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反思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要培养出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要对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运用当代的教学工作,拓展专业的口径,侧重于实际操作,让高校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高校机械专业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1-0115-0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机械业进入一个全面、全新发展的时代,同时也面对着更多更新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胜,最需要的就是技术与人才。在中国,机械专业在各高校是由多个专业合并的一个较综合性的专业,设置和讲授方式都不相同,但也还是按原有的教学旧方式进行。所以,对于目前的教育而言,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表明中国需要改革原有的教育体制,研究出更加适用于新人才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法。
  一、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设置课程
  (一)个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高校教育是在国家经济体制下来执行的,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为了国家的发展需要, 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不被重视,当所选专业与个人兴趣发生冲突时,学生只能放弃自己的兴趣。但是,在国家现有市场模式化的经济体制下,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利益分配,个人有着很大的主动权。譬如,任何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通过换工种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发展的工作。这样的体制以社会需求为发展的前提,个人的特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们可以在市场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并适合市场的要求。同时,为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个体也有所选择。就这样,在双向选择中,市场和个人建立起了相对平衡的关系。所以,在现有经济模式下,学生和社会需求是一致的,同时,社会要重视学生;高校在为社会服务时,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来建设,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志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所长确定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规划和学习方向。
  (二)调整课程,改变专业口径
  现今,专业的设置在大环境下属于官方行为,新专业的开设需要多个部门的讨论和检查才可以成立。机械专业是由原来多个专业合并的,但与社会需求仍不能全面吻合。高校课程的调整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可利用课程的增减来改变专业的范围,使学生有较强的基础;可根据社会发展、技术发展及时改变课程设置,增加新课程,减少老课程。这样学生可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知识、最前沿的科技动态。
  二、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可分为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两种形式,以往的教学方法大都采用后者。
  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解决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现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多元开放是现今世界的规律,高校在这一背景下应把封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为多元化的“大课堂”教学方式。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变成综合性和创新发展型,实行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方式首先要求教师不仅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为学生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而且是教师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辩证地理解教学方法的改革,兼收并蓄各种教学方法之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
  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并可通过压缩课堂内容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时,还要加强教学的实验课程的比重,尤其是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增加教学的学时,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实验方案。
  (二)实现引导式教学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寻求掌握知识的方法。引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协调好教师、学生、内容和教学媒体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动,采用引导渗透的教学方法,从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多动脑子,采用引导启发:提问→思考→答疑,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式的练习。
  三、开展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方法
  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为发展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增设实训环节,培养创新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最早要从教师的知识讲授过程中得到启发;要预先收集资料,然后经过学生的思考、汇总、整理和总结,才能形成初步的意识思想,通过正确的方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增设实训环节使得自己的思想能够实现。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要改变传统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计算机在现代化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教师要有新思想,采用计算机进行复制教学,用PPT课件的制作演示,使课堂教学达到直观、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的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课程的设计改革是随着社会科学的技术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它要求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师研究、讨论、改革、试行,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的步伐。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更加新颖、更加符合专业的课程会不断出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一定会不断出现。
  [ 参 考 文 献 ]
  [1] 范丽娟等.试论工科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17):13.
  [2] 刘瑞素,郭兰申,孙立新,曲云霞,王阳.关于高校机械专业改革的思考[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4).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2-08-23
  [作者简介]逄启寿(1965-),男,山东潍坊人,江西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壁垒和传统的贸易壁垒已经渐渐拆除,但同时更隐蔽、更灵活、也更难以应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却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球迅速筑起,成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业、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科学地分析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引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性
为提供更加丰富的车载信息娱乐功能,同时满足控制整车零件成本的目的,该文借鉴了家居式智能音箱功能及设计思路,并结合车载多媒体系统设计规格标准和方案,设计了一种符合功能
[摘 要]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有力手段,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承担着重要作用。所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特别是针对计算机应用的操作能力已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在具体教学中注重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
[摘 要]通过分析五年制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总结在此体制下操作系统双语教学的必然性,重点分析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五年制双专业 操作系统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112-02  一、五年制双专业教学体制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背景
空气污染不仅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制约城市的经济发展,其中PM2.5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为了方便准确地预测出空气中的PM2.5浓度等级,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PM2.5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