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反复品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见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再仔细翻检古代诗文,则会发现其中似有一些明显疏漏。笔者不揣鄙陋,在此列举浅析,敬请方家指教。
第一,行文表述失之严谨。且看原文:“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见第2段)“‘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见第3段)“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见第5段)读到这些句子,人们不禁要问:“树叶”一词到底是“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还是“很少见人用”呢?真是令人大惑不解。须知,这两个概念的差别虽说没有千里之遥,但相去较远应是不争之论吧!
第二,引诗论证失之片面。这可能是该文较突出的问题。
1.“(木)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见第4段)
此论无大错,一般情况如此,但它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古代诗(文)人们将“木”总是用在秋季。其实不尽然。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木”就明显地用在春季,怎能视而不见?举例论证又怎能只取其一而不及其余呢?
2.“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见第4段)很多时候,“树”与“木”的差别在此,但也有不少的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恰恰是相反的情景,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秋雨辋川庄作》)。这几例中的“木”除了枝繁叶茂、一片葱茏外,哪有一点“落叶的因素”?前面所引杜甫、常建和欧阳修的诗(文)句也是明证。可见古人用“木”也常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并非完全表现叶落“空阔”、“干燥”“疏朗”的固定形象。
3、“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见第5段)其实,“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李白的有些诗就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如将以上诗句中的“树”改为“木”似乎也未尝不可,诗人之所以这样用,可见“树”虽然很多时候是能让人联想到“密密层层浓阴”的,但也有不少时候并非一定如此。
实际上,古人诗文中也常将“树”与“木”连用,且二者的意义一致,没有什么差别。曹操的《观沧海》就有这样的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杜甫在《成都府》中也曾写道:“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元稹在《连昌宫词》里也这样用过:“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由此可见,古人可能由于各自的心境或美学追求等不同,在诗(文)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同一个词语(“木”或“树”)有时可以表达完全相反的意境,不同的词语(“木”和“树”)有时也可以表达完全相同的意境,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林先生的《说“木叶”》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意境差别,作了精细、详尽的辨别和分析,对古典艺术的精微、精妙作了深刻的理解和体察,见解独到精当,能给人很多启示,这是无庸置疑的;并且古诗(文)中此类现象也较为常见。问题是笔者所举之例亦属实不虚,那么研究一种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持论者就必须全面、客观、严谨,方能令人折服。
行文至此,心中不免又有了疑问:以上所述仅仅是作者的疏漏吗?作为古诗词研究专家的林先生学养丰厚,怎么会不熟知如此常见而又精彩的诗(文)句呢?是否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意只选某一方面的材料(论据),而将那些明显的例证隐而不用呢?不得而知。
以上所论,可能纯属吹毛求疵,但以为文须准确达意、言之凿凿等来要求,似乎也不是多余的。
单位:湖北荆州市荆州中学
第一,行文表述失之严谨。且看原文:“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见第2段)“‘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见第3段)“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见第5段)读到这些句子,人们不禁要问:“树叶”一词到底是“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还是“很少见人用”呢?真是令人大惑不解。须知,这两个概念的差别虽说没有千里之遥,但相去较远应是不争之论吧!
第二,引诗论证失之片面。这可能是该文较突出的问题。
1.“(木)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见第4段)
此论无大错,一般情况如此,但它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古代诗(文)人们将“木”总是用在秋季。其实不尽然。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木”就明显地用在春季,怎能视而不见?举例论证又怎能只取其一而不及其余呢?
2.“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见第4段)很多时候,“树”与“木”的差别在此,但也有不少的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恰恰是相反的情景,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秋雨辋川庄作》)。这几例中的“木”除了枝繁叶茂、一片葱茏外,哪有一点“落叶的因素”?前面所引杜甫、常建和欧阳修的诗(文)句也是明证。可见古人用“木”也常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并非完全表现叶落“空阔”、“干燥”“疏朗”的固定形象。
3、“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见第5段)其实,“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李白的有些诗就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如将以上诗句中的“树”改为“木”似乎也未尝不可,诗人之所以这样用,可见“树”虽然很多时候是能让人联想到“密密层层浓阴”的,但也有不少时候并非一定如此。
实际上,古人诗文中也常将“树”与“木”连用,且二者的意义一致,没有什么差别。曹操的《观沧海》就有这样的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杜甫在《成都府》中也曾写道:“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元稹在《连昌宫词》里也这样用过:“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由此可见,古人可能由于各自的心境或美学追求等不同,在诗(文)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同一个词语(“木”或“树”)有时可以表达完全相反的意境,不同的词语(“木”和“树”)有时也可以表达完全相同的意境,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林先生的《说“木叶”》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意境差别,作了精细、详尽的辨别和分析,对古典艺术的精微、精妙作了深刻的理解和体察,见解独到精当,能给人很多启示,这是无庸置疑的;并且古诗(文)中此类现象也较为常见。问题是笔者所举之例亦属实不虚,那么研究一种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持论者就必须全面、客观、严谨,方能令人折服。
行文至此,心中不免又有了疑问:以上所述仅仅是作者的疏漏吗?作为古诗词研究专家的林先生学养丰厚,怎么会不熟知如此常见而又精彩的诗(文)句呢?是否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意只选某一方面的材料(论据),而将那些明显的例证隐而不用呢?不得而知。
以上所论,可能纯属吹毛求疵,但以为文须准确达意、言之凿凿等来要求,似乎也不是多余的。
单位:湖北荆州市荆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