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其有着理论、历史、价值三层逻辑理路。时下,中学劳动教育出现劳动意识淡化、教学内容弱化、教学方式虚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中学劳动教育必须从开展劳动理论教育、优化整合教材体系、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三处入手,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操性。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方针,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全面教育体系之中,阐述了弘扬劳动精神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此外,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劳动教育体系被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类型特点具体实施。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能在这一时期使其正确理解劳动内涵,提高劳动意识,掌握具体劳动技能,则有助于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探究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措施的基础,是从理论上理清劳动教育的逻辑,即为何要加强劳动教育,只有从理论、历史、价值层面阐明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论,才能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力和实践执行力。
(一)理论逻辑: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实现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将理性与主体性外化,生产着属于自身的物质生活资料,进而创造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由此构成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劳动生成、发展出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在多重关系中,人类自身才能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然而,若想培养出真正具有特定社会价值创造力的、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必须将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从事的是肉体上饱受摧残、精神上饱受奴役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主张童工也应接受学校教育,教育可以启发工人的智力与提升工人的素质,使工人充分领悟生产原理,懂得如何使用和操作各种行业生产工具,避免工人沦为简单劳动的生产奴隶,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如此,劳动者的才能才会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才能感受到劳动的尊严与乐趣,人类的主体力量和生命存在也能得到彰显。
(二)历史逻辑:劳动教育贯穿中学教育始终
新中国成立70多年,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之一,成为中学教学育人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迅速培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者,劳动教育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中学开设包括爱劳动在内的五爱公民公德政治课,要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并另外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掌握劳动技能。1987年,《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出台,为开展劳动教学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指导,然而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内,劳动教育的独立性和地位被忽视和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再一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光荣和幸福来源于劳动”,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两份文件的颁布,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导向功能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劳动教育的蓝图愈发清晰。
(三)价值逻辑: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时代新人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应具备扎实的实践本领,劳动作为最直接、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内蕴和内在要求。一方面,劳动可以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不易,能够磨练性格品性,珍惜与爱护劳动成果,提升对劳动的认同和热爱,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敬仰,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为人生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本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下,一部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这一情况既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其学习生活的开展。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可以改变其懒散的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丰富的生活技能。
二、 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探究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措施的前提是归纳总结当下劳动教育的现状,即劳动教育处于何种地位。中学生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只有梳理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一)劳动意识淡化
劳动意识是指学生能够在主体认知层面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当中能够在劳动意识的指导下,主动承担起劳动义务与责任,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然而,在日常生活当中,一部分学生对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根本对立起来,简单地认为只有脑力劳动才是有价值的,而体力劳动在学生眼中是卑微的、低贱的。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受到传统儒家“学而优则仕”观念和拜物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初中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易受到周边环境和观念的冲击,一方面,很多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时,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后,家长或教师通常以打扫卫生或其他劳动作为惩罚,久而久之,学生便对体力劳动产生一定偏见,将体力劳动与下等劳动划等号。另一方面,在西方拜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学生之间盲目攀比,产生消费至上的错误观念,将消费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全部。长此以往,學生不再将劳动看作通向幸福的桥梁,而是整日幻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这些错误思潮的诱导下,势必会淡化。 (二)教学内容弱化
劳动内容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劳动教育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能否做到与时俱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目前关于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分散于教材之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学难度,如果教师缺乏对整个教材通盘把握和考虑,势必会忽略或遗漏劳动教育内容,从而弱化劳动教育知识。如在《亲情之爱》一课中,教材在以《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案例,讲授中国人的家规时,可以看出,这一案例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家规家风的重视,更体现出中国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教师如能将劳动教育与家的概念相勾连,并适时进行劳动教育,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也考验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拓展能力,如果教师无法做到,教学效果定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劳动教育的内容明显滞后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在《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中,教材仍是以学生乱扔垃圾为例,体现学生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这一案例过于空洞,难以体现时代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三)教學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是劳动教育的途径,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如果教学方式得当,学生可积极参与到劳动之中,教育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当下的劳动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际操作较少,从而造成教育脱离具体实践,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等不良现象。劳动的本质是一种实践行为,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对劳动的亲身体验和反馈。劳动教育方式之所以会单一,一方面在于劳动与升学考试成绩无关,学生的课时压力较大,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多以理论灌输为主,将相关劳动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对劳动知识进行单纯记忆,他们难以理解和内化,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就只是简单化为劳动知识教育,劳动知识取代劳动实践。另一方面,劳动实践方式也过于老套,在校内,通常都是将大扫除来等同于劳动实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形式,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如果没有配备相应的校外劳动实践场所,则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劳动的内涵,学生也无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三、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针对上述中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思考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着力改进教材和社会平台,使学生真正对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劳动观。
(一)开展劳动理论教育,提升理论引领力
理论教育作为中学劳动教育的基础路径,在于通过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劳动观的价值和作用,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要彻底才能说服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劳动者等展开一系列深刻论述,阐明“劳动光荣、奋斗幸福”的人生哲理。其一,从青年人的使命担当理解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广大青年必须树立辛勤劳动的劳动观,青年只有在艰苦奋斗的劳动中,才能实现属于这一代人的辉煌成就,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其二,从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理解劳动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是发挥了劳动人民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尊重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其三,从实现美好生活角度理解劳动观。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终将会在无数劳动者的创造中变为现实。
(二)优化整合教材体系,提升教育适应力
教材是中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承载着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否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劳动知识的素材案例,并对这些素材案例优化整合,考验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正如上文所说,《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较琐碎,这就要求教师将七年级至九年级,所有关于劳动的知识进行挖掘和整理,建构出教材中关于劳动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劳动的内涵、价值等概念。如在“少年有梦”这一课,教师应主动将劳动与人生梦想相连,告诫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培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去更新素材案例,以最新的榜样典型来教育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以其动人的事迹和经历,指引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及时关注素材案例的时政性,将最新国家评选出来的劳动模范增添至素材案例库中,如在《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中,教材中引用了雷锋案例,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相关事迹融入其中,并将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体悟劳动精神的变与不变。
(三)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提升教育实践力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外部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有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回归日常生活,亲身经历劳动的辛劳与喜悦,从内心深处激发其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意义之所在,从而发挥劳动教育的实际作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初中生年龄较小,不适于从事体力较重的生产劳动,因而,初中生的劳动实践主要是围绕家政学习和社区服务来进行,如在《我与社会》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安排一些学生去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安排另外一些学生去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实践心得以小论文、调研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相互交流,通过这类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也可以得到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2]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3-464.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01(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0-03-27(1).
[5]夏惠贤,杨伊.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核心议题与基本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4).
作者简介:
邹善华,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三十六中学。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方针,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全面教育体系之中,阐述了弘扬劳动精神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此外,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劳动教育体系被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类型特点具体实施。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能在这一时期使其正确理解劳动内涵,提高劳动意识,掌握具体劳动技能,则有助于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探究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措施的基础,是从理论上理清劳动教育的逻辑,即为何要加强劳动教育,只有从理论、历史、价值层面阐明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论,才能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力和实践执行力。
(一)理论逻辑: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实现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将理性与主体性外化,生产着属于自身的物质生活资料,进而创造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由此构成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劳动生成、发展出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在多重关系中,人类自身才能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然而,若想培养出真正具有特定社会价值创造力的、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必须将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从事的是肉体上饱受摧残、精神上饱受奴役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主张童工也应接受学校教育,教育可以启发工人的智力与提升工人的素质,使工人充分领悟生产原理,懂得如何使用和操作各种行业生产工具,避免工人沦为简单劳动的生产奴隶,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如此,劳动者的才能才会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才能感受到劳动的尊严与乐趣,人类的主体力量和生命存在也能得到彰显。
(二)历史逻辑:劳动教育贯穿中学教育始终
新中国成立70多年,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之一,成为中学教学育人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迅速培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者,劳动教育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中学开设包括爱劳动在内的五爱公民公德政治课,要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并另外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掌握劳动技能。1987年,《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出台,为开展劳动教学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指导,然而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内,劳动教育的独立性和地位被忽视和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再一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光荣和幸福来源于劳动”,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两份文件的颁布,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导向功能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劳动教育的蓝图愈发清晰。
(三)价值逻辑: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时代新人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应具备扎实的实践本领,劳动作为最直接、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内蕴和内在要求。一方面,劳动可以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不易,能够磨练性格品性,珍惜与爱护劳动成果,提升对劳动的认同和热爱,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敬仰,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为人生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本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下,一部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这一情况既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其学习生活的开展。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可以改变其懒散的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丰富的生活技能。
二、 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探究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措施的前提是归纳总结当下劳动教育的现状,即劳动教育处于何种地位。中学生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只有梳理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一)劳动意识淡化
劳动意识是指学生能够在主体认知层面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当中能够在劳动意识的指导下,主动承担起劳动义务与责任,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然而,在日常生活当中,一部分学生对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根本对立起来,简单地认为只有脑力劳动才是有价值的,而体力劳动在学生眼中是卑微的、低贱的。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受到传统儒家“学而优则仕”观念和拜物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初中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易受到周边环境和观念的冲击,一方面,很多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时,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后,家长或教师通常以打扫卫生或其他劳动作为惩罚,久而久之,学生便对体力劳动产生一定偏见,将体力劳动与下等劳动划等号。另一方面,在西方拜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学生之间盲目攀比,产生消费至上的错误观念,将消费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全部。长此以往,學生不再将劳动看作通向幸福的桥梁,而是整日幻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这些错误思潮的诱导下,势必会淡化。 (二)教学内容弱化
劳动内容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劳动教育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能否做到与时俱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目前关于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分散于教材之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学难度,如果教师缺乏对整个教材通盘把握和考虑,势必会忽略或遗漏劳动教育内容,从而弱化劳动教育知识。如在《亲情之爱》一课中,教材在以《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案例,讲授中国人的家规时,可以看出,这一案例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家规家风的重视,更体现出中国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教师如能将劳动教育与家的概念相勾连,并适时进行劳动教育,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也考验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拓展能力,如果教师无法做到,教学效果定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劳动教育的内容明显滞后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在《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中,教材仍是以学生乱扔垃圾为例,体现学生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这一案例过于空洞,难以体现时代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三)教學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是劳动教育的途径,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如果教学方式得当,学生可积极参与到劳动之中,教育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当下的劳动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际操作较少,从而造成教育脱离具体实践,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等不良现象。劳动的本质是一种实践行为,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对劳动的亲身体验和反馈。劳动教育方式之所以会单一,一方面在于劳动与升学考试成绩无关,学生的课时压力较大,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多以理论灌输为主,将相关劳动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对劳动知识进行单纯记忆,他们难以理解和内化,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就只是简单化为劳动知识教育,劳动知识取代劳动实践。另一方面,劳动实践方式也过于老套,在校内,通常都是将大扫除来等同于劳动实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形式,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如果没有配备相应的校外劳动实践场所,则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劳动的内涵,学生也无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三、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针对上述中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思考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着力改进教材和社会平台,使学生真正对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劳动观。
(一)开展劳动理论教育,提升理论引领力
理论教育作为中学劳动教育的基础路径,在于通过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劳动观的价值和作用,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要彻底才能说服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劳动者等展开一系列深刻论述,阐明“劳动光荣、奋斗幸福”的人生哲理。其一,从青年人的使命担当理解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广大青年必须树立辛勤劳动的劳动观,青年只有在艰苦奋斗的劳动中,才能实现属于这一代人的辉煌成就,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其二,从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理解劳动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是发挥了劳动人民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尊重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其三,从实现美好生活角度理解劳动观。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终将会在无数劳动者的创造中变为现实。
(二)优化整合教材体系,提升教育适应力
教材是中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承载着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否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劳动知识的素材案例,并对这些素材案例优化整合,考验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正如上文所说,《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较琐碎,这就要求教师将七年级至九年级,所有关于劳动的知识进行挖掘和整理,建构出教材中关于劳动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劳动的内涵、价值等概念。如在“少年有梦”这一课,教师应主动将劳动与人生梦想相连,告诫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培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去更新素材案例,以最新的榜样典型来教育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以其动人的事迹和经历,指引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及时关注素材案例的时政性,将最新国家评选出来的劳动模范增添至素材案例库中,如在《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中,教材中引用了雷锋案例,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相关事迹融入其中,并将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体悟劳动精神的变与不变。
(三)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提升教育实践力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外部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有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回归日常生活,亲身经历劳动的辛劳与喜悦,从内心深处激发其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意义之所在,从而发挥劳动教育的实际作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初中生年龄较小,不适于从事体力较重的生产劳动,因而,初中生的劳动实践主要是围绕家政学习和社区服务来进行,如在《我与社会》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安排一些学生去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安排另外一些学生去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实践心得以小论文、调研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相互交流,通过这类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也可以得到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2]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3-464.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01(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0-03-27(1).
[5]夏惠贤,杨伊.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核心议题与基本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4).
作者简介:
邹善华,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三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