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作为成年的我特别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引出——“快乐”。下面,让我们一起 “快乐”,请欣赏《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听听这首歌的主题曲,再想想以往的一些画面,你感受到“谁”是快乐的呢?它的快乐又是什么的呢?这也把学生带到了快乐的过程中。
二、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使教材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或学生缺少生活经验的内容,教师可以搜集可支持教材的资源,如:图片、影视资料等,补充丰富到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但是发现、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也许在今天更值得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如何把教育开展得生动丰富,富有成效呢?随着孩子们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周围环境,对许多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兴趣。大自然是最令儿童向往的地方,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展开想象的大翅膀,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家乡盘锦景色优美,所以我选择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小树林、田野、草坪上,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感知活动,并以照相、拼图、画画、表演等形式进行收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我又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如有些孩子在草坪上捡来了破塑料袋、纸屑等废旧物品,于是,“找秋天”变成“保护和打扮秋姑娘”的活动。我鼓励孩子们拾起草坪上的垃圾,并按质地进行归类,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孩子们讨论非常热烈,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尝试,有的同学进行剪剪贴贴,把它们装饰成美丽的图画、小花篮、小船或脸谱等;有的同学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有的同学则尝试用火烧、用土埋、用水溶。尽管他们有的方法尝试或失败或成功,但孩子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还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家乡风景的秀丽提供了学生们欣赏美、感受美的教育资源,也拓宽了孩子学习的大舞台。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还思路活跃,学会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你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过年过节收到的红包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这样,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现实生活,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用好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环境污染》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砍伐树木,滥杀生灵使动物失去家园,土地沙化,扰乱了生态平衡;水污染使魚虾水生物死亡,饮用水污染,人类会出现各种疾病;大量的白色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危机动物安全;空气污染容易使人引发肺病、白血病等。学生了解了各类环境污染的害处,共同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我认为: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更应做一个有心人。让孩子们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一、让《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贴近生活
1﹑使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使课堂走进生活。如:在学习《与邻里和睦相处》一课时,让学生们广泛的讨论,让他们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邻里之间的感人小事,如爸妈不在家时邻居是怎样帮你的、你的家人又是怎样帮助邻居的、你们邻里之间又是怎样和睦相处的等等。通过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让他们自己明白与邻居相处,要互相谦让,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尽而引伸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心帮助,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让学生亲身感受、尝试、体验生活,。
2﹑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是最主要的,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应投其所好。当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神州5号、神州7号、嫦娥一号来,学生们都津津乐道;提起北京奥运会、提起2008抗震救灾,他们都会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课上的一些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简略课本上的一些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讲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刘翔、姚明、杨利伟等新闻人物的靓丽人生等等,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
又如我在上《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作为成年的我特别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引出——“快乐”。下面,让我们一起 “快乐”,请欣赏《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听听这首歌的主题曲,再想想以往的一些画面,你感受到“谁”是快乐的呢?它的快乐又是什么的呢?这也把学生带到了快乐的过程中。
二、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使教材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或学生缺少生活经验的内容,教师可以搜集可支持教材的资源,如:图片、影视资料等,补充丰富到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但是发现、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也许在今天更值得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如何把教育开展得生动丰富,富有成效呢?随着孩子们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周围环境,对许多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兴趣。大自然是最令儿童向往的地方,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展开想象的大翅膀,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家乡盘锦景色优美,所以我选择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小树林、田野、草坪上,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感知活动,并以照相、拼图、画画、表演等形式进行收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我又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如有些孩子在草坪上捡来了破塑料袋、纸屑等废旧物品,于是,“找秋天”变成“保护和打扮秋姑娘”的活动。我鼓励孩子们拾起草坪上的垃圾,并按质地进行归类,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孩子们讨论非常热烈,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尝试,有的同学进行剪剪贴贴,把它们装饰成美丽的图画、小花篮、小船或脸谱等;有的同学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有的同学则尝试用火烧、用土埋、用水溶。尽管他们有的方法尝试或失败或成功,但孩子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还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家乡风景的秀丽提供了学生们欣赏美、感受美的教育资源,也拓宽了孩子学习的大舞台。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还思路活跃,学会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你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过年过节收到的红包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这样,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现实生活,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用好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环境污染》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砍伐树木,滥杀生灵使动物失去家园,土地沙化,扰乱了生态平衡;水污染使魚虾水生物死亡,饮用水污染,人类会出现各种疾病;大量的白色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危机动物安全;空气污染容易使人引发肺病、白血病等。学生了解了各类环境污染的害处,共同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我认为: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更应做一个有心人。让孩子们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