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猜测、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课堂上,数学学具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形成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感知——表象——概念,我在授课中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正好符合这一规律,能使学生被动地听变为它们积极主动地学,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让学生把10个苹果分给两个人(要求学生做出所有的分法),经过学生动手分,出现了五种结果:一人有1个,另一人有9个;一人有2个,另一人有8个;一人有3个,另一人有7个;一人有4个,另一人有6个;两人分别得到5个。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最后一种分法与前四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苹果),很直观的知道第五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都认为只有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同样多才公平,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教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合理的运用教具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研究数量关系时,数量关系和图形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结合图形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轻易的完成这一过程。如我在教学一位数除法时,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利用学具突破重难点的:51÷3把其中50根小棒捆成5捆(每捆10个,5个10)先平均分3份,每份只能是1捆(这样才公平),十位就商1;但是还剩下2捆表示2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把每捆拆开和单另的1根合并成21根,再让学生平均分3份,每份正好是7根(7个1),个位就商7。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3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3.1 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2 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又如:我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3 学具的使用,加强了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形成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感知——表象——概念,我在授课中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正好符合这一规律,能使学生被动地听变为它们积极主动地学,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让学生把10个苹果分给两个人(要求学生做出所有的分法),经过学生动手分,出现了五种结果:一人有1个,另一人有9个;一人有2个,另一人有8个;一人有3个,另一人有7个;一人有4个,另一人有6个;两人分别得到5个。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最后一种分法与前四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苹果),很直观的知道第五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都认为只有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同样多才公平,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教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合理的运用教具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研究数量关系时,数量关系和图形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结合图形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轻易的完成这一过程。如我在教学一位数除法时,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利用学具突破重难点的:51÷3把其中50根小棒捆成5捆(每捆10个,5个10)先平均分3份,每份只能是1捆(这样才公平),十位就商1;但是还剩下2捆表示2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把每捆拆开和单另的1根合并成21根,再让学生平均分3份,每份正好是7根(7个1),个位就商7。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3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3.1 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2 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又如:我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3 学具的使用,加强了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