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在其运作过程中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均由自身承担,这导致其财务风险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查财务风险管理对民办高校的重要性以及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并探究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强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 民办高校 财务风险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民办高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但从现状来看,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保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研究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分析财务风险管理对民办高校的重要性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性质的原因,在日常办学工作中需要接受国家教育部门的监管,且难以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所以此类型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或是其他的一些教育费用。这意味着,若是高校内部财务管理质量较低,则极易导致高校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另外,在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需要持续性的投入资金,若是未对资金进行内部控制或是预算编制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民办高校的日常运作。因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财务风险管理质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高质量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为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高质量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强化高校的资产管理。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立高校,其资产往往涉及很多方面,例如信息资源、教学建筑、学术成果以及办学设备等。只有开展统一、高质量的资产管理才能够保证高校对相关资源以及资产进行动态监管和实时共享,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高质量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二方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对民办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进行规范。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的资金成本占总成本的大部分,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民办高校在办学投资中最主要的经济行为之一。但由于民办高校自身性质,难以独自承担全部的基础建设费用,所以一般会通过社会赞助或是贷款等方式筹集足够的建设资金。在此过程中,若是没有开展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会导致高校盲目开展经济活动,极有可能超出自身能够承担的经济压力,进而出现财务风险,不仅无法建设基础设施,还影响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民辦高校内部控制现状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民办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为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充足的办学资金。但从民办高校发展现状来看,其内部控制力度不足且相关体制不完善,这对其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环境较差
  一般情况下,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的是对企业或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造成影响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现状来看,民办高校的内部原因是高校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认为该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与其他部门之间密切的联系,进而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而民办高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外界在关注高校时,往往更加注重办学条件、校园建设情况以及师资力量,并没有对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由此可见,在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双重作用下,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环境较差,无法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1]。
  (二)民办高校内部组织机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在设立内部组织机构时,设立原则往往是工作职责。虽然通过该方式对其进行划分,能够有效使各个组织和机构明确自身职责,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各司其职,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以及问题处理的效果,但却无法实现各个组织之间的互相制衡,在此环境下,无法开展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经调查,部分民办高校存在院系私自将本院的固定资产向外出租获取日常开销所需经费的情况,这意味着民办高校在监督管理方面较欠缺。除此之外,不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阻碍了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落实和推进,进而导致民办高校极易出现财务风险。
  (三)民办高校缺乏内部监督体系
  该体系主要指的是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工作。但从民办高校运营现状来看,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内部监督体系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出原本的价值和作用,甚至存在部分民办高校没有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导致监督管理方面的缺失,进而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形式化,无法贯彻落实下去。因此,存在部分民办高校直接不设立审计部门,或是建立临时的审计部门满足日常工作,没有开展全面、深层次的内部控制工作,也无法对日常工作进行审核。所以在民办高校的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是漏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财务风险,进而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
  (四)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对于内部控制而言,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的开展效率和开展质量。但是,在大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基本上都缺少健全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这意味着在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没有对各个部门和组织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缺乏规范、科学的工作流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财务管理中的资金审批工作,审批流程的缺失意味着资金审批的不规范,造成资金缺乏可追溯性,相关人员无法把控每笔资金的具体走向,一旦出现相关问题也无法追究细则,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混乱。另外,部分民办高校缺乏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而缺乏对教职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激励行为,进而影响民办高校在教育领域的发展[2]。
  四、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探究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落实不到位,且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另外,大部分民办高校是由企业建成的,再通过企业的管理层向外聘请专业人员对高校进行管理。虽然企业能够从民办高校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教育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仅投资周期较长,经济收益也没有那么明显。因此,该类型的高校往往在运营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这是因为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不适用于民办高校。如上所述,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学生学费以及其他教育费用,这意味着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以及该学校的就业率决定着该院校的资金收入,影响着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事业内部的竞争激烈程度。在该环境下,造成民办高校更加注重招生工作,忽视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亏损,导致高校只能通过增加投资维持日常运作所需。不仅如此,不到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导致民办高校在应用资金时较为盲目,且资金利用率较低,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另外,大部分民办高校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往往没有从实际出发,忽视了高校的具体发展状况,导致预算计划失去其原本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二)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
  一般情况下,民办高校会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内部资金审批机制,但在落实机制过程中,存在未经审批就进行资金支出的情况。如上所述,大部分民办高校一般是企业建设的,所以在支出高校资金时,需要向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申请,由董事长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资金。但是,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民办高校在支出资金时,并未严格按照制定的内部资金审批机制支出资金,往往是私自做出资金决策,导致内部资金审批机制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出原本的作用。不仅如此,若是担保人无法及时还款则会导致民办高校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进而影响民办高校的日常运作。另外,部分民办高校还缺乏对成本资金的管理,当民办高校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或是添加教学设备时,由于缺乏资金管理,导致无法对绩效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影响民办高校的长久发展。
  (三)资产管理不规范
  对于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仅要对各项资金进行预算编制和管理,还要对各类资产进行技术估值,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对于公立高校而言,该类型高校的资产均是归国家所有,所以有专門的部门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估值,确保所编制的资金预算计划能够有效开展。但民办高校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对院校资金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估值,且民办高校在开展资产管理时不需要通过政府的审计,大部分预算计划表均是由民办高校自己编制的,在通过相关企业的董事会审核后就可直接落实[3]。
  因此,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民办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分别是固定资产投入过多以及收支汇总不及时。固定资产投入过多主要指的是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设备的配备。由于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生学费以及其他教育费用,导致民办高校过于注重招生工作,因此,为提升招生数量,往往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更新教学设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但这些固定资产存在增值或折扣等较为复杂的情况,同时缺乏相关的赔偿机制,一旦出现问题或是故障就需要进行修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办高校的成本投入,导致民办高校财务预算计划无法有效落实。对于民办高校无法及时进行收支汇总这一情况,主要是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无法及时调整财务计划,外加民办高校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而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研究加强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力度
  相比较于公立高校或是其他普通企业,民办高校无论是资金收入还是其他方面均存在很大不同,例如,民办高校每年的资金收入可以通过学生的招收数量以及招收计划进行计算,所以能够对资金进行较为准确地预估。所以,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进而在财务方面确保民办高校稳定发展。但是,虽然民办高校在对资金预算制定时较为简单,但仍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流程进行。具体而言,为提升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相关财务人员在对高校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时,应提前对市场进行科学调研,进而为后续的预算编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对相关费用预估的准确性,从而保证预算结构表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相关财务人员在对财务预算表进行编制时,还要根据往年办学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做好资金预留工作,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解决,避免出现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与此同时,在编制资金预算表时,财务人员还应积极推进该方案的实施,尽量保证各项资金活动在预算范围内开展,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4]。
  (二)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为加强民办高校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应建立健全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制度,通过科学评估资金支出,从而提升资金使用效果,提高资金利用率。由于民办高校院系较多,所以该制度应落实在各个院系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对各个院系的管理,进而规范民办高校资金使用流程,避免出现资金盲目支出的情况,规避舞弊等不利于财务管理以及民办高校发展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应对资金进行合理划分,提升资金管理力度,为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将民办高校日常所需资金与教学资金以及科研资金进行合理划分,对各项资金进行分别管理,从而更好地编制资金预算计划,确保教学科研经费充足。另外,在绩效评价制度中,财务人员还应对资金支出账目进行定期核实,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走向,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避免出现财务损失和财务风险等情况。
  (三)强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规范资产管理
  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而言,对资产管理进行规范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所以,民办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提升高校资金的利用率,规范每笔资金的使用,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资金挪用或是其他不良现象。具体而言,可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资产管理进行规范。第一,建设民办高校财务人员队伍,并对其进行明确分工,建立责任制度,并落实到人,使其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真程度。另外,在分配财务工作时,应考虑到财务人员之间的制约性,合理分配财务职责。第二,规范民办高校财务工作。无论是资金审批文件还是票据等材料,均应收集起来并进行整理,提高财务工作的规范性。第三,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应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巩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人才基础,从根本上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质量[5]。
  六、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对高校资金的管理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因此,民办高校可通过规范资产管理以及健全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等方式强化财务风险管理,进而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乔.民办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9(14):223-224.
  [2]叶桐.基于内部控制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要点的探析[J].智库时代,2019(24):36-37+70.
  [3]陈欣然.浅析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9):122-123.
  [4]白雪敏.论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11):27+29.
  [5]叶喜.基于风险管控视角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2):69-70.
  作者单位: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企业融资渠道逐渐收窄,股权质押成为近年来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利用A股上市民营企业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运用面板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上市民营企业股权质押率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质押率显著提高了上市民企的债券违约风险,股权质押率上升1个百分点将引起债券违约风险上升大约7个百分点。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融资需求,却加剧
期刊
摘要:2019年7月26日,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目前市场对《办法》的研究多从监管部门宏观视角出发,其重点在于构建初步的监管制度框架和解决准入问题,从监管对象视角出发的微观研究和监管对象的适应性反馈研究较少。本文整理了2019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分析了市场主要金融控股集团布局和管理上的动态,
期刊
摘要:本文以A股市场2006年至2016年已完成股权激励的2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琼斯模型和双重差分法分别对股权激励基期和期间盈余管理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基期盈余管理不显著,股权激励期间存在显著平滑业绩的盈余管理现象。这表明股权激励期间的监管力度不足以抑制盈余管理的发生,建议合理设置股权激励业绩要求,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期间的外部监管,
期刊
摘要:本文对2008年—2017年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FA扶贫绩效指标,分析扶贫绩效。结果表明:农林水务、医疗扶贫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教育扶贫财政政策未能有效缓解农村贫困;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财政政策扶贫绩效存在差异性,但总体上来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扶贫资金得到有效使用,不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关键词:SFA模型 精准扶贫 财政政策 扶贫绩效  一、引言  2013
期刊
摘要: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事关经营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健全的流程管理機制能够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文章在梳理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信贷风险流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两个方面,就如何采取措施提升流程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流程管理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金融机构,而信贷业务在三
期刊
摘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的财务管理关乎企业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优秀的会计可以使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属于财务管理部门,二者虽然分工略有不同,但都十分重要,可以说二则属于相互成就、相互辅佐的部门。本文将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一系列应用策略,同时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密切合作,希望可以
期刊
摘要:近年来,管理变革、科技创新、内外商业环境变幻莫测,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构成挑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和IT技术基础上,促进、支持了价值创造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对财务人员角色形成挑战。本文首先探讨了财务共享对财务转型的促进作用,然后分析了包含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专家团队的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财务转型对财务人员角色转换形成的冲击,提出了财务人员应对策略。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电网企业新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上,结合新兴产业资本运作模式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新兴产业资本运作模式的成功经验,探讨电网企业新兴业务可能的资本运作模式。本文将对电网企业不同类别的新兴业务板块及其业务模式深入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探讨多种资本运作模式对电力行业新兴业务的适用性,并由此构建适用于电网企业新兴业务的资本运作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 电网企业 新兴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化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四大业务之一的新兴业务也成为了电网企业的新盈利点,因此,股权投资作为实现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电网企业的资本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以平高电气为例,探讨其新兴业务股权投资现状及股权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企业新兴业务股权投资前、中、后三大阶段的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电网企业 新兴业务 股权投资  一、绪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作为传统农村金融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极具发展必要性,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弱,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仍存在认知、信用体系、产品和监管上的问题。文章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分析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