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的爸爸妈妈是华侨,我出生在加拿大,爸爸常跟我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根在中国!于是,四年前,爸爸妈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了祖国! 刚刚回到国内,我发现小伙伴们胸前都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绸带,爸爸告诉我,那是红领巾,她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是少先队员的“根”。爸爸还鼓励我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 来到丁香小学上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爸爸妈妈是华侨,我出生在加拿大,爸爸常跟我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根在中国!于是,四年前,爸爸妈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了祖国!
刚刚回到国内,我发现小伙伴们胸前都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绸带,爸爸告诉我,那是红领巾,她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是少先队员的“根”。爸爸还鼓励我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
来到丁香小学上学,“红领巾”们用行动告诉我,红领巾不仅仅是一种标志,更是一种行动:“红领巾”们教我学习普通话,帮助我适应学校的生活……
在“红领巾”们的帮助下,我终于也成为了“红领巾”的一员!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有激动、更有为红领巾增光添彩的豪情!
在参加了少先队的“手拉手”活动后,我很受震动,原来还有许多“红领巾”挣扎在贫困边缘,还有许多“红领巾”需要帮助!于是我变得特别节约,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的盘子里总是最干净,还把零用钱节省下来,把最新的图书捐赠给需要帮助的“红领巾”。我要以一个“红领巾”的名义,从小事做起,把阳光带给身边的每一个“红领巾”……
其他文献
“汗流浃背”这个成语出现在某些同学笔下的时候,往往写成“汗流夹背”,“浃”字左边的三点不知不觉地漏掉了。 什么叫“汗流浃背”?“汗流浃背”是形容出汗多,湿透脊背。“浃”是湿透的意思。试想,如果写成“夹”,汗水又怎么能将背“夹”住呢?所以“浃”字的三点是不能漏掉的。 与“汗流浃背”相同,另一个成语“漠不关心”,有些同学在使用的时候,也忘了三点,写成“莫不关心”。“漠不关心”的“漠”是“冷淡”的意
一次绘画课上,一个小朋友在天空中画了两个太阳,一个大太阳,一个小太阳。我们都知道,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啊,他为什么要画两个呢? 孩子兴致勃勃地回答:“大的是太阳妈妈,小的是太阳娃娃,太阳妈妈年纪大了要退休了,让太阳娃娃接替她来上班了!” 瞧,孩子的想像力是多么地丰富!这样的想法又是多么富于创造性!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他们要想适应并主宰21世纪高科技的社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性。许多家长抱怨自
7岁男孩跟着姥姥学唱二人转,自己发明了“沙发练歌法”、“屁股垫枕头练功法”、“板凳当托飞越法”。10岁时,他在当地已经是很受欢迎的演员。只要他一参加演出,观众就一个劲喊“再来一个”!大家都说他是“大腕”。他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天赋固然很重要,但姥姥的指引也是功不可没,熟悉这对老少“二人转”的人都说,姥姥是他的“优化大师”。 既然你爱显摆,我就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 今年10岁的李桐岩,是四平
在我的书柜里,一直珍藏着21份晚报。应当说,我一向没有收藏报纸的爱好,而我之所以将这21份晚报收藏,是因为里面包含着一个下岗女工独立的人格和对我内心的时时警醒。 一年前我所居住的那条街道上出现了一个报摊,卖报的是位三十多岁的女人,每天下午两三点钟就见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对着路人时断时续地喊:“晚报、日报、电视报。”卖报的女人脸色苍白,机械地收钱、找零、递报纸,不见有那种热情的笑。 一个周末,天
小猫写信 李秀英 小猫咪味来写信, 不会写字画爱心。 一颗心:你好吗? 两颗心:我想你! 三颗心儿画一起, 邀请朋友来游戏! 写好信,正高兴, 哟,差点忘了签大名。 捋捋胡子眨眨眼—— 啪! 踩上一只脚趾印! 老鼠送礼 李秀英 有只老鼠叫迪迪, 去给老猫送大礼: 手机漂亮又时尚, 别在腰间多神气。 大老猫,收下礼, 小迪迪,心欢喜: 我要出门时,
父母到底该不该看孩子日记? 这是家庭教育领域一个颇有争论的话题。有专家提出,如果孩子表现“很不对劲”,又拒绝沟通,日记是家长帮助他们摆脱困惑甚至险境的一条捷径。迫不得已这样做时,父母应具备一些“技巧”。 虽然,父母是不应该偷看孩子日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却认为“我自己的事情,我能解决”,遇到困难不愿向父母倾诉,日积月累,造成了不良后果。 而当孩子对家长“金口难开”时,有时会在日记中有所
幼儿时,他因早慧而轰动四乡;小学时,他因“与众不同”而备受欺凌;他家境十分贫寒;他身高近乎“侏儒”……大喜与大悲并在,鲜花和荆棘交错,放在任何一个脆弱的孩子身上,都可能毁掉其前途和梦想。然而,覃甫政成功了,身高只有132cm的他,2006年以64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法学院。 覃甫政说:“这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父亲,是他的谆谆教导助我坦然面对顺境逆境,帮我敲开了北大校门。” 把“现世宝”拉回
小楠:郭老师,您上次说的让我们“写小事,写快乐”,我现在觉得自己写起来还不够吸引人。为什么? 郭老师:小楠,这主要是你在自己的文章里没有写好自己的感觉。 对生活中事物的认识,我们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知道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知道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知道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知道它的粗糙的凸起。你我都是
《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的作者——俄国寓言作家克雷诺夫,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地修改。他写《杜鹃和雄鸡》,草稿有二百多行,经过反复修改,发表时只有二十一行了,我们今天就说说“修改”。 小楠:老师,书上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吗? 郭老师: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