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从针灸治疗左上臂酸痛案、右侧颞颌关节炎案、右侧腹股沟疼痛案3个临床验案来阐释“气至病所”针法需要把握好体质、病变部位的腧穴、相应手法、静心并且有耐心四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气至病所;合谷;中渚;血海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8-0080-02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气至病所”是针灸临床获得良效的治疗方法。“气至病所”是指医生通过选取相应腧穴,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针刺手法,让已得气的针刺的针感传导到患者的病痛部位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笔者现将3则验案报告如下。
  1左上臂酸痛案
  王某某,女,27岁,本科,护士,2016年6月21日,患者因左上臂酸痛2天,加重1天就诊。患者因产后8月余,产假后上班半月余,3日前出现左上臂酸痛,未予以重视,疼痛加重,遂来就诊。现症见:左上臂酸痛,活动加重,局部无红肿热表现,但三角肌腹部压痛明显,范围扩大有向上下传导的痛感,夜间酸痛加重,尚能忍受,余无异常,饮食尚可,二便可,眠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微紧。中医诊断:痹症(寒湿痹阻经络),因部位为三阳经所过,故取左侧合谷、中渚二穴,嘱患者坐位,取1.5寸针灸针,刺入0.8寸左右,得气后,手气双手行针,慢慢提插捻转,候气上行,2min后,气至病所,待针感充盈病变部位,出针,嘱患者活动左上臂,疼痛消失。
  按:本病乃左上臂酸痛,以三角肌为重要部位,故选用三角肌前后侧的手阳明大肠经穴合谷和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穴作为针刺点,这两条经不仅经脉循行于疼痛部位,而且经筋也分布于疼痛部位。《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肩前臑痛…”[1],“三焦手少阳之脉,…循臑外上肩,…是主气所生病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1],《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上臑,结于髃。…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1],“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病当所过者即支及转筋,…”[1]。通过针刺手法使“气至病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右侧颞颌关节炎案
  韩某某,女,46岁,干部,2017年9月15日,患者因右侧颞颌关节疼痛伴咀嚼功能减退1周余就诊。患者1周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右侧颞颌关节疼痛,逐渐加重,不能咀嚼硬的食物,每天只能喝粥及其他流食,特来求针灸治疗。现症见:右侧颞颌关节疼痛,局部无红肿,按压疼痛加重,活动下颌时疼痛加重,两边颞颌关节对称,无脱位,饮食尚可,二便可,眠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痹症(寒湿痹阻经络)。治疗:嘱患者坐位,取右侧合谷穴,以1.5寸针灸针,左手拇指按住三间穴,向上刺入0.8寸左右,得气后,右手行针,慢慢提插捻转,候气上行,嘱患者轻微活动颞颌关节,5min后,经气传于面部,到达右耳前后,气至病所,加大颞颌关节活动度,患者越活动越轻松,行针5min后出针。患者自觉病变部位有热感,活动自如,未现疼痛。后又针刺2次痊愈。
  按:本病乃右侧颞颌关节疼痛,是手阳明大肠经和经筋所过之处,结合“面口合谷收”[2]。且《玉龙歌》曰:“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通神”[2],故选用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穴。《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1];《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其支者,上颊,结于頄。…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1]。笔者临床体验中合谷穴气至病所可以到达耳前耳后及面部,故笔者常用于上肢即头面部疾病,虽只此一穴,但舒筋活络,缓急止痛效果显著。
  3右侧腹股沟疼痛案
  李某某,女,35岁,2017年9月15日,患者因右侧腹股沟疼痛伴右大腿根部活动不利15日余就診。患者15日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酸痛,逐渐加重,伴右大腿根部活动不利,但能忍受。现症见:侧腹股沟酸痛,右腿外展疼痛加重,腹股沟中部有压痛,未见肿胀,既往健康,喜跳舞,余无异常,饮食尚可,二便可,眠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微弦。中医诊断:痹症(寒湿瘀痹阻经络);嘱患者平卧,隧取右侧血海穴,取3寸针灸针,向上刺入1.5寸左右,得气后,右手行针,慢慢提插捻转,候气上行,当气至腹股沟时,让患者用手轻揉疼痛部位,行针2min,出针,后让患者下地行走,未诉疼痛不适。
  按:本病乃右侧腹股沟疼痛伴右大腿根部活动不利,《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上膝股内前廉…是主脾所生病者…强立股膝内肿厥…”[1],患者腹股沟疼痛伴活动不利,乃是患者外受寒湿,经脉阻滞,气滞血瘀,局部经脉失于濡养,故疼痛伴活动不利,气海穴乃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气血归聚之海,是调理气血之要穴,而且本穴部位肌肉丰厚,操作容易,得气明显,故选用该穴,通过针刺手法使“气至病所”,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达到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的效果。
  3小结
  “气至病所”这一针刺术语,出自元·窦汉卿《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其曰:“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3],这是作者在阐释寒热补泻的补法时提出的针刺要求,在捻针催气的状态下使气到达疾病所在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如风之吹云”[1],而在《类经·针刺类》中张景岳进一步解释曰:“刺以气为要,以效为信,得其要则效,故如风之吹云”[4],《标幽赋》亦指出:“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2];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5],《金针赋》中运气法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2]。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达到这种针刺结果的操作方法,现代医家研究者也不少,看法理解也很多,但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是要选循经感传敏感的病人(进针得气快、气感强烈),才能针刺后循经感传强烈,易于传导多个关节而达到较远的部位;第二是选择易于操作而且符合病变部位的腧穴,即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远端选穴方法,达到有的放矢,使针感易于传导到病所;第三是操作时必须在得气和守气的基础上连续使用相应手法,正如《灵枢·小针解》:“针已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1]。第四是如《标幽赋》所述:“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2],医生不仅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而且要有耐性,静候针感及其传导,同时病人也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感受并默想针感向病变部位诱导,随时告知医生针感传导所达到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在得气的基础上通过手法操作催气,从而使气至病所,提高针刺疗效,尤其是“即时疗效”产生。上述3例患者,因为“气至病所”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且是速效,不仅避免了取穴多而给患者带来的恐惧,而且也避免针刺患者病痛部位而致医生与病人的尴尬。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34,114,125-126,117-118.
  [2]包大鹏,张霁,尹炳南,等.针灸歌赋评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18,69,155,212.
  [3]中华医学名著宝库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名著宝库针灸(上)[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396.
  [4]张景岳.类经[M].太原: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54.
  [5]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35.
  (收稿日期:2019-02-11编辑:陶希睿)
其他文献
特征选择在垃圾邮件过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讨论了现有邮件特征选择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邮件特征选择模型。该模型将博弈论应用
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SEMI标准的半导体工艺设备仿真平台,该平台具有通用可配置特性。在该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SEMI标准的气路功能仿真系统,该气路仿真系统包含了功能
提出一个在不存在单一可信第3方的分布式环境中的乐观公平交换协议。该协议的整个交换过程分为秘密分块密文交换阶段和密钥步进式交换阶段。双方都能以高概率在交换过程中检
提出了在多拷贝传递的基础上增加消息拷贝消除机制,合理地控制了网络中的消息拷贝数。在网络中根据节点相遇时消息拷贝数发生变化的特性,构造了消息拷贝数的离散时间的马尔可
【摘要】乳糜尿属中医学“尿浊病”范围,其中湿热兼脾虚证型的尿浊,多治以清热利湿,兼以补脾,用生姜泻心汤治疗较少见。本文总结黄秀深教授运用生姜泻心汤加减治疗尿浊临床经验。  【关键词】乳糜尿;尿浊;生姜泻心汤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0082-02  乳糜尿属中医学“尿浊病”范围,其中湿热兼脾虚证型的尿浊,多治以清热利湿,兼以补脾,用生姜
提出一种基于DeBruijn图的新型三维片上网络架构方式,利用DeBruijn图直径短、路由简单及容错等特性,实现三维片上网络水平面网络和虚平面网络相结合的分层架构与容错路由算法。
提出了一种对TIV进行检测和抑制的方法,该方法用三角不等式条件检测违例边,并使用违例系数度量其违例程度。根据该系数的值抑制违例边对坐标的更新,从而达到抑制TIV对坐标系
【摘要】面肌痉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以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主要特征。王慧萍主任医师临床上擅长运用定风汤治疗面肌痉挛,本着治病求本的理念,从风论治,以熄内风为主,兼顾祛外风、化痰祛瘀、益气养血。文章通过分析定风汤药物配伍思想、治病机理及王慧萍主任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面肌痉挛;病因病机;定风汤  【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