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IMF调整汇率监管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原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在2007年6月15日通过了一项名为《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的政策。这是30年来对汇率监督政策框架做出的首次调整。新的汇率监督政策新增了“第四原则”条款,该条款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在制定本国汇率政策时,必须确保其汇率政策“不致引发外部社会的不稳定。”
IMF这次调整汇率监管政策的原因,主要是试图通过汇率的监管来均衡全球经济发展,从自身职责或作用扩大影响。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IMF此次的政策调整的潜台词可能是‘汇率不再仅仅是一国自己的事情,还得考虑其他国家的因素’,‘第四原则’可能会给IMF在汇率问题上有更大发言权。”
但是,许多人认为该条款是美国单边意志的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美欧等国家的贸易顺差的差额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了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攻击的“靶子”之一。美国国会在近一段时间内一直施加压力,想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的行列,而在此同时IMF宣布了这次的新汇率政策。可以看出,IMF这次发布的汇率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美国的需求与意志。
二、调整汇率监管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一)调整汇率监管政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汇率的调整对解决对外失衡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和唯一的政策工具。如果单凭借调整汇率来平衡对外项目,会导致国内经济的极度不平衡,外部经济也会更加不稳定。
1,多角度分析中国的压力
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真正面临的困难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或预期所触发的大规模热钱流入。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外资流入。
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不断增加,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更加大了。一旦人民币面临着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会随之流失一大部分价值,这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同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额不断增加。
这造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把经济不景气、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归咎于中美的贸易差额,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非常强烈。
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也十分明显。
中国的顺差如此明显,使得像欧盟这样实力雄厚的团体,在2003年将中国的普遍优惠制的幅度从5%减少到3.5%,到了2004年,干脆取消了对中国的普遍优惠制,使得中国在人民币升值方面面临着的压力更大了。
2,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若汇率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可见。汇率小幅度的调整不能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改善中美贸易差额之类的目的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而汇率的大幅度、无序调整则会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数据上看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对于我国总体价格指数、出口和就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会造成出口减少、就业困难加剧、资产流失。造成通货紧缩。
而现实是,中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兑美元从2007年7月21日到2008年1月25日可谓是一路下降,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二)调整汇率监管政策对中国的有利影响、
另一方面,IMF加强汇率监管对中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政策或许有助于促进中国的汇率改革。中国的汇率政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国政府可以趁着这次IMF汇率监管使得中国的汇率机制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一致。
人民币的汇率并非真实的市场价格。中国采用的强制结售汇、结汇周转头寸限制、居民购汇用汇限制政策,使得外汇市场主要卖方是中国银行,其卖出外汇占总数的70%~80%,而外汇市场主要买方是央行,其买入外汇占总数的80%左右。在这种市场上,所形成的汇率显然不是市场的实际汇率,而实际汇率的低估就容易造成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不利于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外汇市场尚不完善:外汇的交易主体单一、交易品种单一、金融市场不完善等,这些都是需要中国政府实施和采取必要的政策进一步完善。
过去IMF在考虑汇率操控问题时,只是侧重于与经常账有关的问题,而新政策考虑到了一个国家的经常账和资本账。这样可以防止投资资金的大量变化,譬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大量的资金的出逃而使得亚洲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国的资本项目的管理水平还不是那么高,这种情况让中国免于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但是从更深一方面来看。说明了中国的资本项目管制过于多。中国需要加强对于资本项目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对经常项目的注重。对此,中国政府也是要制定一些政策和法规来保证资本项目的稳定。
三、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应有的反应
中国政府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缓解高额的贸易顺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2006年初,外管局简化居民购汇手续增加购汇额度;5月18日,将人民币汇率的日波动幅度从先前的0.3%扩大到0.5%,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财政部在半年内两度下调商品出口退税政策。
在IMF提出新的汇率监管政策之后,我国取消了对境内机构外汇账户的限额管理,境内机构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五个货币对的货币掉期交易,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全面灵活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以及不断促进中国的汇率政策发展,政府应继续努力推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的资源配置作用,降低投机资本冲击市场的风险。保证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了对会员国的汇率监管,迫使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使中国的汇率更加适应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汇率机制向着更符合市场化、全球化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推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稳定。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要抓住这次IMF的汇率监管契机,实行我国的汇率改革,随着这次的IMF加强汇率监管,将我国的汇率体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在2007年6月15日通过了一项名为《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的政策。这是30年来对汇率监督政策框架做出的首次调整。新的汇率监督政策新增了“第四原则”条款,该条款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在制定本国汇率政策时,必须确保其汇率政策“不致引发外部社会的不稳定。”
IMF这次调整汇率监管政策的原因,主要是试图通过汇率的监管来均衡全球经济发展,从自身职责或作用扩大影响。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IMF此次的政策调整的潜台词可能是‘汇率不再仅仅是一国自己的事情,还得考虑其他国家的因素’,‘第四原则’可能会给IMF在汇率问题上有更大发言权。”
但是,许多人认为该条款是美国单边意志的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美欧等国家的贸易顺差的差额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了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攻击的“靶子”之一。美国国会在近一段时间内一直施加压力,想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的行列,而在此同时IMF宣布了这次的新汇率政策。可以看出,IMF这次发布的汇率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美国的需求与意志。
二、调整汇率监管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一)调整汇率监管政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汇率的调整对解决对外失衡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和唯一的政策工具。如果单凭借调整汇率来平衡对外项目,会导致国内经济的极度不平衡,外部经济也会更加不稳定。
1,多角度分析中国的压力
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真正面临的困难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或预期所触发的大规模热钱流入。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外资流入。
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不断增加,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更加大了。一旦人民币面临着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会随之流失一大部分价值,这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同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额不断增加。
这造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把经济不景气、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归咎于中美的贸易差额,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非常强烈。
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也十分明显。
中国的顺差如此明显,使得像欧盟这样实力雄厚的团体,在2003年将中国的普遍优惠制的幅度从5%减少到3.5%,到了2004年,干脆取消了对中国的普遍优惠制,使得中国在人民币升值方面面临着的压力更大了。
2,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若汇率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可见。汇率小幅度的调整不能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改善中美贸易差额之类的目的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而汇率的大幅度、无序调整则会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数据上看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对于我国总体价格指数、出口和就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会造成出口减少、就业困难加剧、资产流失。造成通货紧缩。
而现实是,中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兑美元从2007年7月21日到2008年1月25日可谓是一路下降,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二)调整汇率监管政策对中国的有利影响、
另一方面,IMF加强汇率监管对中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政策或许有助于促进中国的汇率改革。中国的汇率政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国政府可以趁着这次IMF汇率监管使得中国的汇率机制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一致。
人民币的汇率并非真实的市场价格。中国采用的强制结售汇、结汇周转头寸限制、居民购汇用汇限制政策,使得外汇市场主要卖方是中国银行,其卖出外汇占总数的70%~80%,而外汇市场主要买方是央行,其买入外汇占总数的80%左右。在这种市场上,所形成的汇率显然不是市场的实际汇率,而实际汇率的低估就容易造成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不利于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外汇市场尚不完善:外汇的交易主体单一、交易品种单一、金融市场不完善等,这些都是需要中国政府实施和采取必要的政策进一步完善。
过去IMF在考虑汇率操控问题时,只是侧重于与经常账有关的问题,而新政策考虑到了一个国家的经常账和资本账。这样可以防止投资资金的大量变化,譬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大量的资金的出逃而使得亚洲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国的资本项目的管理水平还不是那么高,这种情况让中国免于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但是从更深一方面来看。说明了中国的资本项目管制过于多。中国需要加强对于资本项目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对经常项目的注重。对此,中国政府也是要制定一些政策和法规来保证资本项目的稳定。
三、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应有的反应
中国政府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缓解高额的贸易顺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2006年初,外管局简化居民购汇手续增加购汇额度;5月18日,将人民币汇率的日波动幅度从先前的0.3%扩大到0.5%,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财政部在半年内两度下调商品出口退税政策。
在IMF提出新的汇率监管政策之后,我国取消了对境内机构外汇账户的限额管理,境内机构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五个货币对的货币掉期交易,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全面灵活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以及不断促进中国的汇率政策发展,政府应继续努力推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的资源配置作用,降低投机资本冲击市场的风险。保证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了对会员国的汇率监管,迫使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使中国的汇率更加适应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汇率机制向着更符合市场化、全球化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推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稳定。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要抓住这次IMF的汇率监管契机,实行我国的汇率改革,随着这次的IMF加强汇率监管,将我国的汇率体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