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以下简称《天》文)是一个精美的人物短篇。每当捧读这篇文章,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少有的感动和由衷的敬仰之情。
《天》文写了众多的人物,天使、外婆、妈妈、女儿,还有故事的讲述者“我”。读罢全文能给我留下印象的并不是宗教神话中传颂的那个美丽天使,而是外婆这个现实世界中的普通女人。你或许觉得奇怪,文中写到外婆的文字只有寥寥几行,而且都是概括性的叙述和描写,读者既没有目睹她的音容笑貌,又无缘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为什么能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呢?
大家知道,一个人物小品要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才算成功。毫无疑问,作者笔下的人物都真诚、善良、有同情心,然而这只是他们的共性。一个高明的作者不会只满足于描摹出那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人物,他总要力图在共性人物之中凸现富有独特个性的主要人物。文中外婆这个人物所以让人难忘,就是因为作者的生花妙笔给她注入了独特鲜明的个性。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天》文,领略一下作者刻画这个形象的高超技巧吧。
对比凸现对比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运用对比能增强人物与人物的区分度,形成主次人物的不同立面,从而突出主要人物。作者将外婆与妈妈这两个人物从三方面作了对比描写。第一。她们的信仰不同。妈妈相信天使的存在,从小迷恋天使,长大后致力研究天使,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而外婆是无神论者,她“根本不信”天使的故事和神话,从不祈求天使的庇护。她只相信现实,相信自己,“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第二,她们的性格不同。妈妈温柔,会讲很多美丽动人的天使故事,让女儿着迷;而外婆很刚强。做事风风火火,每天为家庭邻里奔波劳碌,虽然“疲惫不堪”,却乐此不怠。第三,她们表达爱心的方式不同。隔壁邻居的女人小产大出血,危在旦夕,妈妈只能“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爱莫能助,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之外去找医生。”她乐意帮助每一个人,“常常给一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外婆轻言重行,行动是她传递爱心的固定方式。她没有美丽的容颜,没有动听的语言,但她做事漂亮,行为美丽,这正是这个人物让人喜爱的原因。作者通过三组对比,突出了外婆的与众不同:刚强,干练,轻言重行,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巧作陪衬善用陪衬是作者刻画外婆形象的另一技巧。“外婆去世约一年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发现皮夹不翼而飞。”就在“我”十分困窘、急得流泪时,一位陌生男子替“我”垫付了加油款,并好言安慰,让“我”心存感激。陌生男子的出现看似偶然的巧合,其实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我觉得作者写这个人物乃是“一石三鸟”的高招。从情节发展来说,这个情节是“我”对天使认识的转折点,“我”现在意识到,“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关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然出现。”从表达主题来说,作者意在启迪芸芸众生,不要只看到这个社会充斥的“罪恶、谋杀和痛苦”,更应看到社会光明美好的一面,我们对社会的未来应充满信心。这就深化了主题。从刻画人物来看,陌生男子起到了为外婆形象作陪衬的作用。作者想告诉我们,天使就是象外婆这样的人,生活中这样的天使是很多的,他们“也许是个餐馆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这就拓展了外婆这一形象的意义,也提升了这个形象的审美认同。试想,如果不写陌生男子、招待员、教师、修理工,外婆这个形象就会显得十分孤单,就会缺失普遍性,这个人物也就会因“一枝独秀”缺少“绿叶”的扶持而黯然失色。
以虚写实天使在犹太、基督、伊斯兰等宗教中被称作神的使者。她拯救众生。传送福音。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久传不衰。作者虽然不相信天使的存在,但并没有丝毫亵渎诋毁她的意思。请看作者笔下的天使:“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多么纯洁、美丽而又神秘!可是卒读全文,我们再没有看到作者讲说更多的关于天使的故事。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使这个形象昵?这些文字是否多余?答案是否定的。写天使显出作者刻画人物的又一匠心——映衬主要人物。天使的纯洁可爱衬托外婆的善良慈祥,天使的美丽庄重映现出外婆美丽的心灵,天使身上笼罩的神秘光环折射出外婆“不可理喻”的独特个性。天使拯救苍生,外婆救人于危难,天使传递福音,外婆把关爱无私地送给每一个人。作者巧妙地以天使之虚写外婆之实,起到了虚实相映的效果,使外婆的形象格外鲜明。
亲爱的读者,读到这会儿,想必外婆这个人物已经在你的面前站起来,动起来,愈来愈丰满起来。她神韵万千,光彩照人,仿佛茫茫夜空中走出云层的一轮圆月,在群星的拱卫之中放射着光华。
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224100)
《天》文写了众多的人物,天使、外婆、妈妈、女儿,还有故事的讲述者“我”。读罢全文能给我留下印象的并不是宗教神话中传颂的那个美丽天使,而是外婆这个现实世界中的普通女人。你或许觉得奇怪,文中写到外婆的文字只有寥寥几行,而且都是概括性的叙述和描写,读者既没有目睹她的音容笑貌,又无缘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为什么能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呢?
大家知道,一个人物小品要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才算成功。毫无疑问,作者笔下的人物都真诚、善良、有同情心,然而这只是他们的共性。一个高明的作者不会只满足于描摹出那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人物,他总要力图在共性人物之中凸现富有独特个性的主要人物。文中外婆这个人物所以让人难忘,就是因为作者的生花妙笔给她注入了独特鲜明的个性。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天》文,领略一下作者刻画这个形象的高超技巧吧。
对比凸现对比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运用对比能增强人物与人物的区分度,形成主次人物的不同立面,从而突出主要人物。作者将外婆与妈妈这两个人物从三方面作了对比描写。第一。她们的信仰不同。妈妈相信天使的存在,从小迷恋天使,长大后致力研究天使,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而外婆是无神论者,她“根本不信”天使的故事和神话,从不祈求天使的庇护。她只相信现实,相信自己,“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第二,她们的性格不同。妈妈温柔,会讲很多美丽动人的天使故事,让女儿着迷;而外婆很刚强。做事风风火火,每天为家庭邻里奔波劳碌,虽然“疲惫不堪”,却乐此不怠。第三,她们表达爱心的方式不同。隔壁邻居的女人小产大出血,危在旦夕,妈妈只能“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爱莫能助,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之外去找医生。”她乐意帮助每一个人,“常常给一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外婆轻言重行,行动是她传递爱心的固定方式。她没有美丽的容颜,没有动听的语言,但她做事漂亮,行为美丽,这正是这个人物让人喜爱的原因。作者通过三组对比,突出了外婆的与众不同:刚强,干练,轻言重行,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巧作陪衬善用陪衬是作者刻画外婆形象的另一技巧。“外婆去世约一年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发现皮夹不翼而飞。”就在“我”十分困窘、急得流泪时,一位陌生男子替“我”垫付了加油款,并好言安慰,让“我”心存感激。陌生男子的出现看似偶然的巧合,其实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我觉得作者写这个人物乃是“一石三鸟”的高招。从情节发展来说,这个情节是“我”对天使认识的转折点,“我”现在意识到,“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关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然出现。”从表达主题来说,作者意在启迪芸芸众生,不要只看到这个社会充斥的“罪恶、谋杀和痛苦”,更应看到社会光明美好的一面,我们对社会的未来应充满信心。这就深化了主题。从刻画人物来看,陌生男子起到了为外婆形象作陪衬的作用。作者想告诉我们,天使就是象外婆这样的人,生活中这样的天使是很多的,他们“也许是个餐馆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这就拓展了外婆这一形象的意义,也提升了这个形象的审美认同。试想,如果不写陌生男子、招待员、教师、修理工,外婆这个形象就会显得十分孤单,就会缺失普遍性,这个人物也就会因“一枝独秀”缺少“绿叶”的扶持而黯然失色。
以虚写实天使在犹太、基督、伊斯兰等宗教中被称作神的使者。她拯救众生。传送福音。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久传不衰。作者虽然不相信天使的存在,但并没有丝毫亵渎诋毁她的意思。请看作者笔下的天使:“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多么纯洁、美丽而又神秘!可是卒读全文,我们再没有看到作者讲说更多的关于天使的故事。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使这个形象昵?这些文字是否多余?答案是否定的。写天使显出作者刻画人物的又一匠心——映衬主要人物。天使的纯洁可爱衬托外婆的善良慈祥,天使的美丽庄重映现出外婆美丽的心灵,天使身上笼罩的神秘光环折射出外婆“不可理喻”的独特个性。天使拯救苍生,外婆救人于危难,天使传递福音,外婆把关爱无私地送给每一个人。作者巧妙地以天使之虚写外婆之实,起到了虚实相映的效果,使外婆的形象格外鲜明。
亲爱的读者,读到这会儿,想必外婆这个人物已经在你的面前站起来,动起来,愈来愈丰满起来。她神韵万千,光彩照人,仿佛茫茫夜空中走出云层的一轮圆月,在群星的拱卫之中放射着光华。
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