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还在多处关于“自主学习”这一理念作了阐述,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等等。以下是我近年来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在此提出仅供商榷。
一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把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越趄代庖。“课程标准”建议,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著名学者庞维国曾经这样定义: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立志努力上的“坚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知识和发展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心境和情绪的信息,帮助其构建经验、需要、兴趣、爱好等心理环境。
现行的人教版课本,篇幅适当,内容妙趣横生,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学”而且“想学“,教师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笔记方法,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必定动笔墨。”这样使学生会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是自主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自主学习的“坚持学”才能实现。
自主学习并非是脱离了老师的学习,相反,它更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自主学习的方法的指导较之于一般的知识传授是一种更高层次与境界的教学。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一言以蔽之,说到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二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宜从以下方面着手。
1、养成学生爱读时事书报的习惯
书报是现代人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看报可以获得知识,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辉煌灿烂的历史风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深刻微妙的感情世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政治风云,尔虞我诈、 瞬息突变的经济风波都在书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没有不喜欢看书的,关键是要激趣。
2、养成背诵习惯
当代文中的优秀之作及优美语句需背,古诗文须背。倘若每天一首古诗,当日抽空背下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使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3、练“说功”
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或演讲,或发布新闻,或品诗推介等,长此以往,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准得到稳健发展。
4、练“写功”
每日坚持写一篇日记或随笔,也可记读书心得,我手写人心,只要督促有力,学生一经养成此习惯,准受益终生。
5、练字
每日学生交一张硬笔书法练字作业,一张毛笔练字作业,几年积淀下来,学生的写字功底将会令人惊讶!
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的,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
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放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要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内容。阅读实践中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甚至是无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只有放手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当中,使学生自我驾驭学习过程,在自主交流中点燃思维的火花,碰撞出璀灿的光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如学生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有的学生说“我”没有孝心,具体表现在买橘的这一情节,“我”已是北大的学生了,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事,难道“我”不能?委婉地批评了“我”的失孝。大部分学生都提出父亲爬月台是危险的,并且是违反了交通规则的不安全行为,不应该在月台与车道之间走来走去。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评判是非。多么特长的理解啊,老师是不可能往这方面思考的。
还有,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现在早已把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段话中,“似乎”表示不肯定,“确凿”表示肯定,这是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不迷信权威。可我们老师却为鲁迅先生辩护,说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因此使用“似乎”,说“确凿”是因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这解释显得牵强,还不如学生直言不讳的判断,不是吗?
综上所述,教师的精力应主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学习思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面。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大量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去掌握知识,丰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341600江西省信丰县第三中学)
一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把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越趄代庖。“课程标准”建议,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著名学者庞维国曾经这样定义: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立志努力上的“坚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知识和发展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心境和情绪的信息,帮助其构建经验、需要、兴趣、爱好等心理环境。
现行的人教版课本,篇幅适当,内容妙趣横生,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学”而且“想学“,教师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笔记方法,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必定动笔墨。”这样使学生会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是自主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自主学习的“坚持学”才能实现。
自主学习并非是脱离了老师的学习,相反,它更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自主学习的方法的指导较之于一般的知识传授是一种更高层次与境界的教学。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一言以蔽之,说到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二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宜从以下方面着手。
1、养成学生爱读时事书报的习惯
书报是现代人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看报可以获得知识,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辉煌灿烂的历史风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深刻微妙的感情世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政治风云,尔虞我诈、 瞬息突变的经济风波都在书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没有不喜欢看书的,关键是要激趣。
2、养成背诵习惯
当代文中的优秀之作及优美语句需背,古诗文须背。倘若每天一首古诗,当日抽空背下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使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3、练“说功”
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或演讲,或发布新闻,或品诗推介等,长此以往,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准得到稳健发展。
4、练“写功”
每日坚持写一篇日记或随笔,也可记读书心得,我手写人心,只要督促有力,学生一经养成此习惯,准受益终生。
5、练字
每日学生交一张硬笔书法练字作业,一张毛笔练字作业,几年积淀下来,学生的写字功底将会令人惊讶!
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的,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
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放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要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内容。阅读实践中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甚至是无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只有放手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当中,使学生自我驾驭学习过程,在自主交流中点燃思维的火花,碰撞出璀灿的光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如学生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有的学生说“我”没有孝心,具体表现在买橘的这一情节,“我”已是北大的学生了,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事,难道“我”不能?委婉地批评了“我”的失孝。大部分学生都提出父亲爬月台是危险的,并且是违反了交通规则的不安全行为,不应该在月台与车道之间走来走去。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评判是非。多么特长的理解啊,老师是不可能往这方面思考的。
还有,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现在早已把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段话中,“似乎”表示不肯定,“确凿”表示肯定,这是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不迷信权威。可我们老师却为鲁迅先生辩护,说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因此使用“似乎”,说“确凿”是因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这解释显得牵强,还不如学生直言不讳的判断,不是吗?
综上所述,教师的精力应主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学习思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面。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大量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去掌握知识,丰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341600江西省信丰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