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年,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是铺天盖地而来,制作方赚了大把银子的同时却忘记了隐性植入的初衷,那赤裸裸的广告画面,华丽丽的广告台词,经常让观众有一种看加长版广告的错觉,绝对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第一宗罪
《家常菜》植入生硬,与现实不符
最近在各大卫视播出的《家常菜》因为广告植入引来骂声一片,“酱油”的植入广告太密集了,前三集中,这个“酱油”以红色大字的形式,隐晦出现在国营二食堂的玻璃窗上。随着剧集的推进,这个“酱油”就以固体的形式登堂入室。第五集,刘洪昌和同事打扫卫生,带着艳丽标签的“酱油瓶”又出现了,这场不到一分半的戏,这个醒目的标签出现了6次。虽然是贴在老旧的玻璃瓶上,但是鲜红的颜色着实“碍眼”。可怕的是,这个“酱油瓶”十分贪心,只出现几次名字还不过瘾,还在随后的第六集文慧第一次做客刘洪昌家,洪昌妈妈考验文慧包饺子功夫时现了真身,只是崭新的现代包装与其他上世纪80年代的道具摆在一起,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观众不断出戏并感慨:“这个广告太二了!”
第二宗罪
《金婚风雨情》反面教科书
《金婚风雨情》可以称作植入广告的反面教科书,剧中明示的品牌不下10个,包括冰箱、药、食用油、洗洁精、果汁、速冻食品、保险公司等。人物的出现与情节的发展甚至都是为了这些广告品牌而设置,商标的曝光率感觉比演员还高,某食用油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色口中,女儿给买了油,然后在厨房里跟老妈一段对话,可以当做小广告片看;大儿子的公司把该食用油当成职工福利,然后儿子就给爸妈带来了,顺带说了两句“一比一比一”的广告语:小儿子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竟然也是提着一桶油,然后再次长篇大论该油的好处,这哪是媳妇上门,简直就是推销员上门嘛:有这些单件出现还不够,还特地设计了一场同事在超市相遇的戏,因为老伴刚动完手术,要舒曼推荐健康食用油,台词是大段食用油的宣传语,背景是整个货架的该品牌食用油,这就是长版广告片的重现嘛。其他品牌也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出现,产品Iogo出现都在10秒以上,还重复出现,设计成的台词更是雷人,直接抱着奶粉罐朗读了长达40秒的奶粉的营养成分,严重干扰了观众收看电视剧,真是集所有拙劣手段与一身。
第三宗罪
《一起来看流星雨》
品牌不符,沦为山寨
第一集,男主角拄着拐杖直奔汽车销售大厅,镜头给了汽车品牌特写。第二集中,只见男主角们驾驶4辆该款汽车,“风驰电掣”地飙车,十几分钟地时间里,各种角度展示了该品牌车的外形、内部结构、如何操作等。男主角一个漂亮的转身投篮,获得了阵阵喝彩,此时他的台词是:“全靠了我这双鞋!”随后该鞋获得了长达30余秒的特写。女主角在超市购物时,放眼望去全是某品牌的洗发水。后来女主角被人浇了一身水,然后碰到了音乐老师,老师语出惊人:“你有一头漂亮的头发,怎么能任由它乱糟糟的呢,你应该用蚕丝蛋白来护理。”接着老师就拿出一瓶洗发露,镜头给了该品牌大特写。剧中所有人用的手机、电脑都是两个国产品牌,穿的衣服都是某运动品牌,女主角打工的地方是某品牌奶茶店。
单看这些广告植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品牌多点,方式直白点,放在一般的都市情感剧里,我们也就忍了,但是配上《流星雨》的人物背景,就忍无可忍了。男主角们可是四大家族的继承人,这些贵公子们出门开十几万的跑车,穿几十块的衣服,用几百块的手机,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我们并不是提倡炫富,也不用您像韩版《花样男子》那样坐直升飞机出场,但是您总得弄点让观众可信的行头吧,吃的、穿的、用的还不如一个都市小白领,让观众怎么能想象那豪门生活呢?“山寨”这个词不是说剧情,更多是因为与人物极不相符的广告植入吧。
第四宗罪
央视春晚 品牌太多,贪吃嚼不烂这两年春晚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广告植入,实际上,2005年的春晚已经露出了广告盛宴的端倪,在那一年的晚会中,“娃哈哈”、“非常可乐”、“珍奥核酸”在小品《祝寿》中被当成了礼品,为了让观众能看清楚,演员还特意将包装盒的正面对着观众。最经典的是《艺术人生》里的那四听啤酒,难为冯巩和朱军了,除了背台词、记表演、灌啤酒,还得惦记着每次倒酒都要把啤酒的标签冲前面。2008年央视春晚,冯巩与王宝强合演的小品《公交协奏曲》中出现了招商银行“和”卡(双币信用卡)。小品《邻居》中主持人董卿匆匆上台,不忘把伊利金典的盒子正面朝向观众。到2010年,植入广告被推向极致,刘谦在魔术桌上摆上了一瓶汇源果汁,在表演的同时喝了两口,并说出了“汇源”两个字,在表演的过程中,旁边的观众还不停地把品牌对准镜头。蔡明、郭达的《家有毕业生》中镜头给了蔡明手上提的“洋河蓝色经典”大约四秒钟的特写。本山大叔的《捐助》,观众记忆最深的是某网站以及某涵品牌。据称当天一天的广告植人收获了6.5亿的现金,绝对是最贵的广告植入。
第五宗罪
《丑女无敌》品牌打包销售
《丑女无敌》在开拍之初就亮出了与联合利华的战略合作,清扬、立顿、多芬是剧中主打品牌,本来就是广告公司的背景,天天提到这些品牌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丑女无敌》的广告植入方法,多少有些“傻气”,当镜头给“立顿奶茶”超过30秒的特写后,傻子都明白,这是在做广告了。不仅把这些广告品牌放置在剧中充当背景,更是把它贯穿到了台词或者是剧中公司的产品当中,无论是把小S的清扬广告画报作为概念公司的广告产品案例,还是公司的小白领们闲暇之余呷一口立顿红茶的场景,都在向观众表明,看,我多忠心,不是联合利华的产品,我绝对不用哦!
第六宗罪
《丝丝心动》,《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把电视剧拍成广告片
光听这两个剧名就知道了,这是洗发水的广告片,严格意义讲,这两部属于定制片,将某个品牌的文化意义融入到作品中,初衷是好的,结果却是有点差强人意。女主角一头柔顺长发堪称“主角中的主角”,且秀发都必须随时随地地飘舞起来;男主角手拎洗发水当礼物……乍一看,你还以为是某洗发水的广告,有网友感慨:“看的不是偶像剧,是升级版广告片”,“现在怎么都流行洗头了呢?连男女主角接吻都不能忘记是因为某某洗发水结缘的。”其实这种定制片着重表现品牌内涵就好了,不用做得这么明显吧,你看《大宅门》、《乔家大院》一点都没让人感觉是在做宣传,但是观众都知道了同仁堂,还有山西的大院文化,岂不是更高招?
第七宗罪
冯氏贺岁剧好坏参半
作为华语影视剧中植入广告的鼻祖,把冯小刚归类于最差或者最佳都有点不公平,不可否认,这个最会赚钱的导演为很多植入的品牌带来了无限商机,也让观众欣然接受。但有些植入还是感觉很生硬,甚至跳脱剧情,比如《非诚勿扰》里最会找镜头的酒瓶,无论任何角度,都是正面logo出画;比如《天下无贼》里面刘德华偷的手机,清一色的是某品牌的某型号,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一款“街机”,人人都在用:比如《唐山大地震》这部催泪弹,李晨扮演的方达2008年在杭州经营旅行社,职员问他要为旅行团上哪家公司的保险,方达答道:“用xx人寿,踏实。”如此直白的宣传让观众爆笑不止,是要缓和一下悲伤气氛吗?
第一宗罪
《家常菜》植入生硬,与现实不符
最近在各大卫视播出的《家常菜》因为广告植入引来骂声一片,“酱油”的植入广告太密集了,前三集中,这个“酱油”以红色大字的形式,隐晦出现在国营二食堂的玻璃窗上。随着剧集的推进,这个“酱油”就以固体的形式登堂入室。第五集,刘洪昌和同事打扫卫生,带着艳丽标签的“酱油瓶”又出现了,这场不到一分半的戏,这个醒目的标签出现了6次。虽然是贴在老旧的玻璃瓶上,但是鲜红的颜色着实“碍眼”。可怕的是,这个“酱油瓶”十分贪心,只出现几次名字还不过瘾,还在随后的第六集文慧第一次做客刘洪昌家,洪昌妈妈考验文慧包饺子功夫时现了真身,只是崭新的现代包装与其他上世纪80年代的道具摆在一起,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观众不断出戏并感慨:“这个广告太二了!”
第二宗罪
《金婚风雨情》反面教科书
《金婚风雨情》可以称作植入广告的反面教科书,剧中明示的品牌不下10个,包括冰箱、药、食用油、洗洁精、果汁、速冻食品、保险公司等。人物的出现与情节的发展甚至都是为了这些广告品牌而设置,商标的曝光率感觉比演员还高,某食用油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色口中,女儿给买了油,然后在厨房里跟老妈一段对话,可以当做小广告片看;大儿子的公司把该食用油当成职工福利,然后儿子就给爸妈带来了,顺带说了两句“一比一比一”的广告语:小儿子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竟然也是提着一桶油,然后再次长篇大论该油的好处,这哪是媳妇上门,简直就是推销员上门嘛:有这些单件出现还不够,还特地设计了一场同事在超市相遇的戏,因为老伴刚动完手术,要舒曼推荐健康食用油,台词是大段食用油的宣传语,背景是整个货架的该品牌食用油,这就是长版广告片的重现嘛。其他品牌也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出现,产品Iogo出现都在10秒以上,还重复出现,设计成的台词更是雷人,直接抱着奶粉罐朗读了长达40秒的奶粉的营养成分,严重干扰了观众收看电视剧,真是集所有拙劣手段与一身。
第三宗罪
《一起来看流星雨》
品牌不符,沦为山寨
第一集,男主角拄着拐杖直奔汽车销售大厅,镜头给了汽车品牌特写。第二集中,只见男主角们驾驶4辆该款汽车,“风驰电掣”地飙车,十几分钟地时间里,各种角度展示了该品牌车的外形、内部结构、如何操作等。男主角一个漂亮的转身投篮,获得了阵阵喝彩,此时他的台词是:“全靠了我这双鞋!”随后该鞋获得了长达30余秒的特写。女主角在超市购物时,放眼望去全是某品牌的洗发水。后来女主角被人浇了一身水,然后碰到了音乐老师,老师语出惊人:“你有一头漂亮的头发,怎么能任由它乱糟糟的呢,你应该用蚕丝蛋白来护理。”接着老师就拿出一瓶洗发露,镜头给了该品牌大特写。剧中所有人用的手机、电脑都是两个国产品牌,穿的衣服都是某运动品牌,女主角打工的地方是某品牌奶茶店。
单看这些广告植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品牌多点,方式直白点,放在一般的都市情感剧里,我们也就忍了,但是配上《流星雨》的人物背景,就忍无可忍了。男主角们可是四大家族的继承人,这些贵公子们出门开十几万的跑车,穿几十块的衣服,用几百块的手机,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我们并不是提倡炫富,也不用您像韩版《花样男子》那样坐直升飞机出场,但是您总得弄点让观众可信的行头吧,吃的、穿的、用的还不如一个都市小白领,让观众怎么能想象那豪门生活呢?“山寨”这个词不是说剧情,更多是因为与人物极不相符的广告植入吧。
第四宗罪
央视春晚 品牌太多,贪吃嚼不烂这两年春晚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广告植入,实际上,2005年的春晚已经露出了广告盛宴的端倪,在那一年的晚会中,“娃哈哈”、“非常可乐”、“珍奥核酸”在小品《祝寿》中被当成了礼品,为了让观众能看清楚,演员还特意将包装盒的正面对着观众。最经典的是《艺术人生》里的那四听啤酒,难为冯巩和朱军了,除了背台词、记表演、灌啤酒,还得惦记着每次倒酒都要把啤酒的标签冲前面。2008年央视春晚,冯巩与王宝强合演的小品《公交协奏曲》中出现了招商银行“和”卡(双币信用卡)。小品《邻居》中主持人董卿匆匆上台,不忘把伊利金典的盒子正面朝向观众。到2010年,植入广告被推向极致,刘谦在魔术桌上摆上了一瓶汇源果汁,在表演的同时喝了两口,并说出了“汇源”两个字,在表演的过程中,旁边的观众还不停地把品牌对准镜头。蔡明、郭达的《家有毕业生》中镜头给了蔡明手上提的“洋河蓝色经典”大约四秒钟的特写。本山大叔的《捐助》,观众记忆最深的是某网站以及某涵品牌。据称当天一天的广告植人收获了6.5亿的现金,绝对是最贵的广告植入。
第五宗罪
《丑女无敌》品牌打包销售
《丑女无敌》在开拍之初就亮出了与联合利华的战略合作,清扬、立顿、多芬是剧中主打品牌,本来就是广告公司的背景,天天提到这些品牌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丑女无敌》的广告植入方法,多少有些“傻气”,当镜头给“立顿奶茶”超过30秒的特写后,傻子都明白,这是在做广告了。不仅把这些广告品牌放置在剧中充当背景,更是把它贯穿到了台词或者是剧中公司的产品当中,无论是把小S的清扬广告画报作为概念公司的广告产品案例,还是公司的小白领们闲暇之余呷一口立顿红茶的场景,都在向观众表明,看,我多忠心,不是联合利华的产品,我绝对不用哦!
第六宗罪
《丝丝心动》,《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把电视剧拍成广告片
光听这两个剧名就知道了,这是洗发水的广告片,严格意义讲,这两部属于定制片,将某个品牌的文化意义融入到作品中,初衷是好的,结果却是有点差强人意。女主角一头柔顺长发堪称“主角中的主角”,且秀发都必须随时随地地飘舞起来;男主角手拎洗发水当礼物……乍一看,你还以为是某洗发水的广告,有网友感慨:“看的不是偶像剧,是升级版广告片”,“现在怎么都流行洗头了呢?连男女主角接吻都不能忘记是因为某某洗发水结缘的。”其实这种定制片着重表现品牌内涵就好了,不用做得这么明显吧,你看《大宅门》、《乔家大院》一点都没让人感觉是在做宣传,但是观众都知道了同仁堂,还有山西的大院文化,岂不是更高招?
第七宗罪
冯氏贺岁剧好坏参半
作为华语影视剧中植入广告的鼻祖,把冯小刚归类于最差或者最佳都有点不公平,不可否认,这个最会赚钱的导演为很多植入的品牌带来了无限商机,也让观众欣然接受。但有些植入还是感觉很生硬,甚至跳脱剧情,比如《非诚勿扰》里最会找镜头的酒瓶,无论任何角度,都是正面logo出画;比如《天下无贼》里面刘德华偷的手机,清一色的是某品牌的某型号,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一款“街机”,人人都在用:比如《唐山大地震》这部催泪弹,李晨扮演的方达2008年在杭州经营旅行社,职员问他要为旅行团上哪家公司的保险,方达答道:“用xx人寿,踏实。”如此直白的宣传让观众爆笑不止,是要缓和一下悲伤气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