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基于“IF-THEN”权变模型分析

来源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横、纵向维度分别探索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外部因素和建设过程,同时基于“IFTHEN”权变模型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的环境自变量与管理因变量之间的权变关系,采用函数矩阵关系图和分析框架对模型进行解析。结果发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和管理方式会随着环境自变量中各类权变因素发生改变,因此着重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的不同阶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建设性思路。
其他文献
袁利平、陈川南在《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6期《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及其实现》一文指出,道德乃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归宿。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涵、道德立场和道德力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道德哲学蕴涵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的道德主体界定、道德能动作用、道德行为责任和利益关系选择四方面。为了传承优秀的劳动传统美德,实践劳动教育的道德内涵,需要明确劳动
目的借助皮肤镜观察评估药物和光电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采取随机单盲法分为药物组37例、光电组35例,分别接受他克莫司软膏和Q开关1064nm激光大光斑低能量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均采集皮肤镜图像,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4个月临床表现及皮肤镜图像的改变。结果最终完成临床观察62例,药物组30例、光电组32例。药物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皮损好转明显,皮肤镜下观察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且发现他克莫司软膏在血管、鳞屑方面疗效肯定,但对于脂溢改善疗效欠佳:光电组患者接受治疗后
土茯苓为常用中药,具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药用历史,现收载于《中国药典》,然而古本草中有关土茯苓的记载存在着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及名称混淆的现象。从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土茯苓的记载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为其临床使用和开发提供依据。考证结果表明,现代所用土茯苓的基原植物最早以“禹余粮”之名记载于《本草经集注》中,而最早出现“土茯苓”药名的则是明代的《滇南本草》。土茯苓的药材性状描述、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等方面的考证表明,古今的记载和描述基本一致。通过本草考证,明确了土茯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