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问题面前,只给钱就输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说起来很有意思,开国元勋赵匡胤虽然是马上得的天下,但其后世子孙大都窝囊透顶,最后把好好的大宋搞得支离破碎,结束了一代江山。
  然而,这个朝代的皇帝又很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甚至不讲原则。被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打得狼狈不堪时,他们最为拿手的一招就是求和。只要能够罢战言和,什么条件、价钱都好商量。唯有一条,对方得给自己一点脸面,叫一声好听的。
  最典型的是澶渊之盟。1004年底,契丹(辽国)军队大兵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谏下,亲临前线督战,这步棋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全军上下万众一心,气势百倍,驱逐强敌。契丹一看大事不妙,主动提出罢战谈判。宋真宗一听,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答应了。契丹首先提出割地要求,宋真宗怕被后人唾骂,指示参与议和的大臣曹利用,只要不割地,多给他们点钱不要紧。曹利用问,可以答应他们多少呢?宋真宗不假思索地说,给他们100万。后来在寇准的坚持下,以给契丹银10万两、绢20万匹签订了合约。其中有一个“插曲”值得玩味,就是在合约中,宋朝提出,要辽国的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这样,当哥哥的给弟弟点东西,就名正言顺了。
  前面跑了车,后面就有辙。到了宋仁宗时,西夏元昊东侵,两军交战,宋军不是对手。宋仁宗也选择了议和之路。1044年,宋与夏签订和约,条件是:只要元昊答应在文书上自称“男”,上书“父大宋皇帝”,宋朝就每年给他们绢13万匹、银5万两和茶两万斤。但这个给不叫给,而叫作“赐”,意思是我赏给你的,就和如今的结对帮穷差不多吧。
  在此之前的1042年,还有北方的契丹大兵压境,要挟北宋归还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宋仁宗派富弼出使契丹,几经交涉,契丹答应不割地,但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钱财才罢休,结果又以宋朝每年增加岁币10万两、绢10万匹了结。虽然给了人家这么多钱物,契丹方面却提出要求,说是你给我东西,还不是因为怕我打你,所以不能称给,要么称献,要么称贡,要么称纳。富弼为此据理力争:“宋朝是兄长,哪有哥哥向弟弟献币的说法呢?”可是,宋仁宗顾不得这些了,管它叫什么名字,只要不再起战火就行,于是干脆承认宋朝向契丹“纳”以岁币。
  有人为此辩解说,给契丹和西夏等国的那些“岁币”,实在不算什么。因为据当时的统计数字看,宋朝那时的财政收入达到了一亿五千万两,相当于现今的美金60至70亿元,富得流油。大宋拿出去的那点东西就像毛毛雨,可以看作是给穷困的邻邦一种无偿援助,又可以解释为破财免灾。其实这种说法相当牵强。且不说那个一亿五千万两既诱人又可疑,即使大宋真有那么多钱财,也不能凭空送人,換来一声不切实际的称呼了事。
  到了南宋,那个“一代天骄”的金国就更不客气了,不但要宋朝给足钱物,而且要在文书中称金为“叔皇帝”。到这时候,宋朝的脸面和尊严就彻底丢尽了,只好战战兢兢地当起了“儿皇帝”。所以说,无论处于什么境地,尤其是在家国问题的大是大非面前,一味地给对方钱并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当对方感到你软弱无能的时候,就会站到你的头上欺压,只有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建安十五年(210年)的初冬,曹丕跟随父亲和他的僚属登上刚刚筑好的铜雀台。在乐伎格外卖力的奏乐与舞蹈中,曹操命儿子们作诗赋赞美这高大的楼台。曹丕自觉写得不错,刚准备献上自己的作品,曹植的《登台赋》已经在父亲手中了。父亲看了半天,按捺着惊叹,板着脸问:“你这是抄别人的吗?”“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父亲若不信我,可随便定题目,我再写就是了!”  曹丕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登台赋》,撇了撇嘴,把它扔进袖子里。
南北朝时期梁朝人徐勉官至尚书仆射,位高权重,却不营私产,家无积蓄,还将俸禄分给亲族中的贫困者。身边人见他如此好义,纷纷劝他置业,以传子孙,可徐勉回答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人们究竟应该为子孙留点什么呢?在芸芸众生的选择里,徐勉留给子孙纯洁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无疑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堪称最佳选择。然而,十字路口一徘徊,总有人想为子孙留后路,为子孙作富贵计。究其原因,无非有个心
众所周知,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爷爷是清朝进士,曾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等职,可惜因一场科考舞弊案,家道中落。但很少有人知道,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家世更牛。  许广平的爷爷名叫许应骙(kuí),跟鲁迅的爷爷一样,都是进士出身,但他做过的官比鲁迅爷爷的官大,曾担任过礼部尚书、闽浙总督,是一品大员,而且还是慈禧的干儿子。  许应骥是广东广州人,从小天资聪颖,八岁就“命笔为文,斐然成章
宋真宗驾崩后,皇后刘娥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她不仅铁腕治国,还积极兴修水利,推动农业生产。后世史家常将她和汉之吕后、唐之武后作比,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强势如刘娥,也有弱项和短板,那便是她的出身。  刘娥的先祖虽也有过仕宦经历,但很早便家道中落,为了生存,刘娥学习鼗鼓(一种类似于手鼓的乐器)表演补贴家用,这在世人眼里无疑是不人流的“贱业”。有宋一代,门第观念甚重,当初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
在大多数人眼中,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的慈安就是个摆设,其实不然。她16岁入宫就被封为嫔,在之后四个多月内,以火箭般的速度不断“飞升”,最终登上皇后的宝座,这在整个清代都很罕见。  史书评价慈安“素性贞娴”,她也当得起这种赞美,因为她不仅拥有超强的管理水平,可以卓有成效地处理后宫与前朝的复杂关系,还能固守正道。为避英法侵略军的锋芒,咸丰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备感忧虑烦闷,常拿太监、宫女出气。慈安一面表示理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很大程度上,“官渡之战”决定了北方的归属。  当时的袁绍雄踞四州之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东和山西,曹操只有河南和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有地缘、人口和财富优势,兵微将寡的曹操只能疲于奔命。  最艰难的时候,曹操甚至给苟或写信:“文若(苟或的字),我太难了,不如撤兵回许都吧,只要关起门来,我还是一方诸侯,实在不想拼了。”苟或
民国女性公敌林徽因并非没有闺密。这位闺密来头不小,她的丈夫是《剑桥中国史》的作者费正清,而她就是费慰梅。林徽因和费慰梅相识于北平,那时她是客厅沙龙里意气风发的太太,费慰梅是随丈夫来华考察的洋姑娘。向来没有女人缘的林徽因和费慰梅“一见钟情”,费慰梅很快成了“太太客厅”的座上宾。  她们还一起去山西,林徽因和梁思成去考察古建筑,费慰梅则是和费正清去度假。关于这场旅行,后来费慰梅写道:一路上,我们遇到铁
在2018年纽约苏富比“印象派现代艺术”拍卖会上,有幅画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它就是意大利画家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向左侧卧的裸女》。这幅画最终以1.572亿美元登上了全球历来艺术品拍卖价格第四高的作品宝座,而跟它同时进行拍卖的有莫奈的《塞纳河清晨》,成交价为2055万美元,还有毕加索的《休憩》,成交价为3692万美元。  那么,《向左侧卧的裸女》为何能打败莫奈与毕加索的作品,拍出天价?从这幅画中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南征荆州,本以为将有一场大战,不料荆州牧刘琮拥兵十余万却不战而降。曹操正暗自欢喜,忽闻老对手刘备跑了,而且带着襄阳的十几万百姓前去江陵,顿时大惊,亲率心爱的5000虎豹骑,轻装急进,昼夜兼程,前去追杀刘备。  此时刘备一行已至当阳,离江陵还有一百多里。曹操所在的襄阳离江陵则足有500里,步兵轻装前进得走10天,若带上辎重得走17天,再加上修整和等待后续部队的时间,怎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上万装备精良的英军驾驶上百艘战舰,向吴淞口要塞发起疯狂攻击。清军西炮台上,67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兵抵抗。  两江总督牛鉴奉命带兵增援,但他居然坐在轿子里一路吹吹打打。英军发现后一顿炮轰,牛鉴立刻连滚带爬地跳下轿子就跑,连官服官靴都脱了。由于牛鉴的奔跑姿势太过滑稽,对面的英军都忘了大战,全都嘻嘻哈哈地凑过来看热闹。结果,惨烈的吴淞口大战立刻乱套,不明真相的各路清军跟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