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这得益于中央始终把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作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本方针,而且始终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作为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一定要让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过上小康生活。针对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的现状,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央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大不能减少。这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信息和决心。
一、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概况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通过民族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6个。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有在汉族地区聚居的,汉族有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的。这种分布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且中国少数民族虽然很少,所占比例也很小,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的8.49%。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少数民族地区指的是民族地区和西藏、青海、云南、贵州、新疆等几个民族省区。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显著提高,这些提高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其发展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严峻。
(二)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
在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民族地区,贫困的程度最深的也是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8.45%。而少数民族没有解决温饱的却占全国的45%。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的落后、市场规模比较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自然环境和基础条件的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是人少地多、土地贫瘠、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但是一些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落后,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涝、旱灾等的时候,抵御能力较差。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是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无法使用,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牛犁地的传统耕作。
(三)基础设施欠发达
主要是交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是在边远山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所以没有便利的公路、铁路、高速路等,所以这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基础设施的供给十分不足,导致投资环境较差。而导致投资环境较差的原因也就是交通和通讯。
(四)现代化产业比重低
民族地区的经济是不发达经济,主要是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主要包括渔猎经济、畜牧经济、农业经济。而现代化经济在民族地区所占比重很小,如国家移植的技术比较先进、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大工业经济和高新技术经济。
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在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工作中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其有较强地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其中很多内容与现代经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在今后的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加以适当的改革和完善。
(二)在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加强区域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并且逐步构建开放式的经济合作体系
面对国内经济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现实,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在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合理利用各区域的优势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流动,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合。
(三)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完善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旅游业的开發、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要把完善城乡和乡村的交通,其次将乡村与城镇的交通网完善,然后将城镇与各民族自治州县的交通完善。这样一层接一层的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各项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
合理科学的加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灌溉和解决农村居民人畜引用水困难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使农民实现增产致富。
(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民族地区公共教育的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实现真正的脱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走上新型的致富之路。
(六)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民族特色风俗风情是很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可以带动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加大扶持少数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如民族饮食、服饰、工艺品等一系列产业。
五、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为地理位置原因、历史原因、经济原因。地理位置原因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是在青藏高原、西南地区、沙漠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等边远的地区。历史原因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同时也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原因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尽管经过国家长期的扶贫投入,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得不到改善,严重影响力当地经济的发展。
解决好发展问题,才能为最终解决民族方面的其他问题创造前提和条件。发展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经济发展是关键。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边疆,跨界民族多,周边环境复杂。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和贫困问题不能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就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锐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J].前沿,2011.
[2] 金成爱.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
[3] 金炳浩,哈正利.中国民族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4] 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关键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一定要让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过上小康生活。针对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的现状,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央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大不能减少。这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信息和决心。
一、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概况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通过民族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6个。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有在汉族地区聚居的,汉族有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的。这种分布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且中国少数民族虽然很少,所占比例也很小,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的8.49%。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少数民族地区指的是民族地区和西藏、青海、云南、贵州、新疆等几个民族省区。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显著提高,这些提高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其发展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严峻。
(二)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
在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民族地区,贫困的程度最深的也是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8.45%。而少数民族没有解决温饱的却占全国的45%。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的落后、市场规模比较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自然环境和基础条件的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是人少地多、土地贫瘠、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但是一些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落后,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涝、旱灾等的时候,抵御能力较差。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是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无法使用,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牛犁地的传统耕作。
(三)基础设施欠发达
主要是交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是在边远山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所以没有便利的公路、铁路、高速路等,所以这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基础设施的供给十分不足,导致投资环境较差。而导致投资环境较差的原因也就是交通和通讯。
(四)现代化产业比重低
民族地区的经济是不发达经济,主要是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主要包括渔猎经济、畜牧经济、农业经济。而现代化经济在民族地区所占比重很小,如国家移植的技术比较先进、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大工业经济和高新技术经济。
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在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工作中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其有较强地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其中很多内容与现代经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在今后的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加以适当的改革和完善。
(二)在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加强区域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并且逐步构建开放式的经济合作体系
面对国内经济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现实,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在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合理利用各区域的优势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流动,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合。
(三)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完善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旅游业的开發、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要把完善城乡和乡村的交通,其次将乡村与城镇的交通网完善,然后将城镇与各民族自治州县的交通完善。这样一层接一层的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各项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
合理科学的加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灌溉和解决农村居民人畜引用水困难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使农民实现增产致富。
(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民族地区公共教育的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实现真正的脱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走上新型的致富之路。
(六)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民族特色风俗风情是很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可以带动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加大扶持少数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如民族饮食、服饰、工艺品等一系列产业。
五、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为地理位置原因、历史原因、经济原因。地理位置原因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是在青藏高原、西南地区、沙漠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等边远的地区。历史原因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同时也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原因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尽管经过国家长期的扶贫投入,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得不到改善,严重影响力当地经济的发展。
解决好发展问题,才能为最终解决民族方面的其他问题创造前提和条件。发展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经济发展是关键。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边疆,跨界民族多,周边环境复杂。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和贫困问题不能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就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锐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J].前沿,2011.
[2] 金成爱.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
[3] 金炳浩,哈正利.中国民族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4] 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