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感情色彩错误
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
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文章作者史铁生有着特殊的经历,在这一经历中,他的母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亲采取了一切在她看来是可能的办法来医治儿子的病。爱子心切使母亲认为合欢树第三年头的复生是一个“好兆头”,这是母爱使然,不能理解为是一种“迷信”。C项表述为作者在暗示母亲有点“迷信”了,这就把作者原本对母亲的赞美、感激之情变成了批评母亲“迷信”,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二、任意拔高
赏析文学作品容易犯任意拔高文章立意的错误,文章未表达某种立意或立意未达到某种高度,但由于受特定作者或作品的特定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习惯地认为作品有这样的立意。
如,2004年高考全国甲卷第21题A项: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童志。
两篇文章作者相同,创作时间相同,时代背景相同,考生容易产生二者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也相同的认识。命题者正是利用这一点,把原本并不具有相同点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白杨礼赞》采取的是象征手法,讴歌了“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大地山河》则以写景为重点,借景抒情,但并未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三、错解表现手法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赏析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考生应该对有关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区分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判断是否采用某种表达技巧。对于这一考点,命题者经常采用的办法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简单敷衍等。
如,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21题E项:
E.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文章最后哲人的话是这样说的:“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其中的关键词是“像”,这表明哲人的话采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告诉人们,要像树那样地活。命题者把采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简单敷衍,将本体喻体混为一谈,导致错解了原文。
四、牵强附会
理解文章主旨情感,要结合作者行文中所记的事、所写的景、所说的理、所提的人,但不是文章中所有提及的内容都和文章主旨情感相关,如果生拉硬扯,胡乱联系,则容易犯牵强附会的错误。
如2004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1题B项: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作者孙犁对老家有着浓烈、缠绵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是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的,文章虽然提到“文化大革命”,但这只是点明回过两次老家的大概时间段,把这种简单的时间交代理解为“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则属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五、有意淡化文章信息点
文章在表情达意中,总会透露出一些暗示性的信息,引导读者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意,这些信息,可以是一两个关键词,也可以是一两处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有助于表达意思),阅读中,如果忽略这些关键信息,则可能造成理解肤浅,甚至错误。
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第22题A、D两项:
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个人与人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笔锋一转,写人群“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为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了暗示和铺垫。
D.作者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单位,认为这种机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
A项认为作者在后文提出了“远离人群”的主张,这与原文主旨不符。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说:“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远离人群”,第二段列举了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等人,这些人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这里的关键词是“似乎”,“似乎”一词表明这些人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作者要表达的并不是希望人们远离人群,而是希望人们在精神上、思想上实现超越。D项把“单位”一词理解为具体的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机构,忽略了原文的中“单位”是加了引号的,是指狭小的生存空间和狭窄的生活境界。淡化了引号这一关键信息,导致理解表面化。
六、虚实错位
理解文章要区分虚实,当然,虚实也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具体叙述为实,抽象抒情为虚;现实生活为实,主观愿望为虚;眼前所见为实,心中所想为虚。虚实错位、混淆,则是错解文意。
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21题A项: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作者开篇从旅游之乐写起,以表达“春在心中”、“春从心出”的主题,但这种乐趣只是作者的一种愿望,“愿”字可以印证这一点,属于虚写,A项不明虚实,导致错解。
七、赏析简单化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要注意把握“度”,既不可过于深究,导致理解失当,也不可流于肤浅,导致赏析简单化,表面化。“度”,应该是基于原文,联系背景,抓住关键,不枝不蔓,繁简得当,恰到好处。
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C项: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文中虽然有“圣诞树”、“唐老鸭”这两个西方文化中的典型,但文章并不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也无意于比较东西方文化,因而也就不是表达所谓的“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文章真正表达的是对那种远离土地、远离劳动的现象的一种忧思和批评。C项错在仅仅从文句本身出发,并未联系语境,联系文章主旨进行理解就简单得出结论。
八、曲解原文
赏析文学作品忌讳脱离文章本义,作歪曲的理解。现代文阅读赏析题在命题上,可以从文中选出一两句话,改变一两个意思点,做到似是而非,粗心大意者会误以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却是对原文的一种曲解,答题时要仔细辨别。
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第21题:
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一切的。
与之相对应的原文是:“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对比选项,我们发现,原文中采用的是设问句式,作者对伟大的智者能否保证“最后一点”是真美、是有意义、超越以前的一切,并不能确信,因为“我不是怀疑者”,C项却表述成肯定的意思,导致曲解原文。
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中学
一、感情色彩错误
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
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文章作者史铁生有着特殊的经历,在这一经历中,他的母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亲采取了一切在她看来是可能的办法来医治儿子的病。爱子心切使母亲认为合欢树第三年头的复生是一个“好兆头”,这是母爱使然,不能理解为是一种“迷信”。C项表述为作者在暗示母亲有点“迷信”了,这就把作者原本对母亲的赞美、感激之情变成了批评母亲“迷信”,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二、任意拔高
赏析文学作品容易犯任意拔高文章立意的错误,文章未表达某种立意或立意未达到某种高度,但由于受特定作者或作品的特定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习惯地认为作品有这样的立意。
如,2004年高考全国甲卷第21题A项: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童志。
两篇文章作者相同,创作时间相同,时代背景相同,考生容易产生二者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也相同的认识。命题者正是利用这一点,把原本并不具有相同点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白杨礼赞》采取的是象征手法,讴歌了“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大地山河》则以写景为重点,借景抒情,但并未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三、错解表现手法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赏析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考生应该对有关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区分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判断是否采用某种表达技巧。对于这一考点,命题者经常采用的办法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简单敷衍等。
如,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21题E项:
E.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文章最后哲人的话是这样说的:“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其中的关键词是“像”,这表明哲人的话采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告诉人们,要像树那样地活。命题者把采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简单敷衍,将本体喻体混为一谈,导致错解了原文。
四、牵强附会
理解文章主旨情感,要结合作者行文中所记的事、所写的景、所说的理、所提的人,但不是文章中所有提及的内容都和文章主旨情感相关,如果生拉硬扯,胡乱联系,则容易犯牵强附会的错误。
如2004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1题B项: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作者孙犁对老家有着浓烈、缠绵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是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的,文章虽然提到“文化大革命”,但这只是点明回过两次老家的大概时间段,把这种简单的时间交代理解为“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则属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五、有意淡化文章信息点
文章在表情达意中,总会透露出一些暗示性的信息,引导读者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意,这些信息,可以是一两个关键词,也可以是一两处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有助于表达意思),阅读中,如果忽略这些关键信息,则可能造成理解肤浅,甚至错误。
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第22题A、D两项:
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个人与人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笔锋一转,写人群“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为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了暗示和铺垫。
D.作者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单位,认为这种机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
A项认为作者在后文提出了“远离人群”的主张,这与原文主旨不符。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说:“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远离人群”,第二段列举了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等人,这些人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这里的关键词是“似乎”,“似乎”一词表明这些人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作者要表达的并不是希望人们远离人群,而是希望人们在精神上、思想上实现超越。D项把“单位”一词理解为具体的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机构,忽略了原文的中“单位”是加了引号的,是指狭小的生存空间和狭窄的生活境界。淡化了引号这一关键信息,导致理解表面化。
六、虚实错位
理解文章要区分虚实,当然,虚实也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具体叙述为实,抽象抒情为虚;现实生活为实,主观愿望为虚;眼前所见为实,心中所想为虚。虚实错位、混淆,则是错解文意。
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21题A项: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作者开篇从旅游之乐写起,以表达“春在心中”、“春从心出”的主题,但这种乐趣只是作者的一种愿望,“愿”字可以印证这一点,属于虚写,A项不明虚实,导致错解。
七、赏析简单化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要注意把握“度”,既不可过于深究,导致理解失当,也不可流于肤浅,导致赏析简单化,表面化。“度”,应该是基于原文,联系背景,抓住关键,不枝不蔓,繁简得当,恰到好处。
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C项: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文中虽然有“圣诞树”、“唐老鸭”这两个西方文化中的典型,但文章并不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也无意于比较东西方文化,因而也就不是表达所谓的“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文章真正表达的是对那种远离土地、远离劳动的现象的一种忧思和批评。C项错在仅仅从文句本身出发,并未联系语境,联系文章主旨进行理解就简单得出结论。
八、曲解原文
赏析文学作品忌讳脱离文章本义,作歪曲的理解。现代文阅读赏析题在命题上,可以从文中选出一两句话,改变一两个意思点,做到似是而非,粗心大意者会误以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却是对原文的一种曲解,答题时要仔细辨别。
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第21题:
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一切的。
与之相对应的原文是:“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对比选项,我们发现,原文中采用的是设问句式,作者对伟大的智者能否保证“最后一点”是真美、是有意义、超越以前的一切,并不能确信,因为“我不是怀疑者”,C项却表述成肯定的意思,导致曲解原文。
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