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西信息技术课现状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ilm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在2000年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把原来的计算机这门选修课改为信息技术课,成为一门必修课,但我区大多信息技术教师仍把信息技术课当做以前的计算机课来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及造成的原因,阐明了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不同,呼吁全区信息技术教师行动起来,参与到广西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信息素养;课程改革
  
  Guangxi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Zhang Feng
  【Abstract】In 2000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l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meeting,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omputer education"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original computer that the door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ive course, become a required course, but mos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in our region is still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s the previous class to the compu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related causes, to clarif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computer classes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called into ac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o.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vision; Computer classes;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reform
  
  1.广西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新学年里,同事聊天,大家都感慨对现行的广西信息技术教材再也没有上课的激情了。这套教材从2000年运用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了。所用教材还是针对office2000的运用而编写的。做为信息技术这一快速发展的行业,这一教材是滞后了。首先我讨论的不是教材,讨论的是教师、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如果在学校,无论你是问教师还是问学生“你要去上什么课?”,无一例外会回答“是去上计算机课”。而我们的教材上分明写着的是信息技术课。
  这里我要大家明确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从表面看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之间似乎差不多,都是关于计算机的,甚至有人把信息技术课程等同与计算机课程。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他们之间虽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
  
  1.1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不同。计算机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计算机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由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对计算机课程目标课程的继承、超越并合理扬弃的结果。
  
  1.2课程设置内容不同。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等等,主要是针对于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而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要学习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操作技能。但它比计算机课程的范围更加广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更要的是有一定的培养学和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1.3教学重点不同。计算机课程由于是以技能训练为主,注重讲解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道其‘所以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要求学生撑握高深的专业知识,只要会运用就行,把计算机知识当作一种工具,以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要目的。而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教学重点又在于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它包括:①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工具、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电子邮件等。②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它是个体根据自己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多种方式,从外界信息载体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的能力。③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个体应具有从特定的目的和新的需求的角度,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鉴别、筛选、重组,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的能力。④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个体应有在对所掌握的信息从新角度、深层次加工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创新,从而产生新的信息的能力。
  
  1.4评价方法不同。计算机课程,在评价内容上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撑握,评价常常是量化的,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归因也是单一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其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不能单独以本学科知识撑握情况来进行评价,而应该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进行评价。
  
  1.5计算机在其中的地位不同。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而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和学生常用的笔和尺没有什么区别,在其中所学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只是学会用一种工具前必要的准备罢了,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其目的。
  而目前广西信息技术课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学校把它当作计算机课来上,多是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少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大多学校因其不参与高考,而把它当做“副科”,可有可无,并不重视;老师上课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技能操作为主要目的,只要学生操作技能掌握了就认为教学目标达成了;学生也只是想学会一种计算机操作技能,并不在意自己上课过程中信息处理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造成现状的原因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2.1全区大多信息技术教师思想观念没分清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不同,中小学教师开设的是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们参加的是信息技术培训,但是人们(老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误是有误区的。计算机课容易上,而信息技术课难上,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设计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我区大多信息技术教师选择容易的上,而不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2目前所用教材滞后,而且教材整套都是以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主。尽管在教材的讲明中明确写到,教材选编,以“任务“为驱动,以实例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是,在整套教材中,没有一个实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比较片面。只是单纯地强调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都是在教学生选点哪,再点选哪……。还有就是说教材滞后,是因为教材十年不变,而做为学习的个体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十年前网络不是很普及,学生接触大量信息的机会少,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少,而现在的学生,要找出一个不会上网的来可就难了。
  
  2.3全区毕业会考考题以操作为主,所考内容都是操作技能考核,很少涉及学生信息素养考核。会考的指挥棒指挥着全区信息技术老师的教学策略。
  
  3.改变现状的建议
  
  要改变现状,我们全区的信息技术课教师都要行动起来,参与到广西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去,我认为主要要做以下几点。
  3.1信息技术教师自己要端正思想,以自己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为荣,真正去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而不是计算机课,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已任。重视自己的每一节课,做好备课、上课的每一个环节。
  3.2信息技术教师多整理自己好的课程设计,多总结信息技术课好的课例,为将来的广西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做准备。
  3.3信息技术教师多参与到各学科的课程整合中去,扩宽信息技术课的道路,多做各方面的尝试,争取走出新路子来。
  3.4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去,为广西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提供更多的选择。
  3.5呼吁广西尽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改进教材,使新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各个学校;改变考核制度,给中学信息技术课松绑,让高中教师放开手脚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尽早从中受益。
  广西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已提了很多年了,但到现在还是没有下文。相信只要全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已任,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改革中去,信息技术课在高中的现状必将改变。
  
  收稿日期:2010-05-31
其他文献
作文,孩子们最怕听到的一个词,也孩子们倍感头疼的一项作业,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他宁愿去做卫生,也不愿作文。针对如此现象,如何引导学生作好文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再一次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再结合我二十多年來的教学实践,现将我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点见解赘述于后。    1.积生活素材    农村虽然没有繁华城市的热闹,但有捉知了、捣鸟窝、搬螃蟹…
期刊
(永年县刘汉总校河北永年057150)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发散性恩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与这“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
期刊
【摘要】家庭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适当的家庭作业对学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恰当的作业对学生有着诸多危害。本文通过分析实际教学中,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大家一起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家庭作业;问题;形式多样;趣味性;科学性;针对性;批改;评价    My opinqn about English homework of primary schoo
期刊
一般中学的初中生源普遍较差,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较大。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改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而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有材料表明,
期刊
(邯郸县芳园实验中学河北邯郸056100)    1.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互动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激励、唤醒、鼓舞的前提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师者的爱与责任,以及由此而生的那种向上的态度、高涨的情绪、昂扬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上,因此忽视了教师的情绪作用。其实,一堂课的好坏会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倘若失去良好的课堂情绪,课堂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它的精神内涵。教师的情绪与课堂的良好
期刊
1.营造一个体验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以现代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鲜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
期刊
(邯郸县第七中学河北邯郸065700)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领着老师迅速成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通过多次的调研听课来看,似乎有一种虚浮之风在影响着我们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纵观起来有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  教学目标的定位可为教学行为指示方向,也可为教学行为的控制提供依据。如果教學目标的定位有所偏差,那么即使上课教师表现出积极的教学行为,使
期刊
(邯郸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邯郸056100)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便是主渠道。那么,语文教育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尤其是作文教学,职业中学的作文教学应如何由“应试作文教学向提高学生写作素质转轨”,不能不引起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对策的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作文教学  国家教委1997年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进一步推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期刊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形成了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评价,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起着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评价功能;在新世纪发展的关键期,在多元价值并存难以取舍的复杂情况下,起着强大的价值统摄作用,为价值关系的整合与重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基本涵义可概括如下两点    1.1“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
期刊